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南反清鄉作戰

1941年(民國三十年)7月至1942年10月,蘇南反清鄉作戰:中國新四軍第6師一部在江蘇省蘇州、常州太倉江陰無錫虞山地區粉碎日偽軍清鄉的作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南反清鄉作戰
  • 外文名:Fanqingzhan
  • 時間:1941年
  • 第6師一部:在江蘇省蘇州
概述,背景,

概述

參戰部隊: 新四軍第6師第18旅、第16旅,日軍一個旅團、偽軍兩個師共15000餘人。
戰果:斃傷俘日偽軍1000餘人,16旅旅長羅忠毅、政委廖海濤犧牲。

背景

日偽實施“蘇州地區第1期清鄉”,即蘇南抗日根據地的蘇(州)常(熟)太(倉)地區。這個地區位於上海外圍,鉗制滬寧鐵路,又是重要的糧食產地,因而日偽將它作為最先實施“清鄉”的“實驗區”。戰鬥在蘇南的新四軍第6師,由於長江所隔,在戰役戰鬥上,不能像其他幾個師那樣密切配合,基本上是獨立作戰。
1941年7月1日,日偽軍15000餘人對蘇常太地區“清鄉”,改以往打了就走的做法,採取大量增設據點的“駐剿”。梅花樁式的敵據點遍布蘇南,多達300餘處,使蘇南根據地遭受嚴重損失。
9月6日,日偽軍空襲蘇南第5行政專員公署駐地句容大壩村,專員巫恆通負傷被俘,拒醫絕食,壯烈犧牲。
11月28日凌晨,日軍3000多人的機動部隊,分三路合擊第16旅旅部和蘇南黨政機關駐地溧陽縣西北塘馬村。第6師參謀長兼16旅羅忠毅旅長、政委廖海濤一面指揮部隊阻擊,一面令旅參謀長王勝率部千餘人向長湖方向轉移。在羅、廖部掩護下,突圍人員迅速脫離了日偽軍的火力封鎖圈,安全轉移。擔任掩護的第48團第2營兩個連和旅部特務連被敵重重包圍在塘馬村東南的王家莊,苦戰終日,反覆衝殺10多次,斃傷日軍300餘人,終因寡不敵眾,除少數突出重圍外,羅、廖及指戰員270餘人壯烈犧牲。
1942年8月上旬,中共江南區委和第6師在無錫北部舉行幹部會議,總結蘇常太地區反“清鄉”鬥爭的經驗教訓。譚震林在會上,針對敵“清鄉”目的和特點,提出分區轉移對付分區“清鄉”的基本方針,得到新四軍軍部批准。13日,陳毅劉少奇賴傳珠致電第6師:“應付蘇南危局,需要果斷,同時需要靈活的策略。”23日,第6師師部率第18旅主力果斷越過錫澄公路封鎖線,轉移到丹北地區。
9月16日,日偽開始“蘇州地區第2期清鄉”,範圍是澄錫虞地區。正當軍民反“清鄉”鬥爭緊張時刻,22日,國民黨忠義救國軍2000人對第18旅駐地江陰西石橋駐地發起進攻,譚震林指揮18旅被迫反擊,斃忠義救國軍第2總支隊司令梅明章以下百餘人。之後,日偽軍又在丹北、茅山、太 地區進行了多次“清鄉”,但由於中共蘇皖區委和第6師第16旅、事先獲得情報,主力、黨政機關和物資器材及時撤離“清鄉”區,使敵一再撲空、疲於奔命。
新四軍第6師以頑強的鬥爭,挫敗了日偽軍在蘇南“清鄉”,創造了多種“反清鄉”鬥爭的成功經驗,不僅為正在進行反“清鄉”準備的蘇中軍民提供了經驗,而且,堅持了原有的抗日陣地,開闢了滬寧鐵路與京抗運河之間的新區,為爾後新四軍向東南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