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馬燈

跳馬燈

跳馬燈是一種地方民俗娛樂活動。據說在春秋戰國就有了。當時地方發生瘟疫,無良藥可治,百姓為驅邪避災、送走瘟神,便紮起紙人紙馬,扮成各種神靈、嘴裡念念有詞,跳出各種障法,以祈福消災。寄託了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跳馬燈
  • 所屬地方:江蘇
  • 性質:民俗文化
  • 最早形成於:春秋戰國
  • 歷史形成時間:四、五百年
  • 種類:荷塘溧水高淳
  • 娛樂時間:春節期間
起源,跳馬燈,蔣塘馬燈,溧水的馬燈,高淳的馬燈,

起源

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溧水縣溧陽縣高淳縣跳馬燈約有四、五百年歷史。每到春節期間,大村和集鎮上的馬燈隊就出發了,行走鄰鄉近村,給一年一度的佳節帶來了喜慶的氣氛。溧水縣、溧陽縣、高淳縣馬燈表演據傳出自昭君出塞故事,參與的角色主要有報馬、鳳陽婆、崇王卒、公馬、女馬等等,道具有牌燈、馬燈、馬叉、火陣星、大刀等等。青海方式有“朝門頭”“跳團場”兩種。“朝門頭”就是馬燈隊由報馬帶頭、逐戶朝拜,吸引觀眾去場園上觀賞“跳團場”。跳團場在廣場上表演,先有盪火陣星演員開場,再由拋馬叉表演、舞大刀表演,接下來馬陣出動,先跳單馬,再跳雙馬,鳳陽婆上場時,崇王子插科打諢,逗人發笑:“停了鑼鼓歇了馬,明代崇王老娘家,講他幾句發笑話……”。

跳馬燈

最後,是馬燈表演的重頭戲——穿陣,隨著召軍急促的長奏,大鑼大鼓敲出震撼人心的套曲,在節奏極強的鏗鏘聲里,馬燈隊伍在會旗的率領下全部登場,頭尾相接饒場一圈,再在令旗的指揮下忽左忽右、忽東忽西,剪刀陣、梅花陣、龍門陣、荷花陣等十餘套陣穿梭上演,五十多名演員在跑動中變換陣勢,銜接自如,配合默契,時而游龍翻舞,時而群馬奔躍,在鑼鼓喧天中滿場燈火,此場喝彩,演出達到高潮。
跳馬燈
跳馬燈
馬燈,作為一種地方民間娛樂活動,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表達了人們善良的願望,同時也給文娛生活枯燥乏味的鄉村,帶來了歡樂的喜悅。

蔣塘馬燈

“蔣塘馬燈蒿里幡”。蔣塘馬燈是流傳於江蘇溧陽市社渚鎮蔣塘一帶的傳統舞蹈,2011年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說,據傳北宋微宗的第九個兒子康王趙構,與金兀朮的金兵大戰於溧水縣、溧陽縣、高淳縣。在一次混戰中,趙構被金兵捉住,金兀朮大喜,把他關進木囚籠中,準備將康王送到北國向老郎王邀功請賞。誰知那天夜裡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趙構趁看守的士兵打瞌睡時,從木籠中逃跑了出來。此時有一匹馬跑到他身邊,頭仰天,蹄刨地,尾擺舞,他急忙騎上馬背,連拍三下“馬呀!快快跑吧!不管天黑路遠,只要救我出險,一定為你修廟紀念!”說也奇怪,這馬竟一口氣長跑幾十里,衝出敵人重圍,來到了石屋山下的蔣塘村。康王得救了,他回到軍中,重振旗鼓,率軍大敗金兵,收復了失地。
後來,康王趙構臨安做了南宗的皇帝,他不忘神馬的救駕之恩,君無戲言,就在蔣塘村修建了一座廟宇,兌現了他的諾言。廟修好了,但救駕的那匹馬卻怎么也找不到了。為了祭祀神馬,只好請來幾位能工巧匠,用竹子編了12匹竹馬,在馬身上披上紅、黃、黑、白等各種顏色的外衣,組成了12色的竹馬隊。這竹馬編得活靈活觀,馬頭會動、馬身會舞,馬尾能擺,讓人站在竹以中間雙手扶著跑跳,簡直和真馬一樣,村人見了個個歡喜。 自此數百年來,蔣塘村就將竹馬當作神馬來供奉。蔣塘的竹馬,過去每逢農曆閨年的正月十八就要“出會”,到鄰近的四十八村去“消災祈福”。竹馬每到一村,馬鈴叮鐺,鑼鼓擂響,馬躍人歡,馬舞燈亮。一種節日的喜慶,點亮了勞景一年的鄉親心頭的希望之火。在蔣塘廟的馬會結束前,還要舉行一項活動,就是讓12匹竹馬搶登石屋山。這裡面還有說法,譬如黑馬先登山,當年有災難;白馬先登山,年內發洪水;其它馬先登上山,就預示來年豐收、國泰民安。
二說,蔣塘馬燈始於明朝嘉靖年間。因蔣塘義軍首領虞順祭祀抗遼英烈楊家將等民族英雄而形成跳馬燈的習俗,傳承至今已有近500年的時間。蔣塘馬燈又稱竹馬燈會,定於每年正月初一到十六出馬祭祀,除了春節,農曆十月初一是蔣塘馬燈的重大慶典活動,人們亦會跳起竹馬燈,以此緬懷英雄,表達良好的祝願。
蔣塘馬燈,用竹篾仿馬扎制,神形兼備,栩栩如生。十匹馬是神馬,配有神將、馬童、護衛者、執事人、旗鼓銃手等相應角色。十位神將身披戰袍、頭戴木雕儺面具,其餘人等身著黃衣黃裳。頭馬為楊文廣;二馬是巴焦女將軍;三馬為俄皇萬歲;四馬交通大將軍;五馬觀音大士;六馬虞氏一品夫人;七馬黃道士;八馬魏化大將軍;九馬黑魁大將軍;十馬祠山大帝張渤。
馬燈跑陣圖
蔣塘馬燈表演,分上下兩場,場面壯觀。上半場表現楊家將率眾抗擊敵軍。“令”旗指揮十匹神馬,首先是“包圍敵軍”,十匹神馬踩著鼓點依次圍場轉圈,先小圈後大圈,先慢走,後快跑,越跑越快,奔跑跳躍,象徵正在包圍一座城池;二回合“力殺四門”,城池內有四面戰旗,象徵東南西北四座城門,三匹神馬依次跑圈,金鼓齊鳴,馬鈴叮噹,爆竹震耳,一派雄渾剛勁的疆場氣勢,象徵攻打三座城門,留一城門;三回合“攻破敵城”,四匹神馬依次跑轉圈,象徵城已攻克;四回合“全殲敵軍”,十位戰神手握刀槍劍戟,在神馬包圍中間奮力刺殺,人喊馬嘶,刀光劍影,殺聲震天,象徵攻城後追殺殘敵;然後由頭馬楊文廣,二馬巴焦繞城轉圈,象徵瞭望戰果、觀察敵情。攻城成功了,錦旗迎風獵獵,時而高舉,時而舞動;鑼鼓,時而敲打出“走馬鑼”,時而敲打出“急急風”;“招軍”(一種吹奏樂器),時而吹奏出高昂激越的哨聲,時而吹奏出爽朗的歡笑聲。十匹神馬興高采烈,十位神將歡欣鼓舞,逐次排列出“天、下、太、平”陣圖。下半場表演軍民共慶勝利,祝福萬民安居樂業,逐次排列出“五、谷、豐、登”陣圖。
蔣塘馬燈以“跳大場”為主要表演內容,同時又以十匹馬登山競賽的形式占卜,祈求風調雨順、眾生平安。
蔣塘馬燈具有謳歌民族英雄的鮮明主題,在弘揚英雄精神、傳承傳統藝術的過程中,不僅淨化了村風民風,而且對於豐富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對於構建和諧社會、對於促進本土文化建設等都具積極的促進意義和作用。
近幾年來,蔣塘馬燈活動日趨活躍,業已成為蘇皖邊界地區的春節一大地方民俗文化景觀。在常州民俗風情旅遊節和溧陽茶葉節等重大活動中,蔣塘馬燈的精彩表演,受到了專家、領導和民眾的廣泛讚譽。
跳馬燈

溧水的馬燈

芝山馬燈、馬家廟馬燈、駱山馬燈、船橋馬燈等各有特色。

高淳的馬燈

在高淳椏溪等地還有跳馬燈,各具特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