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燒餅

襄汾燒餅

襄汾燒餅是襄汾人們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傳統風味麵食小吃。

經過和面、餳面、和面、成型、刷油、調味,然後在燒餅爐的鏊子上烘焙,當燒餅兩面被成淡黃色後,進入爐膛內烘烤,師傅們憑經驗經過8-10分鐘,香氣四溢金黃金黃的燒餅就出爐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襄汾燒餅
  • 外文名:Xfen sesame seed cake
  • 別稱:襄汾餅子、襄汾火燒
  • 主要原料:(雙龍湖國家濕地)優質小麥麵粉,(雙龍湖國家濕地)葵花、菜子、花生油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適宜人群:老中輕
  • 副作用:無
  • 儲藏方法:保鮮
襄汾的“襄”是“襄陵”的意思,而“汾”是“汾城”的意思。“襄陵”是春秋晉國國君晉襄公陵墓。“汾城”是戰國時期魏國的城邑。襄汾境內1954發現了丁村人化石,20世紀50年代發現的陶寺遺址。囉囉嗦嗦地說了這么多就是想說明襄汾燒餅這種美食是從人類農耕文明傳承來的。
襄汾燒餅(餅子)可追溯到人類種植、食用農作物的時期。勤勞勇敢的勞動人民,在長期的農耕生活中,把農作物磨成麵粉和成團,壓扁,架在火上燒烤。在燒烤過程中,農作物本身所含的油份被熟化,散發出自然的醇香,食之可口,外脆內酥,便於儲存,適宜攜帶,逐漸就成為人們喜歡食用的一種簡便食品。
“中華美食在山西,餅子就是其中一”、"山西餅子數襄汾,香氣四溢愛煞人”、三金三銀兩冒煙,二層樓房貼瓷磚,二層門樓拐個彎,小兩口在外餅子(燒餅)攤,孫子外孫學習專,老人看家心喜歡”。山西襄汾具有製作餅子得天獨厚的條件:四季分明,土地肥沃,(境內有雙龍湖國家濕地)灌溉便利,特別適宜農作物的生長,是歷史上有名的糧、棉、油生產基地。尤其西賈、永固、趙康、汾城盛產小麥,建立了優質小麥試驗田,資源豐沛。而小麥麵粉正是加工製作餅子的主要原料,且襄汾有諸多技術熟練的傳承人,形成了一支餅子技術骨幹隊伍。
襄汾餅子以皮酥口感好,香氣四溢獲得了很多人的喜愛。它在和面、餳面、刷油、調味、火候方面都有著獨門秘籍。不僅製作精細、用料考究,而且在繼承傳統餅子技藝和手法上,又將現代風味融入了餅子的製作中。餅子品種從單一的餅子,發展為油酥餅子、糖餅子、芝麻餅子、豆沙餅子等;形狀從圓形到半圓形、三角形等。
近幾年,隨著加工技術的日臻成熟和革新,餅子內容更為豐富:將烤好的餅子,從側面切開一半,或加入紅燒肉,或加入香腸,或加入煎蛋、滷蛋,或加入香菜辣椒,吃起來滿嘴留香,麻辣鮮美,那叫一個痛快過癮。在崇尚低碳生活的今天,夾豆芽、土豆絲、豆腐串等菜餅子也倍受食客青睞。
襄汾餅子,已在全國各地眾多食品中獨樹一幟,占有了一席之地。襄汾高保平等傳承的餅子製作工藝,是一份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為襄汾飲食文化發展歷程提供了佐證,已被納入市級非遺目錄,讓國人得以從另一角度了解襄汾,了解襄汾傳統文化。
隨著改革開放提供的便利條件,襄汾餅子在本地與外鄉都已形成龐大的飲食產業,全國各地都有襄汾餅子的加工者,僅西賈、南賈、趙康、永固就有近兩萬人在京、津製作燒餅,他們的家鄉被稱為餅子村。
2013年2月23日襄汾縣在永固鄉舉辦了燒餅製作專項職業能力考核鑑定班。
襄汾縣積極組織農村富餘勞動力外出創業,“永固餅子大軍”、“東毛餅子大軍”、“南賈餅子大軍”品牌不僅使襄汾數萬名農民走向富裕之路,也促進了縣域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為進一步將“襄汾燒餅”所包涵的獨特飲食文化發揚光大,使“襄汾燒餅”更加規範化、職業化、品牌化,襄汾縣加大對從業人員進行了農民進城務工指南、勞動權益保護、人社法律法規、職業道德等就業引導性培訓,受到農民朋友一致好評。
來自該縣永固鄉的160餘名燒餅製作從業人員現場操作,接受專業考評員的考核鑑定,合格者將由人社部門頒發國家統一的專項職業能力證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