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馬燈

竹馬燈

竹馬燈是一種傳統舞蹈形式。竹馬一般用篾片紮成骨架﹐外麵糊紙或布﹐分前後兩截﹐系在舞者腰上如騎馬狀。舞時表現騎馬徐行或疾馳﹑跳躍﹐動作輕鬆活潑﹐情緒熱烈奔放。

《竹馬燈》或叫《竹馬兒》、《跑竹馬》、《跑驢》等,在我國北方地區流傳久遠。表演形式同樣是在舞者腰間繫上馬形的道具,分馬頭和馬尾兩截,舞者像似騎在馬上,邊歌邊舞。

每逢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之年,就自行組織,祈禱來年五穀豐登、身體安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竹馬燈
  • 分類:舞蹈
  • 地區:江蘇溧陽、高淳、邳州和安徽等地
舞蹈介紹,基本介紹,歷史記載,各地竹馬燈,安徽省銅陵,安徽省郎溪,江蘇省高淳,江蘇省溧陽,江蘇省,

舞蹈介紹

基本介紹

竹馬燈是一種傳統舞蹈形式。竹馬一般用篾片紮成骨架﹐外麵糊紙或布﹐分前後兩截﹐系在舞者腰上如騎馬狀。舞時表現騎馬徐行或疾馳﹑跳躍﹐動作輕鬆活潑﹐情緒熱烈奔放。有的邊舞邊歌。

歷史記載

據《漳州文化志》載,《竹馬燈》系源自漳州地區的《竹馬戲》,至今有900多年歷史。《平和縣誌》載:“歲時,元日……諸少年裝束獅猊、八仙、竹馬等戲,踵門呼舞,鳴金擊鼓,喧鬧異常。” 南靖莊復齋《秋水堂詩集》也記載竹馬戲扮演《王昭君》的盛況:“一曲琵琶出塞,數行簫管喧城,不管明妃苦恨,人人馬首歡迎。”
《竹馬燈》或叫《竹馬兒》、《跑竹馬》、《跑驢》等,在我國北方地區流傳久遠。表演形式同樣是在舞者腰間繫上馬形的道具,分馬頭和馬尾兩截,舞者像似騎在馬上,邊歌邊舞。 宋代民間舞隊中已有《跑竹馬》的表演。清代《北京走會》之《旱船走會》畫面上,有一腰部系馬頭馬尾的女子,左手執馬鞭,歪頭向著右邊一執鞭的丑角,分明就是兩個等候上場的《跑竹馬》的演員。清人潘榮階《帝京歲時紀勝》,記錄了清代北京元宵傳統民間娛樂活動:“歲時雜戲、元宵雜戲、剪彩為燈……博戲則騎竹馬。”至今江蘇安徽等地也都流傳《竹馬燈》的舞蹈。

各地竹馬燈

安徽省銅陵

竹馬燈是安徽省銅陵市傳統民間藝術的優秀代表之一,在銅陵市鐘鳴鎮流傳已有數百年的歷史。竹馬燈又叫“耍馬燈”、“踩馬燈”、“跑馬燈”、“唱馬燈”,是一種民間歌舞。該燈起於明末,興於清代,每逢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之年,就自行組織,祈禱來年五穀豐登、身體健康。
竹馬燈是由竹子做支骨,紮成馬首、馬尾的形狀,然後糊上紙,內燃燭火,並將前馬首後馬尾固定在人的身上,類似旱船。全隊共40多個人,八匹馬,八人騎,兩個小生,一個扮書生手扶扇,另一個執令旗,各騎紅馬;兩個小丑,頑童打扮,各騎白馬;其餘兩對扮作村姑和青年,各騎黃馬。四盞四角燈,兩幅城牆城門布條。由騎紅馬的小生領頭,在廣場上做流動性表演各種隊形變化的舞蹈,樂曲有《五更響》、《補缸歌》、《賣雜細》等。銅陵的竹馬燈大多表演《三國演義》的故事,表演者臉譜各異,服飾有別,出場時由番兵頭、小丑、小生劉狀元、番王等,也是八人八騎。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鐘鳴竹馬燈浩浩蕩蕩的表演隊伍,伴隨著龍燈隊伍,或走村串戶,或進城踩街,或定點演出,熱鬧非凡,沿途的住戶家家燃放鞭炮迎接,俗稱“街燈”,以祈福迎祥和。
銅陵竹馬燈銅陵竹馬燈
竹馬燈是根據《三國演義》中的幾個章節彙編成故事進行表演的,其主要內容是:劉備在長坂坡失利後,關羽和甘糜二夫人被攜營,因關羽忠心事主,義薄雲天,決定將二位夫人解回,該故事也叫“關公解皇嫂”。表演中人物有關羽、劉備、張飛、趙子龍、呂布、袁紹等,表演時配上高照(大紅燈籠)、虎頭牌、彩傘、竹馬、竹雲、車轎、威武旗旅等,演出人員臉上都化妝,身穿戲劇服裝,頭戴頭盔,手執馬鞭,腳穿朝靴,圍繞故事中的情節經過民間藝術加工,配以鑼鼓、嗩吶等民間樂器,打擊樂器,形成集布陣、穿花、跑馬等民間藝術表演。
竹馬燈的起源還有另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明末清初,該村西南方有一個叫竹馬公的山上經常在夜裡可以聽到馬鈴的聲響,後來又有人發現一個紅臉大漢。經過村掌門先生及族長們商議,可能是“關帝老爺”現身,遂要玩燈紀念,於是決定請師傅用篾紮成竹馬,並請一個化妝成關公為活菩薩,四處遊玩,接受人們燒香、朝拜、許願,並通過口傳代代延續,形成了現今的竹馬燈。
竹馬燈所有道具除部分服裝外,幾乎全是手工製作,所以,該燈又是集故事情節、民間美術、民間舞蹈、民間手工技藝、民俗信仰為一體的傳統民間文化表演形式,表演時的八匹馬和八對雲是主要道具之一,都是民間藝人用篾扎紙糊,用色彩噴繪而制,彩傘用竹篾和花綢布扎制而成,配以雕刻加邊須,彩燈工藝也極為考究,紙紮的戲樓、紙紮的小人,栩栩如生、玲瓏活現。整個道具的製作,三個藝人要花去一個半月時間。
2006年,竹馬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收入安徽省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銅陵縣鐘鳴鎮牡東村白牡嶺自然村的“竹馬燈會”是該地區及周邊地區影響最為廣泛的民間自發形成的春節燈會組織,每年春節到周邊村莊遊玩。

安徽省郎溪

鹹豐年間,太平天國軍定都南京。不久,天國內部又釀出一場“洪楊內訌”的悲劇,干戈動處,黎民受苦。距南京“一箭之遙”的定埠遭受苦難頗深。後來在亂軍大肆屠殺百姓、瘟疫流行的同時,又饑荒突起。歷經磨難倖存活命的百姓,其時夢寐以求的是能過上安寧溫飽的日子,於是便在同治初年,牆屋村以本村“祠山會”為首興辦了馬燈,以寄託“天下太平、五穀豐登”的希望。
定埠小馬燈定埠小馬燈
小馬燈以胥河為界,以南北而分。南,即郎溪定埠;北,即江蘇高淳。兩班燈都是當地呂氏家族所興。胥河南岸的小馬燈,自最初興燈之日起,就與兩岸呂姓的遷始祖呂盛有著密切的聯繫。據史料記載,呂盛,梅渚定埠人,生前官至雲南屯田副使,譽稱廉吏,朝廷為其在縣城立“大憲伯”坊,鄉里敬重其為人,人稱“副使公”。故每年臘月小馬燈演出前,必掛呂盛夫婦畫像,十匹馬均向其禮拜。定埠的小馬燈在胥河沿岸歷久不衰,她的習俗、表演形式,為其伴奏的鑼鼓、曲牌濃郁著吳越文化的特色。
文革十年浩劫,定埠小馬燈這一民間文化藝術被當作毒害受到批判,小馬燈的道具也被當作“四舊”燒毀,小馬燈舞蹈被禁演多年。
然而,有著100多年歷史的小馬燈已經深深地根植在定埠父老鄉親的心坎里。上世紀八十年代,定埠這座古鎮到處洋溢著改革的春風。為了歌頌黨的改革開放好政策,抒發走上小康路的高興之情,呂桂寶和幾個老鄉鄰一商量,就湊起了錢置辦鑼鼓、戲服等演出道具,熱情高漲的鄉鄰紛紛把孩子送來排練。就這樣,定埠小馬燈又恢復了青春。如今,定埠小馬燈已走遍郎川兩岸,享譽皖、蘇等省市。定埠小馬燈,既滿足、豐富了皖、蘇兩省這一地域人民民眾的精神文化追求,弘揚了本地民間文化,促進了兩省文化交流,同時也引起了海峽兩岸梅渚村民旅台後裔子孫的文化認同和關注。
2000年,定埠村民籌資蓋建了“定埠民俗文化村”,並在民俗文化村里成立了定埠小馬燈會,建起了馬燈堂。馬燈堂內放置著臉譜、馬燈等演出道具。每到農閒時節,小馬燈一班人馬便在民俗文化村的沙場上演練。鏗鏘的鑼鼓,激昂的嗩吶,打扮得五彩斑斕的孩童,吸引了周邊鄉鄰來觀看。
2008年9月7日,宣城市“中國文房四寶文化旅遊節”上,定埠小馬燈與該鎮省級非遺《跳五猖》,聯袂演出,觀眾如潮。繼今年3月定埠小馬燈被評為宣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後,又於5月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江蘇省高淳

明清時期商貿的往來,給東壩帶來了文化的繁榮,每年的農曆三月、五月、七月多有各種廟會,但春節、元宵節卻少有民間娛樂活動。據傳說,一些儒商鑒於東壩多船帆、少車馬,聯想到漢代的“駱駝載樂”形式,由此萌發了編創“大馬燈”舞的想法,並付諸組織實施,通過舞蹈表達了崇尚“忠義”的傳統道德,和對“天下太平”的嚮往。從此,該舞在當地流行起來,並一直傳承到了今天。東壩大馬燈舞一般在每年的春節至元宵節期間集中表演。
東壩大馬燈東壩大馬燈
王先生說,東壩大馬燈採取老、青、少三代人組合的表演形式:老者負責指揮樂隊並控制節奏,青年人擔綱竹馬表演,少兒們扮演《三國演義》故事中的人物。大馬燈造型比一般馬燈道具高大,每匹馬由兩名體壯靈活的年輕人組合表演,前一人扮馬頭,後一人扮馬身,兩人須協調配合、高度統一,方能將馬的各種神情、動作表演得逼真傳神。大馬燈的道具為竹製的“馬架”,絨布縫製的“馬皮”,並飾以馬鞍、韁繩、銅鈴等。
據介紹,東壩大馬燈當今代表性人物是被文化部命名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湯裕道,以及被江蘇省文化廳命名為第二批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湯春山、湯海頭。

江蘇省溧陽

蔣塘馬燈是流傳於江蘇溧陽市社渚鎮蔣塘一帶的傳統舞蹈。2010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蔣塘馬燈始於明朝嘉靖年間。因蔣塘義軍首領虞順祭祀抗遼英烈楊家將等民族英雄而形成跳馬燈的習俗,傳承至今已有近500年的時間。蔣塘馬燈又稱竹馬燈會,定於每年正月初一到十六出馬祭祀,除了春節,農曆十月初一是蔣塘馬燈的重大慶典活動,人們亦會跳起竹馬燈,以此緬懷英雄,表達良好的祝願。
蔣塘馬燈,用竹篾仿馬扎制,神形兼備,栩栩如生。十匹馬是神馬,配有神將、馬童、護衛者、執事人、旗鼓銃手等相應角色。十位神將身披戰袍、頭戴木雕儺面具,其餘人等身著黃衣黃裳。頭馬為楊文廣;二馬是巴焦女將軍;三馬為俄皇萬歲;四馬交通大將軍;五馬觀音大士;六馬虞氏一品夫人;七馬黃道士;八馬魏化大將軍;九馬黑魁大將軍;十馬祠山大帝張渤。
社渚鎮蔣塘馬燈社渚鎮蔣塘馬燈
蔣塘馬燈表演,分上下兩場,場面壯觀。上半場表現楊家將率眾抗擊敵軍。“令”旗指揮十匹神馬,首先是“包圍敵軍”,十匹神馬踩著鼓點依次圍場轉圈,先小圈後大圈,先慢走,後快跑,越跑越快,奔跑跳躍,象徵正在包圍一座城池;二回合“力殺四門”,城池內有四面戰旗,象徵東南西北四座城門,三匹神馬依次跑圈,金鼓齊鳴,馬鈴叮噹,爆竹震耳,一派雄渾剛勁的疆場氣勢,象徵攻打三座城門,留一城門;三回合“攻破敵城”,四匹神馬依次跑轉圈,象徵城已攻克;四回合“全殲敵軍”,十位戰神手握刀槍劍戟,在神馬包圍中間奮力刺殺,人喊馬嘶,刀光劍影,殺聲震天,象徵攻城後追殺殘敵;然後由頭馬楊文廣,二馬巴焦繞城轉圈,象徵瞭望戰果、觀察敵情。攻城成功了,錦旗迎風獵獵,時而高舉,時而舞動;鑼鼓,時而敲打出“走馬鑼”,時而敲打出“急急風”;“招軍”(一種吹奏樂器),時而吹奏出高昂激越的哨聲,時而吹奏出爽朗的歡笑聲。十匹神馬興高采烈,十位神將歡欣鼓舞,逐次排列出“天、下、太、平”陣圖。下半場表演軍民共慶勝利,祝福萬民安居樂業,逐次排列出“五、谷、豐、登”陣圖。
蔣塘馬燈以“跳大場”為主要表演內容,同時又以十匹馬登山競賽的形式占卜,祈求風調雨順、眾生平安。
蔣塘馬燈具有謳歌民族英雄的鮮明主題,在弘揚英雄精神、傳承傳統藝術的過程中,不僅淨化了村風民風,而且對於豐富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對於構建和諧社會、對於促進本土文化建設等都具積極的促進意義和作用。
近年來,蔣塘馬燈活動日趨活躍,業已成為蘇皖邊界地區的春節一大民俗文化景觀。在常州民俗風情旅遊節和溧陽茶葉節等重大活動中,蔣塘馬燈的精彩表演,受到了專家、領導和民眾的廣泛讚譽。

江蘇省

邳州跑竹馬俗稱“竹馬會”,又稱“竹馬舞”,取材於十三世紀後期韃子踏馬遊春的故事,是邳州地區傳統的民間舞蹈。表演者腰間系掛著“竹馬”或“麒麟”,手摯馬頭、麒麟頭,身穿古裝戲服,著彩妝,扮裝成古代戲劇人物,表演出各種跑馬陣勢,其服裝、道具、跑馬舞蹈、音樂等技藝都獨具地方民族民間藝術風格特徵,深受人民民眾的喜愛。
邳州跑馬燈邳州跑馬燈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現代流行文化的衝擊,有許多珍貴的傳統民間舞蹈、民間藝術早已銷聲匿跡了,而跑竹馬藝術能傳承下來,堅持演出,並發揚光大,這要歸功於屈紹金的孜孜奮鬥和不懈追求。
2006年,獲悉省里組織各地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了35年文化站長已退休的屈紹金拿著準備蓋新房的3萬元積蓄,連夜趕到蘇州購置所需服裝、道具及鑼鼓樂器。在炎炎的烈日下,“竹馬”舞復排了。屈紹金和40餘名跑竹馬演員摸爬滾打在一起,渴了就喝一瓢水,累了就在場地打個盹,15天的排練很快過去了,邳州跑竹馬順利通過徐州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驗收並申報江蘇省文化廳。2007年3月,邳州跑竹馬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6月,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4年“邳州跑竹馬”入選省首批非遺“記憶工程”試點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