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胡黃連

西藏胡黃連

西藏胡黃連 (Picrohiza 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 ,又名假胡黃連,多年生草本植物,高 5~10 cm,根莖粗壯,長圓錐形,橫走。產於我國西藏南部、雲南西北部及四川西南部,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時採挖,去淨泥雜及地上部分,洗淨曬乾,得乾燥根莖入藥,以根莖粗大、體輕質脆、苦味濃著為佳。1963年以前,《中國藥典》記載的胡黃連均為主產於印度的印度胡黃連。1965年,同屬植物西藏胡黃連在海拔4400米的西藏南部和雲南北部被發現,其生藥形態、組織、水浸出物、醇浸出物及苦味度等方面與印度胡黃連非常類似,基本可以代替印度胡黃連藥用,並於1977年收載於《中國藥典》。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西藏胡黃連
  • 拉丁學名:RhizomaPicrorhizaeScro-phulariiflorae
  • 別稱:割孤露澤、胡連、西藏胡黃連
  • :植物界
  • :雙子葉植物綱
  • :玄參科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西藏胡黃連,多年生草本植物,高 5~10 cm,根莖粗壯,長圓錐形,橫走,長 15~50 cm,節間緊密,常常帶有暗棕色鱗片狀老葉及圓柱狀支根。葉近於基生,常集成蓮座狀;葉片匙形至卵形,長 2~7 cm,寬 1.5~3.5 cm,先端圓或鈍,基部漸窄成短柄,邊緣除基部以外均有鈍鋸齒,無毛,乾時變黑。花葶自葉叢中生出,高 5~15 cm,被腺毛,花密集成頂生穗狀圓錐聚傘花序;萼片 4,長 5~6 mm,其中一裂片幾線形,其他 4 裂片近披針形、狹長圓形至狹長橢圓形;花冠暗紫色或淺藍色,二唇形,內外具有疏柔毛;苞片、花萼均被毛,苞片卵形;雄蕊 4,二強,著生於花冠管中部;子房 2 室;胚珠每室多數,花柱細長,柱頭頭狀。蒴果卵圓形,長 9~12 mm,先端 4 裂。種子多數,長圓形,有光澤,具網眼。花期6~8 月,果期 8~9 月。
根莖:粗壯,橫走,節間密,常有暗棕色鱗片狀的老葉殘餘及鬚根,長15 ~ 50cm;葉:近根生,常集成蓮座狀;花:匙形或倒披針形,倒卵形至長橢圓形,長2 ~ 7cm,寬1.5~3.5cm,先端圓或鈍,基部漸狹成寬柄,邊緣除基部外均有鈍鋸齒;花冠較花萼長,其裂片甚不相等,後方裂片完全結合,花冠外面具腺毛,後方兩雄蕊花絲無毛,前方兩雄蕊花絲被腺質短柔毛;蒴果卵圓形,長12 mm,側面有深槽,主要室背開裂;果:種子長2 mm。

分布範圍

產於我國西藏南部、雲南西北部及四川西南部。

主要價值

醫藥價值
主治陰虛骨蒸;潮熱盜汗;小兒疳疾;濕熱瀉痢;黃疸;吐血;衄血;目赤腫痛;癰腫瘡瘍;痔瘡腫毒。內服:煎湯,6-12克;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浸汁點眼。
功效為退虛熱;消疳熱;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化學成分為西藏胡黃連根莖中含有3種環烯醚萜苷 即胡黃連苦苷I、II、III(picroside I, II, III)、胡黃連醇、胡黃連甾醇、香莢蘭酸、桂皮酸、阿魏酸、香莢蘭乙酮、D-甘露醇等,此外還含有樹脂、鞣酸、三棕櫚酸甘油酯及類倍半萜的揮髮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