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蛋白質分離純化技術

藥物蛋白質分離純化技術

《藥物蛋白質分離純化技術》是2005年3月1日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校堃,袁輝。本書分為3個部分對藥物蛋白質的分離純化技術進行介紹。

基本介紹

  • 書名:藥物蛋白質分離純化技術
  • 作者:李校堃,袁輝
  • ISBN:9787502564636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基本相信,內容簡介,目錄信息,

基本相信

作 者:李校堃,袁輝著 叢 書 名:現代生物技術製藥叢書
出 版 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ISBN:9787502564636
出版時間:2005-03-01
版 次:1
頁 數:372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科學與自然 > 生物科學

內容簡介

本書第1部分介紹了以色譜技術為主的蛋白質分離純化的主流技術和主要方法;第2部分闡述了上述技術在主要藥物蛋白質分離純化中的套用,所涉及蛋白質包括膜蛋白、重組蛋白質的包涵體、植物蛋白質、動物組織來源的蛋白質、乳來源的蛋白質等;第3部分說明了在藥物蛋白質研究開發中占重要地位的蛋白質保存方法和檢測技術。附錄中收錄了與蛋白質分離純化有關的檢定方法以及有關數據的換算方法。
此外,本書的特色還在於在闡述技術、原理的同時結合實例,圖文並茂,形象生動,增強了圖書內容的可操作性。
本書適用於從事生物、製藥、化學、醫學、環境等領域的基礎研究和套用研究的廣大教科研人員,同時對相關專業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及教師而言也是一本內容翔實、用途廣泛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此書對於有志於涉足蛋白質分離純化研究及套用領域的同仁來說,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入門指導手冊。

目錄信息

緒論(李校堃 袁 輝)1
01 蛋白質提取1
011 原材料的選擇1
012 提取方法2
02 色譜6
021 吸附劑的選擇6
022 預實驗6
023 色譜順序6
03 分析和檢測7
031 電泳7
032 分級分離的監控7
033 活性測定8
034 蛋白質含量的確定9
04 純化策略9
041 三步純化策略11
042 色譜技術的順序12
043 純化的要求14
05 冷凍乾燥保存15
06 規模放大的指導方針15
第1部分 分離純化方法
第1章 離心(袁 輝 武育榮)17
11 原理和分類17
111 基本原理17
112 分類20
113 分析性超速離心24
12 套用實例25
121 套用超速離心法分離血漿脂蛋白25
122 Ficoll密度梯度離心法分離外周血單個核細胞26
13 標準操作和注意事項27
131 關於密度離心法梯度溶液的製備27
132 超離心後樣品的收集28
133 關於連續流離心機操作的問題解答28
134 離心機的常見故障及其排除30
第2章 細胞破碎(謝秋玲 洪 岸)32
21 細胞的結構32
211 細菌的結構32
212 酵母的結構32
213 動物細胞的結構32
214 植物細胞的結構32
22 破碎緩衝液33
23 破碎的方法33
231 機械法33
232 非機械法36
24 影響破碎率的因素和檢測破碎率的方法37
241 影響因素37
242 檢測方法38
25 破碎儀器38
251 珠磨機38
252 高壓均質機39
26 破碎實例40
261 破碎材料40
262 破碎儀40
263 破碎方法40
264 儀器的清洗41
265 注意事項41
參考文獻41
第3章 蛋白質沉澱(張 玲 袁 輝 洪 岸)42
31 鹽析法沉澱42
311 鹽析法沉澱的原理42
312 鹽析的影響因素44
313 操作步驟44
32 有機溶劑沉澱45
33 聚合物沉澱46
34 等電點沉澱47
35 選擇性變性沉澱47
351 溫度變性47
352 pH變性48
353 有機溶劑變性48
第4章 溶液的製備和膜過濾 (謝秋玲 袁 輝 李校堃) 49
41 緩衝液49
411 簡介49
412 緩衝液的製備52
413 緩衝液的更換56
42 膜過濾58
421 微過濾58
422 標準流動淨化59
423 超濾59
424 病毒過濾60
425 高效切線流動過濾60
426 膜色譜61
43 套用實例61
431 血漿製品61
432 血清62
433 哺乳動物培養63
434 注釋 66
44 術語67
參考文獻67
第5章 色譜技術導論(袁 輝 李校堃) 68
51 基本概念和種類68
52 固定相70
521 基質特性70
522 固定相技術72
523 配基介紹73
524 配體-蛋白質相互作用73
53 色譜理論75
531 色譜的量單位75
532 在吸附色譜中的保留78
54 色譜過程81
541 裝柱81
542 加樣82
543 色譜的洗脫82
55 儀器設備83
551 色譜系統83
552 色譜系統的部件85
參考文獻88
第6章 凝膠排阻色譜(袁 輝 錢垂文)90
61 簡介90
62 基質選擇91
621 可用基質特性91
622 化學和吸附特性93
623 選擇曲線和分離範圍94
624 基質孔體積94
63 理論考慮95
631 通過凝膠過濾估算分子大小95
632 柱效和峰區帶擴展96
633 影響解析度的參數98
64 裝柱100
641 柱材料及附屬檔案100
642 裝柱過程100
643 裝柱質量的評價101
644 裝柱落差壓102
65 樣品與緩衝液103
651 緩衝液與添加劑103
652 樣品104
653 校正物質104
66 凝膠排阻色譜系統105
661 上樣105
662 洗脫105
663 最佳流速106
664 樣品檢測107
665 系統(彌散)擴散108
67 套用實例108
671 脫鹽--大量血紅蛋白樣品脫鹽108
672 蛋白質混合物組分收集--抗IgE-β-半乳糖苷酶結合物的純化108
673 凝膠過濾分析--葡萄球菌腸毒素B的純化監測,小雞干擾素分子
質量的確定109
674 孔徑大小的確定--Superose○R 6表觀孔直徑的估算111
675 混合模式分離--酵母菌細胞色素氧化酶的初始純化112
68 凝膠過濾部分所使用的公式和符號113
69 分子質量標準品114
參考文獻115
第7章 離子交換色譜(袁 輝 錢垂文)119
71 離子交換色譜的原理120
72 離子交換色譜的基本概念121
721 離子交換色譜的解析度121
722 容量因子122
723 柱效122
724 選擇性123
725 容量123
73 離子交換劑的種類124
74 樣品準備125
741 樣品濃度125
742 樣品組成125
743 樣品體積126
744 樣品黏度126
745 樣品製備126
75 柱裝填126
751 柱構造126
752 柱裝填錄像126
753 檢查填充126
76 交換容量的測定127
761 陰離子交換樹脂交換容量的測定127
762 陽離子交換樹脂交換容量的測定127
77 離子交換介質的清洗和儲存128
771 再生128
772 清洗、清潔和滅菌工藝128
773 凝膠和柱的儲存128
78 離子交換色譜的套用策略129
781 結合條件129
782 容量129
783 起始條件129
784 pH130
785 離子強度130
786 上樣130
787 洗脫130
788 梯度形狀的選擇131
789 流速131
7810 緩衝液的配製132
7811 規模放大132
79 套用實例133
791 酶133
792 免疫球蛋白133
793 核酸分離133
794 多肽和多核苷酸133
710 常見問題及其解決135
第8章 親和色譜(袁 輝)138
81 親和色譜的動力學139
811 結合平衡:非選擇性洗脫 139
812 結合平衡:選擇性洗脫或者競爭性洗脫140
813 競爭性洗脫的結果141
814 吸附和解吸附的動力學141
82 親和色譜載體142
83 載體的處理143
831 載體的活化143
832 配體偶聯143
833 間隔臂144
834 封閉144
84 洗脫策略144
841 洗脫方法的選擇144
842 流速145
843 舉例146
85 親和色譜操作147
851 預處理147
852 柱的填充和製備148
853 上樣注意事項148
854 洗滌149
855 洗脫149
86 親和色譜存在的問題149
861 產物變性149
862 滲漏150
863 成本152
87 基質的選擇152
871 配體的特性154
872 親和吸附劑製備的評價154
第9章 羥基磷灰石色譜(袁 輝 朱利民 ) 157
91 原理158
911 蛋白質結合的機理158
912 洗脫行為158
913 保留時間和緩衝液pH159
914 BSA和 IgG 結合容量159
92 方法的開發159
921 雙梯度篩選159
922 增強抗體的溶解性159
923 優點159
93 特性160
931 羥基磷灰石的特性160
932 化學穩定性160
94 比較161
95 壓降計算器162
96 柱填充:中試和工藝柱163
97 套用案例164
971 抗腫瘤特異性殺傷T淋巴細胞抗原的純化165
972 馬IgGT抗蛇毒血清的純化166
973 從轉基因乳中純化重組人α1抗胰蛋白酶169
974 IgG的純化171
975 轉基因IgG純化173
第10章 色譜聚焦(張 玲)175
101 原理175
1011 pH梯度的形成175
1012 聚焦介質的聚焦175
1013 蛋白質的等電點與聚焦效應的關係175
1014 解吸附效應176
102 色譜聚焦介質176
103 色譜聚焦緩衝液177
1031 起始緩衝液177
1032 樣品緩衝液177
1033 洗脫緩衝液177
104 色譜聚焦套用實例--昆蟲谷胱甘肽S-轉移酶的分離純化177
第11章 逆流色譜(張天佑)179
111 基礎知識179
1111 發展史179
1112 逆流分溶法簡介179
112 儀器--螺旋管行星式離心分離儀180
1121 引言180
1122 實現逆流過程的機制181
1123 分離實例182
1124 各個物理參數對分離效果的影響183
113 大分子蛋白質逆流色譜法186
1131 引言186
1132 聚合物水相系統的基本特徵186
1133 大分子在聚合物水相系統中的分配188
1134 聚合物水相系統用於逆流分配192
1135 正交軸逆流色譜儀192
1136 正交軸逆流色譜法分離生物大分子196
114 結語200
附錄 中國開展逆流色譜技術及套用研究的進程201
參考文獻204
第2部分 分離純化技術的套用
第12章 膜蛋白的純化策略(李校堃 袁 輝 華子春)205
121 介紹205
122 保持催化活性的常用策略206
123 分離技術的選擇206
124 選擇蛋白質來源和細胞裂解的方式207
125 蛋白質活性實驗208
1251 催化活性和其他特性測試208
1252 總蛋白質定量測試209
126 膜蛋白的溶解和穩定209
1261 緩衝液的選擇209
1262 去垢劑的選擇210
1263 蛋白質穩定性和蛋白酶的抑制213
參考文獻214
第13章 膜蛋白純化中的色譜技術和基本操作(李校堃 袁 輝 楊樹林)216
131 介紹216
132 溶解-沉澱216
1321 差分萃取216
1322 相分離和級分沉澱218
1323 離心219
133 樣品的富集、緩衝液體系的改變以及去垢劑的去除和交換220
1331 樣品富集220
1332 緩衝液體系的改變220
1333 去垢劑的去除和交換221
134 色譜技術221
1341 羥基磷灰石色譜222
1342 離子交換色譜224
1343 色譜聚焦226
1344 金屬螯合色譜229
1345 親和色譜230
1346 共價色譜232
1347 疏水作用色譜233
1348 凝膠過濾233
參考文獻235
第14章 重組蛋白質的包涵體純化(張 玲)237
141 細胞破碎237
142 包涵體表達與可溶性表達238
1421 增加可溶性表達的策略238
1422 藥物蛋白以包涵體表達238
143 包涵體復性240
1431 復性機理240
1432 復性過程中促復性添加劑240
1433 體外復性中應注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