讖言

讖言

讖是巫師或方士等以讖術製作的一種隱語或預言,作為吉凶的符驗或徵兆,又稱讖語、符讖、符命,是迷信的說法,謂之將來會應驗的話;因通常配有圖,故又叫圖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讖言
  • 外文名:chèn yán
  • 解釋:預言;徵兆
  • 來源:史書
讖言chèn yán
讖言
《辭海》里對“讖”解釋:預言;徵兆。
歷史上的讖言主要保留在三種古文獻資料中:(1)史書;(2)哲學及宗教典籍;(3)小說。就目前來說,對讖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前兩種,對小說中讖言的研究則要少的多。
《後漢書·光武帝紀上》:“宛人李通等以圖讖說光武。”
史記·秦始皇本紀》:“亡秦者,胡也。”歷史學家認為此讖言是秦始皇修築長城的一個原因。
讖言一向來多用於政治鬥爭中,具有宗教神學色彩的政治宣傳心理學,以此為謀求權力者或已登上權力寶座的統治者大造輿論,從而收服具有傳統天命觀的民眾,證明其權力的合理性。讖緯神學在西漢末年的哀、平之際大興,王莽與劉秀就分別利用圖讖、符命,作為“改制”與“中興”的合法依據。在這些事件的推波助瀾之下,到了東漢,讖緯神學更成為占統治地位的思想。
道教也曾大量造作和利用圖讖,如太平道的“蒼天當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如魏晉南北朝時“老君應治,李弘應出”的讖語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