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陌生化

什麼叫語言陌生化?我想這個問題對於大都數的國中生來說都是一個陌生的概念,但是對於你的學習或許是沒有多么明顯的作用,但是如果掌握了語言陌生化的概念那么,不僅可以在學習上幫助你,在生活中也會對你有所幫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語言陌生化
  1. 一、語言陌生化的藝術魅力
    所謂“陌生化”,通俗點講,就是“換一種說法”,以陌生表現熟悉。我們在敘寫或陳述我們常見的事物或道理時,不用大多數人習慣採用的說法,而採用一種與眾不同的獨特的表現語言——一張“陌生的面孔”,會給文章帶來一道亮麗的色彩。有這樣兩句話:“春天來了。”“被細雨淋濕的鳥鳴跌落在河面上,江水微漲。微風拂來,夾岸的柳枝被風剪成絲縷,舞成一片婀娜。”(董華翱《守望春天》)兩句話表達了同一個意思,就是春天來了,這我們都能讀懂,但似乎後者更容易抓住讀者的心,因為它更容易引發我們詩意的聯想和想像,獲得一種美的感受。這種美感的獲得就是靠語言的陌生化。
    事實上,古往今來,許多文學家為我們樹立了語言陌生化的榜樣,這種例子可信手拈來。即便是在教材里也是隨處可見:
    ①我們這樣站著/溫柔地呼喚風/像呼喚姑娘們/使大地上所有的樹木都漲滿綠色的帆。(蘇教版必修一,江河《讓我們一起奔騰吧》)
    ②黃昏蹣跚在蒼茫的原野上。最後看見它好像醉漢似的頹然倒下,消失在黑夜裡了。(蘇教版必修三,黃藥眠《祖國山河頌》)
    ③我是你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數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蘇教版必修三,舒婷《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這些現當代著名的作家都十分注意綜合運用各種修辭手法,使得語言陌生化,雖然增加了讀者感知事物的難度,延長了感知時間,但卻使人在反覆品味中獲得一種審美愉悅,充分顯示了陌生化語言的獨特魅力。
    其實,學生的作文中偶爾也能見到一些頗見功底的陌生化句子:
    ④我的淚水是一批高貴的客人,它們常常在我聽音樂或讀書時悄然來臨。(星飛《讀心》)
    ⑤慢慢地,我感到自己智慧的小池塘正在漲滿,荒漠的心正在泛綠,這種感覺的暢快實在難以言喻,或許可以這樣說吧,讀書讓我的自身正化為一道光明,迅速地燒毀本來在我眼前的一片黑暗。(甜雯《詩意的證據》)
    我們不難看出,這兩個句子寫同一件事情:讀書的感受。而這些感受經過小作者的陌生化處理,即以一副陌生的面孔出現在我們的面前,使我們從另一角度欣賞到了常見事物的美感,體會到了語言陌生化的藝術魅力。
  2. 二、語言陌生化的方法技巧
分析這些句子,不難發現它們具有兩個共同特徵:從途徑上說,就是把抽象的事物具體化,把熟悉的事物陌生化;從方法上說,就是綜合運用諸如移用、通感、新奇的比喻與擬人等修辭手法。通過熟練運用這些方法,化腐朽為神奇,變習見為新異,從而使讀者獲得意想不到的美感體驗。
比喻是最常見的修辭手法之一,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化抽象為具體。新奇的比喻也可把尋常的事物陌生化,增加人和事物間的距離感,從而獲得美感。句①將小樹逐漸變綠說成是風帆逐漸鼓脹,句②直接將黃昏比喻為醉漢,都因新奇而別具美感。
比擬有擬人、擬物之分,也是常用修辭手法之一,它通過把物人化或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達到新穎別致、親切動人的藝術效果。前述句②“蹣跚”的“黃昏”,句③“疲憊的歌”,就明顯地運用比擬的手法,給山、河等事物以可感的形象、人為的特徵。在這裡,人與物、物與人、物與物之間特性互通,擺脫了就事說事,就物說物的蒼白、枯燥,給人鮮明的印象,具有豐富的美感。再如:
“冬天的樹用光禿禿的樹桿,一遍又一遍地臨摹著太陽的影子,丈量著歲月的長度。”(容蓉《冬日戀歌》)“臨摹”“丈量”都是人為的動作,此處讓“樹”具有,人物共通,給人以全新的感受。
什麼叫語言陌生化?確實是對於初三學習比較陌生的一個名詞,但是只要你掌握了這一個看似緝拿單但卻蘊含著深刻意義的詞語會對你有很大的幫助,希望你可以多掌握一些對你有幫助的知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