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雜篇·說劍

莊子·雜篇·說劍

《說劍》以義名篇,內容就是寫莊子說劍。趙文王喜歡劍,整天與劍士為伍而不料理朝政,莊子前往遊說。莊子說劍有三種,即天子之劍,諸侯之劍和庶民之劍,委婉地指出趙文王的所為實際上是庶民之劍,而希望他能成為天子之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莊子·雜篇·說劍
  • 出處:《莊子》
  • 作者:莊子
  • 朝代:春秋
背景,原文,譯文,作品簡介,唐·元稹·說劍,《倚天屠龍記》,

背景

“說劍”指莊子為趙文王說劍一事。有人說《說劍》為偽書,實不可從。此篇內容並非與莊子思想無關,它的主旨在於說明為政當無事,以無為而治就會得到治理,可說是《應帝王》篇觀點的繼續。
在“昔趙文王喜劍”一段中,莊子以文王喜劍喻其為之政。在“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莊子”段中,說明莊周輕物到“千金不受”而願意去說服趙文王。在“太子乃於見王”段中,以天子劍、諸侯劍、庶人劍喻治政的方法,說天子可以統治諸侯,諸侯可以稱霸,但都不是長久的統治方法,而庶人劍也只是一種世俗鬥雞之兒戲,不能達到統治的目的,“大王安坐定氣”暗指無為而治就可以達到治理目的了。於是文王三月不出官,劍士自斃也就無事大吉了。
如果說《讓王》、《盜跖》已不類莊子之文,那么《說劍》就更非莊子之文了。篇文中確有“莊子”其名,但《說劍》里的莊子已不是倡導無為無已、逍遙順應、齊物齊論中的莊子,完全是一個說客,即戰國時代的策士形象,而內容也完全離開了《莊子》的主旨。因此,本篇歷來認為是一偽作,也不是莊子學派的作品,應該看作是假託莊子之名的策士之文。

原文

昔趙文王喜劍(1),劍士夾門而客三千餘人(2),日夜相擊於前,死傷者歲百餘人,好之不厭(3)。如是三年,國衰。諸侯謀之(4)。太子悝患之(5),募左右曰(6):“孰能說王之意止劍士者(7),賜之千金。”左右曰:“莊子當能(8)。”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莊子(9)。莊子弗受(10),與使者俱往,見太子曰:“太子何以教周,賜周千金?”太子曰:“聞夫子明聖,謹奉千金以幣從者(11) 夫子弗受,俚尚何敢言。”莊子曰:“聞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絕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說大王而逆王意(12),下不當太子(13),則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14)?使臣上說大王,下當太子,趙國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見,唯劍士也。”莊子曰:“諾。周善為劍。”太子曰:“然吾王所見劍士,皆蓬頭突鬢(15),垂冠(16),曼胡之纓(17),短後之衣(18),瞋目而語難(19), 王乃說之(20)。今夫子必儒服而見王,事必大逆(21)。”莊子曰:“請治劍服(22)。”治劍服三日,乃見太子。太子乃與見王,王脫白刃持之(23)。
莊子入殿門不趨(24),見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25),使太子先(26)?”曰:“臣聞大王喜劍,故以劍見王。”王曰:“子之劍何能禁制(27)?”曰:“臣之劍,十步一人(28),千里不留行。”王大悅之,曰:“天下無敵矣。”
莊子曰:“夫為劍者(29),示之以虛(30),開之以利(31),後之以發(32),先之以至。願得試之。”王曰:“夫子休(33),就舍待命(34),令設戲請夫子(35)。”王乃校劍士七日(36),死者六十餘人,得五六人,使奉劍於殿下,乃召莊子。王曰:“今日試使士敦劍(37)。”莊子曰:“望之久矣(38)!”王曰:“夫子所御杖(39),長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40)。然臣有三劍,唯王所用,請先言而後試。”
王曰:“願聞三劍。”曰:“有天子劍,有諸侯劍,有庶人劍。”王曰:“天子之劍何如?”曰:“天子之劍,以燕谿石城為鋒(41),齊岱為鍔(42);晉衛為脊(43),周宋為譚(44),韓魏為夾(45);包以四夷,裹以四時;繞以渤海,帶以常山(46);制以五行(47),論以刑德(48);開以陰陽(49),持以春夏(50),行以秋冬。此劍直之無前(51),舉之無上,案之無下,運之無旁。上決浮雲(52),下絕地紀。此劍一用,匡諸侯(53),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劍也。”文王芒然自失,曰:“諸侯之劍何如?”曰:“諸侯之劍,以知勇士為鋒,以清廉士為鍔,以賢良士為脊,以忠聖士為譚,以豪桀士為夾。此劍直之亦無前,舉之以無上,案之亦無下,運之亦無旁。上法圓天以順三光(54),下法方地以順四時,中和民意以安四鄉(55)。此劍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內,無不賓服而聽從君命者矣。此諸侯之劍也。”王曰:“庶人之劍何如?”曰:“庶人之劍,蓬頭突鬢,垂冠,曼胡之纓,短後之衣,瞋目而語難。相擊於前,上斬頸領,下決肝肺。此庶人之劍,無異於鬥雞,一旦命已絕矣,無所用於國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劍,臣竊為大王薄之(56)。”
王乃牽而上殿(57),宰人上食(58),王三環之(59)。莊子曰:“大王安坐定氣,劍事已畢奏矣(60)!”於是文王不出宮三月,劍士皆服斃其處也(61)。
(1)昔:過去,從前,趙文王,趙惠文王何。喜劍:喜歡劍術。
(2)夾門而客:客居宮門左右。
(3)好(hào),喜好。厭:滿足。
(4)謀:謀圖。之:趙國。
(5)悝(kuī):趙惠文王的太子名悝。
(6)募:募集,召募。左右:指左右幕僚。
(7)說:說服。王:趙惠文王。
(8)當:能做到。
(9)奉:送給,給予。
(10)弗受:不接受。
(11)以幣從(cōng):用幣以為勸侑
(12)臣:莊子自稱,我。逆:違逆
(13)當(dǎng):合。不當太子:有負太子的委任。
(14)尚:還。安:何。事:用。
(15)蓬頭:蓬亂的頭髮。突鬢:鬢毛突出。
(16)垂:同唾,重。垂冠。即重冠,表示威武。
(17)曼胡-(móhu):同模糊,不分明,不清楚。纓:冠纓,盔纓。
(18)短後之衣:後身短便於起坐的衣服。
(19)瞋(chēn)目:發怒時睜大眼睛。語難:用言語相互潔難。
(20)說:同悅。
(21)事必大逆:此事必然不順。
(22)治劍服:製做劍士的服裝。
(23)脫白刃:拔出利劍。
(24)殿門:宮殿的門。不趨:不快走。
(25)寡人:趙惠文王自稱。
(26)使太子先:通過太子先容稟。
(27)禁制:制服。
(28)十步一人:十步置一人。
(29)為劍:用劍。
(30)示人以虛:示人以虛空不能測。
(31)開之以利:用劍叫人不及提防。
(32)後之以發:發動在後。
(33)休:休息。
(34)就舍:住在旅館。
(35)戲:試劍術。
(36)校:較量。
(37)敦劍:對劍。
(38)望:期待。
(39)杖:與仗同。兵器的總稱。所御杖,所用劍。
(40)奉:通捧。所奉:所用的劍。
(41)燕溪:燕國中的地名。百城:北方的山名。鋒:劍端。
(42)岱:泰山。鍔:劍刃。
(43)脊:劍背。
(44)鐔:劍環,劍鼻。
(45)夾:通俠,劍把。
(46)常山:恆山。
(47)五行:水火木金土。
(48)刑法:生殺的意思。
(49)開:指開合變化。
(50)持:把握。
(51)直:伸。無前:前面無擋的。
(52)決:通抉。
(53)匡:正。
(54)三光:日、月、星。
(55)四鄉(xiǎng):四方。
(56)薄:鄙薄。
(57)牽:帶,引。
(58)宰人:主管家務的人。上食:奉上食物。
(59)環:環繞。
(60)畢奏:奏已畢。
(61)服斃:伏劍自殺。服,同伏。

譯文

當年趙文王喜好劍術,擊劍的人蜂擁而至門下食客三千餘人,在趙文王面前日夜相互比試劍術,死傷的劍客每年都有百餘人,而趙文王喜好擊劍從來就不曾得到滿足。像這樣過了三年,國力日益衰退,各國諸侯都在謀算怎樣攻打趙國。太子悝十分擔憂,徵求左右近侍說:“誰能夠說服趙王停止比試劍術,贈予他千金。”左右近侍說:“只有莊子能夠擔當此任。”
太子於是派人攜帶千金厚禮贈送給莊子。莊子不接受,跟隨使者一道,前往會見太子說:“太子有什麼見教,賜給我千金的厚禮?”太子說:“聽說先生通達賢明,謹此奉上千金用以犒賞從者。先生不願接受,我還有什麼可說的!”莊子說:“聽說太子想要用我,意欲斷絕趙王對劍術的愛好。假如我對上遊說趙王卻違拗了趙王的心意,對下也未能符合太子的意願。那也就一定會遭受刑戮而死去,我還哪裡用得著這些贈禮呢?假如我對上能說服趙王,對下能合於太子的心愿,在趙國這片天地上我希望得到什麼難道還得不到!”太子說:“是這樣。父王的心目中,只有擊劍的人。”莊子說:“好的,我也善於運用劍術。”太子說:“不過父王所見到的擊劍人,全都頭髮蓬亂、髻毛突出、帽子低垂,帽纓粗實,衣服緊身,瞪大眼睛而且氣喘語塞,大王竟喜歡見到這樣打扮的人。如今先生假如穿儒服去會見趙王,事情一定會弄糟。”莊子說:“請讓我準備劍士的服裝。”三天以後劍士的服裝裁製完畢,於是面見太子。太子就跟莊子一道拜見趙王,趙王解下利劍等待著莊子。
莊子不急不忙地進入殿內,見到趙王也不行跪拜之禮。趙王說:“你想用什麼話來開導我,而且讓太子先作引薦。”莊子說:“我聽說大王喜好劍術,特地用劍術來參見大王。”趙王說:“你的劍術怎樣能遏阻劍手、戰勝對方呢?”莊子說:“我的劍術,十步之內可殺一人,行走千里也不會受人阻留。”趙王聽了大喜,說:“天下沒有誰是你的對手了!”
莊子說:“擊劍的要領是,有意把弱點顯露給對方,再用有機可乘之處引誘對方,後於對手發起攻擊,同時要搶先擊中對手。希望有機會能試試我的劍法。”趙王說:“先生暫回館舍休息等待通知,我將安排好擊劍比武的盛會再請先生出面比武。”趙王於是用七天時間讓劍士們比武較量,死傷六十多人,從中挑選出五六人,讓他們拿著劍在殿堂下等候,這才召見莊子。趙王說:“可讓劍士們跟先生比試劍術了。”莊子說:“我已經盼望很久了。”趙王說:“先生所習慣使用的寶劍,長短怎么樣?”莊子說:“我的劍術長短都適應。不過我有三種劍,任憑大王選用,請讓我先作些說明然後再行比試。”
趙王說:“願意聽聽你介紹三種劍。”莊子說:“有天子之劍,有諸侯之劍,有百姓之劍。”趙王說:“天子之劍怎么樣?”莊子說:“天子之劍,拿燕溪的石城山做劍尖,拿齊國的泰山做劍刃,拿晉國和衛國做劍脊,拿周王畿和宋國做劍環,拿韓國和魏國做劍柄;用中原以外的四境來包紮,用四季來圍裹,用渤海來纏繞,用恆山來做系帶;靠五行來統馭,靠刑律和德教來論斷;遵循陰陽的變化而進退,遵循春夏的時令而持延,遵循秋冬的到來而運行。這種劍,向前直刺一無阻擋,高高舉起無物在上,按劍向下所向披靡,揮動起來旁若無物,向上割裂浮雲,向下斬斷地紀。這種劍一旦使用,可以匡正諸侯,使天下人全都歸服。這就是天子之劍。”趙文王聽了茫然若有所失,說:“諸侯之劍怎么樣?”莊子說:“諸侯之劍,拿智勇之士做劍尖,拿清廉之士做劍刃,拿賢良之士做劍脊,拿忠誠聖明之士做劍環,拿豪傑之士做劍柄。這種劍,向前直刺也一無阻擋,高高舉起也無物在上,按劍向下也所向披靡,揮動起來也旁若無物;對上效法於天而順應日月星辰,對下取法於地而順應四時序列,居中則順和民意而安定四方。這種劍一旦使用,就好像雷霆震撼四境之內,沒有不歸服而聽從國君號令的。這就是諸侯之劍。”趙王說:“百姓之劍又怎么樣呢?”莊子說:“百姓之劍,全都頭髮蓬亂、髻毛突出、帽子低垂,帽纓粗實,衣服緊身,瞪大眼睛而且氣喘語塞。相互在人前爭鬥刺殺,上能斬斷脖頸,下能剖裂肝肺,這就是百姓之劍,跟鬥雞沒有什麼不同,一旦命盡氣絕,對於國事就什麼用處也沒有。如今大王擁有奪取天下的地位卻喜好百姓之劍,我私下認為大王應當鄙薄這種做法。”
趙文王於是牽著莊子來到殿上。廚師獻上食物,趙王繞著坐席慚愧地繞了三圈。莊子說:“大王安坐下來定定心氣,有關劍術之事我已啟奏完畢。”於是趙文王三月不出宮門,劍士們都在自己的住處自刎而死。

作品簡介

莊子的散文哲學思想博大精深,是我國古代典籍中的瑰寶。因此,莊子不但是我國哲學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也是文學史上一位不朽的散文家。無論在哲學思想方面,還是文學語言方面,他都給了我國歷代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響,在我國思想史、文學史上都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莊子的文章,想像奇特,文筆變化多端,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並採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諷刺的意味,對後世文學語言有很大影響。其超常的想像和變幻莫測的寓言故事,構成了莊子特有的奇特的想像世界,“意出塵外,怪生筆端。”(劉熙載《藝概·文概》)莊周著有《莊子》(被道教奉為《南華經》),道家經典之一。《漢書藝文志》著錄《莊子》五十二篇,但留下來的只有三十三篇。
《莊子》在哲學、文學上都有較高研究價值。魯迅先生說過:“其文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先也。”(《漢文學史綱要》)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等,《養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為後世傳誦。司馬遷在《史記》用精練的一二百字介紹了莊子的生平,並未提起莊子的字,字子休是由唐人提出的。說他著書十餘萬言,大抵都是寓言,用來辨明老子的主張的。
莊子的文章結構,很奇特。看起來並不嚴密,常常突兀而來,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變化無端,有時似乎不相關,任意跳蕩起落,但思想卻能一線貫穿。句式也富於變化,或順或倒,或長或短,更加之辭彙豐富,描寫細緻,又常常不規則地押韻,顯得極富表現力,極有獨創性。
莊子文字的汪洋恣肆,意象的雄渾飛越,想像的奇特豐富,情致的滋潤曠達,給人以超凡脫俗與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國的文學史上獨樹一幟,他的文章體制已脫離語錄體形式,標誌著先秦散文已經發展到成熟的階段,可以說,《莊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唐·元稹·說劍

全文:
吾友有寶劍,密之如密友。我實膠漆交,中堂共杯酒。
酒酣肝膽露,恨不眼前剖。高唱荊卿歌,亂擊相如缶。
更擊復更唱,更酌亦更壽。白虹坐上飛,青蛇匣中吼。
我聞音響異,疑是干將偶。為君再拜言,神物可見不。
君言我所重,我自為君取。迎篋已焚香,近鞘先澤手。
徐抽寸寸刃,漸屈彎彎肘。殺殺霜在鋒,團團月臨紐。
逡巡潛虬躍,鬱律驚左右。霆電滿室光,蛟龍繞身走。
我為捧之泣,此劍別來久。鑄時近山破,藏在松桂朽。
幽匣獄底埋,神人水心守。本是稽泥淬,果非雷煥有。
我欲評劍功,願君良聽受。劍可剸犀兕,劍可切瓊玖。
劍決天外雲,劍沖日中斗。劍隳妖蛇腹,劍拂佞臣首。
太古初斷鰲,武王親擊紂。燕丹捲地圖,陳平綰花綬。
曾被桂樹枝,寒光射林藪。曾經鑄農器,利用翦稂莠
神物終變化,復為龍牝牡。晉末武庫燒,脫然排戶牖。
為欲掃群胡,散作彌天帚。自茲失所往,豪英共為詬。
今復誰人鑄,挺然千載後。既非古風胡,無乃近鴉九。
自我與君游,平生益自負。況擎寶劍出,重以雄心扣。
此劍何太奇,此心何太厚。勸君慎所用,所用無或苟。
潛將辟魑魅,勿但防妾婦。留斬泓下蛟,莫試街中狗。
君今困泥滓,我亦坌塵垢。俗耳驚大言,逢人少開口。

《倚天屠龍記》

說劍——趙敏
第二十三回:
趙小姐親自領路,將眾人讓進大廳。群豪見大廳上高懸匾額,寫著“綠柳山莊”四個大字。中堂一幅趙孟?繪的“八駿圖”,八駒姿態各不相同,匹匹神駿風發。左壁懸著一幅大字,文曰:
“白虹座上飛,青蛇匣中吼,殺殺霜在鋒,團團月臨紐。
劍決天外龍,劍沖日中斗,劍破妖人腹,劍拂佞臣首。
潛將辟魑魅,勿但驚妾婦。留斬泓下蛟,莫試街中狗。”
詩末題了一行小字:“夜試倚天寶劍,洵神物也,雜錄‘說劍’詩以贊之。汴梁趙敏。”
張無忌書法是不行的,但曾隨朱九真練過字,別人書法的好壞倒也識得一些,見這幅字筆勢縱橫,然頗有嫵媚之致,顯是出自女子手筆,知是這位趙小姐所書。他除醫書之外沒讀過多少書,但詩句含意並不晦澀,一誦即明,心想:“原來她是汴梁人氏,單名一個‘敏’字。”便道:“趙姑娘文武全才,佩服佩服。原來姑娘是中州舊京世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