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學習主義理論

行為主義理論又稱刺激——反應理論,是當今學習理論的主要流派之一。1954年,程式教學創始人、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在(學習的科學和教學的藝術)一文中指出了傳統教學的種種弊端:學生在學習中受到的刺激或所得到的控制不能使學生產生愉快,甚至令學生反感;學生在學習中受到的強化次數太少且強化的時機不適宜;學習過程不是逐步遞進達到學習目標,缺乏合理的學習過程。根據當時的教學現狀,斯金納認為,使用教學機器可以解決其中的許多問題,因而許多人開始對教學機器和程式教學感興趣,立志克服傳統教學的弊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行為學習主義理論
  • 又稱:刺激——反應理論
  • 地位:是當今學習理論的主要流派之一
  • 1954年:創始時間
概念,歷史,代表人物,華生,斯金納,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基本原則,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對教育技術發展的影響,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局限性,相關內容,桑代克(Thormdike,E.L.)的試誤說,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反射學說,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學說,評價,

概念

行為主義者認為,學習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他們的基本假設是:行為是學習者對環境刺激所做出的反應。他們把環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隨之的有機體行為看作是反應,認為所有行為都是習得的。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套用在學校教育實踐上,就是要求教師掌握塑造和矯正學生行為的方法,為學生創設一種環境,儘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強化學生的合適行為,消除不合適行為。

歷史

1913—1930年是早期行為主義時期,是由美國心理學家華生在巴甫洛夫條件反射學說的基礎上創立的,他主張心理學應該擯棄意識、意象等太多主觀的東西,只研究所觀察到的並能客觀地加以測量的刺激和反應。毋須理會其中的中間環節,華生稱之為“黑箱作業”。他認為人類的行為都是後天習得的,環境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為模式,無論是正常的行為還是病態的行為都是經過學習而獲得的,也可以通過學習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認為查明了環境刺激與行為反應之間的規律性關係,就能根據刺激預知反應,或根據反應推斷刺激,達到預測並控制動物和人的行為的目的。
1930年起出現了新行為主義理論,以托爾曼為代表的新行為主義者修正了華生的極端觀點。他們指出在個體所受刺激與行為反應之間存在著中間變數,這箇中間變數是指個體當時的生理和心理狀態,它們是行為的實際決定因子,它們包括需求變數和認知變數。需求變數本質上就是動機,它們包括性,飢餓以及面臨危險時對安全的要求。認知變數就是能力,它們包括對象知覺、運動技能等等。
在新行為主義中另有一種激進的行為主義分支,它以斯金納為代表,斯金納(b.skinner)在刺激與反應的聯接中更強調“強化”的作用。他認為,要使學習成功關鍵在於提供適當的強化,也就是:第一,通過提供正強化物或移去負強化物就可使相應的行為在長時間內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第二,通過強化的組合,我們又可塑造出較為複雜的行為。這就正如斯金納所指出的:“把強化的組合按所需行為的方向逐次改變,就可能通過塑造過程的一些連續階段得到極複雜的行為。”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當儘可能地提供正強化物和減少負強化物。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在實際的教學和教育工作中有著非常廣泛的套用。這些套用中影響最大的就是程式教學。程式教學是20世紀第一個具有全球影響的教學改革運動,深刻地影響到當時美國及世界其它國家地教學改革運動。簡單地說,程式教學是通過教學機器呈現程式化教材而進行自學的一種方法。它把一門課程的總目標分為幾個單元,再把每個單元分成許多小步子。學生在學完每一步驟的課程之後,馬上就能知道自己的學習結果。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自定學習步調,自主進行反應,逐步達到總目標。
現在,有許多人都認為行為主義是一種過時的、落後的理論,認為受行為主義理論指導的教學就一定是不好的。但是,我們需要認識到,即使是在現在,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也並不是完全過時的。行為主義的方法在教學中有時是非常有效的,例如:記憶英語單詞、做操等等,只能反覆練習,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代表人物

華生

美國-心理學家-約翰·華生在20世紀初創立了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在格思里、赫爾、桑代克、斯金納等的影響下,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在美國占據主導地位長達半個世紀之久。斯金納更是將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推向了高峰,他提出了操作性條件作用原理,並對強化原理進行了系統的研究,使強化理論得到了完善的發展。他根據操作性條件作用原理設計的教學機器和程式教學曾經風靡世界。
華生認為人類的行為都是後天習得的,環境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為模式,無論是正常的行為還是病態的行為都是經過學習而獲得的,也可以通過學習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認為查明了環境刺激與行為反應之間的規律性關係,就能根據刺激預知反應,或根據反應推斷刺激,達到預測並控制動物和人的行為的目的。他認為,行為就是有機體用以適應環境刺激的各種軀體反應的組合,有的表現在外表,有的隱藏在內部,在他眼裡人和動物沒什麼差異,都遵循同樣的規律。

斯金納

認為心理學所關心的是可以觀察到的外表的行為, 而不是行為的內部機制。他認為科學必須在自然科學的範圍內進行研究,其任務就是要確定實驗者控制的刺激繼之而來有機體反應之間的函式關係。當然他不僅考慮到一個刺激與一個反應之間的關係,也考慮到那些改變刺激與反應的關係的條件,他的公式為:R=f(SoA) 。行為主義的主要觀點是認為心理學不應該研究意識,只應該研究行為,把行為與意識完全對立起來。在研究方法上,行為主義主張採用客觀的實驗方法,而不使用內省法。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基本原則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為,人類的思維是與外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即“刺激——反應”,刺激和反應之間的聯結叫做強化。認為通過對環境的“操作”和對行為的“積極強化”,任何行為都能被創造、設計、塑造和改變。在教學中,對學生理想的行為要給予表彰和鼓勵,還要儘量少採取懲罰的消極強化手段,只有強化正確的“反應”,消退錯誤的“反應”,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把“強化”看作是程式教學的核心,認為只有通過強化,才能形成最佳的學習環境,才能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只有將教學內容分解為一系列小的教學單元,在強化的幫助下對教學單元的內容進行學習,才能使強化的頻率被最大限度地提高,將出錯帶來的消極反應降低到最小限度。在斯金納條件反射實驗的基礎上,根據刺激(提問)——反應(回答)——強化(確認)的原理,制訂了程式教學的基本原則:
1.小步子原則。即把學習內容按其內在邏輯關係分割成許多細小的單元,分割後的小單元按一定的邏輯關係排列起來,形成程式化教材或課件。學生的學習是由淺人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進行,這種學習方式稱為小步子學習原則。小步子學習原則要求對學習內容分割適當,對單元劃分的大小要由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來確定(不是步子分割得越小越好,否則容易使學生厭倦,也不利於學生從整體上認識事物)。
2.積極反應原則。斯金納認為,傳統教學主要是教師傳授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很少有機會對教師提出的每個問題都作出反應。要改變這種消極的學習,就要求對每一單元的學習內容,都讓學生作出積極反應。使學生通過選擇、填空和輸入答案等方式作出反應,以保持積極的學習動機。
3.及時強化原則。當學生作出反應後,必須使他們知道其反應是否正確。要求對學生的反應給予“及時強化”或“及時確認”,特別要注意對學生所作出的正確反應給予及時強化,以提高其操作能力。
4.自定步調原則。在傳統教學中學習的進度是一致的,這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自由發展。而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自由發展,必須由他們根據自己的特點自定學習進度和速度。學生在以適宜速度進行學習的同時,通過不停地強化得到了進一步學習的內動力。
5.低錯誤率原則。在教學中應由淺人深,由已知到未知,使學生每次都儘可能作出正確反應,將學習的錯誤率降到最低限度,提高學習效率。
上述五項原則對教學設計也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對教育技術發展的影響

斯金納的強化論及程式教學理論對教育技術理論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其影響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1.從重視“教”到重視“學”
在教育技術史上,長期以來把重點放在使用媒體呈現刺激方面,而沒有把心理學學習理論作為教育技術的基礎。由於受行為主義理論的影響,對該領域的研究從僅僅重視媒體的使用,擴展到同時重視對學生行為的研究,從注重“教學刺激物”的設計發展,到對“學”的強調。
2.媒體作用的改變
按照行為主義的觀點,教學媒體設備的作用不僅要呈現教材,而且必須與學生的行為聯繫起來。具體的聯繫包括:接受學生作出反應。控制學生的學習順序、經常和即時性的強化、學生自定學習步調。媒體設備和教材只要發揮上述作用,就能強化學習,從而保證學習的成功。在這種理論的影響下,傳統視聽傳播領域日益重視對“學”的研究,以及使用教學媒體促進對“學”的研究。
3.行為目標和標準參照評價
程式教學理論要求首先要闡明學生應達到的教學目標,即明確行為目標,從教育技術理論發展的角度看,行為目標的意義是強調學生的行為以及產生行為的條件,即將學生的學習任務具體化。明確化。根據行為目標進行測量,以了解學生能力所達到的程度。這種對學生能力的測量並不是以參照其他學生的能力差異為依據,而是以預先確定的目標為依據。標準參照評價適於個別化學習的評價,可提供個人學習進步的情況,可使教師了解所設計教材的優缺點,並進行及時調整。
4.開展全面教學改革
在以班級授課為教學單位。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中,開展自定學習步調的個別化教學顯然是難以進行的。因此,要真正實現程式教學的目的,必須對傳統的學校教學進行全面改革。
5.程式教材的系統開發過程
程式教學的獨特之處是強調編製程序教材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產品”的觀點。它提出的“過程論”使人們開始重視課件的開發過程:從教學目標(學習結果)的闡明開始,分析教學對象。設計教學內容順序,進行實驗性測試。編制課件,直至推廣使用。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局限性

行為主義心理學及程式教學理論在歷史上有很大影響,對幫助教師克服當時教學中缺乏的強化(反饋)。忽視學生個體特點等弊病起著積極的作用。程式教學理論同其它理論一樣不可能沒有缺點和局限性,它的主要問題是,所依據的行為心理學原理沒有考慮動物和人類學習的本質區別。此外,這種教學刻板、缺乏靈活性,不利於學生提高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它的小步子原則容易使學生厭倦,也不利於學生從整體上認識事物。特別在當今的資訊時代,更暴露了行為學習理論的局限性。但它的積極反應、及時反饋等原則今天仍被計算機輔助教學所採用。

相關內容

桑代克(Thormdike,E.L.)的試誤說

桑代克(1874—1949)是美國的一位極有聲望的心理學家,他曾擔任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的心理學教授,被公認為聯結理論的首創者。他從1896年起對動物的學習進行實驗研究,後又研究了人類的學習及其測量方法。出版了《人類的學習》、《學習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等著作。他在這些方面的研究和著作都曾在西方心理學界發生過很大的影響。現在把他的主要的學習理論概括地介紹於下。
1.桑代克把學習歸結為刺激(S)—反應(R)的聯結形式。
在桑代克看來,“學習即聯結,心即人的聯結系統”,“學習是結合,人之所以長於學習,即因他形成這許多結合”。在貓學習打開疑難籠的過程中,經過多次嘗試與失敗,在複雜的刺激情境中發現門閂(S)作為打開籠門的刺激(S)與開門反應(R)形成了鞏固的聯繫,這時學習便產生了。所以在實驗中可以把學習看作是刺激與反應的聯結,即S—R之間的聯結。因此,人們又稱各種聯想主義的理論為S—R理論。這種學習過程是漸進的,通過“嘗試與錯誤”直至最後成功的過程。故桑代克的聯結說又稱嘗試與錯誤說(簡稱試誤說)。
2.桑代克認為一定的聯結是通過試誤而建立的。
3.桑代克認為試誤學習成功的條件有三個:練習律、準備律、效果律。
(1)練習律。指學習要經過反覆的練習。
練習律又分為套用律和失用律:
套用律是指一個聯結的使用(練習),會增加這個聯結的力量;
失用律是指一個聯結的失用(不練習),會減弱這個聯結的力量或使之遺忘。
(2)準備律。這個規律包括三個組成部分:
a.“當一個傳導單位準備好傳導時,傳導而不受任何干擾,就會引起滿意之感。”
b.“當一傳導單位準備好傳導時,不得傳導就會引起煩惱之感。”
c.“當一個傳導單位未準備傳導時,強行傳導就會引起煩惱之感。”此準備,不是指學習前的知識準備或成熟方面的準備,而是指學習者在學習開始時的預備定勢,簡而言之,聯結的增強和削弱取決於學習者的心理調節和心理準備。
(3)效果律。是指“凡是在一定的情境內引起滿意之感的動作,就會和那一情境發生聯繫,其結果當這種情境再現時,這一動作就會比以前更易於重現。反之,凡是在一定的情境內引起不適之感的動作,就會與那一情境發生分裂,其結果當這種情境再現,這一動作就會比以前更難於再現。”
這也就是說當建立了聯結時,導致滿意後果(獎勵)的聯結會得到加強,而帶來煩惱效果(懲罰)的行為則會被削弱或淘汰。
桑代克後來對此律進行了修改,認為從效果看,賞與罰的作用並不等同,賞比罰更加有力。並補充說明,準備律、練習律以及效果律,只靠單純練習,不充分導致進步,要把練習和練習的結果和反饋聯結起來,才能進步。

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反射學說

巴甫洛夫(1849~1936)是俄國著名的生理學家。他曾擔任俄國科學院院士。1904年,由於他在消化生理學方面的卓越研究而榮獲諾貝爾獎。在這個研究過程中,他發現與食物不同的刺激也可以引起唾液分泌,這就導致了他對心理學的研究,尤其是對條件反射的研究。他利用條件反射的方法對人和動物的高級神經活動作了許多研究,他的條件反射學說被公認為是發現了人和動物學習的最基本的機制的理論。其主要著作有《消化腺機能講義》、《動物高級神經活動(行為)客觀研究二十年實驗》、《大腦兩半球機能講義》等。
1.巴甫洛夫認為學習是大腦皮層暫時神經聯繫的形成、鞏固與恢復的過程。
巴甫洛夫認為“所有的學習都是聯繫的形成,而聯繫的形成就是思想、思維、知識”。他所說的聯繫就是指暫時神經聯繫。他說:“顯然,我們的一切培育、學習和訓練,一切可能的習慣都是很長系列的條件的反射。”巴甫洛夫利用條件反射的方法對人和動物的高級神經活動作了許多推測,發現了人和動物學習的最基本的機制。
2.巴甫洛夫指出了引起條件學習的一些基本機制:
(1)習得律。有機體對條件刺激和無條件刺激(如狗對燈光與食物)之間的聯繫的獲得階段稱為條件反射的習得階段。這階段必須將條件刺激和無條件刺激同時或近於同時地多次呈現,才能建立這種聯繫。巴甫洛夫稱這是影響條件反射形成的一個關鍵變數。無條件刺激,在條件反射中起著強化作用,強化越多,兩個興奮灶之間的暫神經聯繫就越鞏固。如果反應行為得不到無條件刺激的強化,即使重複條件刺激,有機體原先建立起條件反射也將會減弱並且消失,這稱之為條件反射的消退。
(2)泛化。指條件反射一旦建立,那些與原來刺激相似的新刺激也可能喚起反應,這稱之為條件反射的泛化。
(3)分化(辨別)。分化是與泛化互補的過程。泛化是指對類似的事物作出相同的反應,辨別則是對刺激的差異的不同反應,即只對特定刺激給予強化,而對引起條件反射泛化的類似刺激不予強化,這樣,條件反射就可得到分化,類似的不相同的刺激就可以得到辨別。

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學說

斯金納(1904~ )是美國當代心理學家,曾擔任美國印第安大學、哈佛大學的教授。
斯金納在巴甫洛夫經典性條件反射理論和桑代克的學習理論影響下,於1937年提出了操作性條件反射學說,根據操作性條件反射的強化觀點提出了自己的學習理論,並把在動物學習實驗研究中所確定的一些規律,用之於教學,提倡程式教學與機器教學,以改革傳統教學方式,這些曾得到廣泛的支持。其主要著作有《有機體的行為》、《科學和人類行為》、《教學技術》、《學習的科學和教學的藝術》、《教學機器》等。
斯金納在30年代發明了一種學習裝置。箱內裝上一操縱桿,操縱桿與另一提供食丸的裝置連線。把飢餓的白鼠放進箱內,白鼠偶然踏上操縱桿,供丸裝置就會自動落下一粒食丸。白鼠經過幾次嘗試,會不斷按壓槓桿,直到吃飽為止。這時我們可以說,白鼠學會了按壓槓桿以取得食物的反應。按壓槓桿變成了取得食物的手段。所以操作條件反射又叫工具條件反射。在操作條件反射中的學習,也就是操縱桿(S)與壓桿反應(R)之間形成了固定的聯繫。
斯金納宣稱自己的學習理論是一種描述性的行為主義,他認為一切行為都是由反射構成的。斯金納認為行為分為兩類,一是應答性行為,是由已知的刺激所引起的反應;一是操作性行為,是沒有可觀察的材料,而是由有機體本身發出的自發的反應。上述實驗中的白鼠按壓槓桿,這種反應就是由有機體自發發出的。前者是刺激型條件反射;後者是反應型條件反射。他通過實驗,研究了動物和人的行為,總結出了習得反應、條件強化、泛化作用與消退作用等規律。他把學習的公式概括為:如果一個操作發生後,緊接著給一個強化刺激,那么其強度就增加。斯金納認為,教育就是塑造人的行為。有效的教學和訓練的關鍵就是分析強化的效果以及設計精密的操縱過程,也就是建立特定的強化機制。這種理論運用到教學和程式教學中去是有積極作用的,但他把意識的作用排除在科學之外是不可取的。
現在,我們來比較一下經典條件反射與操作條件反射二者之間的不同。在經典條件反射中,強化伴隨條件刺激物,但它要與條件刺激物同時或稍後出現,這樣條件反射才能形成。在操作條件反射中,強化物同反應相結合,也就是有機體必須先作出適當的反應,然後才能得到強化。這就是兩種條件反射的根本區別。有的心理學把經典條件反射式的學習稱作刺激替代。

評價

1.經典型條件反射和操作性條件反射是兩種最基本的學習模式。他們共同的特點是認為學習是刺激(S)與反應(R)之間的聯結過程。他們各自的生物學意義各有不同。通過經典型條件反射,有機體可以把一個無關刺激作為有關刺激的信號,從而可能辨別周圍世界,知道外界事物之間的一定關係,得以預見與避開有害刺激,預見與趨近有益的刺激。在操作條件反射中,有機體知道自己的行動與外界刺激的關係,從而可以操縱環境或改變環境,以滿足自己的需要。
2.聯結派學習理論堅持用實驗的方法對學習行為進行客觀的研究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他們重視學習的外部條件,重視環境對學習的影響,重視人的外在行為反應。他們對學習的實質、學習的過程、學習的規律、學習動機、學習的遷移及教學方法等進行了長期的探討,積累了比較豐富的資料,為學習理論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推動了學習理論的深入發展,其功績和影響是不容低估的。
3.聯結派學習理論揭示了學習的機制。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的學習理論,對刺激的信號意義進行了辨別,對教學理論和實踐都有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巴甫洛夫的高級神經活動學說被公認為揭示了人類與動物學習的最基本的機制。學習就是暫時神經聯繫的形成的理論,有深遠意義的。但由於當時科學發展水平的限制,巴甫洛夫的學說未能闡明學習的內部條件及內部過程。
4.聯結派學習理論的不足是把人和動物的學習等同起來,忽視人的學習的社會性,忽視人的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是一個有缺陷的理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