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南反“清鄉”

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第6師在江蘇省南部連續反擊日偽軍大規模“清鄉”的鬥爭。1941年夏起,日軍為鞏固南京至上海的占領區,採用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綜合手段,對蘇南地區分批“清鄉”,企圖摧毀抗日根據地,消滅抗日力量。新四軍第6師師長兼政治委員譚震林指揮所屬部隊,在地方黨政機關和人民民眾的配合下,進行反“清鄉”鬥爭。7月1日,日軍獨立混成第11旅主力及偽軍一部共1.5萬餘人,分多路向蘇(州)常(熟)太(倉)地區進行梳篦式的“清剿”,隨後增設據點,設定竹籬分割封鎖,建立偽政權。新四軍第6師第18旅以1個營的兵力配台地方武裝和黨政幹部,堅持內線鬥爭主力轉移至外線發動攻勢,摧毀了蘇州以西、無錫以北一些日偽軍據點,以求調動日偽軍“清鄉”兵力。但日偽軍不為所動,仍以重兵繼續在蘇常太地區“清鄉”。第18旅留在內線堅持的部隊和黨政幹部,在鬥爭中遭受較大損失,餘部分途撤出,9月底,日偽軍主力轉向澄(江陰)錫(無錫)虞(常熟)地區“清鄉”。駐該地區的第18旅主力北渡長江,轉移至蘇中地區;澄錫虞地區軍民運用蘇常太地區反“清鄉”鬥爭的經驗,將公開鬥爭和隱蔽鬥爭相結合,頑強堅持鬥爭。第6師第16旅在甸容、丹陽、金壇等地區主動進行配合,至11月先後攻克郭莊廟、延陵、九里鎮等日偽軍據點30餘處,有效地支援了澄錫虞地區的反“清鄉”鬥爭。1942年春,日偽軍轉向澄西、錫南、蘇西、淞滬地區“清鄉”。各地軍民靈活運用鬥爭策略,內外線密切配合,與敵周旋,頑強鬥爭,堅持原有陣地,保存和積蓄了力量。1943年3月,日偽軍6000餘人對丹(陽)北、茅山、太(湖)等地區進行擴展“清鄉”,並修築竹籬封鎖線300餘公里。第16旅以一部兵力和地方黨政幹部,組成精幹的武工隊,分散游擊,堅持內線鬥爭;主力轉到外線尋機殲敵,不斷開展破擊戰,適時深入“清鄉”區中心,拔除了延陵、堡巷等日偽軍據點,襲擊日偽軍“清鄉”機關,鎮壓“清鄉”人員。至IO月,收復了被日偽軍侵占的地區,挫敗了日偽軍的“清鄉”計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