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子響

蕭子響

蕭子響(469~490年),字雲音,南蘭陵(今江蘇武進縣)。南朝齊宗室大臣,齊武帝蕭賾第四子。

勇力過人,出嗣豫章王蕭嶷。世祖即位,為輔國將軍、南彭城、臨淮二郡太守,不敬諸王。歷任西豫州、江州、荊州刺史,拜鎮軍將軍、散騎常侍,封巴東王。

永和八年,意圖不軌,事敗賜死,賜姓蛸氏,時年二十二,降為魚復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蕭子響
  • 別名:字雲音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四川
  • 性別:男
人物生平,出繼豫章,出鎮荊州,斬殺佞臣,慘遭怨殺,身後之事,家庭成員,

人物生平

出繼豫章

因為蕭子響的叔叔豫章王蕭嶷沒有兒子,故齊武帝將子響過繼給豫章王,後來豫章王有兒子了,仍然上表朝廷留子響為嫡子。
齊武帝繼位以後,封子響為輔國將軍,南彭城,臨準二郡太守,會見諸王不需要致敬。子響勇武有力無人能比,彎弓有四斛的力量,屢次在園林中貼著坐騎在竹林中賓士,全身沒受一點傷。過繼叔叔豫章王蕭嶷之後,車架服飾與其他諸王不同,每當入朝之時,子響就非常憤怒,揮拳打擊車壁,齊武帝蕭賾知道了以後,命子響的車架服飾與其他皇子一樣。
永明三年(485年),遷右衛將軍,仍為使持節,都督豫州郢州之西陽、司州之汝南二郡軍事,冠軍將軍,豫州刺史。
永明四年(486年),進號為右將軍,進督南豫州之歷陽、淮南、潁川、汝陽四郡。入朝之後為散騎常侍,右衛將軍。
永明六年(488年),官吏上奏武帝蕭賾說:“子響本是聖上骨肉,出繼給宗族。大司馬蕭嶷過去沒有子嗣,所以用心撫養。陛下弘揚天倫愛心,大司馬蕭嶷深味義子的恩情,於是扶助弱枝,改變他的世系,這就像茅和蔣都是周公後裔,興旺盛大,不改易後代子嗣,固然敦厚和睦之風可喜,而實在是虧損了立嫡的準則,臣等參酌商議,以為子響歸還本支。”於是齊武帝封蕭子響為巴東王,遷中護軍,常侍依舊。不久出任江州刺史,常侍依舊。

出鎮荊州

永明七年(489年),遷使持節,都督荊湘雍梁寧南北秦七州軍事,鎮軍將軍,荊州刺史。
直閣將軍董蠻粗魯有氣力,於是蕭子響邀請董蠻一起去荊州,董蠻說:“殿下癲狂如雷,誰敢與你相隨呢?”蕭子響笑道:“君敢說出這種話,也稱得上是奇癲。”齊武帝聽說後有點不高興,說:“此人名蠻,哪裡還會含蓄寬容呢?”於是給董蠻改名董仲舒,對董仲舒說:“今日的仲舒,比起昔日的仲舒來如何?”董仲舒答道:“昔日仲舒之名,出自私家,今日仲舒之名,出自天帝之口,從這點來說,遠遠勝過昔日了。”齊武帝連連點秒。

斬殺佞臣

蕭子響從小愛好武藝,在西豫州的時候,自己選拔了帶仗侍從六十人,都頗有膽略與才幹。到了荊州,屢次在內廷殺牛擺設宴席,同他們聚集取樂。讓內侍私下製作錦緞官袍,和深紅色棉襖,想要拿去同蠻族交換兵器。長史劉寅等連名秘密奏知齊武帝,齊武帝詔令仔細核查,劉寅等人害怕,想把此事保密,蕭子響聽說台使來到,卻沒有見到詔令,於是召集長史劉寅和司馬席恭穆,諮議參軍江愈殷曇粲,中兵參軍周彥,典簽吳脩之王賢宗魏景淵等人到琴台旁詢問實情,劉寅等無話可說,吳脩之說:“既然降下聖旨,執政應該見機行事加以應對。”魏景淵說:“照例應當先核查。”子響大怒,綁縛劉寅等人壓到後堂,自行審判劉寅等人,因為奏摺上沒有江愈的名字,子響想釋放他,但是執行命令的人已經把他殺了。齊武帝聽說此事非常憤怒,派遣衛尉卿胡諧之,游擊將軍尹略,中書舍人茹法亮率羽林軍三千人,查捕胡亂殺人的小人,詔令說:“如果子響自縛來自首,可以保全他的性命。”

慘遭怨殺

胡諧之等人到了江津,在燕尾洲築城屯兵,子響身穿素衣登上城頭,多次派使者去表白自己的心跡說:“天下哪有兒子造反的呢?我並不是犯上作亂,只是性格粗疏,今日就可以單舟回京,何必來捉我呢?”尹略答道:“誰與你這種反父之人說話。”蕭子響聽了流淚哭泣,子響又送了牛數十頭,酒二百石,果食三十車,但是都被尹略拋人江中。
子響殺牛擺設酒肴,供給胡諧之等人的軍隊,但是胡諧之等人心存疑慮,扣留了子響的官吏,子響大怒,派遣他所豢養的幾十人收集州府中的兵器,命令二千人從靈溪向西渡河,至第二天早上雙方對陣,子響自己帶著百餘騎兵,駐紮在江堤上,第二天,他的部下與胡軍交戰,子響手下的亡命之徒王衡天等人頂著盾牌登上城牆,胡軍大敗,尹略戰敗被殺,胡諧之和茹法亮乘船逃跑。
齊武帝蕭賾又派遣丹陽尹蕭順之領兵討伐,蕭子響當日率領白衣左右三十人,乘小舟於中游東下京城,當初,蕭順之出征之前,文惠太子蕭長懋平日素忌恨蕭子響,秘密要求蕭順之不許子響入京,如果可以就除掉子響,當子響見到蕭順之,想表明自己的心跡,蕭順之不許,於是縊殺子響,子響時年二十二歲。子響死後被除籍,改其姓為蛸氏。

身後之事

子響秘密寫下的奏章好幾頁,藏在王妃王氏的裙腰中,內容都是表明自己的心跡,云:“輕舫還闕不得,此苦之深,唯願矜憐,無使竹帛齊有反父之子,父有害子之名。”武帝蕭賾悔恨不已。
之後齊武帝蕭賾將子響貶為魚復侯。

家庭成員

輩分
關係
姓名
簡介
父輩
父親
母親
張氏
淑妃,出身吳郡張氏
養父
豫章文獻王,初過繼豫章王,後歸還本支
養母
豫章王妃,出身潁川庾氏
平輩
長兄
文惠太子,其子蕭昭業追尊為齊文帝
次兄
竟陵文宣王
三兄
廬陵王,同母兄
五弟
安陸王
六弟
蕭氏
早卒
七弟
晉安王
八弟
隨王
九弟
建安王
十弟
西陽王
十一弟
南海王
十二弟
蕭氏
早卒
十三弟
巴陵王
十四弟
邵陵王
十五弟
蕭氏
早卒
十六弟
臨賀王
十七弟
西陽王
十八弟
衡陽王
十九弟
南康王
二十弟
永陽王
二十一弟
湘東王
二十二弟
蕭氏
早卒
二十三弟
南郡王
姐妹
蕭氏
吳縣公主,下嫁琅琊王觀(王慈子)
蕭氏
長城公主,下嫁廬江何敬容(何昌珝子)
蕭氏
武康公主,下嫁東海徐演(徐孝嗣子)
妻子
王妃
巴東王妃,出身琅琊王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