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河清真寺

蜀河清真寺

蜀河清真寺位於陝西省安康市旬陽縣蜀河鎮,在小鎮的北部矗立著一座清真寺,據稱這座清真寺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後在民國5年得到擴建。整個建築占地1.7畝,有磚木結構大殿4間120平方米,廂房水房經堂共18間362平方米,別具特色,是漢江流域著名的清真寺,寺院裡的一房一木都透露著古樸。

基本介紹

結構,維護管理,文化產業,

結構

旬陽蜀河清真寺建於明末加精年間,至今已有370多年的歷史。屬於旬陽縣最早、規模最大的清真寺,該寺位於蜀河古鎮興文橋西側(現鎮政府辦公大樓後側)依岩而建,濱水而落,整個建築占地1.7畝,有磚木結構大殿4間120平方米,廂房、水房、經堂共18間362平方米,古樸典雅、莊重肅穆,與阿拉伯建築風格迥然不同,別具特色,是漢江流域著名的清真寺,也是本市的一大人文景觀。特別是那99階攀緣而上的青石台階,直通宏偉的清真寺大門,格外令人神往,恰與安康市二級保護文物黃州館,楊泗廟遙相呼應,成為蜀河古鎮的八大景觀之一。
蜀河清真寺

維護管理

幾百年來,經過數代人的努力和呵護,該寺不斷進行維修、擴建,使它更顯示民族建築的特異風格和文化底蘊。寺管會引導全鎮回民民眾在黨和國家的法規、法令下進行規範化的教務活動,140餘戶回民民眾在寺管會的引導下愛國愛教,注重各民族之間的大團結,在民政和當地政府的大力關懷和資助下,先後投資12萬元,首創以寺院為主的房地產,搞商房開發,率先建成8間4層門面房對外出租,年收入一萬餘元,基本解決了該寺的日常開支,免除了全鎮回族民眾應奉獻的乜貼和其他經濟負擔。

文化產業

該寺還注重了民族文化素質的提高,協助黨的政府創建民族國小,從娃娃抓起,民族文化教育質量不斷攀升,後繼有人。發展民族經濟,出外經商和參與國家建設的回族同胞遍布全國各地。
蜀河回民來自祖國各地。在飲食文化方面融匯了南北風味並發揮了清真菜餚的特色。如:清真八大件、十大碗、披星趕月、三點水等。在省內外的回民中久負盛名。如今在黨的民族政策指引下,蜀河回民中的烹飪高手身懷絕技到十堰、西安、安康等地床名立牌,把蜀河清真菜系打出了本地。蜀河的馬正尚、馬正瓊(馬老五)的燒烤在安康首屈一指,蜀河百年老字號永泰祥、源茂林、馬源茂在安康、旬陽等地設立清真飯莊、穆斯林餐廳、牛羊肉泡饃館等,受到往來顧客高度評價。豐富了當地飲食文化的內容,推動了民族餐飲業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