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商品

軟商品

軟商品與硬商品相對應(硬商品,一般是指金銀等可以充當貨幣的商品,特別是金,它天生就是貨幣。),是指除了金銀等可以充當貨幣的商品以外的其他商品。概括地說所謂軟商品是指腦力勞動者生產的知識性、信息性、思想性、文化性、藝術性商品的總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軟商品
  • 定義:除金銀等充當貨幣以外的其他商品
  • 優勢:有利於推動經濟更好發展
  • 反義詞:硬商品
簡介,性質,非物質資料商品,存在內在的依存性,具有獨特的屬性和特徵,形成和發展,綜述,社會分工細化的結果,必然結果,最根本動力,發展意義,提供新的生產要素,克服硬商品的過剩和軟商品的短缺,有利於間接調控,形式,創意,和諧世界,

簡介

軟商品Soft Commodity)是社會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是現代社會商品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軟商品同與其對應的物質資料商品相比,有著自己獨特的屬性和特徵。大力豐富和發展軟商品不僅能為社會再生產提供新的生產要素,而且有利於克服過剩經濟時代中的硬商品的過剩、軟商品的稀缺,有利於促進軟商品市場的健全,進而在此基礎上對進一步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更快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性質

非物質資料商品

軟商品是相對於物質資料商品而言的非物質資料商品
現代社會是商品社會,現代商品是一個完整的商品體系。這個商品體系,由物質資料商品和與其相對應的非物質資料商品兩個子系統構成。所有生產和生活資料都包括在物質資料商品中,而此外的金融商品、技術商品信息商品、勞務商品等,都包括在後者範圍之內。這兩個子系統互為條件,相互依存,共同構成了現代商品這個大系統。在這個大系統中,根據這兩個子系統本身的形態以及隱匿其後的特點、功能等,可以把前者稱之為硬商品,即物質資料商品,而把後者稱之為軟商品,即非物質資料商品。現代商品體系是軟商品和硬商品的統一。
軟商品軟商品

存在內在的依存性

軟商品同與其對應的物質資料商品之間存在著內在的依存性
這種依存性既是歷史發展的結果,也是邏輯關係的必然,是歷史發展和邏輯關係的統一。從商品生產歷史發展過程來看,軟商品的產生滯後於物質資料商品,是物質資料商品生產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在軟商品產生以前,社會商品的生產和交換主要是以物資資料商品為主的硬商品,而與物質資料商品生產和交換相關的其他要素,如資金信息技術服務智慧財產權等,是從屬於物質資料商品生產和交換的,是以不太規範、不普遍的形式發生的,因而整個商品市場是以一種並不完善的形態存在著。軟商品與物質資料商品之問的依存關係,還可以從其價值特徵上表現出來。軟商品價值及其價格有特殊的、複雜的內在規定性及其表現方式。其中,具有物質特性的商品,如資金、勞動力、服務等,可直接由物質資料生產的價值運動規律決定。而技術信息智慧財產權等,其價值的內在規定性和價值量的確定雖比較困難,但仍可由物質資料產品價值內在的規定性所決定。
軟商品軟商品
這種決定既是一種參照、也是一種借鑑,離開了這種參照、這種借鑑,軟商品交換則無法進行。並且更進一步,絕大多數軟商品價值也是在物質資料商品生產過程中得以實現的。因為一方面通過軟商品的流通和使用,能夠使物質資料商品的價值增值,同時另一方面也可使它本身的價值得以實現。特別是那些直接為物質資料生產消費服務的軟市場商品,離開物質資料產品的生產消費,它們本身的價值也就不存在了。

具有獨特的屬性和特徵

軟商品既依存於物質資料商品,更區別於物質資料商品,具有自已獨特的屬性和特徵
軟商品與物質資料商品的歷史和邏輯的聯繫,並不能使其簡單地歸併到物質資料商品中,相反軟商品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具有許多不同於物質資料商品的特點、作用和存在方式,從而可以獨立於物質資料商品系統之外單獨存在。

形成和發展

綜述

軟商品的形成和發展,使社會商品經濟增加了交換的深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交換的方式,使交換的內容和結構更加複雜,標誌著社會商品經濟、商品體系更加成熟和豐富。那么軟商品是怎么產生、形成和發展的呢?
軟商品軟商品

社會分工細化的結果

軟商品的產生是社會分工細化的結果
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們之間的勞動分工越來越細,使金融、技術信息服務等成為獨立的部門。為了適應這些部門勞動交換的需要,便形成了新的單獨的相應商品和市場,這便是軟商品和軟市場。軟商品和軟市場的產生,不僅豐富了商品體系,同時也決定了從事這些方面工作的勞動者、商品生產者的地位,擴大了商品交換的範圍。事實上社會分工的細化,不僅有利於機械化自動化水平的提高,同時在軟商品生產市場機制的作用下,也能夠促進人們按市場區隔需求進行生產,並為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而節約勞動時間,從而推動社會進步。

必然結果

軟商品的出現是商品生產從低級走向高級,從簡單走向複雜的必然結果
從的商品生產的發展歷史過程來看,以商品生產發育的不同程度為參照系,可以分為五個不同的階段。其中,軟商品的形成和發展是商品生產和交換中最為成熟、內容最為豐富的階段。隨著軟商品的產生、形成和發展,商品生產不斷從簡單走向複雜,從低級發展到高級,這已成為商品生產和交換的必然趨勢軌跡
軟商品軟商品
商品生產的第一階段,即萌芽階段。在這一階段,人們征服自然的能力很低,生產方式還沒有脫離採集和狩獵的階段,因而剩餘產品很少。這決定了人們之間的交換隻能採取物物交換方式商品生產的第二階段,是簡單商品生產階段。由於生產力水平有了提高,剩餘產品較前增加,人們之間的交換逐漸頻繁,出現了等價物。這時交換範圍仍舊很小,面也較窄,對生產過程影響不大。但是等價物的出現改變了物物交換的方式,使交換結構得以深化,這是歷史性的進步
第三階段是複雜商品生產階段。這時,社會生產力水平進一步提高,社會分工擴大,物質資料生產逐漸豐富,因而人們交換的外延開始拓展。為適應物質資料生產發展的需要,土地房產市場等相繼出現,同時貨幣的作用使人們之間的交換更加頻繁,商人經紀人等成為社會職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四階段是成熟商品生產階段。在這一階段,社會分工十分發達,商品生產的物質技術基礎極為雄厚,以金融市場為代表的各子市場逐步發展,並形成較為完整的市場體系。這時,商品生產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貨幣變為資本勞動力成為商品,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得以確立。
第五個階段是現代商品生產階段。在工業高度發展的基礎上,新的技術革命如電子工業、宇航工業、海洋工程遺傳工程等,極大地改變著傳統的工業結構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與之作為不斷擴張的社會商品體系,其覆蓋範圍也越來越寬,其中適應技術革命和溝通社會生活各方面聯繫需要的技術產品、信息產品、文化產品等,逐步成熟起來,“服務革命”也使服務業蓬勃發展。在此基礎上,原有的和新出現的物質商品房地產商品、金融貨幣商品、知識商品、服務商品等更加完善和發達。此時市場商品網路已通向全球,健全統一的市場商品體系已建立起來,並不斷完善,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
在此商品生產階段,特別應當指出的是,由於軟商品的出現和發展使第三產業成為重要產業部門,以至於在已開發國家國民生產總值中已超過一、二產業的總和,成為最為強大、最有生命力的產業和商品體系,這標誌著商品生產和交換已走向更高級階段。此時軟商品的出現和發展是該商品生產階段的必然產物。

最根本動力

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是軟商品產生和發展的最根本動力
一是生產力變革決定著商品的發育程度,軟商品的出現正是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的結果。事實上社會生產力水平的高低對軟商品的孕育和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隨著物質資料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就能夠為軟商品的形成和發展創造條件,奠定物質基礎。軟商品的產生、形成和發展過程正是物質資料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因此完全可以這么說,沒有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就不可能有軟商品的出現。
二是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軟商品的出現,沒有明顯的臨界點,軟商品的形成和物質資料商品的發展,也不是截然分開的。它們之間都是互為因果,相互促進,交替發展的。實際上一方面社會商品的出現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也是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社會商品的不斷豐富和發展,又為生產力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創造了重要條件。同理,軟商品也是這樣,一方面它的產生是物質資料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的結果,另一方面它的不斷豐富和發展,又為物質資料生產力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創造了條件。
軟商品軟商品
三是伴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軟商品越來越成為社會商品構成的重要組成要素,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軟商品的不斷豐富和發展,極大地推動著社會物質資料生產的發展,同時也適應了新技術革命的勃興和信息、金融、服務、文化、旅遊等方面專門化分工的需要,已成為活躍社會經濟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勿容置疑,在當今生產力水平高度發達的條件下,大力豐富和發展軟商品已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發展意義

軟商品是現代社會商品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軟商品的豐富和發展對於增大市場交換的廣度和深度,為社會再生產提供新的生產要素;對於克服過剩經濟時代中的硬商品的過剩軟商品的短缺,更好地滿足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對於促進軟商品市場的形成和完善,進而調控經濟運行,改善社會關係等方面都有著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提供新的生產要素

軟商品的不斷豐富和發展能為社會再生產提供新的生產要素
越是現代化生產,越要有全新的技術、靈通的信息、健全的市場環境和良好的服務。所有這些,都可通過軟商品的不斷豐富和發展加以解決。事實上在軟商品體系中,有許多軟商品如智力資本信息資本技術資本等已成為物質資料現代化生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生產要素,參與到物質資料的再生產中去,滲透到社會生產的各個方面。

克服硬商品的過剩和軟商品的短缺

過剩經濟時代,軟商品的不斷豐富和發展有利於克服硬商品的過剩和軟商品的短缺
如今在告別了商品短缺,走進經濟過剩時代中,經濟的過剩實質是硬商品的過剩和軟商品的短缺。在商品市場上,一方面有許多商品,主要是一些物質資料商品(硬商品)銷售疲軟,賣不出去,出現過剩;另一方面,又有許多商品,廠商和居民戶想買卻買不到。例如廠商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需要的高新技術人力資本、市場信息,法律服務等卻難以滿足他們的需要。又如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多的需要休閒、娛樂、旅遊、家政、金融理財等方面的服務,但這些軟商品卻要么還不成熟,要么還處於稀缺狀態。

有利於間接調控

軟商品的豐富和發展能夠促進軟市場的健全,進而有利於經濟調控方式直接調控變為間接調控
軟商品是軟商品市場上的商品主體,軟商品的不斷豐富,軟商品交換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擴大必然會促進軟商品市場的成熟與發展。軟商品市場的成熟不僅能有效地為社會再生產過程提供豐富的軟生產要素,而且還能有效地推動社會經濟調控方式由直接調控變為間接調控。因為軟市場是市場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子系統,藉助它可以綜合地對物質資料生產進行調節。人們可以通過軟市場提供的信息,了解物質資料生產的發展趨勢,並利用金融市場等對物質資料生產進行調節,從而達到間接調控的目的。在這種間接調控方式中,由於它有先進的物質手段做後盾,並通過健全的信息網路市場體系作保證,因而它經過統一市場體系的協調,經濟體制和經濟運行機制的彈性就會增大,各種經濟總量之間的平衡關係也會更容易實現,如此經濟發展的震幅就會相應減少。所以這種調節方式直接調控方式相比就要平緩得多,更能夠有效地避免供求關係的較大起伏,從而減少浪費。由此,大力豐富與發展軟商品,藉以推動經濟調節方式由直接調控轉變為間接調控就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軟商品軟商品
大力豐富和發展軟商品,不僅有利於促進經濟調控方式由直接調控轉變為間接調控,而且對於重構社會組織,改變社會關係等也有著重要的作用。軟商品的豐富,軟市場的建立,不僅增大了市場範圍的廣度和深度,而且也改變著人與人,人與物的關係。在商品生產趨於成熟以前,由於生產與消費之間分裂,經濟形態的變革,會導致政治社會、文化的深刻矛盾與衝突。事實上在赤裸裸的金錢關係改變著傳統的社會關係和社會組織的條件下,當市場發育不健全,而且具有調節社會振盪的新的機制沒有形成時,經濟的予盾往往會通過激烈的畸形方式加以解決。

形式

創意

在以往的時代,由於交通通訊落後,信息流程緩慢,創意的擴散及實施也緩慢,一個創意,從提出到實現,往往要經歷很長的時期。現在完全不同了,藉助於電話傳真手機、電腦網際網路、電腦CAD設計、器人員工、全自動化生產線和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一個創意,從提出到變成現實不知加快了多少倍。
創意在現代經濟領域的作用是體現得最明顯,如果把各國企業之間的經濟競爭(其最主要的表現形式是商品開發競爭和商品行銷競爭)比喻為世界經濟大戰的話,那么,這場大戰的核心和前端則是創意大戰。所以,有人在20世紀的末期提出了創意經濟時代即將到來的觀點是有充分的事實依據的。 正是創意與守舊、平庸、僵化思維的前鋒遭遇戰,拉開了一場場經濟新戰役的帷幕;在拉開經濟新戰役的帷幕後,創意又躍馬揚鞭,沖入表面看來無血痕無硝煙的戰場中心,時而助主力正面攻城,時而獨自側後奇襲,時而借勢橫掃千軍,時而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在世界商戰戰場上製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精彩戰例。
好了,創辦“創意經濟論”的外在條件已經基本具備,剩下的只是誰先動手的問題了。應該說中國著名的廣告公司、策劃公司、諮詢公司、創意公司包括一批實力非凡的獨立創意策劃人(工作室)都有這個資格。具體怎么辦呢?可以先從市場行銷創意著手,也可以先從商品項目)開發創意著手,從最新的實踐中提煉選出一些激動人心的話題,作為論壇的主題。
主題確立後,可以與中國最關注的創意創新的某些大媒體結合(包括雜誌媒體、電視媒體、網路媒體),再求得中國最注重創意、創新的著名企業的贊助與支持,大未來學家托夫勒的“資本的時代已經過去,創意的時代已經到來”和世界巨富爾·蓋茨的“創意有如原子裂變,每一盎司的創意都能帶來無以數計的商業效益”可以作為核心廣告詞,是極具震撼力與衝擊力的。
創意,要提出一系列最新的、全新的、獨創性的、原創性的、首創性的經濟發展論點,振聾發聵,石破天驚……只要不出原則問題,允許偏激一些,寬容幾分荒謬,從而使與會者頭腦經受一陣陣的智慧風暴襲擊。
最重要的規則是:不許說陳詞濫調,不許說自己曾經多次說過的東西,不許現場批評、指責、否定他人的新創意,不準說這不可能,那不可能之類的消極語言……目的是為了在較短的時間內形成一個思維的高壓氣場,讓平時得不到發揮的潛在智慧猛然爆發出來。因為人的創意智慧一旦被發動,那就是無法停止下來的了。由此創意激活彼創意,由一個創意引發一串創意,由狂熱性創意走向實用性創意……這中間的過程充滿童話神話幻想夢境般的美妙情節,是接觸到的人慾罷不能的了。

和諧世界

是在政治上平等民主,經濟上互利合作,文化上交流共進,通過國與國之間的友好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的傳統與非傳統安全挑戰,實現世界的持久和平與共同發展.
2005年4月,胡錦濤主席參加雅加達亞非峰會,在講話中提出,亞非國家應“推動不同文明友好相處、平等對話、發展繁榮,共同構建一個和諧世界”。
同年7月,胡錦濤出訪俄羅斯,“和諧世界”被寫入《中俄關於21世紀國際秩序的聯合聲明》。“和諧世界”第一次被確認為國與國之間的共識,標誌著這一全新理念逐漸進入國際社會的視野。9月,胡錦濤在聯合國總部發表演講,全面闡述了“和諧世界”的深刻內涵。
2006年8月,胡錦濤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講話中指出,推動建設和諧世界,是我們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實現和平發展的重要條件。要致力於同各國相互尊重、擴大共識、和諧相處,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的權利,堅持各國平等參與國際事務,促進國際關係民主化;致力於同各國深化合作、共同發展、互利共贏,推動共享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進步的成果,促進世界普遍繁榮;致力於促進不同文明加強交流、增進了解、相互促進,倡導世界多樣性,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致力於同各國加深互信、加強對話、增強合作,共同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全球性問題,促進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維護世界和地區安全穩定。
2007年10月,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上的報告:我們主張,各國人民攜手努力,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為此,應該遵循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恪守國際法和公認的國際關係準則,在國際關係中弘揚民主、和睦、協作、共贏精神。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共同推進國際關係民主化;經濟上相互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均衡、普惠、共贏方向發展;文化上相互借鑑、求同存異,尊重世界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強合作,堅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戰爭手段解決國際爭端,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環保上相互幫助、協力推進,共同呵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和諧世界”是什麼,如何推動建設“和諧世界”,是外交和國際關係學界熱議的話題。繼約請外交部長楊潔篪及多位外交高官發表高見之後,本刊再約外交部黨委書記、副部長王毅闡述自己的看法。
多姿多彩世界和諧
從文明衝突論到和諧世界
和諧世界理念將造福世界
面對大調整、大變革的世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和諧世界的理念,明確了與各國人民攜手努力,推動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長遠目標。這一理念和目標的提出,從根本上回應了國際社會對中國今後走向的普遍關切,從根本上回擊了形形色色的“中國威脅論”,從根本上回答了人類希望有一個怎樣的世界,以及怎樣構築這樣的世界這些中國和國際社會所共同面對的重大命題。
總之,和諧世界的提法是一個真正具有中國特色的外交理念,最終理應形成中國特色外交理論體系的重要核心,使其既富有時代特徵,又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既為國際社會廣泛接受,又符合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