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蕒菜(植物)

苦蕒菜(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苦蕒菜(學名:Ixeris polycephala Cass.)是菊科苦蕒菜屬植物,莖直立,高10-80厘米,葉柄長7-12厘米,寬5-8毫米,總苞片3層,外層及最外層極小,卵形,長0.5毫米,寬0.2毫米,頭狀花序多數,在莖枝頂端排成傘房狀花序,花序梗細,瘦果壓扁,褐色,長橢圓形。

分布於中國江蘇、浙江(遂昌、麗水、昌化)、福建(永安)、安徽(各地)、台灣(台東、台北)等地。生長於海拔300-2200米的山坡林緣、灌叢、草地、田野路旁。

苦蕒菜具有清熱解毒、去腐化膿、止血生機等功效。可做為雞鴨飼料;全株可為豬飼料。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栽培技術,整地,播種,田間管理,採收,主要價值,藥用,飼用,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根垂直直伸,生多數鬚根。莖直立,高10-80厘米,基部直徑2-4毫米,上部傘房花序狀分枝,或自基部多分枝或少分枝,分枝彎曲斜升,全部莖枝無毛。基生葉花期生存,線形或線狀披針形,包括葉柄長7-12厘米,寬5-8毫米,頂端急尖,基部漸狹成長或短柄;中下部莖葉披針形或線形,長5-15厘米,寬1.5-2厘米,頂端急尖,基部箭頭狀半抱莖,向上或最上部的葉漸小,與中下部莖葉同形,基部箭頭狀半抱莖或長橢圓形,基部收窄,但不成箭頭狀半抱莖;全部葉兩面無毛,邊緣全緣,極少下部邊緣有稀疏的小尖頭。
頭狀花序多數,在莖枝頂端排成傘房狀花序,花序梗細。總苞圓柱狀,長5-7毫米,果期擴大成卵球形;總片3層,外層及最外層極小,卵形,長0.5毫米,寬0.2毫米,頂端急尖,內層卵狀披針形,長7毫米,寬2-3毫米,頂端急尖或鈍,外面近頂端有雞冠狀突起或無雞冠狀突起。舌狀小花黃色,極少白色,10-25枚。瘦果壓扁,褐色,長橢圓形,長2.5毫米,寬0.8毫米,無毛,有10條高起的尖翅肋,頂端急尖成長1. 5毫米喙,喙細,細絲狀。冠毛白色,白色,纖細,微糙,不等長,長達4毫米。花果期3-6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00-2200米的山坡林緣、灌叢、草地、田野路旁。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陝西(華陰、眉縣、城固、勉縣)、江蘇、浙江(遂昌、麗水、昌化)、福建(永安)、安徽(各地)、台灣(台東、台北)、江西(南昌)、湖南、廣東(連平)、廣西(百色)、貴州(江口、望謨)、四川(南川)、雲南(昆明、大理、麗江)。中南半島、尼泊爾、印度、錫金、克什米爾地區、孟加拉、日本均有分布。

繁殖方法

種子播前處理:在播種前將種子浸泡在初始溫度為40℃-45℃的溫水中,經過2小時後撈出種子再控淨水。
播前要對種子進行清選,以清除未成熟種子和雜質,選擇粒大飽滿的紫黑色種子作種用。播前曬種一天,可提高發芽率。此外,種子在採種的第二年發芽率最高,此後迅速下降,因而播種時要選用頭一年採收的種子,以保證全苗。

栽培技術

整地

苦蕒菜不宜連作,其前茬應為麥類或豆科牧草與飼料作物,後茬作物應安排豆類、小麥、玉米、薯類等作物。種子小,幼苗出土力弱,要求精細整地,最好秋翻地,耕深在20厘米以上,整平耙細,保好墒,以利苗全苗壯。

播種

苦莫菜宜在春季播種,最好在地剛剛化凍時播種,也可在收穫冬小麥的麥茬地里複種。可撒播、條播。撒播時每畝播種量1-1.5千克;條播0.5-1千克,行距20-30厘米,播後要及時鎮壓。

田間管理

定植成活後開始鬆土、除草和追肥,直播的,應在4-5片葉時中耕除草和追肥。整個生長期追肥3-4次肥料以稀薄人畜糞尿為主。
施肥苦蕒菜生長快、收割次數多、高產,因而需肥較多。播前要施足底肥,每畝施腐熟的有機肥料3500-5000千克,尿素10-15千克,過磷酸鈣15-20千克。每次收割後結合灌溉追施腐熟的人糞尿或硫銨、尿素等化肥。

採收

苦蕒菜可一次性採收,也可分次掰葉採收,但為了延長採收期,一般多行掰葉採收,即每次每株只掰下外葉5-6片後再讓其生長,以待下次採收。每次採收的間隔為7天左右。

主要價值

藥用

全草入藥,具清熱解毒、去腐化膿、止血生肌功效;可治療瘡、無名腫毒子宮出血等症。
化學成分:乙酸降香萜烯醇酯、3β-acetoxy-11-oxours-12-ene、齊墩果酸、齊墩果烷、8-去氧青蒿內酯、
七葉內酯阿魏酸、香草酸、抱莖苦蕒菜素、正二十六醇、β-谷甾醇、胡蘿蔔苷。

飼用

抱莖苦蕒菜嫩莖葉可做雞鴨飼料;全株可為豬飼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