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

踏青

踏青為春日郊遊,也稱“踏春”,一般指初春時到郊外散步遊玩。舊時曾以清明節為踏青節,不過,踏青節的日期因時因地而異,有正月八日的,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的,後來則以清明出遊踏青居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踏青
  • 外文名:go for a walk in the country in spring
  • 拼音:tà qīng
  • 釋義清明節前後到郊外散步遊玩
  • 地區:中國
  • 節日:清明節
緣起,形成,定型,發展,(1)隋唐,(2)宋元,(3)明清,

緣起

踏青這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源泉是遠古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尚書·大傳》曰:“春,出也,萬物之出也。”在西周,萬物萌動之時,迎春郊遊於野外就已成為禮制。據《禮記·月令》載:“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至,以迎春東郊。”先秦時,齊國有“放春三月觀於野”之俗;魯、楚也有春日出遊之習。這種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對後世影響深遠。
踏青的起源,也與上巳節的出現有關。上巳節,日期為三月的第一個巳日,故而得名。其源頭可追溯到遠古,即夏代之前的仍處於母系氏族的男女擇偶制度,當時未有婚娶,實行的是一個氏族和另一個氏族的季節性的群婚制度。後來發展到對偶婚,進入父系社會又有了婚娶之禮,出現了父系家庭。經過一個漫長的冬天之後,被寒風禁錮在屋內的青年男女們迎來春天,迎來繁忙的耕種、生產生恬,同時也有了擇偶相配、生育的需求。這樣人們便在祭祀地神(社神)、春神求農業豐收之後,又祭祀女性的生育神兼媒神以祈求子嗣繁衍,同時男女互相擇偶,歌舞歡會,然後相配。當時,踏青的古俗是圍繞著這些主題展開的:迎來春天、迎祭生育神、沐浴祓禊,以求多育;男女青年則求偶,要春嬉、歡會、歌舞、放縱。另外還有跳儺驅疫、求雨雩禮等活動。

形成

春秋戰國時期,形成了比較固定的上巳節,春遊踏青也成為民俗活動。據《韓詩》:“三月桃花水之時,鄭國之俗三月上巳,於溱洧兩水之上,執蘭招魂續魄,拂除不祥。……續漢書禮儀志曰:三月上巳,官民皆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滌祓除宿垢,為大潔”。這時踏青活動的主題,突出了“招魂續魄,拂除不祥”的“沐浴祓禊”。據《論語·先進》記載:“莫(暮) 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王充《論衡·明雩篇》解釋為:這是一種多人在渡沂水時表演像龍一樣的行列舞蹈(另一種解釋:是描寫幾個大人與兒童在沂水中游泳,然後到舞雩台上吹風的情景)。舞雩是在暮春時舉行的一種祭禮,含有龍崇拜及祈雨等多種內涵。這裡不僅記載了祭祀性的“舞雩”, 還描寫了當時的春遊踏青活動。

定型

秦代以後,上巳節中過於放縱有關的節俗逐漸遭到禁止。除南方一些少數民族風俗以外,只有迎春、踏青等少部分活動得以流傳,而原有的求配偶、求生育的性愛色彩漸漸消弭。
漢代基本上承襲了先秦的“迎春”的習俗。除皇帝率百官舉行“迎春儀”外,各郡縣也有迎春之禮。如《後漢書·祭祀志下》載:“(縣邑常於)立春之日,皆青幡幘,迎春於東郭外。令一童男冒青巾,衣青衣,先在東郭外野中。迎春至者,自野中出,則迎者拜之而還,弗祭。”此外,在春和景明的季節里,帝王貴族們常借迎春之儀遊覽春色。武帝太初二年(前103年),“三月行幸河東,祠后土。令天下大酺五日”[1]。後漢明帝、章帝、和帝、安帝、靈帝、獻帝都常於春季出遊。郡縣官吏也常以勸農為“春行”。漢代還有春日採風習俗,據《漢書·食貨志上》記載:“孟春之月,群居者將散,行人振木鐸絢於路,以采詩獻之大師,比其音律,以聞於天子。”可見,這種勸民農桑的迎春之儀,已遠不止僅僅“禮拜”而已,而是在演禮的基礎上,增加了許多賞心悅目的餘興節目。
關於民間春秋郊祭,《鹽鐵論·散不足》中曾記載說:“今富者祈名獄,望山川,椎牛擊鼓,戲倡舞像;中者南居當路,水上雲台,屠羊殺狗,鼓瑟吹笙;貧者雞豕五芳,衛保散蠟,傾蓋社場。”可見漢代的踏青風俗的盛行。
魏晉之後,上巳節改定在三月初三日,《宋書禮志二》記“自魏以後但用三日,不以巳也。”故多稱三月三,但文人一般仍稱上巳。不過,上巳節的古俗逐漸被水濱褳禊、曲水流觴、踏青等活動取代,而成為遊春娛樂的盛會。《晉書》載:每年三月初一至初三,人們依然出外踏青。《西京雜記》卷三記載:“正月上辰出池邊盥濯。食蓬餌,以祓妖邪。三月上巳張樂於流水。”晉代後又有許多娛樂,如臨水浮卵,浮棗,曲水流觴等,十分盛行。
“曲水流觴”是在水溪旁結聚宴飲,也稱“流杯曲水”。晉朝會稽人王羲之《臨河敘》說:“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這位人稱“書聖”的王羲之曾於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與謝安、孫綽等人在會稽山陰的蘭亭相聚,賦詩,流觴宴飲,寫了一篇流傳千古的名作《蘭亭集序》:“永和九年(353),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雖然這次聚會是“修楔事”,但宗教的色彩已淡薄,文章實際描寫的還是春日郊遊盛會。南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說:“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觴故事,起於晉時。唐朝賜宴曲江,傾都楔飲踏青,亦是此意。”可見,春日踏青這種習俗活動在民間的普遍。

發展

(1)隋唐

隋朝時期,踏青也是一項十分普及的民俗活動。尤其是每當春暖花開的時節,士女遊春活動最盛。隋朝時,著名畫家展子虔繪《遊春圖》,對明媚的春光及人們成群結隊遊春的情景有形象的描繪。
踏青
約從唐代開始,人們在清明掃墓的同時,也伴之以踏青遊樂的活動。由於清明上墳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餘,順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騁足青青原野,權作節哀自重轉換心情的一種調劑方式。因此,清明節也被人們稱作踏青節。唐代詩人王維詩句有“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一方面說明秉性貪玩的孩童,常常不滿足於踏青遊樂僅僅在清明舉行,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清明”與“上巳”漸漸融合的趨勢。
唐代的踏青更為盛行。如杜甫有“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孟浩然有“歲歲春草生,踏青二三月。”據史載,唐代從農曆正月十五至清明節的近兩個月時間裡,一直有人熱衷於踏青。如據《開元天寶遺事》載:“都人士女,每至正月半,各乘車跨馬,供帳子園圃或郊野中,為探舂之宴。”正月十五時,青草或許剛冒出小芽,然而性急的城裡人就開始了“探春”活動。另據《舊唐書》記載,唐代宗曾在農曆二月初二前往郊外踏青:“大曆二年二月壬午,(代宗)幸昆明池踏青。”李淖在《秦中歲時記》也記載云:“唐上巳日,賜宴曲江,都人於江頭禊飲,踐踏青草,曰踏青。”唐代郊外踏青活動的盛行,由此可見一斑。
唐詩中描寫踏春活動常把時間定位在三月三前後,唐詩題目中出現“上巳”和“三月三日”的有八十多首,其代表性意象就是祓禊和踏青。劉商“踏青看竹共佳期,春水晴山祓禊詞”(《上巳日兩縣寮唆會集時主郵不遂馳赴輒題以寄方寸》)很典型。而白居易《會昌春連宴即事》寫他與劉禹錫、王起三人宴會聯詩,這年寒食、上巳二節相連:“元年寒食日,上巳暮春天。雞黍三家會,鶯花二節連。”而劉禹錫聯句云:“陌喧金距斗,樹動彩繩懸。奼女妝梳艷,游童衣服鮮。”游女如雲,衣飾鮮艷,說的就是上巳的踏青活動。這時,正是楊柳初上的季節,所以唐詩中描寫踏春活動時,一般都用楊柳襯托。如張祜的《愛妾換馬》詩有“嬋娟踱蹀春風裡,揮手搖鞭楊柳堤”(《全唐詩》卷五一一)的詩句,張籍的《江南春》更有“江南楊柳春,日暖地無塵……晴沙鳴乳燕,芳樹醉遊人”(《全唐詩》三八四)的描寫,在楊柳吐絲的春天,也正是踏春遊賞之時。

(2)宋元

經過多年的發展,融匯了寒食與上巳兩個古老節日精華的清明節,終於在宋元時期形成了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輔以春遊踏青的傳統節日。宋代畫家張擇端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就極其生動地描繪出以汴京外汴河為中心的清明時節的熱鬧情景。在這一畫卷,畫面人物就達550多人,牲畜50餘頭,船20多艘,車、轎20多乘。清明踏青之盛況,可見一斑。
踏青
不過,宋代的踏青活動,大多集中在清明節。南宋《西湖老人繁勝錄》說:“清明節,公子王孫富室驕民,踏青游賞城西。”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載,人們借清明上墳的機會,在郊外踏青聚會,以至“四野如市”:“寒食第三日,即清明節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都城人出郊……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樹之下或園圃之間羅列杯盤,互相勸酬。都城之歌兒舞女,遍滿園亭,抵暮而歸。”春天郊遊踏青,這個節令活動與清明節日結合在一起,相沿成俗,內容也為之一變,娛樂身心的意義取代了宗教祭祀的寄託,更加盛行了。宋時詩人吳惟信詩云:“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墓笙歌收拾去,萬株揚柳屬流鶯。”對當時春遊自晝及暮,笙歌如痴的盛況可謂描摹得淋漓盡致。
南宋以降,踏青更盛。南宋周密在《武林舊事》卷三中說:“西湖天下景,朝昏晴雨,四序總宜。杭州亦無時而不游,而春遊特盛焉……都人士女,兩堤駢集,幾於無置足地。水面畫楫櫛比如魚鱗,亦無行舟之路。歌歡簫鼓之聲振動遠近,其盛可以想見。偌大的西湖中,竟至“無行舟之路”;長長的西湖岸邊,也“幾於無置足地”,這種熱鬧景象,即使在今天,也難得一見。”[2]
元代,踏青是一種常見的民間體育活動。喜歡歌詠而且強健有力的生命狀態的楊維楨在《崔小燕嫁辭》一詩中寫道:“崔家姊妹雙燕子,踏青小靴紅鶴嘴。”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到,崔家姐妹體態矯健,充滿活力,一改過去詩中的“美女”纖弱、慵懶、哀怨、嬌貴之類的感覺。

(3)明清

明代踏青與宋代一樣,主要借清明節掃墓時進行。明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場》曰:“三月清明日......是日簪柳,游高梁橋,曰踏青。”還在《帝京景物略·高梁橋》中說:“歲清明,桃柳當候,岸草遍矣。都人踏青高梁橋。”在明人謝肇涮的《五雜俎》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北人重墓祭,余在山東,每逢寒食,郊外哭聲相望,至不忍聞。當時便有善歌者,歌白樂天寒食行,作變徵之聲,坐客未有不墮淚者。南人借祭墓為踏青遊戲之具,紙錢未灰,舃履相錯,日暮,墦間主客無不頹然醉倒。”踏青雖在一年之春,但具體時日常有出入。明朝馮應京、元朝費著、唐朝李淖,分別在文中指明踏青時節為正月初八、二月二日、三月初三。農曆二月二日人們紛紛出城采蓬葉,備牲醴紙爆竹,為土地神慶壽行祭禮。後來,由於清明掃墓,正值春光明媚,草木返青,田野一片燦爛芬芳。掃墓者往往“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圃,列坐盡醉”,由單純的祭祀活動演化而為同時遊春訪勝的踏青。
此外,踏青時節除了登山臨水,遊覽春光之外,人們還同時開展各式各樣的體育娛樂活動,諸如放風箏、盪鞦韆、蹴鞠、牽鉤(拔河)等,內容更為豐富。明代田汝成的《西湖遊覽志余》卷二十記載了當時杭州清明寒食時節踏青時還有百戲活動:“是日,傾城上冢,南北兩山之間車馬闐集而酒尊食罍,山家村店,享餕遨遊,或張幕藉草,並舫隨波,日暮忘返。蘇堤一帶,桃柳陰濃,紅翠間錯,走索、驃騎、飛錢、拋鈸、踢木、撒沙、吞刀、吐火、躍圈、斛斗、舞盤及諸色禽蟲之戲,紛然叢集。”
明清以來,踏青風俗亦然。《溫州府志》記載:“清明掃墓而祭多有邀親朋,拏舟擊鼓鏗金類游湖者。”《杭州府志》說:“二月花朝以往,士女急先出郊,謂之探春。畫舫輕舟,櫛比鱗集,先南屏,次放生池、湖心亭、岳王墳、盧舍庵,後入西陵橋、放鶴亭、比來皋亭山、劉墳村。每當春日,桃花盛放,一望如錦,遊人多問津焉。”《金華府志》:“清明日,人家門戶插柳枝,長行賞郊外名曰踏青,前後十餘日祭掃先墳。”紹興地區還在踏青時節進行祭祀大禹活動。《紹興府志》記載:“三月五日俗傳禹之生日,禹廟遊人最盛。無貧富貴賤,傾城俱出,士民皆乘畫舫,丹堊鮮明,酒樽食具甚盛,賓主列坐,前設歌舞。小民尤相矜尚,雖非富饒,亦終歲儲蓄,以為下湖之行。春欲盡,數日游者益眾。千秋觀前一曲亭亦競渡不減西園,至立夏日止。”
清初潘榮陛所著記述北京歲時風物的專著《帝京歲時紀勝·歲時雜戲》也詳細記載了清明時節掃墓踏青的情景:“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盆,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帝京歲時紀勝·歲時雜戲》)每至春回大地、草木皆綠的清明時節,人們紛紛興致勃勃結伴前往郊外踏青,遊玩、放風箏。特別是從清乾隆年間起,所修的許多地方志和地方文獻中都記載了清明時節踏青、放風箏的情景。
直到今天,春遊踏青活動仍為人們所喜愛。
[1]崔樂泉.中國古代體育文化源流.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11:134.
[2]馮國超.中國傳統體育.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33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