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斑枯病

芹菜斑枯病

芹菜斑枯病又名芹菜晚疫病、葉枯病。是冬春保護地及採種芹菜的重要病害,發生普遍而又嚴重,對產量和質量影響較大。此病在貯運期還能繼續危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芹菜斑枯病
  • 又名:芹菜晚疫病、葉枯病
  • 主要危害作物:芹菜
  • 主要危害部位:葉片
病症,病原菌,發生特點,植保要點:,

病症

芹菜斑枯病主要危害葉片,也能危害葉柄和莖。一般老葉先發病,後向新葉發展。我國主要有大斑型和小斑型2種。大斑型初發病時,葉片產生淡褐色油漬狀小斑點,後逐漸擴散,中央開始壞死,後期可擴展到3~10MM,多散生,邊緣明顯,外緣深褐色,中央褐色,散生黑色小斑點。小斑型,大小0.5~2MM,常多個病斑融合,邊緣明顯,中央呈黃白色或灰白色,邊緣聚生許多黑色小粒點,病斑外常有一黃色暈圈。葉柄或莖受害時,產生油漬狀長圓形暗褐色稍凹陷病斑,中央密生黑色小點。

病原菌

大斑型斑枯病菌為真菌半知菌亞門芹菜小殼針孢Septoria apii Chest,小斑型斑枯病為真菌半知菌亞門芹菜大殼針孢Septoria apiigraveolengin Dorogin。華南地區主要是大斑型,東北、華北則以小斑型為主。主要以菌絲體在種皮內或病殘體上越冬,且存活1年以上。

發生特點

華南地區主要是大斑型,東北、華北則以小斑型為主。主要以菌絲體在種皮內或病殘體上越冬,且存活1年以上。播種帶菌種子,出苗後即染病,產出分生孢子,在育苗畦內傳播蔓延。在病殘體上越冬的病原菌,遇適宜溫、濕度條件,產出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借風或雨水飛濺將孢子傳到芹菜上。遇有水滴存在,孢子萌發產出芽管,經氣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植株,經8天潛育,病部又產出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
病菌在冷涼天氣下發育迅速,高濕條件下也易發生,發生的適宜溫度為20~25℃ ,相對濕度為85%以上。
芹菜最適感病生育期在成株期至採收期,發病潛伏期5~10天。浙江及長江中下游地區芹菜葉枯病的主要發病盛期在春季3~5月和秋冬季10~12月。年度間早春多雨、日夜溫差大的年份發病重,秋季多雨、多霧的年份發病重,高溫乾旱而夜間結露多、時間長的天氣條件下發病重,田間管理粗放,缺肥、缺水和植株生長不良等情況下發病也重。

植保要點:

1、發病初期適當控制澆水,保護地栽培注意增強通風,降低空氣濕度。
2、培育無病壯苗,增施有機底肥,注意氮、磷、鉀肥合理搭配。
3、收穫後徹底清除病株落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