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腎壯筋湯

補腎壯筋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傷科補要》卷三。具有補益肝腎,強壯筋骨之功效。主治損傷後期,肝腎虧損。症見筋骨痿軟,腰膝無力,步履艱難,頭目眩暈,形體消瘦,舌淡脈弱者。

基本介紹

  • 出處:《傷科補要》卷三
  • 功用:補益肝腎,強壯筋骨
歌訣,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義,運用,加減化裁,附註,附方1補腎壯筋湯,附方2補腎壯筋湯,附方3六味地黃丸,附方4當歸地黃飲,化裁方之間的鑑別,

歌訣

補腎壯筋湯熟地,當歸續斷與牛膝,茯苓青皮山茱萸,杜仲芍藥五加皮。

組成

熟地、山茱萸各15g,青皮6g,白芍、川斷、杜仲、當歸、茯苓、五加皮、牛膝各10g。

用法

用河水煎服。

功用

補益肝腎,強壯筋骨。

主治

損傷後期,肝腎虧損。症見筋骨痿軟,腰膝無力,步履艱難,頭目眩暈,形體消瘦,舌淡脈弱者。

方義

關節脫位、傷筋及骨折等損傷後期,瘀去骨接,病情近愈,但氣血未充,肝腎虧損,筋骨萎縮,則骨痂生長緩慢,頭目眩暈,腰膝無力;或筋骨鬆懈,則關節脫位。治當補益肝腎,強壯筋骨之法。方中熟地、當歸、白芍、山茱萸補益肝腎之精血,精血充旺,則筋骨強壯;配以杜仲、牛膝、五加皮補益肝腎,強壯筋骨;茯苓、青皮理氣益脾,以助運化。諸藥合用,共奏補肝腎、強筋骨之效。

運用

本方治損傷後期,肝腎虧損證。以筋骨痿軟,腰膝無力,頭暈目眩,消瘦,舌淡脈弱為辨證要點。現常用治習慣性關節脫位、傷筋、骨折恢復期、年老骨折等證屬肝腎虧損者。

加減化裁

若加龜膠、枸杞則更增筋骨之力;氣虛可加黨參、黃芪、白朮。

附註

附方1補腎壯筋湯

組成:當歸、香附、薑黃7.5g,牛膝、故子、陳皮、烏藥、海桐皮各9g,五加皮、乳香、沒藥、紅花、甘草各6g,枸杞12g。
功用:活血行瘀,理氣健脾,補腎壯筋。
主治:傷後腎經虛弱。

附方2補腎壯筋湯

組成:當歸身9g,熟地15g,白芍9g,川芎6g,黨參9g,白朮9g,杜仲15g,芡實15g,木瓜9g,牛膝6g,茯苓9g,五加皮9g,炙甘草6g。
功用:益氣血,補肝腎,強筋骨。
主治:跌打損傷,肝腎虛弱者。
出處:《農村常見骨折中西醫結合治療》

附方3六味地黃丸

組成:熟地、山萸肉、山藥、澤瀉、茯苓、丹皮。
功用:補腎助氣化。
主治:腎陰不足、氣化不行、虛火內擾證。
出處:《小兒藥證直訣》

附方4當歸地黃飲

組成:熟地、山萸肉、山藥、當歸、牛膝、杜仲、炙甘草。
功用:補益肝腎,強腰健膝。
主治:肝腎虛損、腰酸疼痛證。
出處:《景岳全書》

化裁方之間的鑑別

當歸地黃飲、補腎壯筋湯均以熟地、山萸加當歸、牛膝等入肝血之品化裁而成。變滋陰補腎之方為養血補肝之劑,而有滋水涵木之功,其治療重心在肝而不在腎。兩方更伍強筋壯骨之品而長於養血強筋,較之六味地黃丸滋腎化氣又有所不同,故其所治之證並非純為腎陰不足,更見肝雪虧虛;非氣化不行,乃筋脈失養,而以腰膝酸痛為其病理特徵。前方配伍山藥、炙甘草,長於補脾益氣、培補化源,為養肝強筋之平劑;後方配伍茯苓、白芍、杜仲、續斷、五加皮、青皮養血強筋、壯腰健膝力強,更能祛風除濕、行氣止痛。故其所治之腰膝疼痛非但勞輒痛甚,風雨之日尤痛不堪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