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惡性循環論

貧困惡性循環論

美國的經濟學家拉格納·納克斯提出了一個“貧困惡性循環論”。

拉格納·納克斯認為,“窮國之所以窮,就是因為它們窮”。這種同義反覆的理論就是所謂“貧困的惡性循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貧困惡性循環論
  • 提出者拉格納·納克斯
  • 提出時間:1953年
  • 出自:《不已開發國家的資本形成》
簡介,理論,不足之處,

簡介

“……當然暗含著一系列循環作用的力量,它們趨向於以這樣一種方式相互作用並反覆作用致使一個貧困的國家處於一種貧困狀態。這種循環力量的特定事例並不難於想像。比如,一個貧困的人可能沒有足夠的食物;由於營養不足,他的健康狀態可能會比較虛弱;由於體力較差,他的工作能力可能比較低,這意味著他是貧窮的,而反過來這又意味著他將沒有足夠的食物;以此類推。適用於作為一個整體的國家的這樣一種情形可以用如下一個古老的命題來加以概括:”一個國家是貧困的,因為他是貧困的。”

理論

1953年,哥倫比亞大學的羅格納·納克斯(Ragnar Nurkse)在《不已開發國家的資本形成》一書中提出了貧困惡性循環理論,納克斯認為,資本匱乏是阻礙開發中國家發展的關鍵因素。由於開發中國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投資的資金供給(儲蓄)和產品需求(消費)都不足,這就限制了資本形成,使開發中國家長期陷於貧困之中。
“貧困惡性循環理論”包括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
在供給方面,開發中國家由於經濟不發達,人均收入水平低下,低收入意味著人們將要把大部分收入用於生活消費,很少用於儲蓄,從而導致了儲蓄水平低,儲蓄能力小;低儲蓄能力引起資本稀缺,從而造成資本形成不足;資本形成不足又會導致生產規模難以擴大,勞動生產率難以提高;低生產率造成低產出,低產出又造成低收入。這樣,周而復始,形成了一個“低收入——低儲蓄能力——低資本形成——低生產率——低產出——低收入”惡性循環。
在需求方面,資本形成也有一個惡性循環。開發中國家經濟落後,人均收入水平低下,低收入意味著低購買力和低消費能力;低購買力導致投資引誘不足;投資引誘不足又會造成資本形成不足;低資本形成使生產規模難以擴大,生產率難以提高;低生產率帶來低產出和低收入。這樣,也形成了一個“低收入——低購買力——低投資引誘——低資本形成——低生產率——低產出——低收入”的惡性循環。
(供給,“低收入→低儲蓄能力→低資本形成→低生產率→低產出→低收入”的惡性循環;
需求,“低收入→低購買力→投資引誘不足→低資本形成→低生產率→低產出→低收入”的惡性循環。)
綜上所述,納克斯總結成一句話:“一國窮是因為它窮”( “A country is poor because it is poor”);或者翻譯為“窮就是因為它窮”。
要打破這種貧困惡性循環,必須進行大規模、全面的投資,實施全面增長的投資計畫。通過同時在許多工業部門之間相互提供投資引誘,使各部門的投資有利可圖,資本形成就能實現,惡性循環就能擺脫。

不足之處

1、它混同了儲蓄水平和儲蓄率,經濟成長的啟動力量來自儲蓄比率而非儲蓄水平。
2、認為窮國缺乏儲蓄能力的觀點不符合事實。
3、開發中國家的儲蓄率不高,不能只歸咎於收入水平,還應當考慮到社會、政治以及其它制度方面的因素妨礙了對儲蓄的刺激。
4、市場容量不足的說法有片面性。
5、該理論無視利用外資的可能性。
納克斯貧困惡性循環理論的啟示
貧困地區金融資源配置的扭曲從供給和需求兩方面使貧困地區陷入了貧困惡性循環中,形成了“金融資源配置扭曲-貧困-金融資源配置扭曲”的“惡性循環圈”。我國貧困地區金融資源配置扭曲表現在金融人才匾乏、金融機構服務缺位、金融資源配置的非市場和低效率狀態等方面,打破貧困地區金融資源配置扭曲從以下方面著手:
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扶貧力度,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制定各種金融優惠政策,完善金融市場體系,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建立良好的金融服務體系,大力開展金融生態環境建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