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嚴寺(甘肅省蘭州市莊嚴寺)

莊嚴寺(甘肅省蘭州市莊嚴寺)

莊嚴寺位於甘肅省蘭州市,在蘭州市城關區舊城中心鼓樓西側,莊嚴寺,原名濮陽王廟。建於公元1301年(元朝大德五年),相傳其後殿神座下即濮陽王墓。公元1783年(清朝乾隆四十八年)東河村人張廷輝瞻湛集貨修前後兩殿,畢大椿書“德尊三畏”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莊嚴寺
  • 地理位置:蘭州市城關區舊城鼓樓西側
  • 建造日期:617年
  • 特色景點:起甲壁畫、酥鹼壁畫
  • 寺廟新址:五泉山公園西南隅二郎崗
基本簡介,地理位置,相關記載,寺中壁畫,寺廟保護,歷史沿革,寺廟史料,寺廟文化,

基本簡介

莊嚴寺原建築群規模宏大,布局嚴謹,由山門、朝房、過殿、大殿、後殿,並建有東、西配殿、廂房、鐘鼓樓及跨院,構成完整的三院落及官園等四組建築,為蘭州珍貴的文化遺產。據文獻記載,元、、各代多次進行修繕,遂成為一所“寺界遼闊”,廟貌巍峨,殿宇輝煌的佛剎。莊嚴寺以塑、書、畫“三絕”著稱於世,塑絕指寺內的佛教造像,正殿大佛塑像體態勻稱生動,衣紋細膩逼真,確為上乘之作,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寫絕指山門所懸“敕大莊嚴禪院”寺額,系元世祖至元間,李溥光所書,筆力雄渾遒勁,筆劃厚重沉著,直逼顏魯公。畫絕指中殿後壁觀音畫像,儀態端莊優美,身披白衣,宛然如紗,淨瓶柳枝,翠色如新。中殿左右牆前部繪十八羅漢壁畫,神態各異,表情生動;後半部為佛教故事壁畫,所繪佛、菩薩栩栩如生,所布山水、殿宇都很精美。
莊嚴寺莊嚴寺

地理位置

莊嚴寺在蘭州市城關區舊城中心鼓樓西側。始建於唐代,相傳為隋末金城校尉薛舉故宅。建國後闢作遊覽場所。
莊嚴寺莊嚴寺

相關記載

譚嗣同曾作《蘭州莊嚴寺》一首現摘錄如下:訪僧入孤寺,一徑蒼苔深。寒磬秋花落,承塵破紙吟。潭光澄夕照,松翠下庭蔭。不盡古時意,蕭蕭雅滿林。作為蘭州現存唯一的一座明代建築,莊嚴寺在經歷了600多年的風風雨雨後,而今它默默的佇立在南山下,俯視著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

寺中壁畫

莊嚴寺在測繪過程中發現的壁畫,敦煌研究院推斷很有可能是在蘭州地區並不多見的明代寺廟壁畫,他們採用“分塊剝取,回貼復原”方案對壁畫進行異地保護。回貼復原前,專家們根據拼接記號和壁畫上所有尚可看到的切割部位的畫面內容,逐塊進行了拼接,直至達到所謂的“嚴絲合縫“,使畫面上的每個切割部位都能準確地並且是非常舒服地完全吻合。緊接著,採用先進技術,對起甲壁畫、酥鹼壁畫進行了修復;對已脫落壁畫,切割縫進行填補,並補色作舊處理。如今看到的莊嚴寺壁畫,由於完善了復原後的整體效果,使新填補泥層同原壁畫在基本色調上協調一致,壁畫內容豐富,畫工精美,是典型的時代建築與繪畫風格。

寺廟保護

為了保證莊嚴寺“修舊如舊”,1995年11月,市園林設計院,市園林建築工程公司有關專家、工程技術人員駐紮蘭州日報社院內,對莊嚴寺舊址三座大殿進行了實物測繪、落樣、拍照及錄像等工作,拿出了具體的拆遷實施方案。曾經參與過莊嚴寺拆遷的工人們說,這是他們參與過的最難的一次拆遷,大錘頭大鐵杴根本用不上,一塊磚一片瓦都是輕拆輕取,輕拿輕放,拆除木構件時先打上號,認真包裝後再運輸。對原構件上的油漆彩畫,殘留的顏色線條儘量保存,以恢復原來的油漆彩畫效果。直到1996年12月底,莊嚴寺三座大殿才拆遷完畢。
莊嚴寺莊嚴寺
1995年9月經省政府同意,對莊嚴寺進行易地保護,新址選定在五泉山公園西南隅的二郎崗。莊嚴寺整體拆遷異地復原保護工程克服地質條件複雜,資金緊缺等困難,前後歷時10年,完成了前、中、後殿的復建;修建了仿古牌樓、圍牆;恢復了原有壁畫。

歷史沿革

莊嚴寺初建於於唐代,相傳為隋末金城校尉薛舉故宅。大業十三年(617年),薛舉在蘭州稱帝後,即為其皇宮。唐平定薛舉後改為佛寺,
由山門、廂房及前殿、正殿、後殿等構成三院落。據文獻記載,元、明、清各代多次進行修繕,現存3座大殿。以塑、書、畫“三絕”著稱,正殿大佛塑像體態勻稱生動,衣紋細膩逼真;原山門匾額“敕大莊嚴禪院”六字,為元代著名書法家李浦光所書,字型遒勁;正殿後壁觀音壁畫,儀態端莊優美,身披白衣,宛然如紗,淨瓶柳枝,翠色如新。
莊嚴寺莊嚴寺
1925年10月,時任甘肅省長,協助馮玉祥國民軍第一軍第二師師長、代行督辦甘肅軍務善後事宜的劉郁芬,推行新政:摧毀樹神廟,放足,整潔環境衛生,修整蘭州道路,改蘭州莊嚴寺為民眾教育館,在蘭州鼓樓上布置國恥圖,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寺廟史料

莊嚴寺位於蘭州市城關區舊城鼓樓西側,即今蘭州晚報和蘭州日報社處。它的前身是隋末西秦霸王薛舉的王府。
莊嚴寺莊嚴寺
據《新唐書·薛舉傳》記載,薛舉是金城蘭州人,他的父親名叫薛汪。薛氏是隋代蘭州的一個大家族,薛舉從小就有過人的膽魄,長大後容貌魁偉,體大力強,雄猛善射,武藝超群,“家產鉅萬”,善於結交豪傑,稱雄邊塞,在當地很有名氣,被推舉為金城校尉。
隋朝末年,統治者橫徵暴斂,老百姓苦不堪言,終於激起了遍及中國的農民起義,金城周邊郡縣的百姓也群起反隋。隋大業十二年(617年),金城縣令郝瑗招募數千人,令尉薛舉帶領去平定反隋饑民,薛舉乘郡中舉行授甲儀式之機,與兒子薛仁杲及同謀的十三人在座中劫持了郝瑗,囚禁了郡中其他官吏,乘勢起兵反隋,自稱西秦霸王,定都金城。封長子仁杲為齊公,次子仁越為晉公。開倉放糧,賑濟災民,得到人民擁護。
另一反隋割據勢力宗羅睺也率眾來會,被封為義興公,同時被封的還有許多人。薛舉在金城建立割據政權後,奪取監牧軍馬,招集反隋勢力,擴充軍隊,兵鋒甚銳,所攻皆克。不長時間,就占有了隴西(今六盤山,隴山以西和黃河以東一帶)之地。大業十三年(617年)七月,薛舉正式稱帝,建元秦興,以妻鞠氏為皇后,子仁杲為皇太子,建都於金城,將位於今《蘭州晚報》社所在地的薛氏宅院改擴建為皇宮。先祖宗廟建在城西南華林坪上,因此後人又稱華林坪為薛王坪。
薛舉稱帝後,不斷發展自己的勢力,攻克天水後,又徙都於天水。十二月,遣仁杲兼併農民武裝唐弼軍10萬人,軍勢益盛,號稱30萬,遂謀東進,以爭關中,奪取天下。
在與薛舉稱帝的同時,太原留守李淵太原起兵反隋,很快攻占了長安。李淵入長安後,約法十二條,廢除隋朝的苛禁酷法,迅速得到關中民眾的歸附。公元618年,李淵在長安稱帝,改國號為唐,年號武德
唐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薛舉引兵進攻涇州(令涇川縣),意圖奪取長安,薛舉進至高墌城(今甘肅涇川縣東北),長安一帶人心騷動。此時潼關以東李密王世充在東都膠著,李淵想到西秦是大唐的心腹之患,就任命秦王李世民為討西元帥,統領八總管軍進駐高摭抵禦。雙方軍隊集結在高墌城附近,也就是現在涇州和長武之間。李世民將主力擺在長武、彬縣地區,控制戰略通道,等待反擊時機。李世民估計秦軍糧少,便令唐軍深溝高壘,不與交戰,待秦軍無糧退軍時出擊。但在這時候,李世民患病了,委軍事於長史劉文靜、司馬殷開山。並告誡二人“薛舉孤軍深入,糧少兵疲,如果來挑戰,不要理他,等我病好了,再來攻破他。”殷開山心有不服,對劉文靜說:“秦王擔心你辦不了事,所以才說這個話。而賊兵知道秦王有病,一定輕視我們,應當向他們耀武揚威。”於是殷、劉二人自恃兵多將廣,違背李世民囑咐,貿然出兵長武縣西南的淺水原上,不設防備。
莊嚴寺莊嚴寺
李世民在病中得知,趕快寫信去阻止,但已經來不及了,薛舉已經率師潛到唐軍背後突然襲擊,唐軍大敗,死傷大半,大獎慕容羅睺、李安達、劉宏基在陣前被俘,許多跟隨李世民出生入死的部將也都陣亡,李世民只得引兵回長安休整。薛舉奪取了高墌城後,乘勝進軍,一路勢如破竹,唐軍無力抵抗,軍心大亂,李淵準備遷都以避其鋒。同年八月,薛舉的謀士郝瑗建議,乘唐軍新敗,關中騷動,“宜乘勝直取長安”,薛舉採納了這一建議,但終因生病不能採取實際行動,不久便在軍中病故了。真是“出師未捷身先老,常使英雄淚滿襟。”薛舉死後,他的兒子薛仁杲繼承了王位,追封薛舉為武皇帝。
薛仁杲力大無窮,善於騎射,軍中號稱萬人敵。但是與將帥們平素就有很多矛盾,繼承王位以後,手下眾人都有恐懼心理。謀士郝瑗(原隋金城縣令)也因為痛哭薛舉,憂憤悲思而死,此後一段時間,薛氏政權兵勢雖仍銳健,但其衰敗之勢已日益顯現。
薛舉死後第七天,李世民仍以西討元帥率領數十萬大軍西征。薛仁杲此時兵鋒十分健銳,先擊敗李世民的娘舅秦州總管竇仁軌,又在涇川大敗唐軍,俘殺涇州守將劉感,俘獲隴州刺史常達,收降隴州兵二千餘人。
十一月,李世民親率大軍來到高墌城下,誓與薛仁杲決一死戰。薛仁杲聞聽李世民進擊,派其大將宗羅喉率兵迎敵。唐軍好多將領屢次請求出戰,但李世民汲取第一次失敗的教訓,堅壁不出。他說,“我軍新敗,士氣沮喪,賊恃勝而驕,有輕我心,宜閉壘以待之。彼驕我奮,可一戰而克也。”並下令:“敢言戰者斬!”兩軍相持了60多天,薛軍糧盡,士氣逐漸渙散,其將梁胡郎、翟長孫等先後率所部降唐。李世民認為決戰時機已經成熟,即命行軍總管梁實率軍布陣於淺水原,以引誘薛仁杲出戰。宗羅喉求戰心切,盡其精銳來攻,而梁實則守險不出,在營中乏水,“人馬不飲者數日”的情況下,頑強抗擊薛軍的進攻。
莊嚴寺莊嚴寺
李世民見薛軍兵疲,又增派大將軍龐玉出薛軍之右,在淺水原之南布陣,以進一步吸引薛軍的兵力,自己則親率主力自原北擊其後,身先士卒,突入敵陣。宗羅喉倉卒率軍迎戰,受到唐軍的前後夾擊,隊形大亂,大敗而逃。李世民率2000餘騎兵追擊。其舅竇仁軌勸阻說:“仁杲猶據堅城,雖破羅喉,未可輕進,請且按兵以觀之。”
李世民說:“吾慮之久矣,破竹之勢,不可失也。”遂率軍疾追,傍晚,追至折摭城下,仁杲先背城列陣,見唐軍攻勢凌厲,又引兵入城據守,唐軍遂將城合圍。薛軍士氣低落,紛紛投降。仁杲見大勢已去,也只得出降。唐軍收編薛軍萬餘人,百姓5萬餘口。後來李世民將薛仁杲斬首於長安。
莊嚴寺莊嚴寺
歷史薛舉開了個大大的玩笑。薛舉和李淵是同一年起兵,但是薛舉比李淵早一年稱帝。在薛舉乘勝進軍,唐軍全線崩潰,李淵準備遷都的關鍵時候,薛舉卻病故了。如果不是這樣,那么,隋朝以後的王朝,是姓李還是姓薛?是唐興還是秦興?誰也說不清。究竟是歷史選擇了李唐,還是李唐選擇了歷史,而歷史的結果就那樣傲慢地、冰冷地、殘酷地寫在歷史的冊頁中,後人高山仰止也好,扼腕嘆息也好,痛心疾首也好,歷史的結果就這樣永久地鐫刻在天地間了。
淺水原大戰是唐代初年統一戰爭的關鍵一役。戰後貞觀年間,李世民下令修建昭仁寺大佛寺,以超度在淺水原大戰中陣亡的將士靈魂。同時下令將蘭州的薛王府改建為莊嚴寺。

寺廟文化

游莊嚴寺園
作者:賀鑄
年代:宋朝\代
詩文
石楠花落小池清,獨下平橋弄扉行。
蔽日綠陰無覓處,不如歸去兩三聲。
題莊嚴寺休公院
作者:鄭谷
朝::唐
體裁:五律題莊嚴寺休公院
秋深庭色好,紅葉間青松。病客殘無著,吾師甚見容。
疏鐘和細溜,高塔等遙峰。未省求名侶,頻於此地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