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

邑,yì,從(wei)人。表城邑。

會意。甲骨文字形。上為囗(wéi),表疆域,下為跪著的人形,表人口。合起來表城邑。“邑”是漢字的一個部首,變體為右耳旁。從“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關。城市,都城,舊指縣,古代諸侯分給大夫的封地,古同“悒”,指愁悶不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邑
  • 外文名:cities ;state
  • 拼音:yì
  • 筆畫:7
  • 五筆:KCB
  • 倉頡:RAU
  • 部首:邑
  • 總筆畫:7畫
  • 五筆:KCB
  • 筆順編號:2515215
  • 四角編碼:60717
  • 鄭碼:jyia
  •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091
  • 詞性:名詞
  • 筆順讀寫:豎橫折橫 橫折 豎橫豎彎鉤
  • 結構:上下結構
  • 造字法:會意
基本信息,謎語,音韻參考,基本解釋,詳細解釋,相關成語,相關詞語,字型字形,古籍解釋,英語翻譯,方言集匯,小百科,

基本信息

漢字:邑(yì)
演變甲骨文演變而來
引自丁再獻、丁蕾《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十九章第二節,中國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注音:yì
部首:邑 部首筆畫:7 總筆畫:7
康熙字典筆畫( 邑:7;)
五筆86:KCB 五筆98:KCB 倉頡:RAU
字形結構
【首尾分解查字囗巴(weiba) 【漢字部件構造】囗巴
筆順編號:2515215 角號碼:60717 UniCode:U+9091
筆順讀寫:豎橫折橫 橫折 豎橫豎彎鉤
民俗參考
漢字五行:土 吉凶寓意:吉 是否為常用字:是
姓名學:非姓氏,多用男性

謎語

謎語:嘴兒高高掛,儘是巴結話(打一字)——邑
謎語解析:“嘴”即為“口”,“口”在“巴”字上面,即為“邑”yì。

音韻參考

[音]:緝部闕母,i?p
[廣 韻]:於汲切,26緝,yi,深開三入侵B影
[平韻]:入聲十
[粵 語]:jap1
[閩南語]:ip4

基本解釋

1.城市,都城:城邑。都邑。
李朝威《柳毅傳》:”則洞庭之城邑,不足為邑也。“
2.舊指縣:邑人(同鄉的人)。邑庠(明清時稱縣學)。邑宰。
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久不售。”
3.古代諸侯分給大夫的封地:采邑。
戰國策·荊軻刺秦王》:”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千金,邑萬家。“
4.古同“悒”,愁悶不安。
吳質《答東阿王書》:”凡此數者,乃質之所以憤積於肊,懷眷而悁邑者也。“

詳細解釋

邑(yì)(根據隸定字形解釋)會意。字從囗(wéi),從巴。“巴”意為“附著”、“黏著”。“囗”指“國”、“城”。“巴”與“囗”聯合起來表示“附屬國”、“衛星城”。本義:(大國的)附屬國、(首都的)衛星城。說明:商代甲骨文有“大邑商”,那是指作為國都衛星城而言的是先商封地商河古城。辨析:都和邑。“都”字從者,從邑。“”本指“非農戶口家庭”、“城市居民家庭”,特指“皇家”、“王室”。故“都”是特指居住有帝王家庭的城邑。“邑”是指一般意義上的城市、城邦。
①古代稱侯國為邑〖state〗
邑,國也。——《說文》。段玉裁註:“《左傳》凡稱人曰大國,凡自稱曰敝邑。古國邑通稱。”朱駿聲通訓定聲:“《書》‘西邑夏’、‘天邑商’、‘大邑周’,皆謂國。”
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左傳·僖公四年》
又如:敝邑(對本國的謙稱)
國都,京城〖capital〗
邑外謂之郊。——《爾雅》。郭璞註:邑,國都也
商邑翼翼。——《詩·商頌·殷武》(翼翼:整齊的樣子)
是以論其遷邑易京,則同規乎殷盤。——漢·張衡《東京賦
又如:商邑(商都)。又指舊都
天子治居之城曰都,舊都曰邑也。——唐·慧琳《一切經音義》
又如:邑廟(城隍廟);邑野(都邑郊野)
③指古代無先君宗廟的都城〖city〗
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左傳》。孔穎達疏:小邑有宗廟,則雖小曰都,無乃為邑,為尊宗廟,故小邑與大都同名
又如:邑郛(城郭);邑門(城門;都邑之門)
④泛指一般城鎮。大曰都,小曰邑〖city〗
史記·五帝本紀》:“一年而所居成,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小則獲邑,大則得城——宋·蘇洵六國論
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宋·王安石《傷仲永》
而倖免協濟,免為他邑代庖。--明 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袁可立)家廟記》
邑小不足容。——清·張廷玉《明史》
攝篆旁邑。——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邑有成名。——《聊齋志異·促織
俾入邑庠。——《聊齋志異·促織》
又如:邑人(鄉邑中的人);邑子(同鄉,同邑人);邑屋(村舍);邑落(村落);邑黨(鄉黨);邑閭(里巷的門);邑鄰(鄰里)
⑤舊時縣的別稱〖county〗
秦有天下,裂都會而為之郡邑。——唐·柳宗元《封建論
故今之邑民,最獨畏旱而旱輒連年。——宋·王安石《上杜學士言開河書》
公(袁可立)至,即盡收訟牒委各邑理之。——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又如:邑乘(縣誌;地方志);邑僚(縣府中的同僚);邑尉(縣尉);邑宰(縣邑之長。即縣令)
⑥通稱諸侯的封地、大夫的采地〖fief;feud〗
邑萬家。——《戰國策·燕策》
然廣不得爵邑。——《史記·李將軍列傳》
又如:邑入(貴族在封地上所收的租稅);邑(邑,采邑;祭肉。借指封地的收入);邑錢(封邑的租稅收入);邑賞(封地和賞賜);邑粟(采邑的賦粟);邑族(封地和宗族);邑國(古代大夫、諸侯的封地);邑租(封邑的租賦)
⑦居民聚居的地方〖village;town〗
邑犬群吠。——唐·柳宗元《柳河東集
農村公社,古稱為邑。邑:說文解字,“邑,國也”即國家,作於春秋的論語,尚有“十室之邑”之稱邑為“小國寡民”。左傳桓公十二年“以四邑”也注邑為國。邑或國,即農村公社,殷虛書契卷三有“大邑商”。書經多士篇有“天邑商”。天也是大,即商為大國,其它都是小國,即小邑。說明殷代少數民族的小國,也都是農村公社形式的邑。殷王伐邑二十,取邑四十,數量相當多。邑又稱為方,中國字是多義字,此方與有農器意義的方不同。詩經甫田章“以社以方”,方與社對舉,具有社之義。古稱社稷為國家,方即社,即國家。足知殷之方國,和邑、洞等,都在農村公社的基礎上,進入歷史時代。殷代大小國家,都由農村公社建立起來。公社領袖占有土地,並把附屬土地之上的農民固定住下,不準自由遷居,供其剝削,自然成為農奴。(摘自黃現璠著《中國歷史沒有奴隸社會》廣西師範學院油印,1981年10月)

相關成語

·通都大邑 ·通都巨邑 ·通衢大邑 ·通邑大都 ·

相關詞語

邑人
邑人
邑庠
邑城
邑君
邑士
邑野
邑商
邑吏
夏邑
邑司
邑里
邑侯
邑豪
邑國
邑丞
邑廟
yìrén
〖townspeople〗同邑的人
率妻子邑人。——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邑人奇之。——宋·王安石《傷仲永》
謁於邑人,不使學。——宋·王安石《傷仲永》
邑人以為榮。——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字型字形

1.篆書
2.隸書
3.魏碑
邑
4.楷書
邑-楷書-隋代-智永邑-楷書-隋代-智永
邑-楷書-唐-歐陽通-道因法師碑邑-楷書-唐-歐陽通-道因法師碑
5.行書
邑-行楷-唐-李邕-李思訓碑邑-行楷-唐-李邕-李思訓碑
邑-行書-宋-蘇軾邑-行書-宋-蘇軾
邑-行草-東晉-王羲之-澄清堂帖邑-行草-東晉-王羲之-澄清堂帖
6.草書
邑-草書-唐-懷素-草書千字文邑-草書-唐-懷素-草書千字文
邑-草書-隋-智永真草千字文邑-草書-隋-智永真草千字文
邑-草書-東晉-王羲之-澄清堂帖邑-草書-東晉-王羲之-澄清堂帖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集韻》於汲切《集韻》《韻會》乙及切《正韻》一入切,𠀤音浥。《說文》國也。《正韻》都邑也。《釋名》邑,人聚會之稱也。《史記·五帝紀》舜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周禮·地官·小司徒》四井為邑,四邑為丘。
又《載師》以公邑之田任甸地,以家邑之田任稍地。《注》公邑,謂六遂之餘地。家邑,謂大夫之采地。
又王畿亦稱邑。《書·湯誓》率割夏邑。《詩·商頌》商邑翼翼。
又侯國亦稱邑。《書·武成》用附我大邑周。《詩·大雅》作邑於豐。
又於邑,氣逆結不下也。《楚辭·九章》氣於邑而不可止。《前漢·成帝贊》言之可為於邑。《注》於邑,短氣也。
又邑邑,與悒悒通。《史記·商君傳》安能邑邑待數十百年。
又複姓。《廣韻》漢有邑由氏。
又《集韻》《正韻》𠀤遏合切,音姶。阿邑,與阿匼同,諂諛迎合貌。《前漢·張湯傳》以智阿邑人主,與俱上下。
又葉弋灼切,音藥。《後漢·杜篤·論都賦》成周之隆,乃卽中洛。遭時制都,不常厥邑。 《說文》從口,音圍,象四境。卪聲。尊𤰞大小有等,故從卪會意。偏旁作阝,俗從口從巴。非。
備考:《篇海類編》同邼。
說文解字
國也。從囗;先王之制,尊卑有大小,從卪。凡邑之屬皆從邑。

英語翻譯

area,district,city,state, county

方言集匯

◎ 粵語:jap1
客家話:[海陸豐腔] rip7 [客英字典] jip7 [沙頭角腔] jip7 [寶安腔] jip7 [陸豐腔] jip7 [台灣四縣腔] jip7 [梅州腔] jip7 [客語拼音字彙] yib5

小百科

先秦民眾聚居地,包括城市或村鎮及其附屬田地。商代甲骨文即有“作邑”的記載,並稱都城為“大邑商”,還卜問其年成收歉;《尚書·盤庚》亦稱所遷都城為“新邑”。說明邑可指最大的城市首都並包括其附近農田。同時,甲骨文又有“土方征於我東鄙,■二邑”,以及“廿邑”、“卅邑”等語,則應是指邊區的小居民點。這種情況在西周同樣存在,文王“作邑於豐”。周公作新大邑於東國洛”,均指興建都城;而康王封宜侯賜“邑卅又五”,厲王賜鬲從田“十又三邑”,則是指地方上的小居民點。沿襲到春秋時,便有“十室之邑”、“百室之邑”、“千室之邑”等說法,表明聚居地規模大小可以相差懸殊。所以,有的諸侯賞賜大臣一次能多到“二百又九十又九邑”。有的國,卿可以享有百邑,大夫享有九十邑;而另一些國,諸侯賞賜卿六邑;晉國的邑甚至擁有百乘兵力,其規模相當一位大臣的全部采地。進入戰國,“千丈之城、萬家之邑相望”,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殖,城邑也迅速擴大增多。較大的都邑常有版築城垣環繞,傳說王都方九里,諸侯國都方五里或三里不等,國內其他城邑則相應縮減規模。所謂“邑無百雉之城”,是說國都之外的城市最大的也不過城周三百丈而已,這當是春秋以前的情況。漢以後,皇后、公主所食之縣曰邑,各級封爵的封國亦往往稱之為“封邑”或“國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