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都陘

軍都陘

軍都陘,為太行八陘之八,指居庸關關溝,乃《呂氏春秋》之《有始》篇與《淮南子》之《地形》篇中都提到“天下九塞”之一。

軍都陘山高谷深、雄關險踞、景色秀麗,是北京去懷來宣化內蒙古草原的天然通道,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見證了許多王朝的興衰。

基本介紹

地理環境,戰爭情況,建築遺址,

地理環境

陘,音xíng,即山脈中斷的地方。
太行山中多東西向橫谷(陘),著名的有軍都陘、蒲陰陘、飛狐陘、井陘、滏口陘、白陘、太行陘、軹關陘等,古稱太行八陘,即古代晉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來的8條咽喉通道,是三省邊界的重要軍事關隘所在之地。太行山延袤千里,百嶺互連,千峰聳立,萬壑溝深。山西的許多條河流切穿太行山。自南而北有:沁河丹河漳河滹沱河唐河桑乾河等等,於是形成幾條穿越太行山的峽谷。
軍都陘位於太行八陘的第八陘,從南口到北口八達嶺關城二十多公里,設有四道防線:八達嶺居北,然後是上關,天下第一雄關-居庸關居中,最後是南口,鐵路、國道、高速路、隧洞在此穿越,還有聞名遐邇的“關溝七十二景”等,其中以彈琴峽最為著名,也是隘口險關之一。
廣義的軍都陘出八達嶺隘口,在北邊的大海坨山和南邊的老虎嘴山之間的懷來谷地西行,還是有不少可看之處。首先是岔道城,這是八達嶺關城的前哨陣地。這兒是個小村,尚未修復,殘存老城仍可見。再往前是石峽原汁原味的老長城。公路在西撥子分成南北兩路繞官廳水庫而行。南路過了康莊不遠就是古驛站榆林驛小村。村中那些當年磨軍糧的老碾子栓馬樁、古樹及只剩夯土的老城牆,很有看頭。再往前就到東花園,那兒往南的公路一直通到橫嶺長城鎮邊城
軍都陘
此處未修復的老長城比石峽更夠味。再往前到小南辛堡鄉大古城村,從這兒到官廳水庫邊能看到秦漢上谷郡遺址的城牆廢墟,上谷郡當年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設立的三十六郡之一。過官廳涿鹿礬山鎮古城,就是黃帝蚩尤之間爆發“涿鹿之戰”的遺址了。
這兒十分密集地分布著黃帝城、帝泉、蚩尤寨、定車台、八封村等三十多處當年黃帝蚩尤活動、交戰的遺址。北路大家更熟悉了。過了延慶,路邊經過上下坂泉村,有學者說這兒是炎帝與黃帝展開“坂泉之戰”的地方,村後就是古戎墓葬陳列館和松山森林公園。過了張三營古崖居,前幾年這兒還沒設卡收費時,我曾在這些不知是春秋時山戎還是五代時奚人打鑿的山洞中的一個住過。過了狼山土木堡小村,這兒是明代“土木之變”遺址,是明英宗和宦官王振瞎指揮、50萬人愣讓也先兩萬人馬打敗的地方。有古敵台和
紀念當年戰爭中死難者的小廟。土木堡往前的懷來小城是董存瑞的故鄉,路口有他的雕像。懷來老城門洞還在。然後是新保全,平津戰役中全殲敵主力35軍的地方。過了新保全是雞鳴驛,國內最大的古代軍事驛站。城門、老牆、古民居,相當有味。旁邊是雞鳴山,海拔上千米,是遼國蕭太后的花園……沿著軍都陘前行,一路可看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軍都陘軍都陘

戰爭情況

關溝是古代內蒙古、大同、宣化等地往北京的孔道。《金史》上說:“中都(金首都,就是今北京廣安門一帶)之有居庸關,猶秦之有崤涵,蜀之有劍門”一樣。居庸關是首都西北的門戶和屏障。關溝峽谷溝長谷深。自古就有“絕險”“天險”之稱。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在居庸關、八達嶺一線留下過很多次戰爭的史跡,決定了中華民族的興衰榮辱。
軍都陘
五千年前炎黃阪泉之戰戰場就在關外的延慶進行,漢代元初五年(公元118年)就有鮮卑人攻打居庸關同漢朝守將大戰的記載。北魏孝昌年間(公元525—527年)杜洛周起義軍將守關都督元譚趕出居庸關。遼金兩朝的滅亡,同發生在居庸關的戰爭有關。遼代末年,金兵攻關時,遼兵隱蔽在懸崖下面,突然崖石崩塌,士兵被壓死許多,便不戰自潰。金兵占據居庸關時,元兵多次攻打該關。一次元兵攻到關外,金兵用鐵水將幾道關門封死,並在關溝內外布滿鐵蒺藜,選派精兵防守。結果元兵改變了計畫,從一小路連夜繞過把守嚴密的關溝,天亮時兵到南口外平地,金兵大潰。元兵從居庸關一直打到了中都,元朝末年,也是明兵從居庸關而入,直取元大都。
公元1372年(洪武五年),明軍三路北征,主力軍在土剌河受挫。明太祖因此放棄了武力統一中原諸部的想法,繼續實施政治上籠絡,爭取的方略,同時軍事上推行戰略防禦。以此為轉折點,北方地區開始大量地設軍鎮、築城堡、立衛所、建關隘、置墩台,繼之便是曠日持久地營造萬里長城。明朝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在今關外的土木堡曾發生過一場明朝軍隊同瓦剌軍隊的大戰。結果是明朝的皇帝成為瓦剌的階下囚,明軍全軍覆沒,歷史上把這一事件稱為土木堡之變。因此明朝加強了北邊的防務,明代是萬里長城修建的鼎盛時期。明末李自成率兵先打下宣府(宣化),再入居庸關攻破北京城。
近代,馮玉祥、張作霖,也曾在居庸關打過仗。1937年7月底至月初,國民黨軍隊曾在居庸關抗擊日本侵略者,斃敵一萬多人。因戰亂,自然災害等原因,居庸關多次遭到破壞,又多次被修復。

建築遺址

居庸關
居庸關,是京北長城沿線上的著名古關城,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關城所在的峽谷,屬太行余脈軍都山地,地形極為險要。居庸關與紫荊關、倒馬關、固關並稱明朝京西四大名關,其中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又稱內三關
軍都陘
居庸關在距北京市區50餘公里外的昌平區境內。居庸關得名,始自秦代,相傳秦始皇修築長城時,將囚犯、士卒和強征來的民夫徙居於此,取"徙居庸徒"之意。漢代沿稱居庸關,三國時代名西關,北齊時改納款關,唐代有居庸關、薊門關、軍都關等名稱。
居庸關形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它有南北兩個關口,南名"南口",北稱"居庸關"。現存的關城是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大將軍徐達督建的。為北京西北的門戶。居庸關兩旁,山勢雄奇,中間有長達18公里的溪谷,俗稱"關溝"。這裡清流縈繞,翠峰重疊,花木郁茂,山鳥爭鳴。綺麗的風景,有"居庸疊翠"之稱,被列為"燕京八景"之一。
居庸關雲台浮雕居庸關雲台浮雕
居庸關的中心,有一"過街塔"基座,名"雲台",取其"遠望如在雲端"之意。雲台創建於元至正二至五年(1342一1345年),是用漢白玉石築成的,台高9.5米,上頂東西寬25.21米,南北長12.9米;下基東西寬26.84米。南北長15.57米,上小下大,平面呈矩形。台頂四周的石欄桿、望柱、欄板、滴水龍頭等建築,都保持著元代的藝術風格。
台基中央有一個門洞,門道可通行人、車、馬。券門與券洞上鐫刻著大鵬金翅鳥、鯨魚、大象、龍、曼荼羅和佛像。洞壁兩側刻有四大天王浮雕像和用梵、藏、蒙、維吾爾、西夏、漢等6種文字刻成的陀羅尼經咒及造塔功德記。雲台可謂是元代一座大型的石雕藝術精品。雲台上原建有三座白色喇嘛塔,可惜毀於元末明初。此後在台基上建了"泰安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寺遭火焚,僅存雲台。台頂上的柱礎,就是明代泰安寺殿字的遺物。
居庸關附近,還有"仙枕石"、"五郎廟"、"六郎寨"、"彈琴峽"、"望京石"、"天險"、"穆桂英點將台"、"詹天佑銅像"等景點,增添了這座雄關的風采。
居庸關設立關城的歷史最高可追溯到漢代。《後漢書》載:“建武(漢武帝年號)十五年徙雁門,代,上谷三郡民,置常山居庸關以東”。“元初(漢安帝年號)五年,鮮卑入上谷,攻居庸關。”1971年,內蒙古和林格爾東漢墓發現《居庸關圖》壁畫。畫中不但有關城,而且還有舟渡。水門下題“居庸關”三字。
北魏南入中原之初建都有平城(今山西大同)。為保衛都城安全,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66年)六月,太武帝“發司,幽,定,冀四州十萬人。築畿上塞圍,起於上谷,西至於河,廣袤皆千里”《魏書·世祖記》。(上谷:在今昌平縣西北部和延慶縣大部分地區)。
北齊文宣帝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六月,“發夫一百八十萬築長城,自幽州夏口至恆州九百里。”(《資治通鑑一百六十六》),(夏口,就是今關溝南口。恆州就是山西大同)。又從這裡把長城向東修到山關海。自此居庸關與長城連線,成為萬里長城上一處重要關口,《水經注》:“關在沮陽城東南六十里,居庸界......累石為關恆崇塘峻壁。”北魏時的關城曾用石塊修建。居庸關南北券城,仍存有北魏、遼、金時期的遺蹟。部分城台用六格磚和小城磚砌築。元代,在關城南北建了兩個紅門,設立有關卡和斥堠(烽火台)。關內建有行宮、寺院和雲台等建築。
八達嶺長城
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市延慶縣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防禦工程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明長城的一個隘口。八達嶺長城為居庸關的重要前哨,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
軍都陘
明長城的八達嶺段被稱作“玉關天塹”,為明代居庸關八景之一。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向遊人開放最早的地段,八達嶺景區以八達嶺長城為主,興建了八達嶺飯店和由江澤民主席親筆題名的中國長城博物館等功能齊全的現代化旅遊服務設施。八達嶺景區是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以其宏偉的景觀、完善的設施和深厚的文化歷史內涵而著稱於世,是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
岔道城
岔道城位於八達嶺外,地處三岔路口,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人類活動。因地勢險要,成為歷代重要交通要塞,軍事要衝。元代大都至上都驛站從此通過。往西通至榆林、懷來宣化,往北通至延慶永寧、四海,往東南通至北京,故名“岔道”,曾名三岔口,又名永安甸。
明代嘉靖三十年(1551 年)築岔道磚城,民逾千戶,街市繁華。岔道城有常駐守備1 名,把總3 名,兵丁788 名。城內有驛卒12 名。明人王士翹《西關志》載:“八達嶺為居庸之禁,岔道又為八達嶺之藩籬。”曾佩說“如欲敵之絕意於居庸,必先使之無垂涎岔道,未有岔道危而八達嶺無事,居庸不震驚者也”。
軍都陘
明《長安客話》載:“逾嶺數百步即岔道,堡實關北藩籬,守岔道所以守八達嶺……”這些都說明了岔道城作為軍事前哨的重要作用。岔道村為三部分:東關、岔道古城、西關。村落呈長方形,沿溝谷東西延伸。岔道古城尚保存完好。整個城呈不規則長方形,中間略鼓,兩端略縮,依山勢而建,北部城牆建在半山腰上。整個城東西510 米、南北寬185 米,為船形。
全城總占地面積8.3 萬平方米,城牆高8.5 米,由石條城磚、石灰、泥土築成。南城牆有烽火台兩座。城牆的建造分為兩個時期,早期是內夯土,外用石塊加白灰砌築,晚期又在原城牆外用條石和磚砌築。城牆的南段、東西段較為完整,北城牆塌處較多。其四角現保留有夯實的城台,南牆中還有兩處馬面。城上設有馬道,外側宇牆設垛口、望孔、射口。城中原建有關帝廟、城隍廟等廟宇,還有衙署、公館、戲樓等。西城門外有練兵的校場。還有糧秣、武器彈藥倉庫。城的東北兩側山頂各築一座堡壘。周圍山峰築有望敵情的烽火台。為加強防禦,在西關外還建有土邊城垣。
清代以後,岔道城不再駐軍設防。明清兩代都曾把岔道作為重要城堡加以整修、加固。城內鋪面連片,商賈雲集,客棧多家,宿、歇、行人眾多,岔道城一片繁華興隆景象。城內有官井和3 棵古槐,據說岔道建城時就有古槐,已有500 年歷史,古槐依然繁茂。“岔道秋風”曾是延慶八景之一。1985 年,岔道城被確定為延慶縣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 年起,在市文物局等部門的支持下,對南段城牆、東西城門及部分古蹟進行了修復。
榆林驛
軍都陘
榆林堡元代該地已有村,名為榆林,是因該地原有榆樹林而得名。元代前曾為重要驛站,從元代至清代,該地還一直被設為驛站。明永樂初年移民建榆林屯,為隆慶州後十里之一,所建榆林城堡系土築而成。
榆林堡北城建於明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景泰五年(1454)築成,明武宗正統十三年(1518)擴建了南城,嘉靖十六年(1537)曾對南城進行修繕,隆慶三年(1569)對北城加包磚,北城的東北角和西北角城上各建造一件房屋,東南角和西南角城上各建造一閣,名為閔昌閣和武昌閣。南北城形象象一頂烏紗帽,兩閣如同帽頂上的犄角翎,其城四周對稱,壯觀牢固。
榆林堡城南城、北城全周長共2064米,其中北城周長974米,南城周長1336米。北城占地59276平方米,南城占地103092平方米,南北城共占地162368平方米,約合244畝。“大躍進”、“文革”時期榆林堡城北城被嚴重破壞,僅存部分城牆。
榆林堡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不僅是旅遊的最佳位置,自古以來,它也是重要的戰略要塞和驛站,而且集政治、軍事、古建、經濟、宗教信仰、民俗文化為一體。它在居庸驛與土木驛中間,具有傳遞情報、接待過往官員等多種功能。
驅車從榆林堡上八達嶺高速公路也僅有3公里。還有火車可以直接到達距榆林堡一公里的康莊火車站
橫嶺長城和鎮邊城
鎮邊城鎮邊城
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英宗親征蒙古的途中,竟在懷來土木堡被瓦剌首領也先活捉,數十萬大軍死傷無數(史稱土木堡之變,英宗皇帝從此在遙遠的蒙古草原上"北狩"18年)。而後,瓦剌人大舉進犯京城。在居庸關功久未破時,瓦剌人繞道西南由紫荊關經易縣、淶水、良鄉兵臨京城下。一小部分遊騎兵勇則分別從居庸關以西的牡羊口和橫嶺口進入腹地,兵臨北京城下。幸虧有兵部侍郎于謙受命於危難之際,組織了京城保衛戰,才保得大明王朝沒有被瓦剌摧毀。
痛定思痛,明代王朝在這些峽谷里修築了許多防禦設施,包括堡壘、關城、短牆,和萬里長城一起,形成一道道保衛北京,保衛中原的防線。其中有許多城堡,深藏在大山之中,已經不為人知了,但也因此較好地保存了下來。 橫嶺城、鎮邊城 都是其中的重要關城。
橫嶺村,河北懷來縣境內,它的北部是懷來、延慶盆地和官廳水庫;它的東面依次是長峪口、牡羊口和居庸關;由橫嶺向南經過鎮邊城,可以到達門頭溝的大村,再南,可由蘆溝橋進入京城;若由橫嶺南的馬刨泉向東,經高崖口流村鎮、羊坊鎮,可以進入海淀。
橫嶺城在鎮邊城北5公里,城牆橫跨溝壑圍圈依兩山而建,形成一巨大的城堡。日偽時期,一條連線北京雁翅和河北懷來的省道從城堡的西邊穿城而過,將這個巨大的城堡生生切開。
秦漢上谷郡遺址
懷來縣小南辛堡鎮大古城村西北。這裡北側是寬闊的官廳湖,南側是茂密的叢林,巨大的風車扇葉就在古城遺址上空緩緩旋轉。上谷郡遺址東西長約600米,因為修建官廳水庫,古城一部分已經沒入湖水之中。由於古城廢棄已久,如今只剩幾處斷壁殘垣,但僅憑几處輪廓依然可以看出昔日古城宏大的規模,依然可以想見古城昔日的繁榮鼎盛。
軍都陘
據記載,上谷郡始建於戰國時期燕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3年),因建在大山谷上而得名。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分天下為三十六郡,上谷郡就名列其中。漢代飛將軍李廣、大將軍霍去病都曾任上谷郡太守。據考證,上谷郡城自戰國燕昭王時始設,一直到北魏後廢棄,共經七個大的歷史時期,10個封建王朝,歷時808年。
上谷郡古城址由大、小相連的兩個土城組成。大城的北牆和西牆已淹沒於官廳水庫,只有東城牆和南城牆斷斷續續地部分遺留,城址殘存面積45萬平方米。小城位於大城東南隅外側,與大城合牆並列,殘存著五段城垣,土質堅實,平面近梯形,城址面積約14.2萬平方米。在上谷郡遺址採集到的遺物有陶器、銅器、鐵器、骨器和石器等,對這些標本進行時代分期,發現屬於戰國時期的陶器殘片占陶器總量的絕大多數,屬於秦漢時期的次之,屬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較少,遼代以後的極為少見。由此可證實,該城址最為繁榮的時期在戰國中、晚期至秦漢時期。南北朝時期較為蕭條冷落,隋唐時已淪為一般村落,遼代以後已逐漸被廢棄。解放後,由於官廳水庫蓄水,居住在大古城附近的村民舉家南遷,於是,這座千年古城就徹底成為了一座空城。
涿鹿之戰遺址
黃帝城遺址文化旅遊區位於涿鹿縣礬山鎮西2公里處。是歷史上的涿鹿故城,據《史記.五帝本紀》所述"黃帝邑於涿鹿之阿"。 經過"阪泉之戰"、 "涿鹿之戰"後,又 "合符釜山", 統一華夏各族,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座都城。 此城遺址呈不規則的長方形,南北 長510米,東西寬450-500米。 城牆系夯土建築, 高3-5米,南、西、北城牆尚存,東城牆浸於軒轅湖中,遺址內有 大量陶片,除少量夾砂粗紅陶外, 大部分是泥質灰陶、黑陶,器物殘件隨手可得。有時可撿到完整的石杵、石斧、石鑿、石紡輪、石環等,這裡出土的陶器大多是新石器時代的產物。正是黃帝所處的時期,此城不僅使人們了解祖先生活戰鬥的場景,還能隨手揀到黃帝時代的遺陶石器。在黃帝城附近有黃帝泉、蚩尤三寨、三祖堂、定車台、八卦村、炎帝營、蚩尤泉、橋山、釜山、軒轅湖、溫泉行宮、蚩尤城、蚩尤墳等有關三祖文化遺址遺蹟23處。
景區內建有中華三祖紀念堂,古樸凝重,向人們展示了黃帝炎帝蚩尤這三位人文始祖的偉大功績,體現了海內外華人對中華文明的強大凝聚力。中華三祖堂採用唐代建築風格,堂內塑有黃帝、炎帝、蚩尤大型塑像。並陳列有在涿鹿之野出土的石斧、陶紡輪、石鏃等人類早期生產生活用品和戰爭兵器。牆壁上繪有涿鹿之戰、阪泉之戰、合符釜山、定都涿鹿四大歷史事件的大型壁畫。以黃帝城、黃帝泉、蚩尤寨、蚩尤泉為主要景點的中華三祖文化旅遊區,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炎黃子孫來這裡尋根祭祖。
阪泉之戰遺址
阪泉之戰是中華民族遠祖炎黃二帝最著名的一次戰役。《史記》開篇《五帝本紀》記載:軒轅(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這次戰役使黃帝取代炎帝,成為當時中國諸部落的首領,其對中華民族的最終形成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軍都陘
阪泉是北京延慶境內的一個地名。延慶縣西部有阪山,並有泉名阪泉。山下有上阪泉和下阪泉兩村。據《太平寰宇記》記載:阪山,《史記》軒轅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明一統志》記載:阪山,在(隆慶)州境,軒轅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即此。《讀史方輿紀要》、乾隆《延慶州志》等多部史籍和北京地方史志、延慶縣誌,也都有延慶阪泉為炎黃阪泉之戰發生地的記載。此外,史學家從黃帝號縉雲氏和延慶古有縉雲山(現稱縉山)也論證了這一發現。
土木之變遺址
明朝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在今河北省懷來縣的土木堡,曾發生過一場明朝軍隊同瓦剌軍隊的大戰。戰鬥的結果,明朝的皇帝成為瓦剌的階下囚,50萬明軍全軍覆沒。歷史上把這一事件稱為“土木之變”,全稱土木堡之變
軍都陘
明英宗朱祁鎮在位時,蒙古族的瓦剌部迅速強大,經常侵擾明朝北部邊境。公元1449年,瓦剌部首領也先率大軍南下,進攻明朝。前線告急,震動朝廷。宦官王振力主明英宗親自率軍迎戰,企圖僥倖取勝。大臣們竭力反對,明英宗不聽。經過兩天倉促準備,王振挾持英宗,率領50萬大軍從北京出發。明軍一路上為狂風暴雨襲擊,將士飽受饑寒,士氣大減;前線又時有戰敗訊息傳來,軍中一片混亂。
到達大同以後,王振得知各地明軍慘敗的真相,慌了手腳,竟不戰自退,急令班師回朝。王振為了顯示自己的權威,便邀英宗“臨幸”他的老家。可是大軍剛出發,王振又後悔了,怕毀壞自己田裡的莊稼,於是又下令從原路折回。這就使瓦剌軍贏得了時間,逼近明軍。
當明軍退到土木堡時,被瓦剌軍包圍。土木堡是一個沒有水源的地方,50萬饑渴交迫的將士陷入絕境。瓦剌軍假裝撤退,並派人赴明軍講和,王振信以為真,急令移營就水。這時,瓦剌騎兵突然從四面八方殺來,明軍丟盔棄甲,倉皇奔逃,死者不計其數。明英宗被俘。禍首王振在亂軍之中,被護衛軍樊忠殺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