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佳城

趙氏佳城

趙氏佳城,位於鎮江大港新區車碾口,為趙子禠墓,江蘇省政府於2011年12月19日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趙子禠是北宋太祖趙匡胤六世孫,燕王德昭五世孫,字志南,靖康丁未(1127年)南渡金陵,建炎己酉(1129年)始遷大港而居。紹興壬子(1132年),加綬朝散大夫,賜田百頃,成為大港趙氏始祖,死後葬在喬木山北(古稱仙墓山)。原配出身望族戴氏夫人,繼配仲氏夫人,二位夫人皆有誥命在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氏佳城
  • 外文名:zhaoshijiacheng
  • 位於:鎮江新區大港車碾口
  • 簡介: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趙氏佳城介紹,大港趙氏佳城尋蹤,

趙氏佳城介紹

現存有趙子禠墓冢一座,坐南朝北,墓前有供台、墓碑一方,墓碑上書“大宋朝散大夫諱子禠字志南趙公之墓”,墓壙占地約500平方米,原有護墓溝,寬1.2—1.5米,深達2米,跨溝有青條石,原有墓道,約寬1.2--1.5米,兩旁植松柏或女貞;墓四周蒼松翠柏,綠蔭蔽日;在墓正北有黃麻石牌坊,為龍盤紋、雲頭柱,橫匾上書“趙氏佳城”。
趙子禠墓冢高約5米,周長約15米,墓制規模較大,陵園古析參天,一片鬱鬱蔥蔥。雨後初晴,陽光普照,霧氣升騰,如煙如雨,景色壯觀。
趙子禠作為大港趙氏的始祖,每年清明均有大量來自全國各地的大港趙氏子孫前來祭拜。

大港趙氏佳城尋蹤

無意中在《鎮江影像地圖集》中見到鎮江新區大港西南角上有一個叫車碾口的地方標註有趙匡胤墓,心中不免一驚,趙匡胤墓在河南鞏義,怎么會在鎮江呢?一查資料,才知是趙匡胤六世孫趙子禠之墓,名曰“趙氏佳城”。
趙匡胤的後人怎么會落腳鎮江,並歸葬大港呢?《大港鎮志》記載:“趙子禠,字志南。靖康末年(1126年)為避金人之亂,攜帶部分皇族和侍從隨南宋室南渡金陵,後又遷居京口(今鎮江)。建炎三年(1129年)遷居大港,成為大港趙姓始祖。”據傳當趕到現車碾口村一帶時,因山丘阻擋,車馬無法通過,趙子禠仍下令繼續前進,一時間車輪滾滾,塵土飛揚,終於將山丘碾出一個豁口,於是附近村落居民便定村名為車碾口村。為了一探究竟,日前筆者去了趟車碾口村。出了那個叫車碾口的山口,路過一個廢棄的採石宕口,一中年婦女指著不遠處山坡上密林中幾株高大的柏樹說,趙氏佳城就在那幾棵樹中間。
沿著田間小道來到樹林邊,尋覓著上山的道路。我發現眼前有一條小道隱隱約約地向前延伸,便順著小道向前探索,才走幾步就發現一座三門四柱牌坊立在眼前,牌坊左側的三分之一已毀,只剩中門及東門完好。牌坊中間的橫匾正反面均書有“趙氏佳城”四個大字,橫匾正面下方雕有雙龍戲珠圖案和雲紋花飾,背後下方雕有魚躍龍門圖案和雲紋花飾。透過牌坊,隱約可見一條古道直通墓地,古道的盡頭可見一座很平常的土丘墓,周圍有一大圓形墓塘。土丘墓前平放著一塊石碑,第一排上書“趙氏佳城”,第二排書“大宋朝散大夫諱子禠字志南趙公之墓”。
《宋史》上關於趙子禠的記載不多,其生卒年月也不詳。近日得緣見到《趙氏分譜》,終有所發現,在明萬曆甲午(1594年)國史編修李廷機撰“宋朝散大夫趙公子禠配戴氏仲氏合葬墓志銘”中這樣記載:“公之沒也在紹興丁丑(1157年)歲八月六日,距生元祐(1089年)巳巳六月二日,享年六十有九歲,歲在戊寅(1158年)冬十二月十六日葬公於仙墓山之陰。而二夫人就附焉。是為追銘。”由此可見,趙氏佳城為趙子禠與二位夫人的合葬墓。《趙氏分譜》上附有墳山圖,圖後有墳山說明。墓地坐南朝北,墓塘四周植有蒼松翠柏,整座墓地被滿山層層疊疊的樹木包圍,綠蔭蔽日。趙子禠的生平,《趙氏分譜》墓志銘中也略有記載。
對比《宋史》和《趙氏分譜》,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兩本文獻的記載都顯示趙子禠為趙匡胤的六世孫,但脈系卻明顯不同。《趙氏分譜》記載:趙匡胤生四子,長子德秀(滕王)、次子德昭(燕王)、三子德芳(秦王)、四子德輝(舒王)。燕王裔下本支系圖:德昭公(燕王)生五子,惟正、惟吉、惟固、惟忠、惟和。惟吉生丹陽王守節,守節生南康郡王世永,世永生河東防禦使令郢,令郢生朝散大夫子禠。而《宋史》卷二百十五《世系表第六·宗室世系》記載:趙匡胤生四子,德秀、德林無後。德昭生五子:惟正、惟吉、惟固、惟忠、惟和。惟正生從讜,從讜生世程、世智、世潭、世繁、世卓;世潭生令辟、令輯、令瑑;令瑑生子球、子弼、子強、子杲、子薦、子鸑、子咼、子禠。除了趙匡胤和德昭兩代相同外,其餘的記載就大不相同了。
趙氏佳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