通付寶

通付寶

現在中國內有兩大“通付寶”詞語。一個是通付寶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的通付寶移動手機POS機,另一個是上海的“通付寶”計畫《上海市推進智慧城市建設2011-2013行動計畫》。

基本介紹

公司介紹,企業文化,通付寶產品,特色,上海城市建設,概要,重點專項,重點任務,技術產業,信息安全保障,重點專項,重點專項二,重點專項三,主要保障舉措,

公司介紹

通付寶網路技術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移動金融創新及第三方支付企業。2013年成立,註冊資金一億元人民幣。公司總部坐落於中國改革前沿陣地——廣州,占據有著廣州矽谷和軟體孵化中心之稱的廣州信息港,與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網易全球總部、加拿大北電集團亞洲總部、聯想華南區總部、百度總部等大型IT企業為鄰,昂揚邁步在華南區高科技前沿。
秉承“讓支付更簡單,讓金融更智慧”的發展理念,公司專注於移動金融領域的創新和發展,致力於個人與企業用戶的網際網路支付需求,提供便民金融和銀行卡收單產品及服務。
通付寶起步於巨人之肩——中國紙業貿易巨擘——明盛集團。匯聚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行業資深人士、金融界傑出精英和優秀的金融技術專家,公司打造了一支國際化的人才團隊,在政府關係、產品研發、技術創新、市場拓展、企業管理和資本運作等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和資源。同時,公司已與中國銀聯以及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在內的數十家金融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打造移動金融服務生態圈。
現階段,通付寶以金融創新、便民服務、個人支付、手機移動POS機為主營業務。憑藉前瞻的市場洞察、雄厚的資金實力、領先的網路技術、一流的精英團隊、廣闊的行銷網路及強大的戰略夥伴,公司成立幾個月以來,就整合了來自中國銀行中國民生銀行等9大大銀行及數家金融機構、超過5億元的巨額投資,迅猛發展,不斷開創中國移動金融、移動支付領域的嶄新格局。

企業文化

公司願景:通四海,付天下,助力每一個金融夢想
經營理念: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員工創造價值,為社會和股東創造效益
管理理念:以精立業,以質取勝,以誠相待
合作理念:和而不同,互惠互利
價值觀:創新、活力、進取、融合、共贏
人才觀:人才為本,因才聚合
客戶觀:感悟客戶需求,超越客戶期待

通付寶產品

中國銀聯手機刷卡器24小時隨身銀行,信用卡、借記卡全能助手
作為中國移動金融的領航者,通付寶積極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個人刷卡終端,致力於通過產品創新大力發展移動用戶。首發產品中國銀聯手機刷卡器,支持銀聯平台的國內所有銀行卡(含信用卡、借記卡),融匯轉賬匯款、還款還房貸、網購支付、餘額查詢、優惠兌換等便民金融服務,為廣大卡類客戶提供即時、安全、便捷的移動金融服務。
通付寶

特色

◆銀聯平台,多能專屬
通付寶手機刷卡器中國銀聯為主要結算通道,支持國內各大銀行的銀聯磁條卡(含信用卡、借記卡等各類卡),外接智慧型蘋果或安卓系統智慧型手機或設備,即可刷卡,實現轉賬匯款、還款還貸、查詢餘額等移動金融業務,以及話費充值、生活繳費、優惠兌換等移動支付和優惠功能。
通付寶
◆小巧時尚,便捷隨行
通付寶手機刷卡器小巧美觀、時尚造型,大小體積不超過一般手機的五分之一,隨身攜帶方便,需要使用時只需插入手機耳機孔,進入通付寶錢包APP界面,即可刷卡、實現更多金融及支付功能。
◆央行監控,安全無憂
通付寶手機刷卡器獲中國人民銀行認證和監管,各項金融及支付服務合法合規;機器上市前已歷經上萬次測試,精工品質、領先技術,刷卡成功率高達99%;磁密結合、一機一密、一次一密,最大限度確保交易安全、順暢、快捷。

上海城市建設

“通付寶”是上海聯通為了配合《上海市推進智慧城市建設2011-2013行動計畫》中“社會事業與公共服務”重點項目的電子賬單服務平台建設,基於慧付卡產品基礎上開發的多賬單查詢、繳費的工具,提供用戶賬單定時推送和安全繳費的功能。
聯通方面向記者介紹,“通付寶”涵蓋幾大特色功能,如賬單定時推送、安全繳費等,遠程支付套用功能也包括手機充值、手機購買彩票、電影票、遊戲點卡、線上訂閱報刊雜誌等。
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是上海加快實現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重要手段,深化實踐“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重要舉措,也是上海信息化新一輪加速發展的必然要求。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上海把信息化作為覆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經過三個五年規劃的持續推進,當前整體水平保持國內領先,部分指標達到已開發國家先進水平,一批新興技術創新成果在上海世博會上得到充分展示和示範套用,這些都奠定了建設智慧城市的基礎。為繼續合力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依據《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制訂本行動計畫。
通付寶

概要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上海加快推進“四個率先”、加快建設“四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戰略目標,按照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總體要求,大力實施信息化領先發展和帶動戰略,以提升網路寬頻化和套用智慧型化水平為主線,著力構建國際水平的信息基礎設施體系、便捷高效的信息感知和智慧型套用體系、創新活躍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體系、可信可靠的區域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企業主體作用,注重政府引導,完善市場監管,大力推進以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型化為主要特徵的面向未來的智慧城市建設,全面提高城市現代化水平,讓市民共享智慧城市建設成果。
通付寶
1、夯實基礎,分步推進。把提升信息基礎設施能級和夯實智慧套用基礎放在突出位置,加強統籌規劃、規範管理,加大投入和建設力度;通過分階段發展,滾動推進實施計畫,促進智慧城市建設持續深入發展。
2、創新發展,惠及民生。著眼於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市民生活改善,大力推進技術、套用、管理及體制機制的創新發展,探索新模式,培育新業態,不斷提高城市運行效率和公共服務水平,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使廣大市民、企業切實感受到智慧城市建設帶來的實惠和便捷。
3、突出重點,聚焦項目。圍繞經濟建設、城市運行、社會管理、公共服務重點領域,突出針對性、實效性、可操作性,聚焦公共性、基礎性、創新示範性、業務協同性項目,強化階段目標和建設進度,加快信息技術在城市發展各領域的深入套用。
4、市區聯動,示範帶動。市和區縣兩級政府統籌協調推進,支持區縣先行先試,加快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點項目的示範建設,增強輻射和帶動作用,促進設施完善、套用滲透和產業發展。
5、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加強政府規劃引導,強化政策法規、規範標準建設,完善市場監管,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堅持以需求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形成全社會廣泛參與智慧城市建設的良好氛圍。
到2013年底,上海智慧城市建設基本形成基礎設施能級躍升、示範帶動效應突出、重點套用效能明顯、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相關產業國際可比、信息安全總體可控的良好局面,為全面實現上海信息化整體水平繼續保持國內領先、邁入國際先進行列的“十二五”規劃目標奠定堅實基礎。具體體現在:
——寬頻城市、無線城市基本建成。光纖到戶、無線寬頻覆蓋城鎮化地區,實現百兆接入能力全覆蓋,家庭平均接入頻寬達到20Mbps,構建起多層次、廣覆蓋、多熱點的無線寬頻網路,網際網路國際和國內出口頻寬分別達到1Tbps和5Tbps,國家三網融合試點任務全面完成,提供隨時隨地按需接入的寬頻服務,成為國內通信質量、網路頻寬和綜合服務最具競爭力的地區之一。
——信息感知和智慧型套用效能初步顯現。人人擁有電子健康檔案,重要食品安全信息實現可追溯,格線化管理基本覆蓋全市域,動態交通出行信息多渠道獲取,信息技術滲透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全過程,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指數達到80,電子商務年交易額達到8500億元。基本形成公共服務個性化、城市管理精細化、政府服務便捷化、產業發展智慧型化的套用格局。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有力支撐。到2013年,信息產業總規模達到1.28萬億元,信息服務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6.2%。在積體電路、通信和網路設備、雲計算等領域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創新能力大幅提升,掌握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創新活力的企業;把上海打造成為國內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引領區和產業集聚區,成為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高地。
——信息安全總體實現可信、可靠、可控。城市信息安全防護水平明顯提升,網路空間治理、綜合監管和應急處置能力明顯增強,全民信息安全意識普遍提高,為建成國家信息安全服務高地奠定基礎。
充分發揮電信、廣電運營企業主力軍作用,按照規劃引導、集約建設、資源共享、規範管理、滿足需求、適度超前原則,以加快提升信息基礎設施服務水平和普遍服務能力為主線,加大建設投入,著力增強信息網路綜合承載能力、設施資源綜合利用能力和信息通信集聚輻射能力。加強信息基礎設施規劃和建設管理,促進機制完善和模式創新,不斷滿足市民和企事業單位對改善通信質量和服務水平的要求。
通付寶

重點專項

重點專項一:寬頻城市建設。
加快城市光纖寬頻網和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建設,實現城鎮化地區全覆蓋,顯著提升網路基礎設施能級,建成全國規模最大的光纖寬頻、NGB城市網路,基本建成寬頻城市。
——光纖寬頻網。對新建住宅小區和樓宇按光纖到戶標準進行建設,對已建住宅小區和樓宇加快光纖到戶改造,光纖到戶能力覆蓋650萬戶以上家庭。擴容、最佳化城域網路,提高用戶接入和業務承載能力。
——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完成490萬有線電視用戶NGB網路改造,具備提供高畫質電視、高速數據接入和語音等三網融合業務的能力。完成郊區180萬有線電視用戶數位電視整體轉換。
重點專項二:無線城市建設。
構建起多層次、廣覆蓋、多熱點的全市無線寬頻網路。無線區域網路(WLAN)熱點基本覆蓋城市重要公共場所,第三代移動通信(3G)網路實現城鄉全覆蓋,時分同步碼分多址長期演進技術TD-LTE)率先在國內投入試商用,基本建成無線城市。
——無線區域網路(WLAN)熱點。大力推進全市公共場所、服務場所的WLAN建設,全市WLAN總量超過2.2萬處(約13萬個AP)。實現公共運輸、行政辦公、文化體育、公園綠地、旅遊景點、賓館酒店、教育衛生、商業金融等設施的重點場所覆蓋率超過80%,接入能力達20Mbps,覆蓋密度和質量國內領先。
——第三代移動通信(3G)網路。開展網路最佳化、技術升級和提高深度覆蓋,增加宏基站和室內覆蓋系統建設,完善三種制式的3G網路,提升無線寬頻數據業務承載能力。基本實現全市1Mbps以上無線寬頻覆蓋,中心城區和郊區新城、中心鎮3Mbps以上覆蓋。
——TD-LTE規模技術試驗網。完成國家TD-LTE規模技術試驗網建設,力爭在此基礎上實現中心城區和部分郊區城鎮的網路覆蓋,率先在國內城市中開展TD-LTE試商用。
重點專項三:通信樞紐建設。
繼續保持城域網出口容量國內最大,海光纜通信總容量占全國50%以上,進一步提高通信轉接能力,增強服務全國及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能力,積極創建亞太通信樞紐。
——海光纜系統。完成新亞太海光纜(APG)在本市的登入建設並投入運行,推進跨太平洋直達(TPE)、亞太二號(APCN2)等已建海光纜擴容建設,力爭在本市登入的海光纜通信總容量達10Tbps。
——國際、國內網際網路出口擴容和互聯互通。加強國際、國內通信系統建設,大幅提高城市網路出口能力,網際網路國際和國內出口頻寬分別達到1Tbps和5Tbps;支持基礎電信運營商通過各自在上海的國際通信節點實現與亞太地區主要電信運營商的網路直連,增強上海通信樞紐能力;鼓勵基礎電信運營商加強網間直聯,增強與其他網路運營商的互聯互通能力。
重點專項四:三網融合試點
全面完成國家三網融合試點任務,在基礎設施能級、試點業務規模、運營管理模式、套用服務水平和重點產業發展方面實現全國領先,廣大市民充分享受三網融合的成果。
——管理平台。基本建成IPTV、手機電視集成播控平台及網路信息安全技術管控平台、信息網路視聽節目監管平台,完善相關業務功能,做好與國家有關平台的對接,加強與本市網路信息安全綜合監測體系的銜接。
重點專項五:功能設施建設。
建設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功能服務型信息基礎設施,在國內率先部署規模化商用雲計算數據中心,部署運算速度居國際前列的超級計算主機系統,為大力拓展存儲、災備、高性能計算、高精度位置服務等網路增值業務做好基礎支撐,滿足服務本市及周邊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
——網際網路數據中心(IDC)。多方參與、增大投入,整合資源、合理布局,注重節能環保和服務創新,實現集中式和規模化部署IDC,增強雲計算、虛擬存儲等高端業務服務能力,全市IDC總機架數力爭突破2萬架。
——超級計算中心四期。加強部市合作,推進技術和套用研究創新發展,參與研製並引進位居國際前列的超級計算主機系統,完成超級計算中心四期的規劃選址,建設與之相適應的運營基地和附屬設施,面向科技研發、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不斷提升套用服務能級,拓展套用服務領域。
——高精度位置服務平台。以上海GPS綜合信息網為基礎,完成多站點兼容北斗導航衛星、GPS衛星、GLONASS衛星的建設和改造,建成上海地區CROS(連續運行參考站系統)無線廣播平台和高精度位置服務平台,開展多種位置服務套用。

重點任務

構建本市信息基礎設施業務發展與空間布局相結合的專業規劃體系,做好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建設規劃的銜接。加強相關標準規範制定和貫徹落實,完善信息基礎設施集約建設和資源開放利用管理。強化政府協調推進機制建設,發揮行業、民間機構作用,形成良好的城市信息基礎設施發展環境。
重點任務一:完善規劃體系。
落實本市公用移動通信基站站址布局專項規劃,做好與市、區縣兩級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其他專業規劃的銜接;編制和實施本市信息基礎設施布局專項規劃、無線區域網路(WLAN)熱點布局規劃及實施策略等各類專項規劃;落實重要功能區、郊區新城鎮的信息基礎設施專業規劃編制,推進專業規劃的全市域覆蓋,實現與相應層級城鄉建設規劃的有效對接。
重點任務二:規範建設管理。
修訂和編制新建住宅建築通信配套技術標準、既有住宅建築改造技術規範等相關標準規範,探索和推進光纖到戶建設中通信配套設施第三方專業維護;將信息基礎設施意見徵詢、方案審核和項目驗收等環節納入本市建設工程行政審批管理程式,確保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與其他市政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和交付使用。
重點任務三:強化機制建設。
進一步發揮上海推進光纖到戶建設、3G建設、三網融合等工作聯席會議機製作用,促進跨部門工作協調推進;探索建立本市通信質量、網路速度和服務的第三方監測和信息發布機制,完善本市網際網路交換中心等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功能,發揮行業協會、產業聯盟的作用。
三、信息感知和智慧型套用
以用戶為中心,以需求為導向,發揮政府引導和帶動作用,積極推進社會各方廣泛參與,圍繞重點領域提升服務水平,加快新興技術套用,突出信息共享和深度挖掘,大力推進以信息感知、業務協同、系統集成為重點的智慧型套用,通過套用示範帶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推廣,使城市運行更安全、經濟發展更協調、政府管理更高效、公共服務更完善、市民生活更便捷。
重點專項一:城市建設管理。
圍繞城市建設管理中的重點和薄弱環節,利用先進、可靠、適用的信息技術和創新的管理理念,在城市設施維護、建設工程管理等方面,通過強化跨部門數據整合和業務協同,進一步提高城市建設管理的精細化、智慧型化水平。
——拓展格線化管理系統套用。管理範圍拓展至閔行、寶山、嘉定、青浦、松江、奉賢、金山、崇明等郊區縣的600平方公里城市化區域,完成拓展區域的部件數據調查入庫、萬米格線和責任格線劃分、處置單位聯網等工作;管理重心下移至街鎮,實施街鎮格線化管理拓展,加強城市管理與社區治安、教育、衛生、工商等其他社會管理聯動。
——開展“智慧型水網”試點套用。建設“智慧型蘇州河”監控系統,整合利用蘇州河水文資源、供排水、水利閘站設施等領域的控制感測器,加強與市容綠化、建設交通、地方海事等部門的信息共享,在蘇州河水系全方位開展監測預報、事前預警、事中評價、事後評估的業務套用試點,實現水安全智慧型指揮、水資源智慧型調度和水環境智慧型監控;規劃建設“智慧型水網”感知系統,提高雨量、河網水質、水源地和省市邊界水量水質、地下水監控等涉水要素的測報能力。
重點專項二:城市運行安全。
圍繞城市運行的關鍵領域,以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為基礎,逐步實現管理各環節的無縫銜接,減少重複檢查和管理漏洞,提升政府監管水平和服務能力。
——食品安全監管和信息服務平台。以肉類、乳製品等為重點領域,深化農業、商務、工商、質監、衛生、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涉及食品安全的信息系統建設,進一步提升各部門的食品安全監管水平;整合和集成各部門涉及食品企業監管、食品安全追溯食品檢驗和食品風險監測等信息,建設綜合的食品安全監管和信息服務平台,實現食品監管信息的充分共享,為各部門無縫監管和輔助決策提供數據支撐,並利用各類貼近公眾需求的發布形式和發布終端統一發布食品安全信息,實現食品信息充分共享、惠及公眾。
——安全生產綜合管理信息系統(二期)。基於一期建設成果,建立多部門協同的安全生產隱患管理共享與套用系統、危化品安全生產誠信系統,以及由專家處置案例、危化品安全特性(MSDS)、應急回響物資構成的應急救援管理系統,構建及時、準確、智慧的安全生產綜合監管信息化體系。
——安防視頻資源共享系統。制定社區視頻聯網共享方案,推進社區、單位視頻資源接入,逐步完善社會治安重點目標、重點場所和道路的視頻探頭覆蓋,依託公安視頻系統建設安防視頻資源共享平台,推進治安防控視頻資源在政府部門間共享,全面提升城市視頻資源的整體使用效益。
重點專項三:智慧型交通
加強交通各行業間信息共享和交換,提高交通信息化對綜合交通組織、運行、管理的支撐作用,建立以道路交通為基礎、公共運輸為核心、對外交通為外延的智慧型交通框架體系,為公眾、交通運輸企業和政府部門提供綜合交通信息服務。
——道路交通綜合信息套用服務平台。完善現有道路交通綜合信息服務平台,實現與閔行、虹橋樞紐等區域交通綜合信息平台的互聯互通,建設完善交通狀態指數參數採集發布系統,通過網際網路、廣播電視、移動通信等多種渠道,為公眾提供道路通行狀況等動態交通信息服務。
——交通管理綜合套用系統。整合交通管理各業務系統和靜態、動態等交通數據,深入挖掘數據在交通管理決策中的套用;拓展交通指揮調度、事故應急處理系統功能,提高交通指揮協調能力和交通智慧型誘導能力,提升交通管理水平。
——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系統。擴大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系統(ETC)的覆蓋面,完成所有收費匝口ETC車道部署,實現主線收費匝口ETC車道三進三出的規模,提高收費道口通行能力。
重點專項四:社會事業與公共服務。
以市民需求為導向,在教育、衛生、社區生活服務等公眾關注度高的民生領域,推進廣覆蓋、易使用的社會事業與公共服務信息化,讓市民享受到信息化帶來的個性化服務。
——基於市民電子健康檔案的衛生信息化工程。以政務外網為依託,建設覆蓋全市各級各類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的健康信息網路,連通醫療服務與公共衛生服務的相關信息系統;按照衛生部健康檔案基本架構和數據標準,通過市、區縣兩級數據共享和交換平台,遵循自動建檔、自動更新原則,為每位市民建立涵蓋個人基本信息和主要衛生服務記錄的電子健康檔案;建立輔助決策和協同醫療服務系統,減少重複用藥和檢驗檢查,支撐用藥智慧型提醒,開展影像會診、遠程醫療諮詢等醫療服務,提升醫療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為制定醫療衛生髮展政策提供輔助決策;建設市民健康服務入口網站,及時發布與市民相關的衛生醫療信息,為市民提供線上健康諮詢、健康知識宣教、個人健康檔案和檢驗檢查報告網上查詢、醫療服務資源網上查詢和預約的“一站式”服務。
——數字教育工程。以上海教育資源庫為依託,最佳化教育系統網路基礎設施,完善和推廣上海教育系統跨校認證與套用,構建覆蓋不同教育類型的優質教育資源庫,推進優質教育資源校際共享及向社會開放;採用“數字課程資源+移動學習終端+教育服務平台”的模式,開展數位化教學試點,促進課程、教學和學生學習方式改革,實現學生自主便捷、高效和個性化學習;以“上海學習網”為依託,為市民提供線上學習、終身學習檔案建立等服務,探索建立各類成人教育課程學分和學習成果相互認定、轉換的機制及學分銀行系統。
——電子賬單服務平台。進一步推進水、電、燃氣和通信等公用事業賬單電子化,依託“市民信箱”和“付費通”平台,構建全市公用事業電子賬單服務平台,通過網際網路、數位電視、移動終端等多種渠道,為市民提供公用事業賬單查詢、管理和繳費的“一站式”服務,鼓勵市民使用電子賬單替代紙質賬單。
重點專項五:電子政務。
以方便公眾辦事、縮小數字差距、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政府行政效率為出發點,加強黨政機關間的信息共享,促進業務協同辦理,最佳化服務方式和渠道,進一步提高公共服務的便捷性。
——建設和完善網上黨建服務平台。滿足黨務公開、輿論引導、政策解讀、宣傳教育等公眾信息服務需求;提供視頻接待、網上信訪、民眾建議徵集等互動套用;開展線上學習培訓、網上組織生活、黨內監督、宣傳統戰等套用;對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進行服務和指導。
——人才綜合管理服務平台。依據《上海市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完善整合上海人才發展環境綜合服務門戶、重大人才工程管理平台及人才發展管理監控平台,採用網路化的人才信息申報管理模式,積累人才信息庫,提供對各類人才發展指標的分析和比對,為社會人才發展和領導決策服務。
——電子檔案管理工作平台。建設電子檔案管理工作平台,收集整理黨委、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在電子政務平台上形成的各類電子檔案,建立一個相對穩定、覆蓋面廣的檔案資料收集網路和運行機制,確保各單位電子檔案實現隨時形成、隨時收集、隨時利用。
——網上行政審批服務平台。以透明公開、提高效率、全程監管為總體目標,圍繞行政審批事項,推進涵蓋市、區縣兩級的企業註冊登記、企業投資建設工程、規劃土地審批、電子監察等系統建設運行,規範政府網上審批和服務;建立網上行政服務中心,實現行政審批數據共享、協同辦理、績效管理,並聯審批事項網上辦理覆蓋率達到100%。
——第二代社會保障卡。依據國家有關社會保障卡的規範和標準,建設技術更先進、功能更全面、基於國產加密算法的第二代社會保障卡系統,將社會保障卡和居住證作為前端載體,實有人口資料庫和數據交換平台作為後台支撐,承載相關職能部門的持卡辦理事務,為市民提供信息記錄、電子憑證、信息查詢、身份認證等便捷的公共服務。
——政府網站無障礙改造。依據網站無障礙改造設計規範,推進全市政府網站無障礙改造,力爭50%政府網站的無障礙水平達到《信息無障礙身體機能差異人群網站設計無障礙技術要求》一級標準,提升視力障礙群體訪問政府網站的便捷性。
——市民服務綜合熱線。逐步整合政府各部門對外服務熱線,建設涵蓋諮詢、投訴、辦事等各類功能的統一的市民服務綜合熱線,形成業務受理、跟蹤督辦、處理反饋、市民回訪的全過程“閉環”管理機制,初步形成非緊急類事務“一號式”熱線服務體系。
——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平台。在全市實行農村會計電算化的基礎上,依託為農綜合信息服務“千村通工程”,建設農村集體“三資”(資金、資產、資源)監管平台,實現集體“三資”管理及運行情況的實時查詢、實時分析、實時監管,確保農村集體“三資”保值增值,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成員的合法權益。
——法人網上統一身份認證系統。充分利用、整合現有法人數字證書,建設法人網上身份統一認證系統,實現法人數字證書統一管理、一證多用、電子印章載入等功能,進一步完善證書服務渠道和收費模式等機制,為各類法人在不同政府部門、不同業務系統線上辦理各類事項提供統一的身份認證服務,為全市各類政府網上辦事平台提供信息安全支撐和信任服務保障。
重點專項六:信息資源開發利用。
以信息資源集約採集、充分共享、有序開發為目標,大力推進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套用,不斷完善集中與分布相結合的信息資源體系,促進重點領域基於信息共享的業務協同,探索政務信息資源社會化利用的方式和機制,提高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水平。
——法人信息共享和套用系統(二期)。基於法人信息共享和套用平台,拓展覆蓋所有登記類、資質類、監管類的法人信息,形成多角度、全方位反映各類法人綜合信息的資料庫,積極推進基於法人信息的食品安全監管、建築市場整頓、安全生產監管、企業誠信建設、企業投資分析等重點領域的業務套用,實現法人信息的區縣共享,逐步向社會提供法人基礎信息查詢服務。
——空間地理信息共享套用。建設空間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為政府、企事業單位和公眾提供信息瀏覽、查詢檢索、信息載入、系統搭建等“一站式”地理信息綜合服務;搭建基於統一空間地理參照系的城市空間地理信息共享交換平台,逐步實現全市相關行業空間地理信息的共享和交換。
——信息資源目錄體系。按照試點先行、標準配套原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應急、交通、工程建設、食品安全監管等領域為重點,開展政務信息資源分類、編目、註冊和共享,加快推進政務信息資源目錄服務平台和政務信息資源目錄標準體系建設,逐步形成集中與分布相結合的政務信息資源體系,促進公共信息資源社會化利用和信息服務業發展。
——中小企業信用服務平台。依託信用服務機構,利用各政府部門、各行業協會、各園區、各電子商務交易平台及各市場主體等在網際網路公開的企業信用信息,建設以中小企業信用信息搜尋查詢為特徵的網際網路搜尋平台,向社會提供便捷的中小企業信用信息查詢檢索、比對評價等服務。
重點專項七:促進“四個中心”建設。
依託部市合作機制,整合和深度挖掘各方優勢資源,打造航運、貿易公共信息平台,促進電子商務與傳統產業發展有機結合,拓展電子商務套用,促進“四個中心”建設。
——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入口網站。依託電子口岸平台,整合和連結相關航運服務和管理信息,建設集航運政策發布、監管查詢、物流服務、航運諮詢、航運交易等於一體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入口網站,實現航運信息的權威發布、有效聚焦和增值服務。
——建設全球貿易投資運行監控預警系統。全面整合上海WTO事務諮詢中心已建貿易救濟措施監控預警、貿易政策效應分析、貿易運行監控預警等平台,建設全球貿易投資運行監控預警系統,為政府、企業、社會提供各類貿易、投資信息和監控預警服務。
——建設浦東國家電子商務綜合創新實踐區。加快新一代移動通信、物聯網、雲計算等新技術在電子商務領域的套用推廣,創新電子商務服務模式;探索電子支付、物流、信用服務、安全認證等支撐體系建設和電子交易的集成創新;大力推進電子商務產業集聚區建設。
——開展電子商務“雙推”工程。結合中小企業需求,聚焦本市重點產業發展領域,遴選一批有影響、有潛力、符合產業發展導向的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企業,按照政府財力貼一點、平台企業讓一點、中小企業出一點的原則,推動電子商務平台企業創新發展、做大做強,推動中小企業通過第三方平台開展電子商務套用。
——深化推進第三方電子支付。深化銀行卡產業發展,做精做深銀行卡受理和發卡市場,發展銀行IC卡;鼓勵多種形式電子支付工具的運用,推動手機支付網路支付、數位電視支付等新型支付渠道的完善;按照便捷、安全、規範的要求促進第三方電子支付發展,支持更多有條件的非金融支付服務機構取得支付許可;促進電子支付在公共事業、票務、互動娛樂、網路視聽、供應鏈管理、金融服務等領域的套用,加快支付服務業發展。
重點專項八:“兩化”深度融合。
推進國家級“兩化”融合試驗區建設,著眼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深化產業鏈信息化套用協同,帶動行業信息化能力整體提升;加大第三方信息化平台建設和套用,帶動中小企業信息化效能整體提升;加快“數字園區”建設,帶動園區內企業信息化水平整體提升。
——產品智慧型化提升工程。加快嵌入式系統晶片、電子標籤可程式控制器工業計算機等信息技術在工業產品生產和使用中的套用,提升大型客機和發動機、核電風電裝備、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重要產品,以及數控工具機等生產母機和重大成套裝備的智慧型化程度;提高精品鋼材、複合材料、石化衍生品等新材料,以及家電、服裝、食品等主要消費品的產品附加值
——數位化工廠示範工程。以骨幹製造型企業為重點,推進虛擬仿真、數字模型等關鍵研發技術套用,推廣數位化、自動化、網路化生產控制系統和裝備,支持企業在研產供銷、經營管理與生產控制、業務與財務流程無縫銜接等領域建設跨平台、跨地域的信息化系統
——促進產業鏈協同發展。深化骨幹企業基於信息共享、系統集成和業務協同的信息化套用。促進航空、汽車、裝備等行業在研發、工藝、製造、服務等環節有效協作;促進鋼鐵、石化等行業安全有序生產和資源循環利用;促進研發設計、檢驗檢測、總集成總承包和供應鏈管理服務從製造業中剝離,實現生產性服務業與製造業互動發展。
——產業信息化服務平台。支持行業協會、科研機構等集成各類信息資源,在雲計算、中試環境、工業設計、物流、認證檢測、能源監測等領域建設面向中小企業的第三方公共服務平台;鼓勵大型企業自營信息化平台剝離後發展面向行業的專業性信息化套用服務;依託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建設產業信息化領域產學研用聯動合作平台。
——“數字園區”。以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為重點,建設一批高標準、高水平、高服務能力的“數字園區”。促進產業園區信息基礎設施、管理系統和服務平台的標準化、規範化;鼓勵雲計算、物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在園區管理、企業服務、產業轉型、綠色生產等方面的示範套用;支持園區內企業打造“數字工廠(企業)”。

技術產業

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總體部署,堅持市場先導與政府引導相結合,以企業為主體,以自主創新、產業鏈集群發展為主線,積極探索新模式和新套用,實現信息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保持國內領先水平;在雲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領域,對接國家重大專項,推進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最佳化產業發展環境,提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滲透作用,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技術支撐和產業保障。
重大專項一:雲計算。
以自主發展、套用示範為重點,以建設國家雲計算試點城市為契機,繼續實施“雲海計畫”,突破自主可控雲計算技術,集聚國內外大型網際網路企業,在金融、健康、文化等領域,探索建立雲計算商業模式,打造亞太雲計算中心
——關鍵技術研發。在雲計算伺服器、安全雲作業系統、雲計算資源管理平台、伺服器虛擬化桌面虛擬化等關鍵技術領域實現突破,形成具有競爭力的雲計算關鍵技術服務和整體解決方案。
——套用示範推進。以市場化為導向,重點建設:“金融雲”,支撐金融核心交易、線上支付、銀行卡管理等業務;“中小企業服務雲”,突出行業性、區域性,為張江園區IT企業和中小物流企業提供服務;“健康雲”,基於雲計算技術構建安全的臨檢質控、醫院管理信息系統;“文化雲”,面向互動娛樂、網路視聽、網路文學提供服務;“社區服務雲”,在楊浦新江灣城試點面向智慧型家居、娛樂休閒和社區服務的雲服務體系,實踐“雲中生活”;“電子政務雲”,整合相關部門資源,運用雲計算架構,選擇青浦、閘北等區域開展“電子政務雲”試點,逐步構建市級“電子政務雲”服務平台。
——支撐環境建設。發揮“雲海創投基金”作用,加快產業創新;推動雲計算企業向閘北雲計算產業基地和楊浦創新基地集聚;建設雲海創業大廈,高起點規劃建設面向全國的雲計算展示和體驗中心;依託雲海產業聯盟,加強雲計算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間的信息溝通和業務合作;研究制定雲計算相關技術標準和規範;建立產學研用合作聯合實驗室;依託產業促進機構,開展雲計算專業人才培養。
重點專項二:物聯網。
堅持高端發展、差別發展、創新發展、協同發展,發揮和提升現有通信和廣播電視網路支撐作用,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實施套用示範工程,創新商業發展模式,推進物聯網產品製造與信息服務業協同發展,帶動形成物聯網套用市場和相關產業鏈,提升上海在國內物聯網產業的引領地位。
——關鍵技術研發。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物聯網發展專項,支持本市企業積極承擔物聯網(感測網)相關任務。深化實施本市高新技術產業化物聯網專項,重點支持先進感測器、網關晶片及產品、短距離無線通信晶片及模組、核心控制設備等的研製,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套用示範推進。爭取成為國家物聯網套用和產業化試點城市。以物聯網技術為支撐,加快推進樓宇節能、社區智慧型安保、醫療廢棄物監控、服裝行業套用、機場電子圍欄(二期)、數字醫療、精準控制農業、危化品管理、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智慧型水網、智慧型電網、災害預警、智慧型交通電子口岸等套用示範工程建設。
——產業發展環境建設。建設短距離無線通信關鍵技術測試、無線通信節點極低功耗共性技術開發、微機電系統MEMS)集成製造技術等平台,提供物聯網共性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服務。以核心技術研發、套用示範和產業集聚為重點,加快產業基地建設。建設嘉定上海物聯網中心”,重點推進核心技術研發和高端產業集聚;建設浦東等區縣的物聯網產業基地,重點推進產品生產和後台運營支撐服務;建設楊浦等區縣的物聯網套用示範基地,重點推進套用示範和人才培訓。
重點專項三:TD-LTE
堅持技術先導、套用驅動、開放合作、融合發展原則;推進“國家TD-LTE規模技術試驗網試點城市”建設;實現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發揮和提升上海在TD-SCDMA產業鏈的集群優勢,培育形成完整產業鏈;探索形成TD-LTE業務創新機制,努力將上海建成全國TD-LTE的研發及業務創新中心。
——關鍵技術研發。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支持本市企業積極承擔TD-LTE相關任務;組織實施本市高新技術產業化TD-LTE專項,加快突破核心技術,重點支持TD-LTE多模融合晶片及終端、系統設備、無線終端測試儀器、網路監測及最佳化平台研發;推進時分雙工TDD)與頻分雙工(FDD)、TD-LTE與無線區域網路(WLAN)等技術融合產品的研發及產業化。
——套用示範推進。發揮和提升上海世博會全球首個TD-LTE演示網的示範效應,重點支持TD-LTE在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物聯網等領域發揮支撐作用;在高端金融商務區、航運集聚區、高科技園區、政務區、校園、醫院等重點區域率先套用。加快實施TD-LTE遠程醫療診斷平台、救護車、消防緊急救助、無線視頻監控、移動多媒體信息互動等套用示範工程。
——加速產業鏈形成。以建設國家TD-LTE規模技術試驗試點城市為契機,加深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合作,加速研發及商用化進度,形成上海在國內TD-LTE關鍵領域的領先優勢,積極突破海外市場。
重點專項四:高端軟體。
堅持市場導向,重點發展基礎軟體、工業軟體和大型行業套用軟體,構建面向重點產業領域的公共服務平台,打造一批行業套用軟體解決方案商和產業集聚區,促進智慧型終端發展,形成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解決方案和服務體系。到2013年,上海軟體產業實現經營收入超過2100億元。
——基礎軟體。圍繞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提升國產作業系統、資料庫、中間件和辦公軟體的技術水平,形成國產基礎軟體一體化解決方案。培育150家基礎軟體套用試點企業,在衛生、教育、社區、電子政務、人口信息、能源管理等領域,形成15個以上基於國產基礎軟體的示範項目,使國產基礎軟體產品在套用中走向成熟。
——大型行業套用軟體。按照網路化、智慧型化、服務化、可信化軟體發展趨勢,重點支持分行業ERP、客戶關係管理系統;電子政務領域協同電子政務平台、應急指揮系統;衛生領域市民電子健康檔案管理系統、面向社區無線智慧型醫療服務系統;金融領域網路支付系統、網上銀行、網上證券、網上保險、網上基金業務系統、金融數據挖掘系統;航運領域綜合航運管理系統和公共信息服務平台;交通領域實時路況信息採集、發布和管理;商貿領域商品綜合資訊、市場交易、跨行業物流跟蹤系統;電信領域通信運營系統解決方案、計費系統。形成20家左右市場占有率高、國內技術領先的行業套用軟體解決方案。
重點專項五:積體電路。
堅持兩翼齊飛、協同發展原則,以設計和製造為自主發展重點,加大投入力度;積極鼓勵外資(包括台資)投資封裝業,建立與本市積體電路產業鏈相適應、互動發展的封裝產業;支持積體電路設備和材料業發展,在產業化、商品化方面形成突破。到2013年,本市積體電路產業總規模達到850億元;設計業依然保持國內領先水平,逐步趕上國際先進水平。
——關鍵技術研發。繼續推動晶片設計和整機聯動,大力發展片上系統(SoC)技術,鼓勵優勢企業達到45~32納米國際主流水平,重點支持移動通信晶片、數位電視晶片、平板顯示相關晶片等優勢領域形成系列產品,著力推動汽車電子晶片、高端智慧型電錶晶片等戰略性新興領域的核心部件突破和發展。
重點專項六:下一代網路(NGN)。
對接國家下一代網路規劃,堅持套用引領、統籌協同、自主創新、安全可控原則,加強自主創新,開展政府和電信運營商的先行示範,促進產業鏈上下游整體向下一代網路演進。構建涵蓋系統設備、終端、業務平台和內容等關鍵環節,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下一代網路產業鏈。
——關鍵技術研發。積極推動支持IPv6規範的G比特無源光網路GPON)和乙太網無源光網路(EPON)的光線路終端(OLT)、光網路單元ONU)等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重點支持基於分散式多核技術的IPv6高端路由器、電信級乙太網交換機、基於萬兆高性能的IPv4/IPv6下一代網際網路關等關鍵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推動固定、移動融合的多媒體子系統(IMS)設備的產業化。
重點專項七:車聯網。
堅持套用示範、核心突破原則,依託本市電子信息產業優勢,加快核心技術突破,培育完善的車聯網產業鏈,建立開放式套用服務平台構架;推進套用示範工程建設,加快技術標準和套用規範的制定。
——關鍵技術研發。重點包括開發整車網路體系構架和功能強大的網路軟體工具及客戶化的嵌入式軟體模組,基於控制器局部網(CAN)匯流排的套用開發,網關集成控制模組及車載信息服務(Telematics)通信顯示控制模組等,使汽車電子向網路化、智慧型化套用深入發展。
——核心領域突破。重點包括匯流排收發器及系統晶片、無線收發晶片、汽車級電子標籤(RFID)、氧感測器、雷達感測器、車道偏離感測器等,推動形成集成無線通信、車身網路遠程接入服務、車載信息服務平台軟體中間件在內的車載信息服務系統綜合解決方案,建立車聯網與車載信息服務測試驗證服務體系。
——關鍵產品研發及產業化。重點包括3G、TD-LTE4G通信、車際短距離通信、線上整車故障診斷技術、智慧型導航等相關套用和產品,形成產業鏈,產生規模效益。在上海形成1~2個以網路運營、技術服務、套用服務、內容服務及用戶構成的國內領先、具有國際影響力及有效商業模式的服務品牌。

信息安全保障

把信息安全擺在城市安全的突出位置,堅持積極防禦、綜合防範方針,以保障套用、促進發展、維護穩定為目標,著力夯實信息安全保障基礎,切實加強信息安全前瞻性研究,主動應對信息安全新問題、新情況,努力構建健康安全網路環境,確保城市信息安全保障與智慧城市建設同步規劃、同步推進、同步落實,確保城市信息安全總體可控。

重點專項

重點專項一:基礎建設。
加強信息安全測評認證、統一網路信任體系和應急基礎平台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基礎網路信息安全支撐功能,切實提升城市信息安全的基礎防護和應急處置能力。
——網路與信息安全應急基礎平台。組建市網路與信息安全應急管理中心,依託國家和本市相關資源,統籌建設應急基礎平台,基本建成城域網信息安全綜合監測預警、應急指揮支撐和智慧型終端信息安全狀態感知評價等系統,完善信息安全應急處置技術支撐設施,及時應對信息安全突發事件。
——信息安全測評認證平台(三期)。建設無線網路、雲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技術安全檢測系統、智慧卡和工業控制系統安全檢測系統、商用密碼產品檢測系統和涉密信息系統深度檢測試驗環境等設施,切實提升信息安全綜合檢測能力。
——統一網路信任體系(二期)。建設無線網路環境下的電子認證系統及其套用接口,及時應對3G、TD-LTE等技術發展;建設電子政務外網電子認證系統和密鑰管理設施,完善電子政務外網電子認證服務體系;建設可信數據保全系統、可信時間戳系統和電子認證系統公鑰密碼算法升級改造項目,提供可信數據保全、可信時間戳、電子簽名舉證、可信標識等新型信任服務。

重點專項二

:監管服務。
實施網際網路安全監察支持系統、網路安全專業監管支持系統、政務網路安全防護和災難備份等項目,進一步提升本市監測網際網路有害信息和打擊網路犯罪的能力,強化電子政務系統安全保障。
——網際網路安全監察支持系統。建設網際網路安全監察數據中心和數據鑑定實驗室,強化網際網路數據中心(IDC)網站有害信息採集和審計,提高公安部門對本地網際網路資源基礎信息庫的整合分析、證據保全和勘查取證能力。
——網路安全專業監管支持系統。建設相關的專業監管系統,加強網路涉密信息的監控和查處,有效監管電子政務網路和網際網路密碼使用。
——政務外網安全防護和災備擴容。建設市級政務外網安全監管平台和安全接入防護系統,加強市、區縣兩級政府部門網際網路接入的安全管理和防護,實現區縣級政務外網網際網路接入口歸併到3個以內、市級政務外網網際網路接入口歸併到5個以內;提升電子政務災備中心服務能力,實現50家市本級財政單位非涉密信息的災難備份。
——政務區域網路安全防護和災難備份。升級改造市級政務區域網路平台,改造完善網路和安全基礎設施,建設災難備份系統,加強政務區域網路的安全管理和防護。

重點專項三

:產業支撐。
以國家級信息安全綜合服務平台建設為抓手,深入推進信息安全基礎研究、科技攻關和高新技術產業化,加快形成社會化的信息安全綜合服務體系。
——技術研發。重點突破安全晶片、國產密碼算法套用、網路安全綜合監控、嵌入式控制系統安全等關鍵技術,啟動支撐雲計算、物聯網等套用安全的基礎研究和共性支撐設施論證,促進信息安全相關產學研用的深度融合。
——產業發展。推進系列安全自主密碼智慧卡晶片、通信網信息安全與綜合管控平台、網站認證與防護等方向的高新技術產業化;建設面向信息安全專業企業的漏洞分析、密碼驗證等功能性公共服務平台,降低本地區信息安全產品的研發成本,促進信息安全產品和服務創新。
(二)重點任務。
進一步最佳化信息安全監管體制,完善網路空間綜合治理,強化專業人才培訓和全民意識教育,著力營造文明和諧網路環境。
重點任務一:加強信息安全綜合監管。
研究制定本市公共信息系統個人信息保護的相關規定,加強個人隱私保護;研究制定本市公共信息系統突發事件處置和大型活動信息安全保障等相關規定,加大網路與信息安全協調機構的統籌力度;深入落實涉及國計民生等重要信息系統的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分級保護、風險評估、安全測評、應急管理、綜合檢查等監管制度;研究建立針對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新套用信息安全評估制度。
重點任務二:完善網路空間治理機制。
建立網路空間綜合監測預警和態勢研判機制,加強複雜網路環境下的信息安全戰略研究;建立網際網路有害信息集約採集和共享協作機制,提升工商、稅務、質監、金融、出版等部門在網際網路上的執法管理能力,督促電信運營企業和信息服務企業切實履行網路監測和信息審核義務;完成政府網站安全管理國家試點工作,實現本市500多家黨政機關網站實名認證,推動網際網路網站實名認證服務發展。

主要保障舉措

(一)加大投入力度。建立智慧城市建設財政預算投入機制,加強本市相關專項資金向智慧城市建設項目聚焦,加大對前瞻性、公共性、示範性、協同型、創新型項目的支持力度,落實重點項目建設和運維資金保障;創新政府扶持資金支持方式,通過資本金注入、貸款貼息、服務外包補貼、融資擔保等形式,吸引集聚民資、外資等社會資本參與智慧城市建設。
(二)最佳化市場機制。進一步發揮市場最佳化資源配置作用,吸引各類企業參與項目建設;完善多元投融資機制,拓寬融資渠道,積極吸引風險投資、私募基金;鼓勵金融機構加強金融產品和業務創新,加大對企業參與重大信息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建設的信貸支持;探索實施職務科技成果股權激勵機制,充分調動科技人才創新創業的積極性。
(三)著力科技創新。加大科技創新力度,著力突破感知信息網路融合、高寬頻網路、智慧型分析決策等共性技術。加大對智慧城市建設相關人才的扶持力度,引進培育一批領軍型、複合型、專業型人才,形成支持智慧城市建設的智力保障。推進雲計算、物聯網、通信與網路等領域相關技術、套用和管理標準的建立和實施。加強信息技術和產業領域的智慧財產權保護。
(四)強化試點示範。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在相關領域先行先試。通過試點示範,形成帶動引領效應;結合區域特色、領域特點和各自基礎,組織開展智慧城市試點示範區(園區、街鎮)建設,探索新型建設推廣模式;聚焦雲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套用示範點和產業化基地建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