衄衊

衄衊(衄:上聲;衊:去聲),病症名稱。狹義專指各種程度的鼻出血,廣義上也可指汗孔乃至全身各處出血。

出自《黃帝內經·素問·氣厥論》第三十七篇,也作“衄蔑”。寒熱之氣相逆,臟腑之中相移所致。

基本介紹

  • 別稱:衄蔑
  • 中醫病名:衄衊
  • 就診科室:內科,耳鼻咽喉科
  • 多發群體:氣不穩者
  • 常見發病部位:鼻,汗孔等
  • 常見病因:膽熱厥逆,移傳於腦
  • 常見症狀:鼻、汗孔乃至全身各處出血
  • 傳染性:無傳染性
釋義,衄,衊,出處,說法,聖濟總錄(宋徽宗仿宋太宗詔編),類經(明代著名醫家張景岳),病因,症狀,診斷,治療,

釋義

  1. 鼻出血。
    黃帝內經·素問·金匱真言論》:“故春善病。”
  2. 也泛指出血。
    鼻~ 齒~
  3. 損傷;挫敗。
    李善註:“,折傷也。”

衊,“”解釋為“血污”時的繁體字
本謂血污,引申為誣,毀。

出處

出自《黃帝內經·素問·氣厥論》第三十七篇。
原文:
膽移熱於腦,則辛淵,鼻淵者,濁涕不下止也,傳為衄蔑(衊)瞑目。
注釋:
衄蔑(衊):指鼻中出血。
譯文:
膽移熱於腦,則鼻樑內感覺辛辣而成為鼻淵,鼻淵症狀,是常鼻流濁涕不止,日久可致鼻中流血,兩目不明。

說法

聖濟總錄(宋徽宗仿宋太宗詔編)

衄指鼻血,衊指汗孔出血。因熱盛而迫血妄行,在鼻為衄,在汗孔為衊。
聖濟總錄·鼻衄門》:“膽受胃熱,循脈而上,乃移於腦,蓋陽絡溢則血妄行,在鼻為衄,在汗孔為衊。二者不同,皆熱厥血溢之過也。”

類經(明代著名醫家張景岳)

衄、衊皆指鼻出血,二者有輕重之別。
類經·疾病類》:“衄衊皆為鼻血,但甚者為衄,微者為衊。”

病因

膽熱厥逆,移傳於,發生病變

症狀

各種程度的鼻、汗孔乃至全身各處出血。

診斷

聖濟總錄·卷第七十·鼻衄門·鼻衄統論》:
“論曰內經謂脾移熱於肝,則為驚衄,蓋脾土也,肝木也,土本畏木,今脾移熱於肝,則是土氣反盛,熱往乘木,肝所藏者血,其神為魂,虛熱勝之,故驚而衄也,從春至夏者為太陽衄,從秋至冬者為陽明衄,巢元方曰,寸口微芤者衄,寸脈微苦寒為衄,寸脈微弱,尺脈澀,發熱,而弱為無血、必厥。
其人微嘔,夫厥當眩,不眩而反頭痛,痛為實,下虛上實必衄,凡是之類,皆其脈也,孫思邈曰,鼻頭白者亡血,設令微赤,非時者死,病患色白皆亡血也,凡時行衄不宜斷之,如一二升以上恐多者,即以龍骨末吹之,凡是之類,皆其候也,以至九竅血俱出者,謂之大衄
膽移熱於腦,熱盛則陽絡溢,陽絡溢則衄血血汗者,謂之
治之各有方論。”

治療

聖濟總錄·卷第七十·鼻衄門·》:
“論曰內經謂膽移熱於腦,則辛鼻淵,傳為瞑目,夫血得熱則涌溢,得寒則凝泣,膽受胃熱,循脈而上,乃移於腦,蓋陽絡溢則血妄行,在鼻為衄,在汗孔為 ,二者不同,皆熱厥血溢之過也,今之治衄者,專於治血,不知血之行留,氣為之本,猶海水潮汐,陰陽之氣使然也,明夫經絡逆順,則血與氣俱流通,而無妄行之患矣。
  • 衄血汗血,熱盛所致。
    竹茹湯方
    竹茹地黃(切焙) 黃芩(去黑心各二兩) 浦黃 芍藥 麥門冬(去心皮各一兩)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後溫服,日三。
  • 鼻衄汗血。
    黃柏飲方
    黃柏(去粗皮) 葛根(銼) 黃芩(去黑心各一兩半) 雞蘇(一兩) 凝水石(二兩) 生竹茹(半兩)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地黃半分切。煎至七分去滓,食後臨臥溫服。
  • 治衄血汗血。
    白芍藥散方
    白芍藥(二兩半) 生地黃汁(三合) 生藕汁(一合) 薑汁(少許)
    上四味,搗白藥為末,先煎三物汁令沸,每以半盞,入熟水一合,白藥末二錢匕,攪勻,食後溫飲之。
  • 治衄血汗血久不止。
    紫參散方
    紫參 黃芩(去黑心各一分) 鬱金 甘草(炙各半分)
    上四味、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以生地黃汁一合,白蜜一匙,水一盞,同煎沸,微溫調下、日三。
  • 治汗血,鼻衄不止。
    定命散方
    丹砂 水銀 麝香(各一分)
    上三味細研,分為二服,用新汲水調下。
  • 治衄血,汗血不止。
    地黃散方
    生乾地黃(焙) 阿膠(炙令燥各三兩) 蒲黃(二兩)
    上三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溫糯米飲調下,不拘時。
  • 治衄血汗血。
    鬱金散方
    鬱金 甘草(炙) 青黛(各半兩)
    上三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用雞子白調下。
  • 治衄血汗血,消熱結
    地黃竹茹湯方
    生地黃(切焙一斤) 青竹茹(五兩) 黃芩(去黑心) 當歸(焙) 甘草(炙) 芍藥 (各三兩)
    上九味, 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 治血妄行,或衄或獨。
    聖湯方
    黃芩(去黑心五兩)
    上一味,細銼如麻豆大,每服七錢匕,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 治熱氣上行衄血汗血。
    刺薊湯方
    刺薊 雞蘇葉(各二兩) 黃連(去須) 犀角(鎊) 生乾地黃(各一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