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證券化

資本證券化

資本證券化是指各種有價證券在資本總量中不斷擴大和增強的過程。一般來說,資本證券化的程度,可用一國的證券餘額即市值與貨幣總量或貨款規模的比率,或者用一國的證券市值與國民生產總值的比率來衡量。從趨勢看,一定時期內—國金融結構中有價證券比重越高,該國經濟能夠容納的金融工具金融活動總量就越多,從而金融市場所處的層次和階段就越高。這裡所指的有價證券,除了債券和股票外,還包括各種融資券、基金券、票據以及其它的證券化融資工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資本證券化
  • 定義:指各種有價證券在資本總量
  • 資料:《證券業的發展趨勢》
  • 作用和意義:有巨大的作用和意義
原因,現狀與程度,作用和意義,現象與市場,

原因

證券化融資與投資,雖然風險大些,但卻減少了貨幣資本運動過程的許多中間環節和流動成本,例如,股票融資,則無須還本付息,也不象銀行間接融資,會增加一道服務費用和社會管理費用,這種證券化的直接融資,會大大減少了經濟中的泡沫性,減少銀行從中的謀利、周轉時間和過程的浪費與損失,並使貨幣直接轉化為資本,因此,資本證券化對於更好地發揮資本作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現狀與程度

通常,提高資本證券化程度的途徑有兩條,一是減少現金流通和以貨幣為載體的實質資本流通;二是增加證券發行量和擴大證券流通的比重。這兩條其實是不可分開的。減少金融運行中的現金流通,必然使貨幣形態的資本量減少,相應地,取代現金流通和貨幣資本交易的各種證券就會增加。換言之,減少貨幣資產,必然相應地增持其它形式的金融資產,而其總量基本不變。
從現實情況看,資本證券化是衡量一個國家市場經濟發達程度的一個重要方面。資本證券化程度高的國家往往是市場經濟相對發達的國家。下表所列數字即是一個例證。
──────────────────────────────────
國別 GNP(億美元) 1988年末債券 貨幣供應量(億美元)
1988年 股票市值(億美元) 1987年數
──────────────────────────────────
美國 48473 73000 72300
日本 29545 59000 6330
英國 8715 11000 1236
──────────────────────────────────
資料來源:宮著銘《證券業的發展趨勢》,《新金融》1990年8期。
由表可見,少數商品經濟已開發國家資本證券化已達到相當高的程度,其債券餘額和股票市值已大大超過了貨幣形式存在的金融資產總量,並且,證券市值己超過了實物經濟的價值形式GNP規模。另外, 我們還可以把部分發展中和新興的工業化國家與亞洲“~四小龍”的經濟發展水平及資本證券化程度作粗略的比較:1988年部分發展中的新興工業國家,其股票市值相當於本國GNP的規模平均在20%左右;同期,亞洲四小龍的股票市值占其GNP的比例,台灣省為118%, 南韓為71.4%,新加坡為130%,香港為130%。這種差異顯示, 開發中國家經濟躍上新的台階,一般伴隨資本證券化程度的提高。當然,個別經濟發達地區或國家與其資本證券化程度存在不相稱的現象。例如,統一前的西德GNP總值高於英國, 但英國由於傳統金融業的發達,股票市值高於西德。然而,這類現象並不能從總體趨勢方面否定資本證券化與市場經濟高層次階段之間的關聯性。

作用和意義

資本證券化既然是現代化大生產和現代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必然產物,因此,就有巨大的作用和意義。
增強資本流動性,提高資本效率
資本證券化增強了資本的流動性,增強資本效率,使資本的作用更能得到發揮。資本是過去財富的利用,而要使財富得到充分利用,就必然增加其流動性,提高其周轉速度和利用效率。由於資本證券化,使得資本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並使資本細分化,從而可以使資本具有高流動性和對社會的高強度滲透力,從而使資本大量減少了沉澱、閒置和浪費的狀況,並在流動中增強了活力。
金融證券化機制的效能顯示,在社會貨幣資本和實質資本總量規模為既定的前提下,各經濟主體能夠使用的資本規模相對擴大,經濟發展步伐加快,層次也相應提高。這解釋了長期來使我們困惑的—個問題,即為什麼在實物經濟規模或人均產值接近的情況下,—國的資本供給會比另一國顯得充裕。比如,前蘇聯和東歐諸國的實物經濟規模並不比亞洲四小龍等國家、地區差,但在資金的充裕程度方面卻大相逕庭。本文無意否定經濟體制中其它因素的作用,只是想說明商品經濟向高層次發展需要相應的金融機制。如果金融機制中缺乏有效的證券行業,其金融效率就不可能提高,經濟就難以擺脫資金短缺通貨膨脹並存的困境。證券業發達的國家並非沒有資金不足與通貨膨脹並存的可能性,但應看到證券業在緩解這些矛盾方面已經發揮了作用。
資本證券化適應了大規模生產的需要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活動必須走規模經濟之路。於是,經濟機制需要創造出一種能滿足大量資本需求且能長期穩定供給資本的工具。無疑,單靠銀行間接融資是很難滿足這一需求的,而且銀行也難長期穩定地向社會大規模提供資本。換言之,在社會化大生產發展到一定階段時,金融機制中僅有貨幣形式金融工具已力不從心,社會需要創造出既能夠大量滿足資金使用者的需要又能夠使貨幣供給量相對穩定的金融工具,這種金融工具就是債券和股票等。它們一旦產主並介入經濟體系中,必然使經濟運行機制各方面及各環節發生相應的變化,從而推動商品經濟躍入新的層次或階段。
此外,由於證券流動和交易兼具投資和投機的雙重特性,因此,對所有的閒置貨幣都具有一種潛在的誘惑和動員力,這一點是銀行體制所不可能具備的,正是由於這種誘惑作用,把更多的非資本貨幣轉化成了資本,擴大了資本運行總量。
彌補了銀行作用的不足
銀行主要通過貨幣的存、貸業務來滿足社會資金需求,由於存款創造貨幣倍數原理的作用,銀行不能將全部存款轉為貸款投放到經濟領域中去,否則流通中貨幣總量會迅速擴張,引發通貨膨脹。在這類金融機制的作用下,國民經濟常常陷入兩難選擇,要么多發貨幣通貨膨脹,要么資金不足,甚至發生資金不足和通貨膨脹同時並存的矛盾現象。
我們可以從前幾年我國經濟運行的實際狀況得到某種啟示。10多年來,我國貨幣供給量和貸款總規模的增長速度一直超過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幅度。這一方面表明我國貨幣銀行業在經濟建設中的作用大為加強,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國對貨幣銀行業的利用已達到最大的限度,貨幣超量供給帶來的通貨膨脹陰影至今還沒有消失。即使這樣,我國各經濟主體對資金的需求仍沒有半點滿足之感,企業、政府對資金短缺的呼聲此起彼伏。這種矛盾現象提醒我們,在實物經濟快速增長的條件下,僅僅依靠貨幣銀行業來解決資金需求問題,不僅會拖延經濟正常的發展速度,而且會付出通貨膨脹的代價。因為貨幣銀行業對實物經濟提供有限服務的前提條件是貨幣數量的加速擴張,這種加速由銀行信用自身的機理所決定。可見,現代商品經濟必須尋找新型的、更具效率的金融機制。
而證券化金融機制正好彌補銀行作用的不足,因為,它在增加融資工具的同時,貨幣供應量卻相對穩定;社會資金總量在不同經濟主體之間的流動能趨於合理,從而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例如,當銀行信貸不能滿足企業正常發展速度所需資金時,企業可通過證券機構和主管部門發行股票或企業債券,社會各階層動用自有資金購買該類企業的股票。一般講,這類資金原來的用途大多是消費領域,當被證券市場吸納後,從巨觀資金帳戶看,社會用於消費或閒置的一部分資金流向了投資領域,社會積累資金在既定貨幣流通量基礎上相對增多。在購買證券的資金中,有一部分來自於銀行存款,但證券市場對存款的吸納效應與銀行對存款的利用有區別:後者使社會信貸規模貨幣供應量相應增加;前者則相對減少了銀行信貸規模。與此類同,政府發行國庫券的金融效應在於,社會由貨幣存量形成的總購買力並沒有跟隨擴大,但總購買力在各經濟主體即政府、企業和居民個人之間的分布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合理分配了社會資金的用途,提高了社會資金的利用效率。
降低企業的籌資成本
作為籌集長期資本的企業,為了降低籌資成本,喜歡證券集資。因為企業以長期借款方式籌集資金,因其期限長、風險大,並非長期貸款都可以取得實際擔保,自然要提高利息,長期貸款利息過高,企業利潤相應減少,靠成經營上的困難。採用證券集資,因證券的流動性,會使利息降低。同時,政府出於對金融市場管理的需要,往往要制訂金融機構分散風險的規定,限制對某一企業及某類行業放款的額度,以保證銀行的流動性。這樣,一個企業向銀行取得大量的足夠的長期資金,不僅要承擔很重的利息負擔,而且也常常難於籌集到足夠的資金。還有,在國外資金的引進中,傳統的方式是信貸,或是外國銀行信貸,或是外國政府信貸,或是世界金融機構信貸,或是外國企業和財團信貸,這幾年由於開發中國家相繼出現了債務危機,外國貸款人均裹足不前,倒是另一種形式的資本移動取得了替代地位,這就是國際信貸向國際證券化發展,開發中國家通過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發行證券,吸引外國投資者。這種替代趨勢是由信貸的流動性不及證券的流動引起的。
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實踐證明,經濟愈發達的國家,票據、證券及其市場也愈發達。在這些國家中,政府為籌集長、短期資金,均通過發行中長期公債券短期國庫券;企業為籌集長期資金多發行股票和企業債券,為解決短期周轉資金,多運用票據和短期債券。信用活動票據化和資本籌集證券化是當代金融市場的總趨勢。

現象與市場

資本證券化與市場經濟運行
資本證券化與總供求擴張
巨觀經濟高層次運行除了經濟成長的通貨膨脹成本相對低的特徵外,還有如下特徵:
提高總資源利用效率
社會財力、物力即資源總量既定的條件下,巨觀經濟的總供給和總需求(有效需求)規模相對擴大,社會總資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巨觀經濟運行相對穩定,經濟波動中的預警系統和調控系統比較健全,經濟成長中的高峰和低谷差距儘可能縮小。對資本證券化與非證券化經濟進行比較,我們不難發現,巨觀經濟在具備上述特徵方面,證券化經濟具有明顯優勢。
其中,突出的一點就,資本證券化使巨觀經濟中的總需求(有效需求)和總供給規模相對擴大,社會資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凱恩斯開創的現代巨觀經濟理論強調,巨觀經濟運行中,有效需求的適度規模是總供給穩定增長的前提。所謂有效需求,是指社會在一定時期內消費和投資需求的總和,它類似於社會對各類消費品和投資品的即期需求規模。顯然,社會各經濟主體在—定時期內持有的貨幣總購買力要大於社會有效需求規模。當社會消費、投資傾向降低而使兩者差距過大時,社會在—定時期內就會發生有效需求不足現象;反之,各經濟主體最大限度地動用現金和存款進行消費、投資而使兩者過份接近時,社會有效需求規模就會發生膨脹的症狀。
社會貨幣購買力迅速轉入於即期消費
當資本證券化達到—定程度時,社會貨幣購買力的一部分會被各類有價證券吸收,迅速轉入於即期消費,從而使社會在一定時間內的有效需求規模能穩定地處在高水平起點上,但這種高水平與貨幣信貸政策擴張引起的總需求規模膨脹具有不同的經濟效果。後者是在貨幣總購買力擴張的前提下,使有效需求規模跟隨擴張。這種擴張醞釀著有效需求規模超過總供給能力的另一種不平衡狀態,而通過證券吸納貨幣引起的有效需求規模擴大是在既定社會貨幣總購買力的範圍內實現的。
投資品的需求迅速擴大
另外,資本證券化引起總需求結鉤變動還表現在它使社會對投資品的需求迅速擴大,對消費品的需求相對減少;對總供給的經濟效應則主要通過對社會資金的重新配置,使資金向生產部門,特別是效率高的部門流動,從而使社會總供給水平保持在較高的層次上。
資本證券化與巨觀經濟穩定運行
人們在分析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周期原因時,除了指出生產社會化私有制之間的基本矛盾及表現外,還常常涉及證券及證券市場因素的作用,確實,證券市場具有自發波動的不穩定傾向。這種傾向會干擾巨觀經濟的穩定運行。比如,證券投機中,少數人發財致富,另一部分人賠光了資本並傾家蕩產引起社會不安寧;證券投機引起金融、生產秩序混亂,大批資金從社會各個角落湧向證券市場,造成虛假繁榮,促發經濟危機等等。然而,我們不能由此就簡單得出證券市場不利於巨觀經濟穩定運行的結論。
其實,證券化經濟對穩定巨觀經濟的作用與資本主義社會化商品經濟對巨觀經濟穩定運行的作用有共同點。不過,證券化經濟屬於其中的高層次階段。
證券市場對巨觀經濟波動具有預警的作用
在證券市場發達的國家,其證券價格與巨觀經濟運行常常呈同方向變化。並且,證券價格波動往往以更大的梯度走在貨幣經濟及實物經濟波動的前面。這是因為證券價格比實物經濟波動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快速性。當經濟從低谷開始復甦,證券價格趨於上升時,實物經濟由於內在規律的作用,不可能在幾天之內上升若干檔次,所以經濟恢復時期實物經濟只能呈現相對緩慢的狀態。與此不同,證券價格上升不受實物經濟規律支配,它可以在幾天之內上升若干檔次。這樣,經濟好轉時,證券價格比實物經濟成長幅度更大,在時間上要先行一步。同樣,當經濟失衡面臨困難時,實物經濟由於供給慣性作用,至多在增長率方面逐月下降,而證券價格卻可能一夜之間一落千丈。
可見,證券價格的快速和大幅度波動一方面有實物經濟的基礎,另一方面又是實物經濟波動趨勢的信號,巨觀調控可以根據股價波動趨勢,對實物經濟運行中已有某些跡象,但還沒有釀成劇烈波動的格局進行事先的調控,儘量減緩或避免巨觀經濟的劇烈波動。
資本證券化使巨觀調控具有軟著陸的機制
眾所周知,巨觀調控的重要內容是運用金融政策,調節有效需求規模,從而實現總供給的穩定增長。當調控客體──融資途徑──只有間接金融時,中央銀行一旦緊縮或擴張金融政策,不僅會影響居民消費需求和企業投資需求規模,而且會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規模,因為企業正常的資金來源除了自有以外,只有銀行貸款一條渠道。單一融資渠道決定了金融調控的實際效果是,刺激總需求時,有效供給跟隨增長;抑制總需求時,有效供給的正常增長也受到衝擊,從而引發巨觀經濟的震盪效應。
與此不同,如果調控客體的資產負債結構中證券化達到一定程度,巨觀調控的效應點就會集中體現在總需求規模上,對有效供給的作用力相對下降。這樣,經濟成長的波動幅度會減小。比如,銀根緊縮,企業獲取貸款的條件惡化時,企業可通過出售部分有價證券,減緩流動資金困難,從而保持相對穩定的生產規模。當然,融資方式多渠道並不會抵銷銀根緊縮對抑制需求膨脹的效應,因為銀根緊縮使流通中貨幣量有所減少,因而社會總需求規模遲早也會受到影晌。
資本證券化減小整個債務體系崩潰的可能
資本證券化可以減少單一銀行負債所產生的債務鏈可能崩潰的危機。單一銀行負債渠道使整個債務鏈條異常脆弱,只要一環發生故障,整個環節就有崩潰的可能。而當各經濟主體負債結構轉向證券化時,企業一部分債務分散到了社會各方面和各階層個人身上;企業經營不善時,因銀行借款相對少,對銀行信貸資金正常運轉的影響也就會相應減弱,從而不易導致整個債務體系的崩潰。
資本證券化還有利於國際經濟秩序的穩定
受80年代初國際債務危機的影響,近10年來,國與國之間的資金借貸、資本輸出愈來愈採取債券股票投資的方式,比如,1982年國際債券融資額為78042億美元,1986年增到228106億美元;而國際銀行信貸融資1982年為22585億美元,1986年僅達93219億美元。國際金融的這種證券化趨勢有利於減緩債務危機對資本輸出國和輸入國的震盪,使債務風險不僅分散在兩國居民之間,而且分散在其它國家。所以說,資本證券化雖然有促發巨觀經濟運行不穩定的因素,但它也具有使巨觀經濟在更高層次上實現穩定運行的功能。二戰以後西方已開發國家經濟危機的周期雖依然存在,但每次周期的波動幅度卻相對減少,其部分原因就是有資本證券化的作用。
資本證券化與微觀經濟運行
資本證券化意味著企業融資方式的證券化,各國微觀經濟實踐表明,工商企業資產、負債結構中證券因素占有—定比例後,其內在的經營水平和外在競爭力明顯加強,微觀經濟運行層次會提高。
使社會篩選經營者的機制進入高層次階段
小商品經濟高利貸時代,企業經營者一般直接是企業資本的所有者。在這種情況下,社會對企業經營者篩選功能處在最低層次,某人擁有一定數量的資本後,就取得對該資本的經營使用權。貨幣銀行金融機制產生後,社會對企業經營者的篩選功能開始加強,即缺乏管理經驗或專門知識的人一般較難以取得銀行貸款。
但隨著生產社會化的進一步發展,這種機制已顯露出不足。這是因為社會對經營者階層的挑選權僅限於銀行一個部門或方面,廣大居民和食利者階層把剩餘資金存入銀行之後,對銀行資金的貸款方向和貸款規模並沒有相應的支配權。
這種缺陷在資本證券化時代得到了彌補:一是挑選企業經營者機制從資本所有者個人和銀行單渠道轉到了社會經濟體系的各方面或群體渠道;二是社會對企業經營者的監督機制也從單一銀行系統擴展到各個方面。這無疑能普遍提高企業經營者素質,促使企業效率更上一層樓。
企業內在動力和外在活力大為增強
資本追求利潤動機向社會群體化演進
與獨資或合夥制企業相比,融資證券化企業的資本進一步社會化,資本追求利潤的動力機制進一步朝社會群體化方向演進。因為在資本所有權屬於個人或幾個合伙人的企業,其經營風險集中由個人或少數幾個人承擔,他們出於保險等個人因素,往往在生產規模和利潤總額達到一定限度後就不再增加新投入的資本量,而在證券化企業中,資本風險分散到了社會各方面,產權機制的社會化使企業自身無所謂破產後的經濟損失,企業行為動機集中到一點,即迅速實現資本增殖,從而滿足社會各個資本持有者對利潤的追求。同時,這類企業的動力機制相對於以銀行貸款興辦的企業也要強得多,原因之一是股票持有者對企業的品質狀況特別是利潤總額的關心程度比儲蓄者要高得多。
證券融資企業的外部聯繫進一步加強
由於企業互相持有對方的股票,互相成為對方企業數量不等的股東,使得企業不僅具有產品業務方面的聯繫,而且具有資本共有、利潤同享的共同體關係。這種關係促進了生產社會化的進一步發展,增強了企業生存競爭力。比如,加工企業持有原材料企業或商業企業部分股票時,其原料來源和銷售渠道相對穩定,同樣,由於原材料企業一部分股權被加工企業成其它企業所掌握,所以它遇到資金周轉等困難時,也能夠從相關企業中得到幫助,以便共同渡過難關。
結構轉變快速、靈活
證券化企業在結構轉換中具有快速、靈活的特點,其經營對象能始終處在向高盈利部門轉換的狀態,即哪類企業產品有發展前途,其它企業不用重新購買機器設備與其競爭,而可以採用參股入伙的方式實現自身產品結構的快速變動。這將使企業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得到加強,企業之間的社會化聯繫進一步緊密,企業運行層次由此進入新的階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