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衣(漢族禮服)

深衣(漢族禮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深衣屬於漢服,是起源於虞朝的先王有虞氏,把衣、裳連在一起包住身子,分開裁但是上下縫合,因為“被體深邃”,因而得名。通俗地說,就是上衣和下裳相連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為邊緣(稱為“衣緣”或者“純”);其特點是使身體深藏不露,雍容典雅。現代人文學者建議將深衣作為中華地區的漢服來推廣,作為漢族文化的代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深衣
  • 外形特點:上衣與下衣連在一起
  • 辭彙起源:先秦經典《禮記》的《深衣》篇
  • 服飾風格:雍容典雅,大方
  • 製作工藝:1 購布 2確定各部位尺寸 3 剪裁
  • 相關服制儒服縫掖青衿襌衣中單
  • 現代相似:風衣
基本簡介,特點,製作工藝,典籍記載,《禮記·深衣》,東漢鄭玄,唐代孔穎達,南宋·朱熹,元代·吳澄,明式深衣,清代·江永,其他,結構內涵,忌諱注意,補充說明,

基本簡介

深衣(shēn yī)來源於先秦經典《禮記》的《深衣》篇,狹義概念上是一種特定服飾款式的名稱,其上衣﹑下裳分開裁剪並縫合到一起,並有一定的製作規範。按《禮記·玉藻》記載為古代諸侯﹑大夫等階層的家居便服,也是庶人百姓的禮服。我國古代最早的服裝之一。廣義上的深衣概念指的是所有符合“被體深邃”特點的漢族傳統服飾。唐代馬周稍改其制,於其下著襴及裙,名為襴衫,唐宋士人多服襴衫。宋代又有仿古禮製作的深衣,為士大夫祭祀冠服的禮服。深衣作為一種服飾制度在禮法慎重的中國傳統社會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
幅巾深衣卡通圖片(明式深衣)幅巾深衣卡通圖片(明式深衣)
亦俗稱“袍服”。漢代以來的朝服絳紗袍也是深衣制。唐代朝服、祭服的中衣為深衣。深衣是漢代以來的女性大禮服。

特點

鄭玄曰:“深衣,連衣裳而純之以采者。”孔氏正義曰:“所以稱深衣者,以余服則上衣下裳不相連,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通俗地說,就是上衣和下裳相連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為邊緣(稱為“衣緣”或者“純”);其特點是使身體深藏不露,雍容典雅。

製作工藝

根據《禮記集解》、《禮記集說》、《深衣考》等文獻,過程大致如此。
一、購布。
深衣由苧麻布製成。在《詩經·蜉蝣》中的“麻衣如雪”中,鄭玄註:“麻衣,深衣也。”據史料記載:“古者先布以薴始,棉花至元始入中國,古者無是也。所為布,皆是薴,上自端冠,下訖草服。”苧麻所織的布被稱為夏布。幅寬周尺二尺二寸(33厘米-50厘米)。苧麻成布之後,需加灰鍛濯漂白,製成白紵、白紵細布,即朱熹所說的白細布。深衣主體用布料一匹(12米),以為匹夫之稱。純(或緣)及腰帶用布料兩米。
白紵夏布白紵夏布
二、確定各部位尺寸。
深衣剪裁使用指尺。以中指中節的指廣為一,中指有二橫紋路,以上一紋為準,十寸為。一說以為中指中節橫文上下相去長短為一寸。通袖長,即袖展開兩袖口之間距離為4倍幅寬,即八尺八寸。袖口寬一尺兩寸(祛尺二寸)。袖寬二尺二寸。腰寬三尺六寸,腰圍廣七尺二寸。下擺通長為腰圍二倍,一丈四尺四寸。
白細布深衣白細布深衣
三、剪裁(依照黃潤玉《考定深衣古制》裁成。)
襟裾:黃潤玉認為深衣長邃無裳,前襟後裾用自肩至長度的二尺二寸布兩幅,縫合後背中縫。
兩袖:再取四尺四寸布兩幅。袖口下緣至腰為弧形,須中規,即為圓形之一段。留一尺二寸為袖口。
衣衽:用身材長度的一幅布,斜裁為兩幅,尖頭在上,續前兩襟旁為內外衽。
裾衽:用布半身材二斜裁尖幅,四續腰下四旁為裾衽。
緣、純、腰帶:領緣寬二寸(袷二寸)。袖緣寬一寸半(緣廣寸半)。下裳緣寬一寸半。大帶廣四寸。

典籍記載

《禮記·深衣》

《深衣》是《禮記》的第三十九篇。鄭玄《禮記目錄》曰:“名曰《深衣》者,以其記深衣之制也。”《禮記·深衣》有云:深衣“完且弗費.善衣之次也.”關於深衣的形制,從東漢經學家鄭玄始至當代學者,歷來諸家聚訟不已,存在的主要分歧是“續衽鉤邊”的問題。歷代儒家學者但凡學有所成者,都對研究深衣形制十分有興趣,歷代經都有其見解和研究成果,其中比較出名的,有宋代大學者司馬光的“溫公深衣”(司馬光冊爵為溫國公),宋代理學大家朱熹研究的“朱子深衣”,明代黃宗羲的“黃梨洲深衣”,清代學者江永的《深衣考誤》和任大椿的《深衣釋例》中亦有他們對深衣的全面見解,有不少研究者認為他們兩位的研究成果是目前最博採眾長、考證精審的,但受限於清代統治者的壓制,兩位並無製衣實踐的機會。
漢服—曲裾深衣漢服—曲裾深衣
深衣作為華夏民族傳承時間最久的傳統服飾之一,其典籍基礎來源悠久,最早見載於《禮記》,這個名詞也來源於《禮記》。
現列《禮記·深衣第三十九》原文如下:
古者深衣蓋有制度,以應規、矩、繩、權、衡。短毋見膚, 長毋被土。續衽鉤邊.要縫半下.袼之高下.可以運肘.袂之長短.反詘之及肘.帶.下毋厭髀.上毋厭脅.當無骨者.
制十有二幅.以應十有二月.袂圜以應規.曲袷如矩以應方.負繩及踝以應直.下齊如權衡以應平.故規者.行舉手以為容.負繩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義也.故易曰.坤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下齊如權衡者.以安志而平心也.五法已施.故聖人服之.故規矩取其無私.繩取其直.權衡取其平.故先王貴之.故可以為文.可以為武.可以擯相.可以治軍旅.完且弗費.善衣之次也.
具父母.大父母.衣純以繢.具父母.衣純以青.如孤子.衣純以素.純袂.緣.純邊.廣各寸半。

東漢鄭玄

東漢鄭玄是《禮記》的一位至關重要的注釋者,他的注釋是《禮記》後世研究者的研究基礎,以下所引圖片為鄭玄注《禮記·深衣》宋刻本影印件。
《禮記·深衣》宋淳熙四年撫州公使庫刻本《禮記·深衣》宋淳熙四年撫州公使庫刻本
鄭玄對於深衣概念的完善,有一個重要貢獻,那就是第一次提出了對原文中“續祍勾邊”所指具體內容的猜測,鄭玄注曰:“續,猶屬也。衽,在裳旁者也。屬,連之,不殊裳前後也。鉤,讀如“鳥喙必鉤”之“鉤”。鉤邊,若今曲裾也。續,或為“裕”。”
這裡的“曲裾”一詞最早出現於《漢書》,年代為西元79-105年,其義不詳,但與“交輸”一詞同時出現,關係親密。之後出現在東漢鄭玄對《禮記》和《儀禮》的注釋中,年代大約在西元160-190年左右。之後,唐代、宋代皆有提及。在這段時間裡,“曲裾”的意思大概是深衣上的一種“續衽”。

唐代孔穎達

《禮記·深衣》孔氏正義曰:“所以稱深衣者,以余服則,上衣下裳不相連,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
孔穎達對深衣的註解最大的貢獻,在於第一次將《禮記深衣》中“制十有二幅,以應十有二月”理解為深衣下擺用六幅布“交列裁之”為十二片。這也成為了後來各版本深衣的共識。
唐代孔穎達對鄭玄的注進一步作疏(資料為引用,序號為資料作者所加):
1)、‘續衽鉤邊’者,衽,謂深衣之裳,以下闊上狹,謂之為‘衽’。接續此衽而鉤其旁邊,即‘今之朝服有曲裾而在旁者’是也。
2)、‘衽當旁’者,凡深衣之裳上二幅,皆寬頭在下,狹頭在上,皆似小要之衽,是前後左右皆有衽也。
今雲‘衽當旁’者,謂所續之衽,當身之一旁,非為余衽悉當旁也。
3)、雲‘屬,連之,不殊裳前後也’,若其喪服,其裳前三幅、後四幅各自為之,不相連也。
今深衣裳,一旁則連之相著,一旁則有曲裾掩之,與相連無異,故云‘屬,連之,不殊裳前後也’。
4)、雲‘鉤,讀如鳥喙必鉤之鉤’者,案《援神契》云:‘象鼻必卷,長鳥喙必鉤。’鄭據此讀之也。
5)、雲‘若今曲裾也’,鄭以後漢之時,裳有曲裾,故以‘續衽鉤邊’似漢時曲裾。
今時朱衣朝服,從後漢明帝所為,則鄭雲‘今曲裾者’,是‘今朝服之曲裾’也。其深衣之衽,已於《玉藻》釋之,故今不得言也。

南宋·朱熹

朱熹復原的深衣被稱為朱子深衣,被記載於朱熹撰寫的《朱子家禮》之中,原文較長,可參看“朱子深衣”詞條。
朱子深衣結構分析圖朱子深衣結構分析圖
相較於之前各版本的深衣,朱子深衣最大的特點是原文記載“如今之直領衫”是由直領穿成交領的。朱子深衣的結構和穿著前後效果如圖所示。
同時,從朱熹起,幅巾和深衣便牢牢的聯繫到了一起,稱為深衣禮服的首服。此後的明代文物和容像都說明在深衣結構款式改變的情況下,幅巾的功用並未改變。

元代·吳澄

元代理學家吳澄根據“六二之動”提出了“衣六幅裳六幅”之說,衣裳各六幅,象一歲十二月之六陰六陽。明儒朱右則指出衣身用布二幅,袖用二幅,別用一幅裁領,又用一幅交解,裁兩片為內外襟,綴連衣身,則衣為六幅。裳用布六幅,裁十二片。上衣下裳通為十二幅。朝鮮儒者鄭逑反對將下裳裁為十二片,認為“制十有二幅”應為衣裳布幅總數。

明式深衣

明式深衣並不是典籍記載的深衣,他來自於出土文物和明代容像畫,在出土文物中最著名的要數張懋墓出土的深衣,其結構保持完整,並同時出土了完整的大帶,可以看出其結構和用料。
張懋墓出土深衣張懋墓出土深衣
同時在著名典籍《三才圖會》上也有對明代流行深衣款式的詳細描畫。其中就提出了一種“新疑深衣圖”和出土文物表現的完全一致。

清代·江永

清代江永和任大椿理解中的深衣的形制大致是:上衣用布二幅,共二尺二寸;兩袖(即袂)各用布二幅,共用布四幅。袖口(即袪)一尺二寸,袖肩用布二尺二寸。因此兩袖的前端下面,因斜裁的關係而成為半圓形。襟分內部和外部,兩襟相交,便成方領。
江永深衣概念圖江永深衣概念圖
江永認為孔穎達誤釋玉藻裳幅皆交解,朱子家禮遂承其誤,當以玉藻衽當旁鄭注為正。
腰圍全長七尺二寸,下擺(縫齊)周長為一丈四尺四寸。自腰至下擺為裳的部分,前後各用布六幅,共為十二幅。每幅寬為半幅布,在腰部和上衣連處用布四幅,兩旁左右又各綴布兩幅,謂之 袵.袵上寬四寸,下寬一尺八寸。裳在腰帶以下的約四尺五寸,下距地約四寸。衣裳各有緣邊,稱之為“純”,衣裳的緣邊均寬一寸半,領的緣邊則為二寸。
但孔穎達、朱熹、吳澄、江永都沒有意識到上衣四幅布八尺八寸,下裳12幅布腰圍如果七尺二寸,如何可以對齊縫合?

其他

深衣之所以領袖群衣,不獨在其制度形式,且上下通服,在時間上,流行最久。馬端臨文獻通考·王禮考·君臣冠冕服》雲:“按三代時,衣服之制,其可考見者,雖不一,然除冕服之外,唯玄端(端衣)深衣二者,其用最廣。玄端則自天子至士,皆可服之,深衣則自天子至庶人皆可服之……至於深衣,則裁製縫衽,動合禮法,故賤者可服,貴者亦可服,朝廷可服,燕私亦可服,天子服之以養老,諸侯服之以祭膳,卿大夫服之以夕視私,庶人服之以賓祭,蓋亦未嘗有等級也。”(摘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
《禮記·深衣》:“古者深衣,蓋有制度,以應規矩,繩權衡。” 鄭玄註:“名曰深衣者,謂連衣裳而純之以采也。” 孔穎達 疏:“凡深衣皆用諸侯、大夫、士夕時所著之服,故《玉藻》云:‘朝玄端,夕深衣。’庶人吉服,亦深衣。” 宋 司馬光 《獨步至洛濱》詩:“草軟波清沙徑微,手持笻竹著深衣。” 嚴復《救亡決論》:“ 戴、阮、秦、王,直闖許鄭;深衣幾幅,明堂兩個。”
《禮記·深衣》:“古者深衣,蓋有制度,以應規矩,繩權衡。”註:“名曰深衣者,謂連衣裳,而純之以彩也。”《疏》:“凡深衣皆用諸侯、大夫、士夕時所著之服,故《玉藻》云:朝玄端,夕深衣。庶人吉服,亦深衣。”
現代有研究認為,漢民族歷史上的傳統服裝袍服、禪衣襜褕都是在深衣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所以在介紹袍服、禪衣和襜褕之前,有必要了解深衣的有關形制。

結構內涵

此衣名的由來是因為穿著時能擁蔽全身,將人體掩蔽嚴實的緣故。《五經正義》中認為:“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且具體形制的每一部分都有極深的含意,而“深意”的諧音即為“深衣”。如在製作中,先將上衣下裳分裁,然後在腰部縫合,成為整長衣,以示尊祖承古。深衣象徵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萬物的東方美德。袖根寬大,袖口收祛,象徵天道圓融;領口直角相交,象徵地道方正;背後一條直縫貫通上下,象徵人道正直;下擺平齊,象徵權衡;分上衣、下裳兩部分,象徵兩儀;上衣用布四幅,象徵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徵一年十二月。身穿深衣,自然能體現天道之圓融,懷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間之正道,行動進退合權衡規矩,生活起居順應四時之序。
深衣意義圖深衣意義圖
至少從司馬光所制的“溫公深衣”開始,深衣面料就多為白紵細布,而腰帶從出土文物和容像上可以看出,為大帶。

忌諱注意

《禮記·深衣》中明確記載了因家庭狀況不同,製作深衣時所選擇的緣邊用料不同。
具父母,大父母,衣純以。(如果父母,祖父母都健在,以花紋布料為衣緣。)
具父母,衣純以青(如果父母健在,以青色布料為衣緣,又稱青衿。註:古人青色以藍草靛藍染成。)
如孤子,衣純以素。(如果是孤兒,以素色為衣緣。鄭玄註:三十不稱孤。)

補充說明

出於對歷史和傳統的負責任態度,本詞條版本所更新的資料全部指的是以典籍《禮記·深衣》為基礎的狹義深衣概念,在現代漢族傳統服飾復興的過程中,還出現過一種廣義的深衣概念,即套用了深衣篇的“被體深邃,故稱深衣”的記載,將所有符合這一條件的傳統服飾都稱為“深衣”,是為廣義深衣概念。右圖便用以說明廣義深衣概念與狹義深衣概念之間的關係。
廣義狹義深衣概念關係圖廣義狹義深衣概念關係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