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創造

貿易創造是關稅同盟建立後,成員國之間以新創造的來自同盟內夥伴國的進口,替代原先的國內生產的狀況。其效果是由於內部關稅取消,不再為生產效率低、成本高的國內生產提供保護,以來自夥伴國的低價進口取代高價的國內生產,使消費者提高了福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貿易創造
  • 外文名:trade creation
  • 定義:同盟內部取消成員國之間的關稅後
  • 傳統觀點:可以使世界經濟福利最大化
  • 轉移問題:體化效果為何不如已開發國家顯著?
定義,傳統觀點,轉移問題,缺陷,

定義

貿易創造(trade creation)是指在關稅同盟內部取消成員國之間的關稅後,國內生產成本高的商品被成員國中生產成本低的商品所取代,來自成員國的低價進口商品替代了昂貴的國內生產的商品,成員國之間的貿易被創造出來。
當關稅同盟中一個國家的一些國內產品被來自同盟國的另一國家的較低生產成本的進口產品替代時,就產生了貿易創造。

傳統觀點

幾乎所有的經濟學家都認為自由貿易可以使世界經濟福利最大化,而關稅同盟至少在夥伴國之間可取消關稅壁壘,在區域內實行自由貿易,使世界經濟福利增加。因此,建立關稅同盟對經濟發展有利。但是,瓦伊認為,關稅同盟不一定意味著向自由貿易過渡,因為它在夥伴國之間實行自由貿易,而對外部世界實行保護貿易。這種自由貿易和保護貿易相結合的格局會產生兩種效果:“貿易創造”和“貿易轉移”。
關稅同盟內部實行自由貿易,使國內成本高的產品為夥伴國成本低的產品所替代,原來由本國生產,現在從夥伴國進口,由此新貿易被“創造”出來了。本國可以把原來生產高成本產品的資源轉向生產成本低的產品,從而得益。同時,關稅同盟對外實行統一關稅,對第三國的歧視導致從外部進口減少,轉為從夥伴國進口,使貿易方向發生轉變,產生“貿易轉移”。由於原來從外部世界進口成本低的產品改為從夥伴國進口成本較高的產品,造成了一定的損失。
以上瓦伊納的基本觀點,其結論是,關稅同盟的淨效應等於貿易創造的收益減去貿易轉移的損失。若結果為正,那么關稅同盟於成員國有利,反之,則不利。如圖:
假設世界分為三個部分:本國、夥伴國和外部世界。都生產商品X。圖1在SS和DD分別表示本國對X商品的供給和需求曲線。H、U和W分別表示本國最初價格、夥伴國價格和外部世界價格。關稅同盟形成之前,本國以價格H生產q1.消費q2,進口q1q2:自由貿易之後,價格從H下降至U.國內生產下降至q3。消費上升到q4。進口上升到q3q4。福利增加了q3q4Rq它由額外進口成本q2q4RP和消費者剩餘RqP組成,國內生產成本下跌,其數量為供給曲線下減少的面積,即q3q1OM,其中q3q1NM表示額外進口成本,MNO是社會淨儲蓄。UHOM和ONPq代表轉移支付,前者是生產者放棄的利潤,後者是政府失去的關稅收入,社會淨收益是三角形OMN和OPR兩者面積之和,等於免除的關稅與創造的貿易量的乘積之半,即1/2(q3q1+q2q4)-HU。
貿易創造貿易創造
同時,自由貿易使本國把q1q2的進口品從由低成本的外部世界進口轉移到由高成本的夥伴國進口.這一轉向產生了淨損失ABPN。即q1q2-UW。因此,關稅同盟的淨效應等於S[,MNO] S[,PRQ]-S[,ABPN]。

轉移問題

1、開發中國家區域經濟一體化效果為何不如已開發國家顯著?
一談到區域經濟合作,人們會立即聯想到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尤其是歐盟在各方面均遙遙領先,雖幾經挫折,但每到關鍵時刻,都山重水複,柳暗花明。其實,區域經濟合作組織自50年代以來已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尤以拉美和非洲為甚。但與前三者相比,它們似乎都“默默無聞”。原因何在?周建平教授在《區域性國際經濟一體化的比較》一書中將之歸結為四點:(1)成員國之間相互依賴不深,缺乏互補性。(2)開發中國家政治制度不成熟,政局動盪;(3)開發中國家一體化組織貪大求全;(4)沒有強有力的相互投資和共同基金由富國向貧國轉移。但實際上,貿易創造和貿易轉移理論也可對之部分地加以解釋。
從本文第一部分的分析可知,關稅同盟效果取決於三角形MNO和PRQ和長方形ABPN面積的大小。S[,MNO]和S[,PRQ]以及縮小S[,ABPN]。那么,三塊面積大小是如何決定的呢?它們是由SS和DD的斜率以及HU和UWR大小決定的。以上四者中任一發生變化,都會導致關稅同盟效應發生變動。由分析可知,有助於增強關稅同盟效果的傾向可以歸為以下三點:(1)進口品的國內供給和需求價格彈性越大(即SS和DD越平緩),得益越大;(2)國內成本與夥伴國成本差異(即HU)越大,得益越大;〈3〉夥伴國成本與外部世界成本差異(即UW)越小,得益越大。
所以,美國經濟學家彼得·林德特在《國際經濟學》中得出結論說:“最好的貿易創造情況是這樣的:高彈性的進口需求,同盟建立之前的高關稅,以及在同盟內處處存在的幾乎象在外部世界一樣低的成本。相反地,最糟糕的貿易轉移情況是這樣的:無彈性的進口需求以及整個新關稅同盟記憶體在的各種高成本。”
眾所周知,大多數開發中國家,特別是拉美和非洲地區的生產結構與貿易結構均與發達國有較大的差異。由於歷史原因,拉美和非洲生產和出口以初級產品為主,進口的主要是製成品。例如中非國家經濟共同體成員國之一布性迪1990年農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0.5%,每年農業出口的外匯收入占出口總額90%左右。1990年,製造業只占國內生產總值的9.5%。又如拉丁美洲一體化協會(LA1A)成員國之一的委內瑞拉出口以石油及其製成品為主,1987年占出口總額的87.21%。其他出口品有鋁、鋼鐵和少量農產品。主要進口品為機械產品、運輸設備及化工產品等。1987年,這些產品進口值為41.44億美元,占進口總值的50.72%。
開發中國家這種生產與貿易結構於關稅同盟不利。首先是對貿易創造有較大的負作用:進口以製成品為主,自給率不高,對外部世界(主要是已開發國家)依賴性很強。因此,進口品的國內供給與需求價格彈性均處於較低水平。同時,成員國之間實現自由貿易後,並不能從夥伴國進口成本低的商品以取代國內生產,這兩方面的綜合結果是三角形MNO和PRq面積之和不大。其次是擴大了貿易轉移效應:本國與夥伴國生產率都不高,成本差別不大,但與主要由已開發國家組成的外部世界相比,成本差別都很大,即WU較大。從而長方形ABPN面積較大。即使建立關稅同盟,成員國得益與損失相比,孰大孰小,不難定論。這也就是周建平教授所說的成員國之間經濟相互依賴性不強,缺乏互補性的道理。但從長遠角度來看,隨著開發中國家生產與貿易結構的改善,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關稅同盟效應將會有所增強。
與開發中國家經濟一體化相比,已開發國家成績斐然。以歐共體為例,其成員國之間經濟水平相差不大,進口品供需價格彈性均處於較高水平。相互間生產成本差異較大,特別是產業內貿易與技術貿易增長快速,相互依賴性很強,因而貿易創造效應較拉美與非洲顯著。歐共體關稅同盟效應中不足之處是農產品貿易轉移效應較大,但與貿易創造相比,不可相提並論。
2、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對內開放、對外封閉是最優選擇嗎?
綜觀當今所有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雖然千差萬別,花樣百出。但除APEC外,都有一個共同點:對內開放,對外封閉。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目的,簡而言之,就是使特定的一組國家利益最大化,這個最大化並非各國利益的簡單加總,相反,不僅要注重內部效應,還要注意外部效應,以免出現“零和效應”。其關鍵一點就是實現生產資料、商品與勞務自由流通,最佳化整個區域內的資源配置,這與自由貿易區和關稅同盟的倡議十分吻合。但區域經濟一體化對內開放,對外封閉是最優解嗎?從貿易創造與貿易轉移的角度分析,答案是:非也。
關稅同盟效應能否增強關鍵在於能否擴大三角形MNO和PRq的面積和縮小長方形ABPN的面積。現在假設成員國之間實行自由貿易的同時,並不對外統一關稅,設定貿易壁壘,而是對外部世界也開放國門。那么,整個世界將不是由本國,夥伴國和外部世界三部分組成,而是由本國和外國(包括夥伴國和外部世界)兩部分組成。貿易創造效應將仍然存在,而貿易轉移效應將大大削弱,甚至為零。
圖2圖2
圖2中H仍表示國內最初價格,F表示國外價格,圖1中的U和W兩條線在圖2中合而為一,從圖2中可以看出,貿易創造效應等S[,M]NO S[,p]R[,q],而貿易轉移效應變成了零。
貿易轉移效應何以為零?原因是本國對夥伴國開放的同時,也對外部開放,因而本國可以在夥伴國與外部世界二者之間選擇進口方向,哪國成本低,就從哪國進口,因此,貿易轉移沒有發生。當然,在現實中,由於諸多原因,本國不可能對外部世界完全開放,或多或少總會有些歧視,貿易轉移效應不至為零,但與圖1中相比,將大大削弱。
既然如此,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為何對外歧視呢?這有經濟,社會等多種原因,但也與人們的觀念不無關係:對他國開放,若沒有相應的他國對本國開放,將是一種代價。這裡的關鍵是如何看待對內保護與對外競爭的問題。對外開放畢竟至少在短期內於本國企業或多或少有不利影響,進而影響收入、就業等等。但從長遠來看,對外部世界也開放國門是正確的選擇。
以APEC為例。APEC獨樹一幟,既不搞自由貿易區,更不搞關稅同盟。正如印尼總統蘇哈托在茂物會議上所指出的:“我們從未試圖將APEC變為一個排他的、封閉性的貿易集團。這除了是對自由貿易呼喚的回響外,當然有自身原因:〈1〉APEC成員國在經濟水平、政治、文化及社會制度方面差異太大,無法對外封閉。〈2〉APEC是功能性合作,難以組建一系列權力機構來一致對外。〈3〉次區域合作環環相扣。但從貿易創造與貿易轉移角度來看,APEC也不宜於對外封閉:成員國區域外貿易比例很高,1988年,亞太地區區域外貿易達1/3以上。若搞封閉集團,貿易轉移效應將十分顯著,終將得不償失,試想一下,若將歐盟這樣大的市場排除在外,後果若何?

缺陷

傳統的貿易創造與貿易轉移理論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缺陷也不言自明:只分析了關稅同盟的靜態效應,忽視了動態效應,其次是過於重視生產與進口成本問題。那么,貿易創造只意味著得益,貿易轉移只意味著損失嗎?我們將分別對貿易創造與貿易轉移效應的正負作用展開分析。
貿易創造的正面作用首先表現為節約了本國的生產資源,這裡不再贅述。其次,於夥伴國而言,擴大了出口市場,其結果之一是產生了規模經濟效應,於兩國有利。假設在自由貿易之前,本國和夥伴國都生產兩種產品X和Y,且規模收益遞增,但因關稅作用,沒有實行專業化生產,假定兩國生產可能性曲線相同,如下圖3(a)所示:
圖3圖3
兩國都分別將生產資料一半用於生產X.另一半生產Y.則分別可得到OC的X和OD的Y.但若專門生產X或Y.則可得到OA的X或OB的Y.因規模收益遞增,OA〉20C.OB〉20OD.現在實行自由貿易.貿易創造將使本國專門生產X.夥伴國專門生產Y.兩國綜合可能性曲線將變成圖3(b)中的情況。OA=OA.OB=OB.若社會無差異曲線1在E點與生產可能性曲線相切,很明顯它要高於沒有貿易創造之前“各自為政”情況下與G點相切的無差異曲線F,社會福利增加了。
貿易創造的負作用首先是表現為為本國企業增加了競爭對手,雖然競爭從長遠看來並非壞事,但擠占了部分市場,對本國企業發展不利。於發展中國而言尤甚。美墨之間的合作已顯示出這種局限性。墨西哥國門敞開,美國商品的湧入將本國企業推至競爭前沿,難有反擊之力。墨西哥貿易逆差過後又發生金融危機與此不無關係。其次,貿易創造的負作用,表現為對經濟大國貿易條件有不利作用。關稅效應是減少該國投入在世界市場上的出口數量和它試圖在世界市場上購買的進口數量。貿易創造導致本國出口與進口增加,從而出口與進口價格發生波動。出口價下降(因為世界供給增加了一個不可忽略的量),進口價格上升(因為對進口品需求有一個較大的增加)。變化的結果是貿易條件(出口價/進口價)下降,使該國福利下降。
圖4圖4
貿易轉移的負作用在傳統理論中表現為生產成本的上升,導致資源浪費,其正作用卻被忽視了。其正作用主要表現為為夥伴國擴大了出口市場,也會產生類似於上文中分析的規模收益作用。這一點於開發中國家而言不可輕視。本文第二部分分析了開發中國家經濟一體化不理想的原因,但並不說明其合作是失敗的。因為開發中國家面臨的主要任務是發展工業,擴大出口,而貿易轉移恰好使成員國將進口由外部世界轉到成員國之間,這對於急需發展新興工業的國家而言無異於雪中送炭。這也是為什麼一些開發中國家雖然區域經濟一體化不盡人意,但仍不放棄探索的原因之一。但貿易轉移的得益往往不均衡,有一定工業基礎的成員國得益較大。如拉美自由貿易協會成員國中,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已建立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屬區內較已開發國家,得益較多;阿根廷區內出口比例在50~60年代間由14.3%上升到24.9%,而其他成員國受益較少。這也是成員國之間爭吵不休原因之一,但不可因此忽略貿易轉移的正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