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不戰爭

英不戰爭

英不戰爭又稱不丹戰爭(Bhutan War)、山口戰爭(Duar War),是1864年至1865年英屬印度不丹中國清朝稱為布魯克巴)之間爆發的戰爭。戰爭起因是英國覬覦不丹南部與孟加拉阿薩姆接壤的山口地區,進而導致與不丹交惡,引起戰爭。不丹雖奮力反擊英印軍隊,但實力懸殊,最終戰敗。1865年11月,英不雙方簽訂《辛楚拉條約》,不丹向英屬印度割讓六分之一的國土,並對其開放自由貿易。經此戰爭,英國勢力進一步深入喜馬拉雅山區,不丹也淪為半殖民地

基本介紹

背景,經過,結果,影響,

背景

不丹是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的一個信奉藏傳佛教的小國。1616年,藏傳佛教竹巴噶舉派領袖夏仲阿旺南傑南下不丹,開創了獨立於西藏的政權,並多次擊退西藏的進攻;另一方面,不丹採取靈活的外交策略,向西藏稱臣納貢,確立了對甘丹頗章的事大關係,同時其世俗領袖德布王(Deb Raja,又稱竹第悉)也從中國清朝皇帝里獲得“額爾德尼第悉”的封號。自1735年第10任德布王米旁旺布在西藏統治者頗羅鼐的支持下重新統一不丹後,不丹就進入一個平穩發展的時期。在此期間,不丹壟斷了印度(尤其是孟加拉地區)與西藏的轉口貿易,獲益甚多。進入19世紀,不丹政局再度不穩,東部的通薩本洛(總管)與西部的帕羅本洛為爭奪德布王的地位而連年內戰,從1803年到1864年英不戰爭爆發為止的61年間更換了26位德布王,激烈的內斗給了不斷擴張的英國殖民者以可趁之機。
17世紀以來,英國透過東印度公司開始在南亞次大陸擴張,1765年兼併了富饒的孟加拉,1814年入侵廓爾喀與哲孟雄(今尼泊爾錫金),1826年通過第一次英緬戰爭而從緬甸手中奪取阿薩姆地區,使不丹南面完全暴露於英國勢力之下。英國人一直希望打通去西藏貿易的道路,不丹遂成為一個重要的突破口。1772年至1773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就利用不丹與其屬邦庫奇·比哈爾之間發生衝突的機會攻打不丹,將其軍隊逐出庫奇·比哈爾,這是英不雙方首次接觸與交鋒。六世班禪應邀調停,才使事態沒有進一步惡化。在東印度公司與不丹停戰的協定中,就規定不丹每年向東印度公司進貢5匹甘坦馬、允許英國人在不丹南部山坡地帶免稅砍伐森林、鼓勵不丹人去孟加拉貿易等規定,可知英國對喜馬拉雅山區的染指已經不可逆轉。
到英國兼併阿薩姆以後,英不雙方圍繞不丹南部山口地區(杜阿爾斯平原)歸屬的矛盾不斷升級。山口在印地語中稱為“Duar”,在不丹南部喜馬拉雅山區向平原過渡的寬16—32公里、長350多公里的地帶分布著18個山口,其中與孟加拉接壤的山口有11個,與阿薩姆接壤的山口有7個。這些山口是孟加拉、阿薩姆的居民與不丹貿易的必經之地,同時由於其土地肥沃、雨量充沛,也是不丹糧食棉花菸草等作物的重要產區,不丹在每個山口設定官職“蘇布”(Subu)以管轄居民、徵收關稅,成為不丹政府財政收入的一大來源。其中不丹與阿薩姆接壤的布里果瑪(Boore-Gormah)和卡林(Kalling)兩個山口在7—10月歸阿薩姆地區的泰人國家阿豪姆王國管轄,不丹每年還向阿豪姆王國繳納價值4875個納拉揚幣零4個阿納斯的產品作為津貼。英國接管阿薩姆地區以後,自然不滿足於僅僅得到津貼,而是企圖攫取整個山口地帶的控制權,特別是阿薩姆紅茶被發現後,這一區域的價值更加凸顯,英不邊境糾紛因而逐漸增多。1837年,英國為解決山口地區的糾紛而派遣彭博爾頓(Boileau Pemberton)上尉出使不丹,提出開放自由貿易、以貨幣交付津貼等條款,但被不丹拒絕。1841年,英國占領了不丹與阿薩姆接壤的所有山口,同時提出只要不丹不再騷擾邊界,就每年付給津貼1萬盧比,不丹為了獲得津貼而選擇退讓。1855年以後,英不關係再度緊張,英國占領不丹所屬的安巴里·法拉卡塔(Ambari Falakata)地區。1864年,英屬印度當局派孟加拉政府秘書阿什里·艾登(Ashley Eden)出使不丹,解釋英國占領安巴里·法拉卡塔是因為不丹人劫掠邊境,並要求英不建交,開放自由貿易。掌握不丹實權的通薩本洛晉美南傑強硬拒絕其要求,並迫使英印使團簽訂了歸還英國所占不丹土地、互不侵犯等內容的條約。
艾登被不丹人逼籤條約(英不戰爭導火索)艾登被不丹人逼籤條約(英不戰爭導火索)
艾登回到加爾各答後,詳細報告了不丹的內政情況,主張出兵不丹,並判斷不丹宗主西藏不會出手相助。他還提出三條方案:首先是永久吞併不丹,其次是占領不丹全境後撤出,以示膺懲,第三是只占領山口地區。英印當局採納其報告,經權衡後選擇了占領山口地區的方案。

經過

英印當局在經過數月的開戰準備後,於1864年9月底出動5000人規模的軍隊北伐不丹,試圖在已經占領不丹與阿薩姆接壤的7個山口的情況下,進一步攻取不丹與孟加拉接壤的11個山口及提斯塔河左岸地區。英印軍總司令休·亨利·羅斯(Hugh Herry Rose)派遣馬爾卡斯特(Malcaster)準將、鄧斯福德(Dunsford)準將指揮作戰,集中兵力攻擊不丹的四個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地點:德旺吉里(Dewanggiri)、斯德里(Sidlee)、布華(Buxa)山口和達嶺卡(Dhalimkoto,今噶倫堡)。1864年11月12日,印度總督約翰·勞倫斯(John Lawrence)以不丹曾侵擾哲孟雄和庫奇·比哈爾以及羞辱英國使團為藉口,正式對不丹宣戰。
戰爭伊始,不丹軍隊雖能利用堅固的城堡作為據點,但仍在使用弓、箭等傳統冷兵器的他們難以持久抵擋裝備有5.5英寸口徑迫擊炮的英軍,許多山口陸續陷落,只有東部的棟桑(gdung-bsam)一線有通薩本洛晉美南傑、恰噶宗本(縣長)尊追堅贊、森本(侍衛)索南頓珠等的頑強抵抗。德旺吉里一直堅持到1865年1月才失守。到1865年1月,幾乎所有的不丹與孟加拉接壤的山口都落入英國手中。
英軍攻打德旺吉里英軍攻打德旺吉里
在占領各處要塞後,英印方面準備撤出軍隊,安排官員接管山口地帶,但是不丹人決定反擊,晉美南傑寫信警告德旺吉里的英軍,如果英軍不撤退,他將發起進攻。英國人輕視不丹,沒有引起足夠重視。1865年1月30日,不丹軍隊在東西兩路發動奇襲,西路帕羅宗的軍隊從布華山口反擊,東路通薩宗的軍隊從棟桑反擊,英軍猝不及防,竟被不丹人擊潰。在德旺吉里,不丹軍隊截斷了英軍與平原地帶的聯繫,使英軍補給困難。英軍冒險突圍,損失慘重,不丹軍隊收復德旺吉里,還繳獲了兩門阿姆斯特朗炮。在西部,不丹軍隊奪回波拉(Bora)山口,英軍率殘兵敗將連忙撤退。
英國為挽回頹勢,將英印軍總司令更換為威廉·曼斯菲爾德(William Mansfield),指揮官更換為圖姆斯(Tombs)準將和泰特勒(Fraser Tytler)準將,於1865年3月重整旗鼓,征討不丹,再度奪回山口地帶。隨後由於進入雨季,英國不得不放棄山口地帶。到1865年10月,隨著濕熱氣候結束,英軍捲土重來,於10月23日攻克德旺吉里。

結果

自從英不戰爭爆發以後,不丹內部就分為主戰和主和兩派。儘管通薩本洛晉美南傑堅決主戰,然而德布王和帕羅本洛都鑒於實力懸殊,不願戰爭繼續進行下去。不丹在戰爭期間分別向廓爾喀西藏求援,但廓爾喀已倒向英國,反而勸降不丹,其首相鐘·巴哈杜爾·拉納(Jung Bahadur Rana)致函道:“我所能說的是:英國足以擊敗中國皇帝的軍隊,對我們來說,與英國政府作戰得不到任何利益。對抗占據優勢的強國將一事無成,我勸你,去懇求寬恕吧,接受至高無上的君王所要求的一切吧”;西藏則採取觀望態度,不予實質性援助。在此情況下,不丹決定向英國求和。英國方面也不願意戰爭持久打下去,不僅戰爭開銷大,而且英軍水土不服,非戰鬥減員較多,所以英印當局曾計畫出兵直搗不丹國都普納卡,以最便利的方式降服不丹。就在這時,於1865年11月6日傳來不丹向英國求和的訊息,雙方遂展開談判。1865年11月15日,英不雙方在不丹南部的辛楚拉簽訂和約,是為《辛楚拉條約》。當時,英印輿論要求兼併不丹全境,不過勞倫斯總督認為吞併不丹等於向西藏發出警告,而實際上不丹的經濟潛力除了山口地帶外可以忽略不計。
英不戰爭前的不丹與錫金英不戰爭前的不丹與錫金
《辛楚拉條約》總計10款,主要內容為:英國與不丹保持友好;不丹向英國割讓約7300平方公里的山口地帶(包括戰前英國已經占領的7個不丹與阿薩姆接壤的山口和安巴里·法拉卡塔),英國每年付給不丹5萬盧比的津貼作為補償,付款採取逐年增加的方式,如果不丹不能履行條約,英國有權扣留津貼;英國仲裁不丹與哲孟雄、庫奇·比哈爾之間的糾紛;不丹釋放所有在押的英屬印度臣民;英不兩國開放自由貿易,互相免徵關稅
《辛楚拉條約》簽訂後,英國又向不丹索取被通薩本洛晉美南傑繳獲的兩門阿姆斯特朗炮,無奈晉美南傑死活不肯歸還,也沒有參與德布王次旺喜圖同英國人的談判和簽約,而是期望與英國單獨締約,以獲得獨享的津貼。但印度總督勞倫斯只承認德布王的合法代表地位,反對晉美南傑,所以繼續在英不邊界保持軍事壓力。1866年2月4日,勞倫斯總督派一支探險隊到通薩宗襲擊晉美南傑,2月23日成功奪回兩門阿姆斯特朗炮,至此才算結束了英不戰爭。

影響

英不戰爭的直接影響就是不丹喪失了南部大片土地。山口地帶肥沃富庶,可謂是不丹的經濟命脈。經此戰爭,山口地帶被英屬印度強占,僅有德旺吉里地區的83平方公里土地於1949年被印度被歸還不丹
英不戰爭使英國勢力進一步深入喜馬拉雅山區,戰後不丹南部洞開,藩屏盡撤,英國雖未攻占不丹全境,但卻取得了免稅通商權和治外法權,同時將津貼作為牽制不丹的工具,不丹逐漸成為英國的半殖民地。另一方面,英不戰爭使不丹與西藏的傳統關係受到衝擊,不丹由於西藏在戰爭中不予支援而對其離心,英國勢力也進一步靠近西藏,為將來向西藏擴張做好了鋪墊。
英不戰爭還加速了不丹舊體制的崩潰,孕育了不丹王國的誕生。自不丹開國領袖夏仲阿旺南傑死後,不丹就形成了掌管政務的德布王和掌管教務的達瑪王(Dharma raja,又稱傑堪布)的二元體制,最高政教元首夏仲活佛只是傀儡;不丹東西兩頭的豪強通薩本洛和帕羅本洛為爭奪德布王的地位明爭暗鬥,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交織在一起,隨著英不戰爭的爆發而更加激化。英不戰爭後,為了爭奪5萬盧比的津貼,不丹陷入二十年的內亂,政治力量全面重組,最後通薩本洛晉美南傑的兒子烏顏·旺楚克統一不丹全境,廢除德布王、削弱傑堪布,於1907年建立了親英的世襲君主制國家。這也是英不戰爭埋下的種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