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惡性循環理論

貧困惡性循環理論

貧困惡性循環理論(vicious circle of poverty)是美籍愛沙尼亞經濟學家,哥倫比大學教授納克斯(Nurkse)於1953年在其著作《不已開發國家資本的形成》一書中提出的關於資本與經濟發展關係的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貧困惡性循環理論
  • 外文名:vicious circle of poverty
  • 出處:《不已開發國家資本的形成》
  • 提出者:哥倫比大學教授納克斯
簡介,主要內容,

簡介

納克斯認為,“一國窮是因為它窮”(A country is poor because it is poor),即他認為開發中國家長期貧困的原因,並非國內資源不足,而是因為經濟中存在若干互相聯繫、互相作用的“惡性循環系列”。

主要內容

貧困惡性循環理論主要從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的循環來論述:
(1)從供給方面看,資本形成有一個惡性循環。開發中國家經濟不發達,人均收入水平低,低收入意味著人們不得不把大部分收入用於生活消費,而又很少用於儲蓄,從而導致了儲蓄水平低、儲蓄能力低;低儲蓄能力會造成資本形成不足,資本形成不足又會導致生產規模難以擴大,生產效率難以提高;低生產率造成低產出,低產出又造成低收入。周而復始,形成“低收入—低儲蓄—低資本形成—低生產率—低產出—低收入”的惡性循環。
(2)從需求方面來看,資本形成同樣也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開發中國家經濟落後,人均收入水平低下,這就意味著較低的購買力和消費能力;低購買力導致引誘不足;投資引誘不足又會造成資本形成不足;資本形成不足又會使得生產規模難以擴大,生產率難以提高;低生產率又帶來低產出和低收入水平。這樣,形成“低收入—低購買力—低投資引誘—低資本形成—低生產效率—低產出—低收入”惡性循環。
關係圖如右圖。
貧困惡性循環理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