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民戲

菇民戲

菇民戲又稱英川亂彈,是一種起源於明朝的戲曲劇種。菇民在婺劇詞曲的基礎上,吸取贛南亂彈唱腔的特點傳唱開來。經過發展,該劇的伴奏、曲調、唱腔、對白等逐漸轉變為富有英川地方特色的劇種。菇民戲的演員本身就是菇民,他們一邊生產,一邊在勞動空閒時演唱、表演,豐富了深山寂靜的生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菇民戲
  • 分類:曲藝
  • 地區:浙江省
簡要介紹,基本概況,歷史淵源,表演形式,演出劇目,

簡要介紹

菇民戲又名“英川亂彈”,是景寧的曲藝戲種之一,也稱“生戲”,因常在菇民返鄉、敬謝菇神時演出,故稱菇民戲。流行於景寧畲族自治縣英川、沙灣慶元縣一帶。菇民戲是一種介於歌舞、曲藝和小戲之間的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藝術形式,因戲中大量的戲分為丑角邊歌邊舞,所以民間又叫“跳花鼓”或“唱花鼓”。菇民戲是浙江省文化廳公布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之一,龍泉文化部門也將菇鄉菇民戲申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保護。

基本概況

菇民戲始於何時無文可稽。相傳早在清中葉,就已流傳於慶元、景寧、龍泉一帶菇民區,其中以慶元二都的菇民戲最負盛名,故也稱“二都戲”。據景寧縣柳八際村老藝人毛錫祺介紹,毛家自太公毛辣蓼起班,代代傳承,管弦不絕。全村毛、劉、吳三姓都成為梨園世家,故有“柳八際、柳八際、代代兒孫學做戲”的傳說。清末民初時,菇民戲曾有慶元的“錦福班”、“三星班”、“永昌班”、“水路班”和景寧的“新錦昌”、“新舞台”、“新日福”等十多副班社,活躍在慶元、龍泉、景寧以及福建省的政和、松溪、浦城、建陽、壽寧等山區。後又在桃源、楓坪、雁溪、黃寮等地相繼成立“子弟班”,可謂異彩紛呈,盛極一時。慶元、景寧、龍泉等縣是處州香菇的主要產地。菇民以制菇為業,老者在家,壯者居外,多仰食於菇山。所以這一帶的戲曲班社大多演出廟會平安戲,以祈親人出外平安,禱求香菇生產順利。菇民們回家時,也從外地買回戲劇服裝,用作酬神。故而,各廟會都備有全套行頭,供子弟班學戲或租借給外來戲班演出之用。這一帶菇民信奉種菇鼻祖吳三公,每年冬出夏歸,都有一番立願還願的演戲活動,為他地所罕見。
菇鄉人唱菇民戲菇鄉人唱菇民戲
菇民戲的音樂聲腔最早只是一些山歌式的地方小調,後由菇農在全國各地種菇時吸收了外地劇種的曲牌和一些民間曲調,使菇民戲逐漸演變成以簧曲調為主的多聲腔板腔體唱腔,劇本內容和演出形式有了很大的進步。後在“田公偉師傅”指教下,才發展成為具有地方特色的完整劇種,故後來的菇民以戲班都供奉田公偉為師傅。
菇民戲的劇目有《萬花樓》、《雙貴圖》、《九龍鞭》、《滿門福》、《賣柴記》、《九更天》、《判雙丁》、《蘭田帶》、《青陽閣》等九十多本。音樂聲腔基本上由京胡戲(皮簧)、橫風戲(文宮平板、二凡、反宮、三夾子)毛胡戲(即二胡、灘簧)三類板調組成,音韻優美激越且有固定曲譜,演唱時常常以台詞套曲譜,而不必定曲定譜。起腔落調也有定規,只要演唱者一起腔,司鼓一聽,就附以鼓板起解,胡琴起調,引出鑼鈸伴奏,且各曲融合運用,能適應劇情的發展變化。菇發戲表演文武兼收,動作古樸真實,且富鄉土氣息,如女角在悲傷時,常雙手拍腿,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號啕大哭,且有明顯甩鼻涕動作等。
新中國成立後,菇民戲未設立專業劇團,農村業餘劇團常有演出,尤以慶元縣的竹坪、三際、合湖、齋郎、三堆等地居多。景寧縣的王宅、柳八際也培養了一批新人,組織到外地巡迴演出,在福建建陽、邵武、沙縣、浦城等地受到歡迎。 前些年,戲曲因受文化多元化影響而備受冷落。近幾年來經過拯救、挖掘和整理,通過老藝人的傳幫帶,這一表演藝術又被搬上了舞台,使它重新綻放絢麗的光彩。

歷史淵源

菇民戲形成於明代,盛行於清末。當時主要戲班有雁溪村何升烈等於清光緒年間組建的新舞台工班。曾演出於福建、江西、廣東、台灣等省,後改為新連昌班。有1931年(民國20年)建於黃湖鄉柳八際村的新錦唱班。曾到福建省浦城及其他10餘縣演出。解放後改名柳八際班,逢年過節常到縣內及鄰縣城鄉演出,深受菇民喜愛。
菇民們歷年候鳥般冬去春回,為求平安吉慶,外出前每人都到附近佛殿許願,來年豐收後在廟會期還願。所以每年農曆六月初六起,各祠廟佛殿都要舉辦迎神戲賽會,俗稱菇神香期,又稱“開殿門”。各戲班也按指定路線順序進行演出。
解放後,菇民仍冬去春回,各廟會仍演出不斷。
文革期間,禁演古裝戲,劇本、戲裝被焚,菇民戲基本停止演出。
粉碎“四人幫”後,菇民戲在文藝百花園中重放光彩。英川、王宅、柳八際、黃謝圩、葛山等地相繼組建菇民戲劇團。1981年英川菇民戲班組,排練了傳統劇目《三密記》、《彩樓記》、《節孝圖》、《奉陽關》、《雙重恩》等20多個劇目,於1982年至1983年分別到龍泉、慶元、福建省建陽、邵武、浦城等十餘縣巡迴演出251場,深受觀眾喜愛。《浙江日報》專題宣傳報導。後因多種原因,劇團無奈解散。
2003年,英川鎮為搶救菇民戲積極倡議,組建菇民戲劇團,招收劇團成員,搶救整理了五十餘部劇本,但尚有三分之二的劇目失傳。

表演形式

菇民戲唱腔為徽、亂雙合,主要唱調有西皮、陰調、二簧、文宮、反宮等。從事菇民戲活動的藝人,有據可查的就有七代輩。一直以來,英川等地流傳著“柳八際、柳八際,代代兒孫都做戲”的順口溜。
菇民戲在各殿演出的開場戲必須要排八仙小戲。戲班將菇民帶回還願的戲衣、戲帽穿戴整齊,以八仙角色打扮上台,口念真言“福門高照、金榜題名”(對讀書人而言),“空手出門、滿手回家”(對菇民而言),“田禾茂盛、五穀豐登”(對種田人而言)。過後,廟會援頭手拿賬本上來宣讀各菇民贈送戲具清單,接著邊念“黑筆上賬,紅筆勾銷”,當眾燒毀賬本。這時,鞭炮齊鳴,菇民們把事先準備好的紅包、瓜子包紛紛送上台,表示謝神和慶祝菇業的興旺。八仙戲演後,接著演彩戲,後演正本戲。

演出劇目

菇民戲共有傳統劇目128本,常演劇目有《三密記》、《彩樓配》、《合耳環》、《節孝圖》、《壽陽光》、《雙重恩》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