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燭會

蠟燭會

農曆二月二十一日,是福建省武夷山市家喻戶曉的傳統民俗活動蠟燭會。蠟燭會,市區人涌如潮,街道兩旁兜售桶蝗、案飯、凳椅、廚櫃、鋤柄、犁耙,以及竹編織等,郊外還設有耕牛市場。商業 、供銷、二輕等部門也不失時機,推銷各種生活用品和生產資料,其規模和影響,堪稱閩北之最,深受武夷山人的歡迎。可是移風易俗前的蠟燭會起源於唐代,當初是為悼念辟支老佛即扣冰和尚而起的一種祭祀活動。經考察,歷史上確有扣冰和尚這個人,蠟燭會便由此而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蠟燭會
  • 類型:傳統習俗
  • 日期:農曆二月二十一日
  • 位置:福建省武夷山市
由來,故事,

由來

蠟燭會起源於唐朝,是為悼念辟支古佛而起。辟支古佛姓翁,號藻光,吳屯瑞岩人,河西節度使翁承欽之子,出生於唐武宗會昌甲子年(844年),性格孤僻。十歲出家,《古佛全傳》載其“夏則褚夜衣而生,冬則扣冰而潔”。故又稱“扣冰老佛”。城關有一條巷子,叫扣冰巷,就是古佛住過的地方。古佛的師父雪峰禪師說:“子冀日必為王者師,歷游四方,求淨僻處,以成定慧。”藻光出家後歷盡艱辛,致力佛法研究,是我國古代參悟到禪學真諦的大師之一。
蠟燭會
相傳古佛十分靈驗。有一次黃河決口,餓殍遍野,河堤無法修好,翁辟支古佛在崇安修寄水齋,黃河河堤才治理完成。又有一年,福州荔枝紅時,遇大蟲災,人們來祈求老佛。老佛給鐵牌一面,鐵牌一到福州,大雨傾盆,給荔枝洗了一個澡,蟲滅了,荔枝得到空前豐收。又有一年江西大旱,聞辟支老佛靈驗,江西百姓特來祈雨,老佛又給鐵牌一面,果然江西人回去後,雨真的落到那裡,旱災頓解。因此古佛被宋朝皇帝封為“靈感法威慈濟普照大師”。武夷山的善男信女對他悼念尤殷,特在吳屯建有父母庵一座,將他的肉身遺像供奉在那裡。每到會期萬眾秉燭迎奉,這就是蠟燭會的由來。

故事

千百年來,蠟燭會規模盛大,各地都有奉辟支古佛,以攘瘟疫,以消天災。吳屯會期是農曆二月初一,黎口為二月初六,嵐谷為二月十三(後改二月十一)、大渾為二月十五,城關為二月二十一,幾乎整個二月份都被蠟燭會所籠罩。在各地的蠟燭會中,以城關最為隆重。每年的二月初八日就有“議會”,十六日迎奉城關光化寺的老佛塑像,稱為“佛過街”。二十日派十多個彪形大漢,在凌晨前到吳屯小寺接老佛肉身像。接佛時,這些大漢抬著古佛,急跑抬入城關,路上絕對不能休息停留,稱為“賽佛”。老佛接到城關後,家家戶戶選一對最好的蠟燭送庵,庵中燈燭輝煌,一對對蠟燭從佛像前的香案桌一直點燃到大門口。二月二十一日,虔誠的善男信女會集城內,整個城關人群熙攘,熱鬧非凡。午後,蠟燭會正式開始,先是迎佛,人們抬著老佛,前頭由兩把大號開道,緊跟各類迎牌,以戲文為內容扮裝的三十六台“仙仔”,穿插在行列中間,使人仿佛是在劇院裡看戲:《白蛇傳》中的白娘子和許仙在娓娓細語;《三國志》中的關雲長在秉燭夜讀;《岳飛傳》中嶽飛跪著在受岳母刺字“精忠報國”。在迎佛行列中相隔一段就配有鬧鼓、仙幡、嗩吶等各組樂器,時而一陣鬧鼓像萬馬奔騰,咚咚作響;時而一陣陣管弦細樂,幽閒清新;時而一陣陣嗩吶婉轉響亮。整個城關,沉浸在歡鬧的樂曲聲中和神話的境界裡。到了晚上,幾十成百架的“燭橋”(燭高數尺,插在架上的叫“燭橋”)、“燭輪”(以方筐逐層點燃的叫“燭輪”)、“燭亭”(亭子式的叫“燭亭”)沿街遊行,燭光沖天,有如火龍,頗為壯觀。沿街居民,燃放鞭炮,獻燭禮拜、祝願,迎佛盛況可謂空前。燭會從唐至今,年年相傳。隨著武夷山生產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武夷山人民賦予它新的時代特色,成為這裡的物質商品交流盛會。城鄉居民交流各種生活必需品和春耕農具、家用電器等等,實際上是農事生產的一次動員盛會。相關圖片
蠟燭會
蠟燭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