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行為主義

認知行為主義

認知行為主義是心理學上的一種理論體系, 它是由華生的行為主義開始不斷發展演變,最終由班杜拉提出的理論體系。

托爾曼是其發展過程中的傑出代表人物。

托爾曼堅持以一種完全不同於赫爾和其它行為主義者的方式和風格建立一種“特殊的”行為主義體系——認知行為主義的體系,有時也稱為目的行為行為主義的體系。

在其基本立場方面,托爾曼是個十足的行為主義者。他強烈反對內省,堅持研究行為。但是,他反對華生對行為所作的分子性的定義,而認為心理學應該研究整體行為,而且這種整體行為具有目的性和認知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認知行為主義
  • 外文名:Cognitive-behaviorism
  • 奠基人:班杜拉
  • 早期代表:約翰.布魯德斯華生
  • 中期代表:斯金納
  • 晚期代表:愛德華·托爾曼
  • 研究對象:整體行為
  • 決定因素:中介變數
  • 套用:合理情緒療法、積極認知行為療法
貢獻人物,相關學說,主要特徵,決定因素,學習理論,位置學習,符號,認知地圖,潛伏學習,相關簡評,套用,合理情緒療法,積極認知行為療法,

貢獻人物

愛德華·托爾曼(1886-1959)出生比赫爾晚,但他著手行為主義研究比赫爾早。托爾曼也是一位學工程的學生,然後轉入哈佛大學學習心理學,受的是傳統的馮特—鐵欽納式的意識心理學訓練,此間曾去德國在格式塔心理學家考夫卡的指導學習。他懷疑內省的科學價值,在畢業前的一年,他熟悉了華生的行為主義。
1915年獲得哈佛大學的哲學博士學位。曾先後任教於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等四所大學。
1957年獲得美國心理學會的科學貢獻獎。
托爾曼的早期求學經歷似乎預示著他的心理學體系同華生行為主義、格式塔心理學的複雜聯繫。此外,他還認為,麥獨孤的策動心理學、武德沃斯的動力心理學對他也產生了影響。他堅持行為主義的基本立場,但又吸收了其它各派心理學的概念,最終成了一個不同與華生等人的認知行為主義者。
托爾曼的主要著作有:《動物和人類的目的性行為》、《導向戰爭的內驅力》、《托爾曼論文集》。

相關學說

所謂分子性行為是指華生等人以簡單的刺激—反應聯結概念來界說行為。托爾曼看來,人類的行為絕大多數表現為整體行為,說話、走路、上班等,這些都是對一個包含了許多不同刺激組合的複雜情境的反應,很難把它們支解為一系列單個的物理刺激和生理運動,即使能夠一一支解,也不能準確地描述整體行為。

主要特徵

①整體的行為是指向一定的目標的
例如白鼠走迷津總是奔向食物,迷津里的貓打開籠門的目的是逃離禁閉,大家在這裡聽課的目的也各有差異,但都有一個目標。
②整體行為實現目標,總是選擇一定的途徑和方式
白鼠走迷津,總是選擇特定的通道。為獲得文憑總是選擇一定的學校,選擇一定的學習內容,等等。
③整體行為為實現一定的目標,總是選擇那些較短或較容易的手段,及遵循最小努力原則
例如白鼠總是選擇較短的通道通過迷津等。托爾曼稱之為最小努力的原則。
④整體行為是可以教育變化的
這是指有可接受教育的特徵。我們可以看出,有機體的整體行為的確是具有目的性,的確是具有認知性的,目的和認知是行為的血和肉,是行為的直接特徵。

決定因素

托爾曼反對行為的生理分析,他指責華生的“刺激—反應”公式不過是一種肌肉收縮的生理學。這個概念是托爾曼於1932年在《動物和人類的目的性行為》中所創的,赫爾也採用了它。所謂中介變數不是一種客觀事實,而是介於刺激變數和反應變數之間的、難以直接觀察到的,但是托爾曼強調說,它是完全可以予以客觀定義和定量的,他能客觀、精確地同一定的實驗變數和行為變數聯繫起來。
例如,飢餓這一典型的中介變數,既能以上次進食間隔實踐的長短,也能以動物找到食物時進食的速度和數量賴予以客觀精確的計算和說明。在此,我們看到了托爾曼的邏輯實證主義操作主義的方法論特徵。
他指出,中介變數介於實驗變數和行為變數之間,並用下列公式說明行為變數與實驗變數之間的函式關係:B=f(S、P、H、T、A),公式中B代表性為變數,S、P、H、T、A代表實驗變數,S代表環境刺激,P代表生理內驅力,H代表遺傳,T代表過去經驗或訓練,A代表年齡。按照上述公式,行為是環境刺激、生理內驅力、遺傳、過去經驗或訓練以及年齡等的函式。
托爾曼早年認為中介變數有兩類:需求變數和認知變數。後來又作了修正。

學習理論

位置學習

是指動物不僅習得關於目的物的意義,也習得關於刺激情境的意義。

符號

是托爾曼對刺激使用的術語,“完形”即格式塔,與格式塔理論一樣,完形意味著整體大於其各部分之和。他進一步指出,“符號-完形”包含對意義目標與手段-目的關係的認知。只有當外部感覺(符號)和內部表象(知覺)結合成為聯想結構並構成各種關係組合體時,才能形成一種格式塔完形。

認知地圖

是在過去經驗的基礎上,產生於頭腦中的,某些類似於一張現場地圖的模型。是一種對局部環境的綜合表象,既包括事件的簡單順序,也包括方向、距離,甚至時間關係的信息。

潛伏學習

是指在無獎賞時能夠發生的、但在有需求時才表現出來的學習過程。

相關簡評

①托爾曼的理論影響了行為主義的發展。他倡導的整體行為研究以及中介變數等概念吸引了與他同時代的其它行為主義者,被他們吸收和接納。
②托爾曼的學習理論對學習心理學產生了重要影響。
③托爾曼未能像赫爾那樣堅持理論的系統、嚴密和完整性,而是充滿了零亂和模糊。另外,他的體系建立在動物實驗基礎上,說明人類行為的程度是有限的。

套用

合理情緒療法

阿爾伯特·艾利斯是一位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在1955年發展了理性情緒行為療法。
ABCDEF理論
A:activating events,誘發事件
B:beliefs,指人們對事件所持的觀念或信念
C:emp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s,指觀念或信念所引起的情緒及行為後果
D:disputing irrational beliefs,指勸導干預
E:effect,指治療或諮詢效果
F:new feeling,指治療或諮詢後的新感覺

積極認知行為療法

理論基礎
①積極心理學;
②認知行為療法;
③多因素互動作用原理;
④個體建構主義;
⑤心身相互作用規律。
治療過程
治療過程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首次會談與診斷評估(包括軀體檢查)階段
①建立牢固的咨訪關係和情感協調
②完整的心理評估和必要的軀體檢查以做出正確的診斷和排除診斷
第二階段:自我探索階段
①一般是1-3個月時間
②ACBT的治療記錄自我探索階段治療會談的主要內容
第三階段:強化鞏固階段,一般3-6個月時間
第四階段:效果評估和回歸社會階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