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龍膽炭疽病

草原龍膽炭疽病是一種植物病害。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草原龍膽炭疽病
  • 常見發病部位:莖
  • 傳播途徑:以分生孢子附著在種子表面,以菌絲潛伏在種子內
  • 防治方法:加強田間管理 合理密植
症狀,傳染途徑,防治方法,

症狀

在莖中發病,特別從節部位開始腐爛,造成節上部分枯死。腐爛形成鮭肉色的分生孢子團。

傳染途徑

1) 以分生孢子附著在種子表面,以菌絲潛伏在種子內,或以菌絲體和分生孢盤隨病殘體上越冬,成為第二年初侵染來源。
2) 病菌多由寄主的傷口侵入,發病後病斑上產生的新的分生孢子,通過風雨、氣流及昆蟲等進行再侵染。
發病條件
1) 病菌發育溫度為12-32℃,最適溫度27℃,相對濕度95%左右,在棚室條件下,由於濕度大,溫度高,往往發病較重。
2) 在適宜溫度下,相對濕度87%-95%時潛育期3天,相對濕度低,潛育期長,相對濕底低於55%時則不發病。
3) 種植密度大,排水不良以及施肥不當或氮肥過多,也會加害該病的發生、擴展和蔓延。

防治方法

1、 加強田間管理 合理密植,棚室要合理通風,避免高溫高濕;注意排水,適當增施磷、鉀肥;及時清除病葉、殘株。
2、 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及時噴藥常用藥劑有: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或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炭疽福美300-400倍液,或1:1:200倍的波爾多液。每隔7-10天噴一次,共2-3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