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界最小努力理論

“臨界最小努力”理論(the theory of cirtical minimum effect)是美國經濟學家利本斯坦(Harvey Leeibenstein)於1957年提出來的。

“臨界最小努力”主張開發中國家應努力使經濟達到一定水平,衝破低水平均衡狀態,以取得長期的持續增長。不發達經濟中,人均收入提高或下降的刺激力量並存,如果經濟發展的努力達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刺激小於臨界規模,那就不能克服發展障礙,衝破低水平均衡狀態。為使一國經濟取得長期持續增長,就必須在一定時期受到大於臨界最小規模的增長刺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界最小努力理論
  • 外文名:the theory of cirtical minimum effect
  • 出發點:貧困惡性循環和低水平均衡陷阱
  • 理論要點:打破“惡性循環”跳出“陷阱”
臨界最小努力理論的出發點,臨界最小努力理論的理論要點,臨界最小努力理論的評價,

臨界最小努力理論的出發點

該理論的出發點是:承認“貧困惡性循環”和“低水平均衡陷阱”在開發中國家的存在。

臨界最小努力理論的理論要點

理論要點:開發中國家要打破“惡性循環”跳出“陷阱”必須先使投資率足以使國民收入的增長超過人口的增長,從而人均收入水平得到明顯的提高,即:以“臨界最小努力”使國民經濟擺脫極度貧困的困境。
原因是開發中國家經濟成長中,存在著兩種對立的力量,即提高收入的力量和壓低收入的力量兩組相互對立、相互制約的努力。提高收入的力量決定於上一期的收入水平和投資,壓低收入的力量決定於上一期的投資規模和人口增長速度。
當壓低收入的力量大於提高收入的力量時,人均收入的增長會被人口的過快增長所抵消並退回到原來的“陷阱”中;只有當提高收入的力量大於壓低收入的力量時,人均收入才會大幅度提高,從而打破低收入穩定均衡。

臨界最小努力理論的評價

評價:
A、啟發性:使人們注意到投資規模的積極作用和人口壓力造成的現實的和潛在的威脅。
B、過分誇大了資本形成對促進經濟成長的重要性。有的經濟學家還指出,突破惡性循環,謀求經濟成長,並不一定需要一個“臨界最小努力”,小量資本投入也可以達到目的。因為,人均收入提高時,資本存量的質量、勞動力素質以及工作技能都可能得到改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