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連俊

葉連俊

葉連俊,地質學家、沉積地質學家、沉積礦床學家。解放初期,他與侯德封合作對沉積錳礦進行地質研究,使瀕於枯竭的湘潭錳礦找到了豐富的深部礦藏成為當時我國最大的錳礦床,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貢獻。他先後提出了“外生礦床陸源汲取成礦論”、“沉積礦床成礦時代的地史意義”、“沉積礦床多因素多階段成礦論”和“生物有機質成礦說”等理論新見解,他是我國沉積地質學和沉積礦床學的奠基人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葉連俊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山東省日照市
  • 出生日期:1913年7月19日
  • 逝世日期:2007年12月2日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 性別:男
個人經歷,研究礦床,主要成果,主要論著,

個人經歷

葉連俊,號梅村,青少年時代是在濟南渡過的,先後就讀於濟南魯東中學、青島鐵路中學和濟南齊魯大學附屬中學,1930 年進入濟南第一高中。1933年,考入北京大學地質系,師從李四光謝家榮、A.W.葛利普(Grabau)等。4年的專業訓練和薰陶,養成他刻苦求知、勤于思考、踏實工作和嚴謹慎密的學風。1937年,考入實業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抗日戰爭爆發後,隨調查所到南京,開始了對祖國礦產資源的調查工作。先是對湖南湘潭錳礦,後又隨黃汲清對水口山鉛鋅多金屬礦做地質調查。不久,又隨地質調查所西遷重慶。
1939年夏,與朱森、吳景楨對四川龍門山區作深入的地質調查,當年秋,與李承三沿敘昆線北段進行地質調查,1940年對雲南北部的泥盆系及地質構造問題作了報導。9月至次年6月兩次穿越秦嶺,對該區域的地質、構造和鐵、煤礦產等寫出詳細的調查報告。1942年,與何春蓀一起做六盤山區地質調查,1943 年獲得“趙亞曾紀念獎”,1944年發表與關士聰合著的《甘肅中南部地質志》專著。1945年赴美進修,先是在美國聯邦地質調查所學水文地質,後到美國墾務局丹佛實驗中心參加在那裡進行的三峽工程地質條件的實驗研究。1947年底返回祖國,與同事們一道建立了國內第一個工程地質研究室。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激發了葉連俊新的活力,為迅速恢復經濟、擺脫貧窮落後而展開的國家大規模經濟建設事業,給他提供了廣闊的科學活動天地。50年來,他的科學活動領域非常廣泛,不僅深入研究沉積學和沉積礦床學,而且還涉及構造地質學地層學、海洋地質學和地球化學等諸多領域
1913年7月19日 出生於山東省日照縣。
1937年 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旋即考入實業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1945年 赴美國聯邦地質調查所進修,次年在美國墾務局丹佛實驗中心進行研究工作。
1947年 返回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1948年 在中央地質調查所籌建我國第一個水文工程地質研究室。
1951年 在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創建我國第一個沉積學研究室,任主任。
1964年 當選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79年 倡導成立中國沉積學會並當選為該會主任。
1980年 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和地學部常務副主任。
1981年以來 先後任國際沉積學家協會理事、國際地科聯沉積委員會委員、國際地質對比計畫。

研究礦床

建國初期,葉連俊的工作任務和科研活動都是圍繞著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恢復經濟而展開的,其特點是頭緒多、工作內容變化也大,例如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他參與了治淮工程地質背景條件的研究(1949),臨江大栗子鐵礦和鞍鋼新廠基地質調查(1950),包頭鋼鐵公司廠基的地質調查(1950),全國地質勘探計畫的編制(1950),天成鐵路線的地質調查(1951),全國地質工作會議的籌備(1952),湘、桂、冀、遼錳礦的調查研究(1953-1955),四川石油地質調查(1954),鳳台和海州磷礦的研究(1955)等等。工作是繁重而忙碌的,但他熱情高漲,幹勁十足,都出色完成了任務,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多方面的貢獻,他對沉積錳礦的研究,使瀕於枯竭的湘潭錳礦找到了豐富的深部礦藏,便是突出的例子。
葉連俊葉連俊
1953年,他和侯德封教授在研究湘潭錳礦過程中,發現了含礦岩系中“符吉沖灰岩”與硬錳礦的共生和轉化關係,以及硬錳礦在含礦岩系風化剖面中的展布特點,判定“符吉沖灰岩”即原生錳礦。他們運用氧化—還原環境對變價錳元素的搬運、沉積起控制作用的地球化學原理,具體分析錳礦床的形成過程和形成條件,正確判定地表高價氧化錳與深部碳酸錳之間的關係,成功地擴大了礦床儲量而使其成為當時我國最大的錳礦床。當年8月10日人民日報對此作了報導和肯定,指出“地質研究所根據勘探需要進行錳礦研究,具體解決了水成錳礦的成因、富集條件、礦石性質等問題,某處錳礦隊根據地質研究所提供的資料,了解錳礦原生礦床規律,在實際工作中得到了很大效果,避免了很多彎路”。

主要成果

數十年來,葉連俊始終堅持在科研工作第一線。他對科學發展趨勢,特別是對學科的生長點非常重視,能及時捕捉到研究的關鍵問題,並提出新的研究領域,例如1951年他適時提出並由他籌劃領導,在中國科學院地質所建立起我國第一個沉積學研究室,1960年又率先建立我國第一個有機地球化學研究實驗室,從而開創並有力地推動了我國沉積學和有機地球化學的研究;他還積極倡導和扶持邊緣學科如數學地質學古地磁學海洋地質學環境地質學的建立,並親自擔任青島中科院海洋所海洋地質研究室的指導工作。在他自己的科學研究工作中,更是不斷地及時提出新的問題和方向,如60年代的陸源汲取成礦和化學地史問題,60-70年代的沉積建造問題,70年代的沉積礦床時代問題,80年代關於沉積成礦背景和環境問題,90年代的生物有機質成礦問題等等,正是由於他能及時把握學科發展趨向,這就保證了他的研究工作總是具有明顯的創新性。
地質狀況地質狀況
葉連俊對沉積成礦在地史演變過程中的“序列疊置”、“系列展布”的“物質基礎”和“動力起因”問題的研究中提出了“化學地史”這個新概念,強調從地史演化的角度研究成岩成礦規律問題。早在50-60年代,他就剖析了華北地區震旦紀、寒武紀奧陶紀沉積岩層中元素組合的特點和性質及其在地史發展中的演化規律,指出岩層中呈分散態存在的元素組合與呈富集態(礦化層)存在的元素組合,代表兩種不相同的地球化學機制和過程;外生成礦代表化學地史發展過程中的突變。他提出,表生帶物質來源有地表變生的、地下噴溢的及宇宙散落的“三元論”觀點。研究化學地史不僅要研究岩層及礦層的元素組成、質量和能量上的變遷,而且要研究元素存在形式和運動形式上的變遷。這對解決岩石或礦床的形成,成礦時代的成因,古地殼、古大氣、古海洋的組成及演化,以及研究地球的發展過程都是極為重要的。

主要論著

1 葉連俊,關士聰.甘肅中南部地質志.地質專報,甲種第19號,1944
2 葉連俊.中國錳礦床的沉積條件.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地質集刊,第1號.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
3 葉連俊.外生礦床陸源汲取成礦論.地質科學,1963(2)
4 葉連俊等.華北地區震旦系、寒武系、奧陶系化學地史.地質科學,1964(3)
5 葉連俊.沉積礦床成礦時代的地史意義.地質科學,1977(3)
6 葉連俊,孫樞.沉積盆地分類.石油學報,1980,1(3)
7 葉連俊等.華北地台沉積建造.北京:科學出版社,198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