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行書洛神賦卷

趙孟頫行書洛神賦卷

《趙孟頫行書洛神賦卷》是元代趙孟頫創作的一幅書法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孟頫行書洛神賦卷
  • 創作年代:元代
  • 作者:趙孟頫
  • 材質:紙本
  • 書法類型:行書
  • 規格:縱29cm,橫220.9cm 
作品原文,原文解釋,收藏跋印,作者簡介,作品賞析,作品著錄,

作品原文

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fú)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其辭曰:  余從京域,言歸東藩,背伊闕,越轘轅,經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傾,車殆馬煩爾乃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於是精移神駭,忽焉思散。俯則未察,仰以殊觀。睹一麗人,於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爾有覿於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艷也!”御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則君王所見,無乃是乎?其狀若何,臣願聞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淥波。穠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瑰姿艷逸,儀靜體閒柔情綽態,媚於語言。奇服曠世,骨象應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遊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于山隅。於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蔭桂旗。攘皓腕於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  余情悅其淑美兮,心振盪而不怡。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而通辭。願誠素之先達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兮,羌習禮而明詩。抗瓊珶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為期。執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  於是洛靈感焉,徙倚彷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竦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踐椒塗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  爾乃眾靈雜遝,命儔嘯侶。或戲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從南湘之二妃,攜漢濱之游女。嘆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揚輕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佇。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於是屏翳收風,川後靜波。馮夷鳴鼓,女媧清歌。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鸞以偕逝。六龍儼其齊首,載雲車之容裔。鯨鯢踴而夾轂,水禽翔而為衛。於是越北沚,過南岡,紆素領,回清陽,動朱唇以徐言,陳交接之大綱。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抗羅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悼良會之永絕兮,哀一逝而異鄉。無微情以效愛兮,獻江南之明璫。雖潛處於太陰,長寄心於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悵神宵而蔽光。  於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遺情想像,顧望懷愁。冀靈體之復形,御輕舟而上溯。浮長川而忘反,思綿綿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僕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攬騑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

原文解釋

黃初三年,我去京師朝拜天子,回來時渡過洛水。傳說洛水神靈的名字叫做宓妃(伏羲的小女兒,玩耍時淹死在洛水,死後被封為洛水之神)。宋玉將楚王遇見神女的故事寫成《神女賦》,我就模仿他將這段經歷寫了下來,是這樣的:
我從京城返回東方的封邑(鄄城)。翻過伊厥山,越過轘轅山,經過通谷,登上了景山。這時已經是夕陽西下,車馬都很疲乏了。於是在鋪滿香草的河岸上停下車,讓馬兒自由自在地在芝草田裡吃草歇息。我在樹林中安然悠閒地走著,放眼欣賞洛水美麗的景色。忽然,感到心神受到震撼,思緒飄到了遠方。猛一抬頭,看到一幅奇異景象:一個美如天仙的女子正在山崖之旁。於是忙拉住隨從問道:“你看到那個女子了嗎?她是誰啊?真是太美了!”隨從回答:“臣聽說洛水的神靈叫做宓妃,那么,君王見到的莫非是她么?她相貌如何?臣很想聽聽。”
我說:“她長得體態輕盈柔美象受驚後翩翩飛起的鴻雁,身體健美柔曲像騰空嬉戲的游龍;容顏鮮明光彩象秋天盛開的菊花,青春華美繁盛如春天茂密的青松;行止若有若無象薄雲輕輕掩住了明月,形象飄蕩不定如流風吹起了迴旋的雪花;遠遠望去,明亮潔白象是朝霞中冉冉升起的太陽,靠近觀看,明麗耀眼如清澈池水中婷婷玉立的荷花;豐滿苗條恰到好處,高矮胖瘦符合美感;肩部美麗象是削成一樣,腰部苗條如一束纖細的白絹;脖頸細長,下顎美麗,白嫩的肌膚微微顯露;不施香水,不敷脂粉;濃密如雲的髮髻高高聳立,修長的細眉微微彎曲;在明亮的丹唇里潔白的牙齒鮮明呈現;晶亮動人的眼眸顧盼多姿,兩隻美麗的酒窩兒隱現在臉頰;她姿態奇美,明艷高雅,儀容安靜,體態嫻淑;情態柔順寬和嫵媚,用語言難以形容;穿著奇特人間罕見,骨骼相貌象畫中的仙女;她披著鮮麗明淨的綾羅做的衣服,戴著雕刻華美的美玉做的耳環;黃金和翠玉做為配掛的首飾,點綴的稀世明珠照亮了美麗的容顏;她踏著繡著精美花紋的鞋子,拖著霧一樣輕薄的紗裙,隱隱散發出幽幽蘭香,在山邊緩步徘徊;偶爾縱身跳躍,一邊散步一邊嬉戲;左面有彩旗靠在身邊,右面有桂枝遮蔽陰涼;她正捲起衣袖將潔白細膩的臂腕探到洛水之中,採摘湍急河水中的黑色靈芝。”
我深深地愛慕上了她的賢淑和美麗,心情振盪,悶悶不樂。苦於沒有好的媒人去傳達愛慕之情,就用脈脈含情的眼光表達我的愛意,希望真摯的情感能先於別人向她表達,於是解下腰間的玉佩贈與她,表示要與她相約。她真是太完美了,不僅懂得禮儀而且通曉詩歌,她舉起美玉與我應答,指著深深的潭水約定會面的日期。我心裡充滿真誠的依戀,惟恐美麗的神靈在欺騙;傳說曾經有兩位神女在漢水邊贈白玉鄭交甫以定終身,卻背棄信言頃刻不見了,於是我惆悵猶豫將信將疑,收斂了滿心歡喜,鎮定情緒,告誡自己要嚴守男女之間的禮儀來約束控制自己。
在這時候,洛神受到了感動,低回徘徊,五彩神光忽隱忽現忽明忽暗,聳起輕靈的身軀象仙鶴一樣欲飛還留。她徘徊於香氣濃郁的生滿椒蘭的小路上,流連在散發著幽幽花香的杜衡叢中,悵然長吟抒髮長久的思慕,聲音悲哀悽厲持久不息。不久眾多的神靈呼朋喚友會聚過來,有的在清澈的河水中嬉戲,有的在洛神常游的沙洲上翱翔,有的在河底採摘明珠,有的在岸邊拾取美麗的羽毛。洛神由湘水的娥皇、女英跟隨著,由水邊漫遊的漢水女神陪伴著,哀嘆匏瓜星的孤零無匹,同情牽牛星的寂寞獨居。她舉起手臂用修長的衣袖遮蔽陽光揚首眺望,輕薄的上衣在陣陣清風中隨風飄動。她行動輕盈象飛鳥一樣,飄逸若神深不可測;在水波上細步行走,腳下生起蒙蒙水霧;行蹤不定,喜憂不明;進退難料,欲去還留,眼波柔情流動,目光神采飛揚,愛情的喜悅潤澤著美麗的面容;好像有許多話含在口中,氣息中散發著幽幽蘭香;她花容月貌羞澀柔美,深深地吸引著我而不知身在何處。
這時風神將風停下,水神讓江波不再起伏,司陰陽神敲響了天鼓,女媧唱起了清亮的歌聲;文魚騰躍簇擁車乘,玉制鸞鈴叮咚作響;六條龍齊頭並進,載著雲車緩緩而行;鯨鯢爭相跳躍夾護車駕,水鳥穿梭飛翔殷勤護衛;於是洛神越過水中的島嶼,翻過南面的山崗,迴轉白皙的頸項,用清秀美麗的眉目看著我,啟動朱唇,緩緩陳述無奈分離的大節綱常,痛恨人與神的境遇難同,苦怨青春愛情不遂人意,舉起羅袖擦拭眼淚,而淚水不禁滾滾而下沾濕了衣裳;傷心美好的聚會將永遠斷絕,哀怨從此別離會天各一方。沒有表示愛情的信物可以相贈,就將江南的名貴玉環送給我,“雖然隱居在天界,我會時常思念君王…… ”還沒說完,忽然行跡隱去,神光消遁,我悵然若失。
於是我翻山越嶺,上下追蹤,尋找洛神遺留的足跡。洛神已去,情景猶在,四下尋找,平添惆悵。我盼望洛神的影蹤重新出現,於是駕起小船逆水而上,在長江之上任意漂泊不知回返,思念綿綿不絕,更增加思慕之情。夜晚,心神不安難以入睡,厚厚的晶霜沾滿衣裳,直到天光大亮。無奈,命令僕夫起駕,繼續我的歸程。我攬住韁繩舉起馬鞭,在原地徘徊,久久不能離去。

收藏跋印

全卷共80行,末署款“子昂”。後紙元員嶠山人(李倜),明高啟,清王鐸、曹溶題跋。前隔水王鐸“戍子五月”又題。

作者簡介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又號水精宮道人、鷗波,中年曾作孟俯,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畫家,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鑑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
趙孟頫是元代著名書畫家,不僅繪畫創一代新風,書法更是元代第一人,如元代書法名家鮮于樞所評:“子昂篆、隸、真、行、顛草為當今第一。”趙氏所創書風,後人稱之為“趙體”。趙孟頫師承也極廣泛,初宗宋人,學趙構黃庭堅,繼而由智永上溯锺繇、二王,晚年又取法李邕。他模擬古法力求微肖,書寫十分熟練,尤傾心於二王,元虞集在《道園學古錄》中指出:“楷法深得《洛神賦》而攬其標;行書詣《聖教序》而入其室;至於草書,飽《十七帖》而變其形。”趙孟頫的書法成就突出表現在楷、行書方面,創遒勁姿媚新風,對元人和後世均產生極大影響。

作品賞析

此卷《洛神賦》為趙孟頫行書代表作。行中兼楷的結體、點畫,深得二王遺意,尤其是王獻之《洛神賦》的神韻,即妍美灑脫之風致。如端正勻稱的結構、優美瀟灑的字姿、圓潤靈秀的運筆、密中有疏的布局等;同時,又呈現自身的追求,象比較豐腴的點畫,輕捷的連筆,飄逸中見內斂的運鋒,端美中具俯仰起伏的氣勢,都顯示出他博取眾長而自成一體的藝術特色。故後紙諸家題跋如是評述此卷,李倜曰:“大令好寫洛神賦,人間合有數本,惜乎未見其全。此松雪書無一筆不合法,蓋以蘭亭肥本運腕而出之者,可雲買王得羊矣。”高啟云:“趙魏公行草寫洛神賦,其法雖出入王氏父子間,然肆筆自得,則別有天趣,故其體勢逸發,真如見矯若游龍之入於煙霧中也。”

作品著錄

本卷共鈐印37方,見於清·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石渠寶笈》著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