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姓(藍(姓氏))

藍姓(姓氏)

藍(姓氏)一般指本詞條

藍姓在北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31位。藍姓約占全國人口的0.1%。廣西藍姓人口最多,約45萬(廣西區排名第32位,還有18萬多人戶籍是蘭),廣東省藍姓人口約24萬(廣東省排名第66位),福建省藍姓人口約10萬(還有16萬多人戶籍是蘭),湖南省藍姓人口有一萬多(還有6萬多人戶籍是蘭),其他地區也有藍姓分布。因為很多藍姓的戶籍被錯誤登記為蘭姓了,如果把錯誤登記為蘭姓的藍姓人口也算上,那么藍姓最少有200萬人。藍姓目前包括漢族壯族瑤族畲族苗族等多個民族。藍氏在壯族和畲族中均為大姓,藍姓為壯族十大姓氏之一,藍姓是畲族第一大姓氏。藍姓起源於中原,今陝西的藍田,河南的汝南,湖北的荊門,河北的遷安都是藍姓最早的發源地。漢朝之前,藍姓主要繁衍於汝南郡、中山郡和東莞郡,汝南郡在今河南平輿一帶,中山郡在今河北定州一帶,東莞郡在今山東莒縣一帶,此三地為藍姓的郡望,藍姓在上述三地曾得到大發展,後世繁衍於各地之藍姓多由此三處分衍而出。

今天,藍姓主要分布在廣西廣東福建江西浙江四川湖南湖北貴州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藍姓
  • 外文名:lan
  • 拼音:lán
  • 起源地:陝西藍田
  • 姓氏排行:第164位
  • 國家:中國
源流,來源一,來源二,來源三,來源四,來源五,來源六,來源七,來源八,來源九,郡望,堂號,得姓始祖,宗族特徵,家譜文獻,繁衍播遷,藍氏名人,

源流

來源一

源於嬴姓,出自遠古賢者伯益之後裔秦子向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戰國中期,周顯王二年(公元前367年),秦獻公為了向東發展,在藍(今陝西藍田)地設縣。在秦子向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地名稱為姓氏者,自稱藍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藍氏正宗。

來源二

源於姜姓,據福建省武平縣大禾鄉的《藍氏族譜》記載,當地藍氏的受姓始祖是昌奇,昌奇為炎帝神農氏十一世孫,是帝榆罔之子,臨誕時,有熊國君貢藍一株,帝甚喜,因賜姓曰“藍”,賜名曰昌奇,後任為火旺公,分封於汝南,遂以此地名為郡,汝南堂名即源於此。

來源三

源於羋姓。出自楚國大夫,屬於以居邑地名稱為氏。江西省高安市藍坊村等的《藍氏族譜》記載:藍姓源於楚國大夫亹。本宗源自羋姓。楚國公族大夫亹,因任藍縣尹,世稱藍尹亹,後裔子孫亦以地名為氏,其後代以藍為姓。為本宗得姓始祖。在春秋時期,楚國有個大夫叫亹,因出任藍縣(今湖北荊門)令尹,因此後世稱其為“藍尹亹”。在藍尹亹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地為姓氏者,即稱藍氏,世代相傳至今。湖北、湖南、福建和江西等地的部分藍氏族人尊奉藍尹亹為得姓始祖。

來源四

源於姜姓,出自戰國時期狄族中山國大夫厘諸君,屬於以封邑地名稱為氏。厘諸君,為戰國時期著名的中山國宰相,因其封地在藍邑(今河北遷安),世稱其為“藍諸君”。在藍諸君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地為姓氏者,稱藍氏,世代相傳至今。 這個源頭,也有說是源於嬴姓的。

來源五

源於畲族。浙江省蘭溪的藍氏族譜記載畲族的藍氏來源於盤瓠的次子名叫藍光輝,受封護國侯,居處汝南郡,為畲族藍氏的始祖。有的畲族藍姓族譜錯記藍光輝又名藍昌奇。
位於漳浦赤嶺畲族鄉的藍氏家廟位於漳浦赤嶺畲族鄉的藍氏家廟
浙江省蘭溪的《藍氏族譜》記載盤瓠王為盤、藍、雷三姓之祖,諡號“忠勇王”,葬於廣東省潮州市鳳凰山。

來源六

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藍人,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藍人,亦稱襤人、濫人,是商末周初的周王室內宮設定的一種官位。因其穿著五顏六色的花衣服,所以稱襤人、或濫人。在史籍《大戴禮》中記載:“藍人,文王官人,藍之以樂,以觀其不寧。” 在藍人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藍人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藍氏。

來源七

源於滿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布雅穆齊氏,亦稱布雅齊氏。後多冠漢姓為閻氏、藍氏等。其藍氏鼻祖為布雅穆齊·富爾賽,滿洲鑲黃旗人,乾隆三十三年擔任藍翎長,正九品官秩。布雅穆齊·富爾賽後來累官至甘肅提督、西寧鎮總兵。在布雅穆齊·富爾賽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首任官職“藍翎長”為姓氏者,漢化為單姓藍氏,世代相傳至今。
⑵滿族叢尼勒氏,據史籍《長白山先民傳》記載,滿族姓氏,所冠漢姓有藍氏。其藍氏鼻祖為叢尼勒·德恆,滿洲鑲黃旗人,原為吉林駐防,後因為鎮壓太平天國有功,特賞藍翎。在叢尼勒·德恆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受賜“藍翎”為姓氏者,漢化為單姓藍氏,世代相傳至今。
⑶滿族德敦氏,世居黑龍江兩岸,後多冠漢姓為杜氏、藍氏等。其藍氏鼻祖為德敦·明慶,滿洲正白旗人,原在黑龍江駐防,道光八年晉升為藍翎侍衛,後累官至正白旗都統。在德敦·明慶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榮耀的“藍翎侍衛”為姓氏者,漢化為單姓藍氏,世代相傳至今。
湖北省荊州市和江蘇省沛縣都有滿族藍姓,都是八旗的後人,沛縣修有藍氏族譜。

來源八

源於回族,回族藍姓根據阿拉伯語的發音,選擇了發音相近的藍字作為姓氏。

來源九

源於蒙古族。蒙古民族中常用的名字“烏雲”,漢義就是“智慧”、“藍色的寶石”,多用於女子;而“浩特”,漢義就是“藍色、青色”,多用於男子。在古代蒙古族社會中,貴族以外的蒙古族平民,絕大多數根本就沒有姓氏,只有名字,他們後來在元、明時期多仿照漢制按自己名字的漢義定取姓氏,就稱為藍氏,世代相傳至今。

郡望

中山郡:中國古代稱“中山”者有四:①戰國時期原為顧國的都城(今河北定縣),一度為魏所滅,復國後遷靈壽(今河北平山),周郝王十九年為趙國所滅;秦朝時期歸屬於巨鹿郡。②西漢漢高祖初年,設定中山郡,漢景帝執政時期改回為中山國,治所在盧奴(今河北定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部與河北省正定縣之間一帶,十六國時期後燕以為都城;隋朝開皇初年廢國置郡。③宋朝時期以定州為中山府,治所為安喜(今河北定縣)。④南宋設定的香山縣,孫中山逝世後,民國政府將其改為中山縣,今為中山市。
東莞郡:西漢時期有東莞縣,治所在今山東沂水。東漢建安初年,分琅琊郡、齊郡置城陽郡,治所在今山東省沂水縣東北。晉朝晉武帝泰始元年改置為東莞郡,置於晉陵(今江蘇常州)東南一帶,南北朝時期的南齊末年廢黜,其時轄地在今山東臨朐、沂水、蒙陽、沂源、莒縣一帶。今廣東省東莞市建制始於唐朝。
汝南郡:西漢高祖劉邦四年(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當時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潁河、淮河之間、京廣鐵路西側一線以東、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縣、上蔡縣、平輿縣、項城縣一帶地區。東漢時期移治至平輿(今河南平輿)。

堂號

“汝南”、“種玉”、“德勝”、“中山”、“戒君”等。
藍姓目前最重要的堂號有汝南堂和種玉堂。汝南堂顧名思義是藍姓後人為了紀念發源於汝南郡的先祖而設立的,一般認為汝南堂的藍姓都是昌奇公的後裔。其他姓氏也有汝南堂的堂號。種玉堂一般認為是為了紀念子向公的故鄉藍田縣而來的,陝西藍田縣自古出產美玉,所謂藍田種玉,因此種玉堂的藍姓本應該是子向公的後裔,但是目前很多昌奇公後裔也在使用種玉堂的堂號。種玉堂是藍姓特有的堂號。
在春秋後期,楚國有個大夫叫亹,因出任藍縣令尹(今湖北荊門),因此後世稱其為“藍尹亹”。
在周敬王十四年,楚昭王十年,吳王闔閭九年,公元前506年,吳國大將軍伍子胥為報當年楚平王殺父兄之仇,發動了攻擊楚國的“柏舉之戰”。伍子胥和孫武率領吳軍大敗楚軍,一舉攻破楚國郢都。楚昭王倉皇出逃到江陵東北的成臼河邊,見到有一條渡船剛剛離開岸邊,楚昭王認得船上是藍尹亹及其妻兒,就大聲喊:“快讓我上船!”
沒想到藍尹亹毫不理睬,兀自行船。楚昭王又大叫了好幾次,藍尹亹才大聲回答說:“自楚立國以來,從沒哪一個國君丟棄過國都,現在楚國滅亡都是你的錯,你還過河乾什麼呢?”
楚昭王沒有辦法,只好趕緊從陸路逃到了隨國。
後來楚昭王在秦襄公的幫助下回國復位,這時藍尹亹又來求見。楚昭王一聽說他來了,頓時大怒,要把他抓起來殺掉。令尹子西在旁勸阻說:“他敢來,總有道理。先聽聽他怎么說吧。”
於是楚昭王派人去問,藍尹亹回答說:“上一任令尹子常就是因為積怨太多,引起國人不和,以至於敗給吳軍。現在大王還想走他的老路嗎?我在成臼河不救大王,就是為了懲誡大王,希望大王有所改變。我現在來,就是看看大王改了沒有!大王若仍不願改,楚國就完了,既然如此,我這條命又有什麼值得顧惜的呢?”
楚昭王聽後十分感嘆,為了時常警誡自己,於是重新任用了藍尹亹,後勵兵秣馬,在後續執政的八年間逐漸使楚國再次強大起來。
中山國為古狄族所建之諸侯國,狄族源出炎帝之後苗裔的北遷分支,在商、周時期成為北方遊牧民族。
在《戰國策》中記載:中山成公厘堞之子厘鬻在周慎靚王姬定二年(中山王厘鬻元年,田齊宣王田辟疆二年,趙武靈王趙雍七年,燕王姬噲二年,公元前319年)即位後,準備與姬噲、趙雍同時稱王,成為中山王。
為此,田齊宣王關閉了與中山國之間的交通要道。
田齊宣王認為:“我乃萬乘之國也,中山千乘之國也,何侔名於我?”於是計畫割平邑(今山東平邑)以賄賂燕、趙二國,準備出兵攻擊中山國。
得知這種形勢後,中山國宰相藍諸君感到非常憂慮。
這時,謀士張登對藍諸君說:“您何患於齊國呀?”
藍諸君曰:“齊國強大,是萬乘之國,齊宣王恥與我中山國同樣都稱為王,甚至割地以賂燕、趙,出兵來攻我們中山國。而燕、趙兩國歷來貪地,吾恐其接受齊宣王的計畫。如果是那樣,大者將危及中山國的國運,次者也會逼迫我們國君放棄稱王,我當然感到憂慮啊!”
張登說:“您不要憂慮,我出個主意,請燕、趙兩國來輔助我們中山而成其王,事遂定。您覺得如何?”
藍諸君聽了大喜,趕忙問:“那當然好呀!可怎么做呢?”
張登說:“請您假裝就是齊宣王,而我來試著說服您放棄舉動。如果可行,就按照我說的去做。”
藍諸君說:“好呀,願聞其說。”
張登說:“田齊宣王之所以不惜割地以賂燕、趙兩國來出兵以攻中山國,其實目的就是要中山王廢去王稱。田齊宣王回答:‘然’。然則,田齊宣王之為費且危。田齊宣王割地以賂燕、趙兩國,而這兩國皆是齊國的強敵;讓他們出兵攻中山,首難也。而且田齊宣王以平邑行賄二國,所要求的中山國去王稱未必得,田齊宣王如用臣之道,地不虧而兵不用,中山國也可廢除王稱。田齊宣王必然問:‘您有何方法嗎?’”
藍諸君回:“對呀,然則您有何方法嗎?”
張登說:“田齊宣王重使,讓他告訴中山君:‘寡人之所以閉關不通使者,為中山國獨與燕、趙兩國為王,而寡人不與聞焉,是以隘之。今派使者來見,請你輔佐我齊宣王。’中山王惟恐燕、趙之不己據也,今田齊宣王之辭雲‘即佐王’,中山必避開燕、趙兩國與田齊宣王相見。燕、趙二國聞之,當然會怒與中山絕交,中山國便孤立起來,既然被孤立了,其王也就很順利地投靠齊國了!一個服從自己的王對於田齊宣王來說,齊宣王會接受嗎?”
藍諸君曰:“他肯定會接受的。但是如此一說,我們國君也就稱不得王了呀!”
張登說:“您仔細想,這恰恰就是中山王稱之所以能夠得存的道理!田齊宣王因為中山王會歸順自己,必然就與燕、趙兩國再無往來。如此一來,燕、趙兩國必然說:‘田齊宣王之所以割平邑賄賂我們,無非就是為了廢中山國的王稱,目的是離間我們與中山國的關係。那么,中山國稱不了王,我們也就稱不了王了。與其如此,我們為什麼不三國聯合在一起都稱王,田齊宣王就無可奈何了。’這樣一來,田齊宣王就是有一百個平邑,燕、趙兩國必然也不會接受了。”
藍諸君曰:“好計謀!”遂派遣張登前往齊國如此辦理,果以這套說辭向田齊宣王道來。同時,藍諸君也分別派遣使者告知燕、趙兩國君主,趙武靈王趙雍、燕王姬噲果然都來輔助中山國君,共同稱王。

得姓始祖

藍昌奇(姜昌奇)、藍尹亹、秦公子向(嬴向)、藍諸君、藍光輝。
種玉堂:子向。戰國時秦國人。梁惠王(即魏惠王)三年(即公元前367年),秦子向命為藍君,藍即陝西藍田,藍田位於秦嶺之北,藍水之東,以產美玉而名聞天下,子向之後以地為氏,稱藍姓,並尊子向為其始祖。
戒君堂:大夫 亹。本宗源自羋姓。楚國公族大夫 亹,因任藍縣尹,世稱藍尹亹,後裔子孫亦以地名為氏,其後代以藍為姓。為本宗得姓始祖。
上述二堂並無血緣關係,且在當時各屬於中原文化圈外的半西戎的秦人(種玉堂)和半南蠻的楚人(戒君堂)。起源於不同地域,姓氏同字而非同宗。

宗族特徵

1、藍姓當今乃一典型的南方姓氏,但是其源於北而盛於南。
百家姓百家姓
2、藍姓人才濟濟,惜唐宋之前一度表現得十分沉寂,唐代以後,藍姓名人競現史冊,既有文臣武將,又有詩人畫家。
3、解放後由於漢字簡化緣故,一些藍姓簡寫為蘭,其實藍與蘭有本質區別,蘭姓大多出自姬姓,是春秋時鄭國公族之後。
4、藍姓在宋朝人編著的《百家姓》中位列第131位。

家譜文獻

湖南省炎陵縣十都鎮藍氏族譜,藍念一郎派下藍蔥、藍菁兩房合修,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一修,木刻活字印本,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二修,木刻活字印本,2002年三修,計算機排印本。
藍氏續修族譜,(清)藍星修,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木刻活字印本。該族譜創修於道光十七年,續修於光緒七年,是一套珍貴的清朝老族譜。該族譜是由湖南省湘潭和衡陽的念三後裔和念七後裔合修的,續修的時候,湖南的宗親聯繫了祖籍福建省武平縣章豐和上杭縣廬豐的宗親,該族譜一共有八卷1679頁,現在被收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保存十分完好。
浙江省蘭谿市藍氏族譜,(南宋)藍渭林首修,民國三年第16次續修,鉛印本,廣州市圖書館有收藏,該族譜創修時間早,續修次數多,內容詳細,號稱藍氏族譜之王。
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藍氏族譜。民國三年印刷,一套共14冊,現在收藏於武漢市黃陂區天河街道大藍村,保存十分完好。
福建省武平縣大禾鄉六修藍氏族譜,大禾鄉是念五的開基地,武平縣大禾的族譜是明朝進士必寧公創修的,均富公兄弟在成化乙未年1475年刊印,並請董越作序。正德壬申年1512年二修,萬曆42年1614年三修,清朝嘉慶庚午年1810年四修,鹹豐二年壬子年1852年五修,2006年的六修族譜,分上中下三冊。
江西省高安市藍坊鎮藍氏族譜,藍坊族譜創修於南宋寶祐五年,也就是1257年,創修族譜的是文靖公的第十一世孫,諱守一,字康伯。藍坊族譜二修是洪武癸酉年,三修是永樂甲午年,四修是康熙庚子年,五修是乾隆戊戌年,六修是嘉慶己卯年,七修是鹹豐戊午年,八修是光緒丁酉年,九修是1930年,九修的族譜全套有51本,藍坊鎮還有完整的一套九修族譜,1994年,藍坊族譜十修。

繁衍播遷

漢魏之後,藍姓以中山郡東莞郡汝南郡為中心,逐漸播遷於黃河中下游諸省,並有南徙於安徽、湖北、江蘇、浙江等地者。藍姓大舉南遷於隋唐間,其中汝南郡一支藍姓遷居今福建上杭藍尾驛,後周廣順二年(九五二年),其裔藍有善遷居會同里藍家莊,有善後裔分遷清流、永安、石城。 藍姓入居廣東亦在唐末五代年間,宋初之廣東南海人藍繼宗便為此支裔孫。 據廣東五華《藍氏族譜》記載:“十七世萬一郎,由建寧崇善坊遷居寧化石壁鄉。十九世和二郎,於宋時從寧化遷居漳州。廿一世廿六郎,徙居廣東梅州,其後分衍梅州的興寧和五華、平遠以及惠州等地。” 今福建南部,宋時是藍姓的繁盛地之一。《廣州初集藍鼎元行狀記》記載“藍氏世居福建漳浦之茗溪”。宋元兩代,藍姓除繁盛於福建外,在廣東,藍姓也繁衍得非常興旺,並且在宋末元初亂世時大批遷居廣西,當然亦有北遷入湖南、四川之地者。明初,山西藍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陝西、甘肅、河南、河北、北京、江蘇等地。明中葉以後,閩粵沿海之藍姓有渡海赴台者,此間亦有廣西之藍姓播遷雲南、貴州以及緬甸等東南亞國家。歷有清一代,藍姓分布愈廣,今東北三省亦有藍姓入居。如今,藍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廣西、廣東、福建等省多此姓。

藍氏名人


藍采和按照族譜記載,公天性聰明,唐開元元年進士,補諫議大夫,諫君榮寵詞語直,因為忤於權臣楊國忠,遂解印歸家,道合乾坤,德彌宇宙,頃刻蓬萊,須臾斗宿,潛隱龍虎,皈伏修煉成功,白日飛升,今大羅山仙翁。他常著破爛藍衫,一腳著靴,一腳跣行,夏天則在衫內加絮,冬天則臥於雪中。每行歌於城市乞索,持大拍板。常醉踏歌:“藍采和,世界能幾何?紅顏一春樹,流年一擲梭。”
藍繼宗(959年-1036年),字承祖,廣東南海人。原為南漢皇帝劉鋹宮中的小宦官,12歲時隨劉鋹降北宋,進入北宋皇宮任職。他在北宋先後經歷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宋四朝,深得歷代皇帝的信任,曾隨宋太宗出征北漢,負責在軍中傳旨,還曾出巡秦州,為知州溫仲舒辯誣,支持溫仲舒把渭南從邊地變成了內地。在出任賞賜党項首領李德明的加恩使時,藍繼宗還以精準的射術贏得李德明的尊重。藍繼宗年老後以景福殿使、邕州觀察使的身份回家養病。去世後被贈官為安德軍節度使,諡號“僖靖”。
藍奎廣東省潮州程鄉人,宋代著名學者,赴京會試,中進士,官文林郎、郡博士。他過目成誦,嘗奉詔校文福州,文章氣節,朝野欽崇。晚年家居講學,學者稱之“藍夫子”。
藍智藍仁的弟弟,元末明初的詩人。元末與兄往武夷山從杜本,絕意科舉,一心為詩。明洪武十年以薦授廣西按察僉事,以清廉仁惠著稱。其詩清新婉約,與兄齊名,有《藍澗集》。
藍玉明朝開國名將,常遇春的妻弟,江西餘干縣族譜記載1341年生。一說是安徽定遠人。官拜大將軍,封涼國公。他率軍大破北元,基本摧毀其職官體系而名震天下。1393年被殺,牽連致死者達一萬五千餘人,史稱“藍玉案”。80多年後,明孝宗皇帝為藍玉昭雪,並追封為“開國勛臣”,肯定了藍玉的豐功偉績。
藍章字文繡,山東即墨人。成化二十年(1484年)進士,任婺源縣和潛山縣縣令,後擢升貴州道監察御史,又巡按山西,屢遷右僉都御史,因忤劉瑾下獄,謫撫州通判。劉瑾敗,藍章復起,巡撫陝西,後升任南京刑部右侍郎,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藍章連上七疏告退歸故里,在嶗山華陽山南麓築華陽書院,結廬隱居,自號“大勞山人”,教兒子藍田攻讀詩書,其後世多就讀於此。卒年74歲,著有《嶗山遺稿》等。
藍田 字玉甫,號北泉,即墨人,明南京刑部右侍郎藍章之長子。生於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卒於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享年79歲。 嘉靖三年,藍田任河南道監察御史,嘉靖四年(1525年),藍田受命巡按陝西。陝西乃明朝邊防重地,其父藍章曾於正德五年(1510年)任陝西巡撫達4年之久。藍章巡撫陝西時,因政績卓異,後升遷南京刑部右侍郎。
藍瑞 河南省鄧州人,明代學者。正德年間進士,官終陝西漢中知府,後辭官歸里,著有《日省篇》《求仁錄》《湍南稿》。
藍濟卿 字用楫,福建侯官縣(今屬福州市)人。明朝政治人物。嘉靖十四年中乙未科三甲進士,年方弱冠,賜歸里娶親。初授官內閣中書,前往冊封徽府。不久,選四川道監察御史。因忤逆權貴,謫宿州通判,改弋陽縣知縣。歷升戶部員外郎、郎中。官至梧州府知府,以終養歸鄉。
藍廷瑞 四川閬中人,明中葉四川農民起義領袖。又名藍五。正德四年冬與鄢本恕廖惠率眾起義,稱順天王,擁眾十萬,下置四十八總管,後轉戰川、陝、湖廣三省。次年,明廷派刑部尚書兼左都御史洪鐘進行鎮壓,他率眾由陝西漢中入大巴山,正德六年,兵敗,與鄢本恕等以假降尋求緩機,在四川東鄉附近遇伏犧牲。
藍瑛 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明末清初畫家。擅畫山水,筆墨秀潤。後漫遊南北,風格變為蒼老堅勁,兼工人物、花鳥、蘭竹,骨力峭勁,各具意態,世人稱他為“浙派殿軍”,為武林畫派創始人。其孫藍深、藍濤俱為名畫家,得其祖傳而善畫山水。
藍正春福建省上杭廬豐鄉人,清雍正二年(1724年)進士,待父母極孝,待老母93歲辭世,方出任安仁縣令,在任有惠政,深得民心,告老回鄉後,日以著述自娛,所著書目有《四書一得錄》等,而今在城區大眾巷內還有“進士牌坊”以示紀念,已列入縣文物保護單位。
藍理(1648—1719),清朝康熙年間的名將。表字義甫,號義山,福建漳州漳甫縣赤嶺人,自幼習武,精通各種兵器。歷任 天津鎮總兵、福建陸路提督 ,人稱“破肚總兵”“菩薩將軍” 。藍理於康熙二十七年授宣化府總兵官,掛鎮朔將軍印。越三年,調浙江定海總兵。以後鎮守天津,升福建陸路提督。五十年以罪入京城旗籍,五十四年重賜總兵官職。康熙五十九年病故於京,時年七十二歲。兩年後棺柩由妻兒護送回漳浦。藍理之弟藍瑤因功而加封左都督。四弟藍璦累官福建總兵,五弟藍珠為參將,皆有將才風範。
藍廷珍(1663—1729),清代福建水師提督。康熙年間由把總升任溫州游擊,屢敗海賊。福建漳浦人,康熙間又升南澳鎮總兵。隨施琅入台,平朱一貴有功,官至福建水師提督,加左都督。藍廷珍府第,位於漳浦縣湖西鄉的頂壇村新城自然村,因府第新建於湖西頂壇,四周建築猶如城牆環繞,故有“頂壇新城”、“院城”之稱。是清福建水師提督藍廷珍於康熙末修建,至雍正五年(1727年)落成的府第式城堡,也是江南水師提督、藍廷珍之孫藍元枚的故居。2001年1月,被公布為福建省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藍鼎元(1680—1733),字玉霖,號鹿洲,福建漳浦縣赤嶺人。清代知名學者和經世之材。漳浦藍氏家族先後出現了藍理、藍廷珍、藍鼎元、藍元枚、藍日寵、藍瑤、藍瑗等數十名以赫赫武功而身居要職的軍事將領,其中藍廷珍、藍理、藍元枚官居一品。藍理、藍廷珍和藍鼎元,史稱“藍氏三傑”。
藍元枚(1736—1787),字簡侯,福建漳浦人,藍廷珍孫。父藍日寵,官福建銅山營水師參將。元枚襲三等輕車都尉世職。乾隆三十一年,命發廣東,以外海水師參將用,補海門營參將,累遷總兵。乾隆四十九年,授江南提督。
藍欽奎(1707——1785),梅城藍屋巷人(西門藍氏八世祖)。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上京中試第286名進士,殿試第三甲第三名,由戶部主事晉升郎中,乾隆十年(1745年)出任西安知府,後遷任山西按察使(又稱臬台,主管司法),乾隆三十年(1765年)署理山西巡撫(又稱撫台,主管政務),兼提督(又稱藩台,主管軍事),任內清正廉潔,政績卓著,深得百姓愛戴和皇帝賞識。乾隆五十年(1785年),乾隆帝舉辦首次千叟宴,時年79高齡的藍欽奎由在山東青州益都縣任知府縣的兒子官邸中起程到北京參加千叟宴。年事已高的藍欽奎在參加完軍臣歡慶的盛宴後回到兒子任職的地方,事隔不久就與世長辭了。
藍建樞1854年生,福建閩侯人。1871年考入福州船政學堂後學堂。畢業後,調入北洋海軍。 1881年,奉派隨丁汝昌赴英國接收“超勇”、“揚威”。1889年初,李鴻章為北洋海軍揀員補署官缺,請準以藍建樞升署後軍右營都司。三年後實授,調任“鎮中”管帶。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八月十七日,藍建樞率“鎮中”號炮船隨海軍大隊護送兵船至鴨綠江口大東溝,並奉命與“鎮西”號炮船以及4艘魚雷艇進入江口掩護運兵船渡兵登入。1895年初,日本進攻威海衛基地,藍建樞率“鎮中”參加防禦作戰。1911年,調任海軍部二等參謀官。民國成立後,出任海軍左司令,授海軍少將。不久,海軍左司令改為海軍第一艦隊司令,仍由藍建樞擔任。1913年,奉命率第一艦隊在上海參與鎮壓“二次革命”,擊敗討袁軍。隨調為軍事參議。翌年,任海軍部參謀處處長,1918年3月升任海軍總司令,授海軍中將,1921年退職,受封澄威將軍。晚年鄉居而終。
藍成春廣西人,參加金田起義。太平天國乙卯五年,授殿左十五檢點。丙辰六年,升春官又副丞相,鎮守合肥三河要塞。後隸英王陳玉成部下。 1861年冬,封祜王。1864年11月,在霍山黑石渡與僧格林沁部決戰,潰敗,被叛徒甘懷德縛送清營,犧牲。

藍天蔚 (1878--1921) ,湖北省武漢市黃陂人,初就學於武備學堂,後以官費留學日本士官學校。回國後,任將弁學堂等校軍事教習。因與革命黨人有聯繫,為張彪所疑,遂辭職。 旋由吳祿貞推薦,赴日考察,回國後被任為第二混成協統領,駐防奉天。辛亥武昌起義後,與張紹曾、吳祿貞密謀回響,議定奉天獨立。吳祿貞等被袁世凱殺害後,他也被總督趙爾巽逐出奉天。遂走大連、上海。不久復回奉天,被舉為關東革命大都督;孫中山亦任命他為北伐軍第二軍總司令。南北議和後,趙爾巽任奉天都督,他辭職南下,客居蘇杭間。後袁世凱派他出國遊歷。回國後,支持孫中山,暗中資助廣州革命軍政府,並任鄂西聯軍總司令,據有恩施一帶。1921年1月,被孫傳芳和吳光新擊敗。後被但懋辛軍逮捕,3月31日被送至重慶時,自殺(或謂為川軍所害)。
藍僑(1911--1998),湖北省武穴人。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參加過長征。任中南軍區公安部隊司令部參謀長,中南軍區公安部隊副司令員兼廣東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公安軍副司令員,總參謀部警備部副部長、動員部副部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藍庭輝(1913-1983),福建省上杭縣廬豐鄉人,1929年參加工農紅軍,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八路軍115師343旅685團連指導員,蘇魯豫支隊三大隊營教導員,教導5旅政治部組織科科長,旅司令部作戰科科長,新四軍獨立旅司令部作戰科科長等職,參加了平型關等戰役和開闢山東、蘇北抗日根據地的鬥爭,1943年進延安中央黨校第二部學習。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東北民主聯軍嫩江軍區參謀長,齊齊哈爾城防司令員,遼東軍區第三縱隊第九師副師長、副政委,東北野戰軍獨立3師代理政委,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下工作團總務部政委,參加了臨江、遼瀋、廣西等戰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第52軍214師政委。1952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中國人民志願軍鐵道工程師政委。回國後,歷任解放軍鐵道兵第7師師長,第一軍副軍長。1960年畢業於解放軍政治學院。此後任鐵道兵副參謀長、副司令員。1955年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少將,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當選為第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1983年9月2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藍榮玉(1914--1980),福建省上杭縣廬豐鄉人,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中國共產黨福建省委常委、福建省政協副主席兼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福建省副省長、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候補中央委員等職。
藍文兆(1919—2001),福建省武平縣人。一九三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三旅六八六團政治處宣傳隊隊長。解放戰爭時期,任熱河軍區獨立二旅五團政治委員,第十六旅四十八團政治委員,東北民主聯軍第八縱隊二十三師六十八團政治委員,師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第十二兵團師政治委員,中國人民志願軍師長兼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師長,防化學兵部參謀長,解放軍總參謀部軍務動員部部長,解放軍炮兵政治委員,蘭州軍區副政治委員、顧問。一九六四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藍亦農(1919-2008),湖南省茶陵人。曾任冀察熱遼軍區團政治處主任,東北野戰軍團政委。參加了遼瀋、平津等戰役。1951年後,任師政治部主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師政委。1960年5月至1964年5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54軍政治部主任,1962年參加了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為昌都地區分前線指揮所(即丁指)領導成員。1964年5月至1967年7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54軍副政治委員,1967年7月至1969年4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54軍政治委員。1969年4月至1975年8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昆明軍區副政治委員、軍區黨委副書記。其間:曾任重慶市革命委員會主任、昆明市革命委員會主任;1971年5月至1973年9月任中共貴州省委第一書記、貴州省革命委員會主任,1969年10月兼任貴州省軍區第一政治委員、黨委第一書記。1960年晉升為大校軍銜。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勳榮譽章。是中共第九屆中央候補委員。
藍錫芳(1914—1993),字百流。廣東省大埔縣湖寮龍崗村人。國民革命軍空軍中將。民國二十一年考入航空部,畢業後擔任飛行員。抗日戰爭期間,曾在武漢、重慶等地多次與日本侵華飛機交戰,擊落日機多架。一次空戰中,他身負重傷後仍駕機返回基地,因功擢升為飛行中隊長。赴台灣後,晉升為空軍中將。1993年,病逝於台灣,終年79歲。
藍鴻震人稱“藍爺”,香港政府前官員,早年曾在政府官立學校任教員,當中在1960年代初曾在長沙灣元洲街九龍工業學校擔任老師,後來轉進政務官職系,官至民政事務局局長(1997-2000)。現任香港政協委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