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坂

虞坂

山西安邑縣南三十里,平陸縣東北七十里,古顛軨坂也,俗名青石槽,南通茅津渡,東北通夏縣王峪口,悉中條之沖作也,舊時道峽而險,經明御史張士隆修治,可通鹽車,《水經注》虞城北艱長坂二十里,謂之虞坂,《寰宇記》“春秋晉假道於虞以伐虢,即此路”。按虞為西為北虢,皆在今山西平陸縣。

基本介紹

形成背景,歷史滄桑,相關傳說,九五之尊,伯樂相馬,

形成背景

晉南盆地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黃天(黃陵)在運城市的黃河對岸,后土(后土女媧廟附近有秋風樓) 在運城境內,晉南盆地的先人能夠發展壯大,除了晉南盆地及周邊的河川山澤可供魚獵農耕外,當地獨具的鹽業資源———運城鹽池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食鹽是人新陳代謝不可缺少的基本生存物質,而整箇中原地區,又僅有運城一地產鹽。因擁有了食鹽資源,運城及其周邊的古人,就顯得比其它地的古人更強壯而有智慧,於是對外擴張疆域。隨著中華民族生存空間的不斷擴大,食鹽隨之也需供往各地,但運城向南是中條山,向東為太岳山,要向安陽(商代)、洛陽(東周)這些大禹之後的政治經濟中心供應運城產的食鹽,必須在中條山上開鑿道路,以便運載食鹽的車馬能較方便地將鹽運至黃河邊,繼而裝船順河運往洛陽、安陽等地。
虞坂虞坂

歷史滄桑

現存的虞坂路即虞國出山的坡道,又名青石槽,指平陸縣張店鎮虞坂村向西北出中條山、至鹽湖區東郭鎮磨河村的8公里長的千年運鹽古道,傳說為大禹開鑿。現存的虞坂路寬2至4米。據《左傳·僖公二年》記載,距今將近3000年前,周穆王曾駕八駿馬車從此經過,可見當時路面的寬闊程度。清朝時仍有專事維修道路並收取過路費以及治安巡邏的兵丁在路邊駐紮。民國時雖無專職維護人員,但當地饑民仍有數十人從事道路修補,靠過路的運輸專業戶們捐錢捐糧餬口。交通要道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2600年前的假虞滅虢;五代時的大批駐軍;抗日時也曾有數千川軍駐防。在上世紀30年代末日本兵強迫被俘的川軍,另修了一條汽車大道(太茅公路之一段)後,此路運輸量逐漸減少,至上世紀50年代末徹底廢棄。
虞坂所在的中條山北麓為地質陷落帶,山高谷深。虞坂所經山樑,山上山下的最小高差也有400米。山樑上層為土質,下層為石質。石質路段有千餘米為先民在陡峭的山崖上開鑿,所以虞坂又名青石槽。槽中建有關卡,居高臨下有建瓴之勢,山峰之間磚砌兩洞,儼似門戶,洞上方石刻“古鎖陽關”,南面洞口兩旁有對聯曰:“矗矗樹屏藩南頂天柱;亭亭羅保障北護虞州。”北洞下有石刻八字:“虞晉分野,平安通衢”。當地的地名,如“十八盤”,說山陡路繞;“三迭浪”表示路面石塊起伏如波浪;“大石斜”言兩旁山勢陡峭,槽中怪石嶙峋,路壕狹長。土質路段傍依五個山丘———頭、前胛、鞍、後臀、揚尾,與其相連的又有四道山樑恰似四條腿,猶如一匹寫意的駿馬。野果林多為山葡萄、五味子、八月紅、山桃、山楂、核桃、板栗、石榴、野李、野梨、野櫻桃等。土質路段留下了許多與伯樂相馬有關的地名:“怨平地”、“膠泥洞”、“識樂溝”、“賽坡”、“薦門坡”、“飲馬池”。山樑兩邊的山澗中,泉水潺潺,均有多重瀑布;山澗外圍的山更高、澗更深。虞坂的山下終點磨河村,就是因山澗水流湍急、澗中建有10多盤水磨而得名。立於虞山山巔,山下萬傾銀波的運城鹽池,恢宏古樸的解州關帝廟,高樓林立的運城城,肅立千年的安邑古塔,夏縣的司馬光祠、瑤台死火山,無不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從古鹽道跋涉歸來,在歷經千年滄桑的純樸幽靜的農家院落里體會一下古老的民風和傳統的習俗,又別有一番情趣。
鎖陽關鎖陽關
虞坂虞坂
古鹽道平陸境起點距2001年通車的運城至三門峽高速公路張店出入口約3公里,其大部分路段與高速路隔澗相望,在運三高速路20公里處相交,並行約三四公里。“虞坂曉行”、人熙馬攘的古時喧囂,已被現代高速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車取代,形成了與時俱進的“虞坂曉行”圖。明代喻時的《青石槽》講:“秋風虞坂小蓬萊,漢漫清魂飛九垓。孤勢卻成三晉險,削痕爭道五丁開。路從缺嶼連如斷,人在回崖去若來。魏豹城南渾漫興,巫鹹台頂白雲堆。”
虞坂古鹽道被山西省政府確定為省第4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傳說

九五之尊

中國古代把數字分為陽數和陰數,奇數為陽,偶數為陰。陽數中九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以“九”和“五”象徵帝王的權威,稱之為“九五之尊”。 據傳說,人們要把運城的鹽運到中原大地去,就決定在中條山開闢一條路。山中有一段道路都是青石,他們用白礬、鹽、硝放在石頭上燒,然後用水澆,龜裂的石頭就被一層層鑿開。為了安全,路修成了槽型,底部寬2-4米,上口5-7米,靠懸崖的一邊有護堰,像今天道路上的護欄。這段路長約3500米,就是著名的“青石槽”。傳說在修路時,由於人力匱乏,舜帝帶著他的妻子前來也加入了修路隊伍。他們在大石峽附近的兒女窩休息一晚,感動上蒼,賜生五兒三女。他們睡過的那段路變成了白色,夾在古道青黑色石板的中間。這塊白石恰恰是長約9尺、寬約5尺,於是這個“龍床”就成了此後帝王“九五之尊”的淵源。
虞坂虞坂

伯樂相馬

傳說中,天上管理馬匹的神仙叫伯樂。在人間,人們把精於鑑別馬匹優劣的人,也稱為伯樂。伯樂相馬的故事就發生在虞坂古鹽道上。秦國人孫陽識馬,被稱為“伯樂”。他四處尋訪好馬,來到古鹽道。他仔細觀察了往來的馬幫,經了解,拉鹽的馬一天只能翻越虞坂一次,而有一匹馬一天可以翻越三次。孫陽觀察此馬,骨瘦如柴,其貌不揚,然而見了孫陽竟仰天長嘯,嘶聲洪亮,直衝雲霄。孫陽斷定這是一匹好馬,便花了20兩黃金買下它,使其從鹽車下解放出來,獻給了虞王。果然,通過精心餵養,此馬精壯神駿,日行千里,確實是一匹寶馬。從此,伯樂相馬的故事流傳至今。這個故事的發生地就在虞坂古鹽道上。
伯樂相馬伯樂相馬
這個故事還說明了馬兒也能識得伯樂。在坪頭鋪往南的一段斜坡叫做小夾溝的地方,據說就是馬識伯樂之處,稱做識樂溝。這就是遇到了知音,心有靈犀一點通。
後來為了讓拉鹽的馬提高效率和保存體力,孫陽還發明了給馬釘馬掌,他擺的馬掌攤就在最難走的牙茬骨一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