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衣

行衣

漢服男裝的一種,外形類似於深衣,但和深衣有本質不同。明朝時由60歲以上並擔任過官府吏員,且無犯罪記錄的老者在鄉約時穿著。具有士人正裝的性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行衣
  • 拼音:xíng yī
  • 注音:ㄒㄧㄥˊ ㄧ
  • 解釋:出行所穿的服裝
拼音,其它解釋,用途,基本特徵,

拼音

xíng yī
ㄒㄧㄥˊ ㄧ

其它解釋

行衣
1. 出行所穿的服裝。 唐 李商隱 《謝河南公和詩啟》:“坐席行衣,分為七覆;煙花魚鳥,置作五衡。” 宋 林逋 《送式遵師謁金陵王相國》詩:“ 天竺 孱顏暫掩扉,講香浮穗上行衣。” 清 昭連 《嘯亭續錄·服飾沿革》:“燕居無著行衣者,自 傅文忠 征 金川 歸,喜其便捷,名‘得勝褂’,今無論男女燕服皆著之矣。”
2. 指穿行衣的人。 唐 韓翃 《送劉評事赴廣州使幕》詩:“蠻府參軍趨傳舍, 交州 刺史拜行衣。” 明 無名氏 《節俠記·送別》:“浄、醜、外扮一冠服、一行衣、一野服上。”

用途

王夫之的《識小錄》中有記載:“鄉約必六十以上,非曾充吏胥有公私過犯者為之…衣布行衣…系大帶,白襪青鞋”

基本特徵

外形與朱子深衣基本相似,但其下擺兩側有開叉,無擺;而深衣是沒有開叉的。且行衣為通裁製,佩簡化大帶;深衣乃衣裳連制,下裳由十二片組成,佩蝴蝶結古法大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