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價值論

貨幣價值論

貨幣價值論,西方經濟學中關於解釋貨幣價值如何決定和因何變動的理論。 同時也是一本書籍的名字,書本主要講述匯率是一種貨幣以另一種貨幣表示的價格。

基本介紹

  • 書名:貨幣價值論
  • 作者:王時芬
  • ISBN:9787509605950
  • 定價:29.00元
  • 出版社:經濟管理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05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出生,學歷,主要研究方向,圖書目錄,創作背景,勞動價值學說,生產費用學說,邊際效用學說,名目學說,貨幣數量說,

內容簡介

主要講述
《貨幣價值論(從匯率生成機制看人民幣升值前景)》主要講述了:匯率是一種貨幣以另一種貨幣表示的價格。在沒有其他非市場因素影響的條件下,匯率應遵循商品市場的一般規律,即它是由經濟活動導致的對這種貨幣的供給和需求決定的。價格是對價值的反映,通常情況下它是圍繞價值波動的。長期而言,在接近完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價格價值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以,《貨幣價值論(從匯率生成機制看人民幣升值前景)》討論浮動匯率制條件下的長期匯率生成機制,也就是從一種貨幣的價值如何由另一種貨幣來體現這個角度討論貨幣的價值生成機制。
人民幣匯率可能的扭曲
自1994年以後,人民幣實行嚴格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近年來波動幅度雖有所擴大,但總體來說,人民幣的匯率不能有效反映國際經濟活動所產生的對它的供需關係。近十幾年來,中國相對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利率、貿易差額、吸收外國資本和外國直接投資的金額都有了巨大變化,而這一時期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基本保持不變,所以,人民幣的匯率可能是扭曲的。
人民幣實行浮動匯率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展,我國經濟必然要融入世界,人民幣實行浮動匯率制已是大勢所趨。如果人民幣實行浮動匯率制,根據近年來各項經濟指標的狀況,從巨觀經濟的原理來說,人民幣存在升值壓力。但是,僅指出這點是遠遠不夠的。一種貨幣對另一種貨幣是否升值,首先要探討匯率的生成機制,在知道匯率生成機制的條件下,我們才能確切判斷匯率是否會變動,以及怎么變動。
探討人民幣是否升值的問題,最理想的方法是確定人民幣兌美元長期匯率的生成機制。但由於人民幣一直實行固定匯率制,基本經濟狀況的變化難以從其匯率上得到很好反映,所以,《貨幣價值論(從匯率生成機制看人民幣升值前景)》選擇美元兌日元的匯率以及影響該匯率的各因素作為時間序列的樣本,進行回歸分析,以確定這兩種貨幣的匯率生成機制。1973年後,這兩種貨幣都實行浮動匯率制,筆者認為,它們的匯率基本上是由市場因素決定的。再者,美日兩國是當今世界兩大經濟體,研究它們的匯率問題所得到的結論應該對其他貨幣的匯率有較大的借鑑作用。
在確定了經濟中對長期匯率有影響的各個指標之後,《貨幣價值論(從匯率生成機制看人民幣升值前景)》對各指標數據進行實證研究,結果顯示:
在浮動匯率制條件下
①通貨膨脹率較低的國家,其貨幣長期來說有升值的趨勢;
②利率較高的國家,其貨幣長期來說有升值的趨勢;
③貿易長期呈逆差的國家,其貨幣長期來說有貶值的趨勢;
④接受外國直接投資流量大於對外國直接投資流量的國家,其貨幣長期來說有升值的趨勢。
由實證研究獲得的匯率生成機制的證據,結合近十幾年中國經濟的相關數據,筆者認為,
人民幣確實存在升值壓力
但人民幣急劇升值或馬上放棄對匯率的嚴格管理並不可取。為糾正人民幣匯率的扭曲,每年進行溫和的升值是比較適宜的選擇。在連續凡年升值,經常項目收支趨於平衡後、應實現人民幣的自由兌挨。

作者簡介

出生

王時芬,生於1966年,上海市人。

學歷

1988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外文系,文學士。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管理學碩士、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經濟學碩士、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博士、上海大學國際工商與管理學院金融系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是總量經濟學、國際金融、外國直接投資。曾用中、英文發表數十篇論文及譯作。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問題的緣起
第一節 人民幣長期實行固定匯率制
第二節 中國匯率制度的某些改革
第三節 實行固定匯率制的利弊
第四節 中國的匯率制度面臨進一步改革
第五節 如何確定人民幣是否應該升值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對匯率理論研究的概述
第二節 易綱、張磊的《國際金融》
第三節 乾杏娣的《經濟成長與匯率變動——百年美元匯率史》
第四節 R.LeslieDeak的《預測匯率》
第五節 JianzhouZHU的《匯率模型的基本方法:探討購買力平價的擴展理論》
第六節 LawrenceH.Officer的《長期有效匯率和物價比率:對購買力平價理論的檢驗》
第七節 日本經濟學家的《亞洲貨幣的平衡匯率》
第三章 對長期匯率形成機制的理論探討
第一節 影響長期匯率變動的因素
第二節 經常項目變動
一、通貨膨脹率和購買力平價理論
二、經常項目的差額
第三節 資本項目變動
一、資本項目的規模已大大超過經常項目
二、利率、利率平價理論和國際資本流動
三、外國直接投資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計量模型、樣本數據
和回歸結果的分析
第一節 基本假設
第二節 計量模型
第三節 樣本數據的選擇
第四節 用於回歸的數據、回歸結果的檢驗及分析
一、用於回歸的數據
二、對各個自變數相關性的檢驗
三、根據計量模型進行的線性回歸分析
四、略去兩國相對外國直接投資流量以後的回歸分析
五、略去通貨膨脹率或兩國貿易差額以後的回歸分析
六、將美日兩國的各變數分成1974~1986年、1987~2003年兩個階段進行回歸分析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人民幣匯率展望
和未來研究的構想
第一節 人民幣匯率展望
一、人民幣有升值的壓力
二、人民幣有控制升值和可自由兌換
第二節 未來研究的構想
一、精確化計量模型的係數
二、計算平衡匯率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對人民幣兌美元
的理論匯率的簡單測算
附錄 改革開放以來人民幣匯率改革及其與外貿順差、經濟成長、外匯儲備關係的實證研究
參考文獻
後記
……

創作背景

西方經濟學中關於解釋貨幣價值如何決定和因何變動的理論。
西方經濟學者對此問題有多種學說。其中有些是比較正確的,如勞動價值學說;有些則是錯誤的,如生產費用學說、邊際效用學說、名目學說以及貨幣數量學說等。

勞動價值學說

認為貨幣(金、銀)的價值及其變動取決於生產它所需要的勞動量及其變動。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三位主要代表W.配第、A.斯密和D.李嘉圖都倡導這種學說。配第認為,若將一盎司銀從秘魯運到倫敦所必需的時間與生產小麥一蒲式耳所必需的時間相同,則二者就有相等的交換價值。若發現新礦,以同一時間能產出二盎司銀,則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小麥的價值就將上漲二倍。斯密也認為金銀價值與其他貨物價值的比例,取決於一定數量金銀上市所必需的勞動量對一定數量他種貨物上市所必需的勞動量的比例(按上市所必需的勞動量包括生產和運輸所必需的勞動量)。李嘉圖則更明確無誤地表述了貨幣(金、銀)的價值為其生產所必需的勞動量所決定,其變動亦隨其生產所必需的勞動量之增減為轉移的見解。他認為金銀也如其他一切商品,其價值只與其生產和運到市場所必需的勞動量成正比例。金價之所以比銀價貴15倍,只是因為獲得一定量的黃金必需花費15倍於白銀的勞動量之故。他認為金銀的價值無疑會因為發現更富饒的新礦山而變動,也會由於採礦技術和機器的改良而變動。

生產費用學說

認為貨幣的價值及其變動取決於生產它所需的生產費用及其變動。如重農主義的先驅者R.坎蒂隆(1680~1734)說金銀有其固有的價值,其價值與其生產費成正比。斯密雖倡導了正確的勞動價值學說,但同時卻又表述了這種庸俗的生產費用學說。如他說,銀的價格已逐漸跌落到自然價格的限度,即銀的價格僅夠支付其上市所需支給的勞動工資、資本利潤及土地地租了。他還說,在貴金屬價格中,地租所占的部分還小,工資與利潤已構成貴金屬價格的大部分。斯密明言貴金屬即貨幣的自然價格為工資、利潤及地租等三種收入所構成,亦即為這三種收入的數額所決定。又如N.W.西尼爾(1790~1864)也認為金銀成為貨幣並未改變其原有的性質,其價值仍為支配商品價值的生產費法則所支配。J.S.密爾更明確地說,貨幣是一種商品,其價值亦與一般商品的價值相同,為其需求與供給所決定,但就終極與平均而言,則為其生產費所決定。因鑄造貨幣的材料金和銀都是一種商品,它與其他商品沒有什麼不同,故其價值也和其他商品的價值一樣,為其生產費所決定。
上述兩種學說都把貨幣等同於鑄造貨幣的幣材金和銀,故即運用解釋金銀價值的原理來說明貨幣的價值,因而兩種學說都被稱為幣材價值學說。其所以將貨幣等同於金銀並以幣材來說明貨幣的價值,則是基於當時所實行的貨幣制度系金本位制或銀本位制,在市場上流通著金銀貨幣,而且金銀貨幣可以自由熔毀為金銀,金銀亦可自由鑄造為金銀貨幣,在金銀貨幣和金銀之間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之故。

邊際效用學說

根據邊際效用原理來解釋貨幣價值。在金屬貨幣已經不是貨幣的支配形態的時候,上述兩種幣材價值學說失去了其主要的理論根據,於是就產生出這種邊際效用學說。此學說的主要代表人是奧地利學派的F.von維塞爾和L.von米塞斯(1881~1973)。他們認為,貨幣之所以能同商品相交換,是交換雙方都認為兩者的邊際效用相等之故,故對貨幣亦須承認其具有效用。但貨幣自身則是不能直接滿足持有人的欲望的,因而不能認為貨幣自身具有任何效用,於是貨幣的效用即其主觀的交換價值,便只有從其客觀的交換價值即其購買力導出。即貨幣的效用為使用其購買力所能夠購買的一般商品的效用所決定。因而今日貨幣的效用便從昨日貨幣的購買力,即其貨幣所能購買的一般商品的效用導出,昨日貨幣的效用又從前日貨幣的購買力即其貨幣所能購買的一般商品的效用導出。將此過程無限追溯上去,就可以說貨幣的價值為最初充當貨幣作用的商品的效用所決定。這就是說,今天貨幣的價值為數百年前充當貨幣作用的幣材的效用所決定。這種說法顯然是錯誤的。

名目學說

認為貨幣的價值與貴金屬的價值無關,而僅僅是一個名目的存在。此學說可分為國定學說與要求權學說兩個類型。國定學說認為貨幣本身無價值,其價值即為國家所賦與的名目價值。N.巴本(1640~1698)就認為貨幣是國家創造的,其價值是由國家的權威所規定的。現代名目主義者G.F.克納普(1842~1926)亦認為貨幣是“國家法制的創造物”,是票券的支付手段。此票券上所標明的價值不需真為實質價值而僅為名目價值。紙幣銀行券及輔幣上所標明的價值,不待說是名目的,就是金屬貨幣上所標明的價值也是名目的。其所以是名目的,是由於這種貨幣所提供的效用仍以流通的滿足為主。這種學說自然是錯誤的。國家雖有權規定貨幣的名目價值,卻無力強使貨幣具有與其名目價值相等的實際交換價值。
要求權學說又名憑證學說,其主要代表人是F.本迪克森(1864~1920)。本迪克森認為貨幣是生產與消費之間的媒介物。提供勞務取得貨幣的人擁有要求相應數量的相對勞動的權利。故貨幣就是基於先行勞務而獲得的並用以換取消費品的要求權,或貨幣是基於所提供的先行勞務而獲得的,並用以要求相對勞務的憑證。貨幣既是一種要求商品的要求權或憑證,則其價值自然就為此要求權或憑證所能獲得的商品的價值所決定。本迪克森等認為,貨幣一單位的購買力為全社會的商品總量與購買商品的貨幣總量之比所決定。因而商品總量增加一倍,貨幣一單位的購買力就隨之增加一倍;反之,貨幣總量增加一倍,則貨幣一單位的購買力就隨之減少一半。這實際上就是一種貨幣數量說

貨幣數量說

認為在貨幣數量的變動與貨幣價值及一般物價的變動之間存在著一種因果關係。
貨幣數量說的最早倡導人是J.博丹(1530~1596)。早期的著名代表有J.洛克(1632~1740)、孟德斯鳩(1689~1755)、坎蒂隆、D.休謨 (1711~1776)、李嘉圖和J.S.密爾等。現代則有I.費希爾(一譯費雪,1867~1947)所倡導的現金交易說,劍橋學派的A.馬歇爾和A.C.庇古所倡導的現金金額說。在當代又有M.弗里德曼所倡導的現代貨幣數量說。
貨幣數量說盛行400餘年,被認為是資產階級經濟學者解釋貨幣價值和一般物價的主要學說。故現代一般資產階級經濟學者的著作均不再談論上述的勞動價值學說和生產費用學說,而僅論述貨幣數量說。貨幣數量說之所以成為解釋貨幣價值的主要學說,是因為貨幣數量說與上述各種學說的矛盾不大而在某種解釋下可以相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