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都區

蓮都區

蓮都區,浙江省麗水市轄區,浙西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總面積1502.10平方千米,是麗水市人民政府所在地。2011年蓮都區總人口46人。蓮都區依山傍水,在環山之中,形如蓮瓣,宋代以後別名蓮城,麗水撤地建市設區後,定“蓮都”為市轄區。

蓮都區位於浙江省西南部,甌江中游,區境介於北緯28°06′~28°44′和東徑119°32′~120°08′之間。東與青田縣毗鄰,南與雲和縣、景寧畲族自治縣接壤,西與松陽縣相連,西北與武義縣交界,東北與縉雲縣連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蓮都區
  • 外文名稱:Liandu
  •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 所屬地區:浙江省麗水
  • 下轄地區:6個街道、5個鎮、7個鄉
  • 電話區號:0578
  • 郵政區碼:323000
  • 地理位置:浙江省中南部
  • 面積:1502.10平方公里
  • 人口:47.73萬(2016年常住人口)
  • 方言吳語-上麗片-麗水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白雲山森林公園、南明山等
  • 機場麗水機場(規劃)
  • 火車站麗水站
  • 車牌代碼:浙K
  • 行政代碼:331102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水系徑流,氣候特徵,自然資源,土地資源,森林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社會保障,旅遊,名優特產,

歷史沿革

夏、商、西周為甌地。春秋戰國時期為甌越地。秦屬閩中郡。
麗水撤地設市十周年城市建設攝影麗水撤地設市十周年城市建設攝影
西漢惠帝三年(前192),立越王勾踐七世孫騶搖為東海王,都東甌(今溫州市),為東甌國土。始元二年(前85),以東甌地置回浦縣,屬會稽郡,為回浦縣地。
東漢建武初(25),省回浦入鄞縣。章和元年(87)析回浦故地置縣,名章安,為章安縣地。建安四年(199),分章安縣南鄉置松陽縣,仍屬會稽郡,為松陽縣地。三國吳太平二年(257)分會稽郡東部置臨海郡,松陽縣屬之。東晉太寧元年(323)分臨海郡置永嘉郡,松陽縣屬之。歷南朝宋、齊、梁、陳不變。
隋開皇九年(589),廢臨海、永嘉二郡為縣,分松陽東鄉置括蒼縣,置處州,治設括蒼。十二年(592),改處州為括州。大業三年(607),括州改稱永嘉郡。
唐武德四年(621),復為括州,括蒼、麗水二縣屬括州。八年(625)省麗水入括蒼。萬歲登封元年(696)分括蒼、永康兩縣地置縉雲縣。景雲二年(711),析括蒼置青田縣。天寶元年(742),改括州為縉雲郡。乾元元年(758)復改郡為州,括蒼屬括州。大曆十四年(779),避德宗諱,改括州為處州,改括蒼縣為麗水縣。《元和郡縣誌》:“麗水本名惡溪,以其湍流阻險,九十裡間五十六瀨,名為大惡,隋開皇中,改為麗水,皇朝因之,以為縣名”。《名勝志》:“以縣北七里有麗陽山,故以麗水為名”。《栝蒼匯紀》:“縣北七里有麗陽山,下環清溪,縣名麗水以此。”
五代十國,蓮都區為吳越國地,屬處州。太平興國三年(978),吳越歸宋,州縣沿前代。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州為路,麗水屬處州路。
蓮都蓮都
明代改路為府,蓮都屬處州府。景泰三年(1452),分麗水浮雲鄉、元和鄉之半置雲和縣;析宣慈鄉、應和鄉及懿德鄉之半置宣平縣。
清代蓮都屬處州府,直至宣統三年(1911)七月,除麗水縣,劃歸府兼理。自隋建州設縣以來,麗水歷為州、郡、路、府治所。
1911年(清宣統三年)11月25日,光復軍光復麗水,立處州軍政分府,兼理麗水縣事,上隸浙江軍政府。
中華民國三年(1914)行省、道、縣三級制,麗水縣屬甌海道。民國十六年廢道,行省、縣二級制,麗水縣直屬省。民國十九年省分設縣政督察區,屬第十一區,後改第二特區。民國二十四年,改設行政督察區,麗水縣屬第九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七年4月,改第六區,七月改第七區。麗水縣均為督察專員公署駐地。
1949年5月10日,麗水縣解放,屬浙江省第七專區。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麗水縣屬麗水專區。1950年4月,縣府遷駐碧湖鎮。
1952年1月,撤麗水專區,麗水縣屬溫州專區。5月13日。縣府遷返城關鎮。
1958年7月、1960年2月,雲和、景寧兩縣先後併入。
1961年6月1日,縣府遷駐雲和鎮。1962年4月分雲和縣,縣府遷返城關鎮。
1963年5月,復設麗水專區,麗水縣屬麗水專區,仍為專署駐地。
1968年11月專區改稱地區,麗水縣屬麗水地區。
1986年3月1日,國務院批准撤麗水縣置麗水市,仍屬麗水地區。
2000年6月6日,國務院批准撤消縣級麗水市,設立蓮都區,以原縣級麗水市的行政區域為蓮都區的行政區域。蓮都區為新設立地級麗水市的駐地。
地名由來
蓮都區名的由來是因麗水城依山傍溪,在環山之中,形如蓮瓣,宋代以後別名蓮城,麗水又特產“處州白蓮”,定“蓮都”為市轄區區名,意欲將美麗的蓮都建成繁華的都市。此一區名系從全麗水地區2000多參與區名徵集者中精選所得。
麗水·蓮都麗水·蓮都

行政區劃

  • 區劃沿革
2001年8月10日,省政府發出《關於麗水市蓮都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覆》,撤消聯合鄉建制,併入碧湖鎮;撤銷原縣級麗水市城關鎮建制,設立紫金街道萬象街道岩泉街道白雲街道等4個街道辦事處,為蓮都區人民政府派出機構。
2006年,蓮都區對部分行政區劃作出調整:撤銷鄭地鄉建制,與峰源鄉合併;撤銷嚴鳥鄉建制,與黃村鄉合併;撤銷巨溪鄉建制,與太平鄉合併;撤銷西溪鄉、泄川鄉、雙溪鎮建制,合併設立雅溪鎮;撤銷富嶺鄉建制,設立富嶺街道辦事處。
2011年12月22日,撤銷聯城鎮建制,改設聯城街道。
2012年12月11日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麗水市蓮都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覆》(浙政函〔2012〕209號)和《麗水市人民政府關於蓮都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覆》(麗政函〔2012〕101號)精神,撤銷高溪鄉建制,其行政區域併入碧湖鎮。撤銷雙黃鄉建制,其行政區域改由蓮都區政府直轄,併入岩泉街道。
  • 區劃詳情
2012年,蓮都區轄峰源鄉太平鄉仙渡鄉麗新畲族鄉黃村鄉5個鄉;碧湖鎮大港頭鎮雅溪鎮老竹畲族鎮4個鎮及岩泉街道紫金街道白雲街道萬象街道聯城街道富嶺街道水閣街道7個街道(其中富嶺、水閣2街道委託麗水市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管理)。208個行政村、25個社區、4個鎮屬居民區。
鄉鎮面積政府駐地下轄
7.3
高嶺弄8號
轄7個社區、4個行政村:麗陽門、府前、梅山、廈河門、左渠門、大水門、鳳凰;麗南、城南、水南、麗華。
60.1
解放街288號
轄7個社區、21個行政村:永暉、金苑、萬豐、大洋河、西銀苑、東銀苑、東升;海潮、大眾、新建、廈河、城東、古城、水東、金東、蘆埠、塔下、黃泥墩、何村、余莊、祝村、楊梅崗、開潭、瀑泉、灣岙、鳳化、雅坑、水嶺根。
92.6
麗陽街1089號
轄3個社區、26個行政村:朝陽、天寧、麗陽;九里、天寧寺、麗東、後鋪、岩泉、青林、長崗背、關下、社後、涼塘、秋塘、冷水、楓數灣、余嶺、銀場、大嶺、吳山、陳寮、黃畈、雨傘崗、沈村、里佳源、高山、賈坑、下後弄、琯頭。
37.7
轄5個社區、4個行政村:北郭橋、白雲、後慶、燈塔、三岩寺;城西、城北、燈塔、麗光。
71.6
轄24個行政村:張村、大白岩、垟店、旭光、桐嶺、吳垵、葉土夭、水閣、余莊前、七百秧、麗沙、龍石、岑山、上沙溪、里坑、金山、章巷、潘田陳店、山根、大源、下章、松坑圩、麗周。
37.3
張垵村地齊
轄11個行政村:張垵、小木溪、中堂、葉村、富嶺、大坑口、下倉、下張、陶莊、前垟、大門樓。
108.7
轄27個行政村:武村、白前、青崗、鳳鳴、林宅口、花街、金周、官橋、常宅、坑口、敏河、路灣、蘇埠、張村街、後弄、石玄峽、趙源、下沈、下林、界牌、陳村、竹道、底金弄、下圩、金弄口、港口、瑤畈。
220.2
環北路
轄3個居民區、74個行政村:第一、第二、第三;河東、上趙、碧一、古井、行口、上街、下街、河口、採桑、沙岸、周巷、下樑、前林、箬溪口、魏村、大林、岩頭、三峰、概頭、保定、堰頭、堰後、麥垵、平一、平二、平三、下季、下葉、紅圩、里河、大陳、章塘、上黃、資福、上閣、紅葉、白河、南周、下概頭、道士、石牛、白口、白橋、任村、趙村、新亭、郎奇、泉莊、蒲塘、下圳、松坑口、聯坪、下南山、上南山、大坑、聯濟、中坳、中溪、外斜、高溪、竹溪、鄭山、吳源、大吳、龍潭、後山根、岑峰寺、白岩、黃塘窯、缸窯、南坑口、蒼坑、岑口、嵐山頭。
94.2
大港頭村
轄1個居民區、22個行政村:大港頭;大港頭、石侯、連河、河邊、河邊金、石玄頭嘴、玉溪、棟村、利山、小山、河村、上莊、西坑口、西黃、小井、北埠、石橋、張山、楊山、山回、均溪、黃田
83.9
老竹村
轄25個行政村:老竹、新屋、大片、黃掛、陶村、曳嶺腳、下橋、沙溪、仁宅、鄭坑、後坑、紅橋周坦、西岸、梁村、高畔、赤坑、章記、東頭、丁公、小黃弄、淺田、徐莊、麻鋪、高峰。
156.6
轄34個行政村:雙溪、章山、洪渡、上黃、江弄、雅莊、北鄭山、蓬房、五石弄、馬弄、周村、季嶺根、西溪、板染、金竹、小桃、上陳、里東、雅里、潘百、岩蒙、箬坑、供山、鴨班、底坑、庫頭、岱後、雙源、上金竹、泄下、麻舍、龍孔、八石坑、陶坑。
104.5
太平村
轄33個行政村:太平、謝山頭、大畈、城頭、學坑、小安、長瀨、木後、吳山、竹舟、下土夭、吾古、楓柴、長樂、昌坑頭、吳弄、沙河、朱弄、上大坑、樣後、普愛、龍門坑、富山頭、溪上、湯山、留畈、高田、西畈、里坑口、彰口塘、戴弄、下樟、橫崗。
64.9
葛畈村
轄15個行政村:葛畈、鮑店、董弄、仙里、蘆村、皂樹、何金富、南源、滴水岩、張山後、根竹園、半嶺、周坑、梅田、嶺頭。
99.2
黃村村
轄19個行政村:黃村、黃泥墩、戈札、磨石坑、嶺根、和垟、上鄭、下鄭、池嶺、天堂、嚴溪、皂坑、黃草鳥、下陸、李村、金鳥、劉西堂、黃坑、吳處。
83.3
畎岸村
轄10個行政村:畎岸、吾赤口、黃弄、上塘畔、山村、鹹宜、馬村、白岸口、雙坑、黃嶺上。
180
龐山村下園
轄20個行政村:龐山、西坑、新村、葑垟、小嶺根、夏莊、橫坑、賽坑、庫坑、木寮、上垟、橫王后、鄭地、正岙、尤源、毛山、孫畲、鄭張山、新碭、高源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蓮都區位於浙江省西南部,甌江中游,區境介於北緯28°06′~28°44′和東徑119°32′~120°08′之間。東與青田縣毗鄰,南與雲和縣景寧畲族自治縣接壤,西與松陽縣相連,西北與武義縣交界,東北與縉雲縣連線。

地形地貌

蓮都區境處在括蒼山洞宮山仙霞嶺3山脈之間。地形屬浙南中山區,以丘陵山地為主,間有小塊河谷平原。境內地形可分為河谷平原、丘陵、山地3種。其中:平原主要有碧湖平原和城郊平原。低丘和高丘占全區總面積的57%。低山、中山面積占全區總面積的30.2%。

水系徑流

蓮都境內河流皆屬甌江水系。甌江發源於慶元、龍泉兩縣市交界的鍋帽尖北麓,上游段稱龍泉溪,流經雲和縣進入蓮都區大港頭鎮,與松陰溪會合後稱大溪,再經碧湖、水閣、聯城、富嶺、萬象、紫金等鄉鎮(街道)後入青田縣境,與小溪會合後稱甌江,大溪幹流在蓮都境內長46公里,河道落差43米,流域面積1373.65平方公里。境內主要支流有好溪、小安溪、宣平溪、松陰溪4條。南部峰源一帶溪流匯入甌江支流——小溪。

氣候特徵

蓮都區氣候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類型,總的特點是: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具有明顯的山地立體氣候特徵。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蓮都區土地面積15萬公頃,合1502平方公里。其中山區占28.52%,丘陵占45.18%,平原占26.3%。人均土地面積0.40公頃,全區耕地11150.8公頃,人均耕地面積0.03公頃(0.45畝)。

森林資源

2002年開始,蓮都區實施生態公益林、綠色長廊、退耕還林建設。2005年全區林業用地面積12.034萬公頃,林木總蓄積量227.79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79%,森林資源特點以馬尾松、杉木等針葉樹最多。

礦產資源

20世紀90年代前,蓮都區境內發現礦產20多種,分布在170個點,其中金屬礦有鈦磁鐵礦、鉛鋅礦、銀礦等,非金屬礦有瑩石、花崗岩、泥煤、高嶺土等。

水資源

蓮都區水力資源比較豐富,理論儲藏量為28.5萬KW,可開發26.5萬KW,(其中甌江幹流為19.5萬KW,屬市管轄),蓮都區實際可開發量為7.4萬KW。

生物資源

蓮都區境內動植物資源較為豐富。木本植物有93科278屬655種,主要分布在山間、山腳坡地、溪坎路旁多被野草覆蓋。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植物有11科12種,屬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有伯樂樹(鐘萼木)、香果樹、銀杏、鵝掌揪、華東黃杉、長葉榧等6種。動物種類較多,其中脊椎動物有5綱,37目,76科,400多種。哺乳綱動物屬國家一類保護的有黑麂;屬國家二類保護的有穿山甲、大靈貓、水獺、獼猴、九江狸、野山羊等。爬行綱動物屬國家一類保護動物為黿。兩棲綱動物屬國家二類保護動物有大鯢。

人口民族

人口

2013年,蓮都區總戶數174294戶,總人口396060人。全區非農業人口127184人,占總人口數32.1%,比2012年增加1685人,農業人口數268876,占總人口數67.9%;未落實常住戶口人員1159人,占總人口數2.93‰。全區人口自然增長率7.17‰。
2017年末蓮都區公安戶籍人口409867人,比上年末增長1.1%。其中,男性人口205632人,女性人口204235人。全年出生人口6614人,出生率16.22‰;死亡人口3714人,死亡率為9.11‰;全年淨增人口2900人,自然增長率為7.11‰。

民族

2015年底全區少數民族人口26903人,其中以畲族居多,約有2.53萬。轄區內有老竹、麗新兩個畲族鄉鎮,少數民族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鄉鎮(街道)8個,分別是老竹畲族鎮、麗新畲族鄉、碧湖鎮、大港頭鎮、聯城街道、白雲街道、岩泉街道、南明山街道(水閣街道和富嶺街道合併)。
麗水市蓮都區是浙江省民族工作重點縣(市、區)之一,有漢族和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薩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東鄉族、納西族、景頗族、土族、達斡爾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毛南族、仡佬族、普米族、塔吉克族、俄羅斯族、京族等39個民族成份。我區少數民族人口居全省第二位,全市第一位。

政治

杜興林:區委書記,陳豪:區長候選人。

經濟

綜述

2017年蓮都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32.98億元,增長5.2%。GDP累計增速逐季回升,全年分別比前三季度、上半年和一季度回升0.1、1.1、1.2個百分點,穩走向好趨勢明顯。2017年蓮都區一產實現增加值18.95億元,增長3.4%;二產實現增加值123.30億元,增長5.0%;三產實現增加值190.73億元,增長5.5%,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5.7:37.0:57.3,三產比例較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三二一”產業格局進一步鞏固。
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69763元(10333美元),增長3.7%,首次突破一萬美元。蓮都區實現財政總收入69.68億元,增長6.8%。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3.44億元,增長14.2%,比麗水平均水平(11.5%)高2.7個百分點,總量和增速均列麗水第1位。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4.08億元,增長13.3%。
2017年區屬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5%。其中房地產投資增長14.2%,民間投資增長17.7%,工業投資增長5.3%,製造業投資增長65.2%,工業技改投資增長46.6%,基礎設施投資下降5.2%。新開工項目是投資增長的主要拉動力,全年在建項目363個,其中新開工項目229個,創近5年新開工項目個數之最,新開工項目占全部項目的63.1%,比2016年同期增加73個,個數同比增長47.7%,新開工項目實現投資57.90億元,占項目投資的56.5%。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18.5%;第二產業投資增長7.9%;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2.6%。三次產業投資比例分別為1.5:10.1:88.4,第三產業占絕對優勢。

第一產業

2017年,蓮都區實現農業總產值28.32億元,增長4.1%。其中,種植業產值20.90億元,林業產值2.51億元,牧業產值3.85億元,漁業產值0.72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33億元。實現農業增加值19.1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3.5%,其中,種植業增長3.3%,林業增長6.0%,畜牧業增長2.4%,漁業增長2.2%,農林牧漁服務業增長9.3%。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3.14萬畝,下降1.1%,糧食產量4.10萬噸,增長1.2%。蔬菜播種面積14.99萬畝,下降3.7%,產量36.80萬噸,增長2.8%。水果產量14.19萬噸,增長7.1%。茶葉產量1936噸,增長5.3%。生豬年末存欄6.86萬頭,增長8.4%,生豬出欄11.39萬頭,下降4.4%;家禽年末存欄101.48萬羽,下降6.3%,家禽出欄298.7萬羽,下降2.5%;羊年末存欄1.10萬隻,增長8.9%,羊出欄0.89萬隻,增長3.5%。
年末擁有機械總動力10.35萬千瓦,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1.07萬噸。農村用電量4622萬千瓦時。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到17.58萬畝。

第二產業

2017年,區屬規模以上工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下同)產值增長1.8%,銷售產值增長2.2%,產品銷售率為97.22%。五大行業引領規上工業增長。區屬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通用設備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和農副食品加工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71.3%,對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拉動了4.5個百分點。園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4.0%,其中占園區規模以上工業比重較大的通用設備製造業和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產值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3.5%和9.8%,對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拉動了2.9個百分點。區屬私營企業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規模以上企業中私營工業企業產值增長6.3%,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為79.7%。小型企業產值增長8.7%,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為90.4%,增速高出大中型企業44.8個百分點。出口交貨值增勢良好。實現出口交貨值7.04億元,增長13.1%,高於銷售產值增幅10.9個百分點。其中電力機械和器材製造業;醫藥製造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製品業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6.4%、3.5%和2.7%(見表3)。
2017年蓮都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1.8%,增加值增長5.6%,產銷率96.1%,新產品產值增長15.2%。

第三產業

2017年,蓮都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2%,增速較上年回落1個百分點。從消費形態看,商品零售起主導作用。全年商品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為88.8%,增長5.1%,拉動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6個百分點。餐飲收入提升較快,全年餐飲收入增長15.0%。近年來,我區旅遊知名度和美譽度顯著提升,外來遊客數量大量增加,帶動全區餐飲市場較快增長。新動能發力,網路零售增長迅猛。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逐漸發生轉變,網路購物日漸盛行。2017年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企業通過網際網路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增長19.2%,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快了13個百分點,網路消費成為我區消費市場重要的驅動力量。
蓮都區全年進出口總額50.15億元,下降14.1%。其中,出口44.52億元,下降14.7%。全年實際利用外資6846萬美元,完成年度任務比例120.1%。
2017年,蓮都區實現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2.14億元,比上年增長5.2%。全年鐵路客運量360.4萬人,增長1.2%,鐵路貨運量80.2萬噸,增長1.0%。全社會公路、水路貨物周轉量495314萬噸公里,增長1.1%;旅客周轉量50016萬人公里,下降18.2%。
蓮都區全年郵電業務總量6.63億元,下降8.3%。年末固定電話用戶(含小靈通)10.74萬戶,其中,城市電話用戶7.48萬戶,農村電話用戶1.77萬戶。年末行動電話用戶71.17萬戶,網際網路用戶(固定網際網路寬頻)21.49萬戶。
蓮都區實現旅遊收入158.80億元,增長17.2%。區屬實現旅遊收入77.18億元,增長29.9%。其中:實現國內旅遊收入74.36億元,增長30.4%;入境旅遊外匯收入4188.01萬美元,增長15.3%。
蓮都區年末金融系統本外幣存款餘額692.3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8.2%。其中人民幣存款餘額677.24億元,增長9.0%。金融系統本外幣貸款餘額662.1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5.6%,其中人民幣貸款餘額661.50億元,增長15.6%。
蓮都區全年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18.53億元,增長13.0%。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7.23億元,增長5.3%;人身險保費收入11.30億元,增長18.6%。

社會事業

科技

截至2017年,蓮都區獲省、市級政府獎24項,其中省級3項,爭取到省級以上科技項目36項,高新技術企業81家。

教育

截至2017年,蓮都區擁有高等學校3所,在校學生37359人;中等職業學校5所,在校學生6048人;普通高中5所,在校學生7435人;普通國中15所,在校學生16176人;國小19所,在校學生36537人。國小和國中入學率、鞏固率均為100%。國中畢業升高中段的比例為99.2%。蓮都區擁有幼稚園101所,在園幼兒19615人。

文化

截至2017年,蓮都區共有文化館2個,文化站15個,公共圖書館2個,博物館5個。有線廣播電視傳輸幹線網路總長1480公里,年末有線廣播電視用戶達到90454戶,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均達到100%。

衛生

截至2017年,蓮都區共有衛生機構46個(不含診所、村衛生室),其中醫院13個、衛生院19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個。衛生技術人員6171人,其中醫生(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2287人。衛生機構擁有床位5025張。區屬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9.0%,醫保個人賬戶“家庭共濟”人數達到12904人。

體育

截至2017年,蓮都區運動員在航海模型、輪滑等非奧項目中獲得世界冠軍3個、全國冠軍16個,在田徑、小輪車、賽艇、籃球等奧運項目中獲得全國冠軍6個。全民健身活動蓬勃開展。成功舉辦蓮都區“萬洋杯”2017男子籃球比賽、 “文明創建 助力衝刺”城市趣味定向賽、“棋樂融融進民宿”圍棋象棋賽、體育系統氣排球聯賽等體育比賽活動50餘場,協助麗水市體育局成功舉辦2017麗水半程馬拉松比賽和2017“麗水·清韻杯”全國業餘圍棋公開賽。圓滿完成省級體育強區複評,全區省級體育強鄉鎮(街道)全覆蓋。截止2017年底,我區已成功創建1個全國體育先進社區,46個各類省級體育俱樂部,4個省級中心村體育休閒公園,1個星級體育職工俱樂部。

社會保障

截至2017年,蓮都區城鎮新增就業2036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196人,其中困難人員再就業548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67%。全區獨立建工會的142家企業已全部簽訂工資集體協商契約,2家行業性聯合工會和19家區域性聯合工會全部續簽,勞動關係和諧穩定。年末參加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85.3%。
2017年末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機構13家,擁有床位3011張,收養各類人員1571人。基本實現農村五保和城鎮“三無”對象集中供養,農村五保和城鎮“三無”集中供養率分別達到92.0%和93.2%,有427名農村五保和城鎮“三無”對象得到了集中供養,完成城鄉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建設234個。

旅遊

萬象山公園
萬象山公園萬象山公園
萬象山公園位於麗水市區西南隅,倚江而立,秀氣逼人。宋、元、明、清以來,相繼建有萬象樓、崇福寺、一覽亭、煙雨樓、大觀亭、秦淮海祠,洞天樓等。山徑迂迴,古木參天,亭閣錯落其間,素有“洞天煙雨”之稱。
1979年闢為公園,先後建有烈士碑、大觀亭、望江亭、煙雨亭、得月樓、煙雨樓等。
三岩寺,在太平鄉境內,離麗水市西部44公里,與著名景區東西岩為鄰。民國《宣平縣誌》載:“三岩在縣東七十里,符岩(天師樓)之左,壁立千仞,山腰有洞,深五丈余,廣亦如之,居民立胡公祀之。”胡公洞又稱紅軍洞。進得洞中,有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葉飛同志題寫的“三岩寺紅軍烈士紀念碑”。1930年9月10日,中國工農紅軍十三軍浙西三縱隊指揮部紮營此洞。碑的背面,記載了當時紅軍的活動經過。
白雲山森林公園位於麗水市北,距城5公里,因山阿時有白雲湧出,可占晴雨,故名。白雲山古時為麗水八景之一,1990年列為省級森林公園。有靈山寺、靈鷲禪寺、鐘鼓樓等景觀,並開發了白雲竹徑、水簾藏寶、綠海萬象等景點景觀。
巨溪三岩巨溪三岩
位於浙江省麗山市蓮都區城南 1.5 公里,傳為晉代葛洪修道之處。今山頂雲閣崖刻有“靈崇”兩大字,傳為葛洪所書。山上寺閣掩映於叢林,古蹟隱現於丹崖,素有“廓蒼之勝”美譽。 山與城之間甌江穿流而過。隔江相望,寺閣掩映在叢林,古蹟隱現於丹崖。山上的雲閣崖、高陽洞和石樑的崖壁上留有晉以來歷朝名人、學者和書畫家的珍貴題刻,其中以葛洪、沈括和米芾的手跡最為著名。南明山摩崖石刻是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江濱公園
江濱公園(防洪堤),位於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南明湖畔江濱路,,該公園於2001年2月21日全面動工,歷時9年建成,堤長19.1公里,堤頂高53.8米,設計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總投資7.6億元。西起小水門,沿甌江大溪向東延伸,拐入好溪,直達好溪堰入口處。
蓮都區
古堰畫鄉
古堰畫鄉景區,位於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大港頭鎮境內,距麗水市區二十公里,核心區塊包括大港頭、堰頭、坪地和保定範圍,距中國最大的小商品城義烏只有100多公里。
通濟堰位於麗水市碧湖鎮堰頭村邊,建於南朝蕭梁天監四年(公元505年),距今已有1500年歷史,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1962年列為省級文保單位。大壩拱形,長275米,寬25米,高2.5米,初為木條結構,南宋時改為石壩,是一個以引灌為主,蓄泄兼備的水利工程。
通濟堰大壩通濟堰大壩
通濟堰的堰史、堰規、築堰有功者,均刻碑立於世。整個水利工程,連同碑刻,是研究中國古代水利工程的珍貴資料。
靈山禪寺
靈山禪寺簡稱靈山寺,位於浙江省麗水城郊,甌江支流好溪下游的靈山風景區。靈山寺建在半山處,背靠靈山,面向甌江。靈山寺具有悠久的歷史,曾多次修繕或改名。據《明一統志》記載:靈山寺,為五代時建,舊名靈鷲。清道光版《麗水縣誌》稱:靈鷲寺,始建之年無考,有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重刊宋淳熙四年(1177)碑。
靈山風景區
米芾書的“南明山”米芾書的“南明山”
靈山,亦名馬頭山,原名靈鷲山,位於市區東北部,距市區約十公里。山不高,海拔約191米,好溪環繞在靈山之前。清道光《麗水縣誌》記載 “靈鷲山,在縣東二十里,與鵓鴣山相對,好溪環其前,層崿峙雲,重陰被水,霜旦晴初,尤極幽致。中有靈鷲禪院。宋紹聖中,郡守劉涇建溪雨亭其上,山南有元祝梅所墓碑”。

名優特產

浙江著名特產。白花蓮藕的種子,未去殼前稱殼蓮,去皮除芯後稱通心蓮。主產於麗水市,古稱處州,故名。具有粒大、飽滿、色白、易煮酥等特點,為蓮中之珍品。其性溫、味甘,有補中益之氣、安心養神、清腑潤肺、聰耳明目等功效。
椪柑果實色澤鮮艷,黃美觀,果形端正,扁圓或高扁圓形,單果重145——170克,果頂廣窪,果蒂周平廣或隆起,易剝皮、果皮汁多味甜脆嫩爽口,有香氣、易化渣,風味濃郁,芳香、可溶性固形物12——14%。
九坑桃
蓮都的九坑桃果大、外觀美、含糖量高、微量元素多、香味濃、口感好、肉鬆脆、耐貯運,是桃中較好的品種。蓮都九坑桃年產量約2萬噸,集中上市期為每年的6至8月。
梅峰有機茶
蓮都梅峰有機茶產自海拔600米以上、四周無污染的大姆山有機茶基地。曾獲2000年第二屆國際名茶評比金獎,2001年中茶杯全國名茶評比一等獎,2002年中國精品名茶博覽會金獎等,於2001年通過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有機茶認證。現有生產基地5000畝,年產銷量2000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