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不異空

色不異空

大乘佛教般若-中觀系統的重要理論命題。見於玄奘譯《大般若經》卷四、卷四百三十、四百八十,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卷一,以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等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色不異空
  • 外文名:form is not different from emptiness
  • :s/u-nyata-ya- na pr.thagru-pam
  • 出處:《大般若經
相關寫法,詳細釋義,詞語由來,意義,附錄,

相關寫法

梵:s/u-nyata-ya- na pr.thagru-pam
色不異空
英:form is not different from emptiness

詳細釋義

“色不異空”的梵文為“s/u-nyata-ya- na pr.thagru-pam”。取消音變、拆開連聲後為“s/u-nyata-ya-h. na pr.thak ru-pam”。s/u-nyata-ya-h.,陰性、單數、從格,“from emptiness”;na,否定詞;pr.thak,副詞,“different,separated”;ru-pam,陽性、單數、體格,“form”。所以整句話的含義用英文表示是“form is not different from emptiness”。
這裡的“色”(ru-pa)指的是“色蘊”(ru-paskandha),它與“受”(vedana-)、“想”(sam.jn~a-)、“行”(sam.ska-ra)、“識”(vijn~a-na)合稱為“五蘊”(pan~caskandha)。“色”有廣義,有狹義,這裡是廣義的,含義為一切有形質、能產生“質礙”的東西(英譯為form),即物體或身體。具體而言,包括地、水、火、風“四大種”,四大種的聚合物,“十八界”中的眼、耳、鼻、舌、身五根與色(視覺的對象,即狹義的色)、聲、香、味、觸的五境等。籠統而言,可理解為一切物質現象。“空”(s/u-nyata-)是由形容詞s/u-nya(空的)加上詞綴ta-轉變而來的抽象名詞(其關係類似於英文的empty和emptiness),指空無或虛無的狀態、特徵、性質,在多數佛典中被譯為“空性”。所以,“色不異空”的大致含義是“一切物質現象與空無或虛無的狀態沒有區別”。

詞語由來

為什麼“色不異空”呢?《心經》中有一個連續的論述。該命題所在的上下文為:
a-ryaivalokites/varabodhisattvo gambhi-ra-ya-m. prajn~a-pa-ramita-carya-m. carama-n.o vyavalokayati sma pan~ca skandha-h. | ta-m.s/ca svabha-vas/u-nya-n pa s/yati sma||
iha s/a-riputra ru-pam. s/u-nyata-s/u-nyataiva ru-pam| ru-pa-nna pr.thak s/u-nyata-, s/u-nyata-ya- na pr.thag ru-pam| yadru-pam. sa-s/u-nyata-, ya-s/u-nyata- tadru-pam||
evameva vedana-sam.jn~a-sam.ska-ravijn~a-nam||
直譯如下。聖觀自在菩薩正在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之行,(他)看見五蘊處於“自性空”的狀態。舍利子(佛陀的弟子之一)啊!色是空性,空性是色。空性與色沒有區別,色與空性沒有區別。什麼是色,就是空性;什麼是空性,就是色。受、想、行、識也是如此。(玄奘譯為“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
這裡最關鍵的一句話在於ta-m.s/ca svabha-vas/u-nya-n pa s/yati sma(“[他]看見它們[指五蘊]處於‘自性空’的狀態。”玄奘譯本“照見五蘊皆空”似缺“自性”一詞。法月譯本為“照見五蘊自性皆空”)。“自性”一詞(svabha-va)由接頭詞sva與名詞bha-va(存在,existence)構成,其基本含義類似於西方哲學所說的實體性的“自有”、“自存”、“自因”(existence on their own),換言之,“自性”就是“不待眾緣、獨立自存”(離開關係和條件獨立存在)的東西。龍樹《中論·觀有無品》對“自性”論述道:
自性(svabha-va)由眾因緣和合而生,這是不合理的。(因為,假如)自性是從因與緣當中生起,那么它就是被造的。(鳩摩羅什譯本:“眾緣中有法,是事則不然,性從眾緣出,即名為作法。”)
般若-中觀系統乃至整個佛教都認為,一切法(所有事物現象)都是因與緣的產物,是緣起的。所謂“緣起”(prati-tyasamutpa-da,英文dependent arising),是指依存、觀待於條件,即《雜阿含經》中所說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既然如此,一切法便都不是自我規定的、自因的、自存的;一切法都沒有“自性”。這種“一切法沒有自我規定性”的狀態,就叫做“自性空”(svabha-vas/u-nya-n)。
下文中,由“空”轉化來的形容詞“空性”(s/u-nyata-),所表示的就是這種“自性空”的狀態。色、受、想、行、識這五蘊屬於“一切法”的範圍,都處於這種狀態之上,所以說“空性與色沒有區別,色與空性沒有區別。什麼是色,就是空性。什麼是空性,就是色。受、想、行、識也是如此。”(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在通常的使用中,由於“色不異空”後連帶著其餘四蘊,因而常被理解為“一切法不異空”觀念的代表。

意義

“色不異空”這個命題對佛教般若-中觀系統乃至整個佛教的思想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方面,它說明了事物不是自因的存在,不是像西方哲學中所說的“實體”那樣的東西,而是在關係和條件中產生的。這就否定了奧義書及印度六派哲學當中種種關於實體的說法——比如梵(Brahman)我(a-tman)論、極微論、二元二十五諦論、句義論、聲常住論等。由於色不異空,因此,人們不應該把事物執著為自因的常住實體,即:想要把握事物的真相,想要求解脫,就應當去除“法執”、遠離“常見”。
另一方面,它說明了“空”(空性)不是離開具體事物的抽象存在。佛教所說的“空性”是指事物“自性空”的狀態,只有具體事物才是“空”,離開具體事物根本就找不到“空”。這就否定了印度哲學中順世論與懷疑論等學派以及佛教中“方廣道人”的“斷見”。由於色不異空,因此,人們如果想把握事物的真相,想要求解脫,就不應該絕對地把自己與現實世界對立起來,引遁于山林、諸事不管,相反,應當深入世間,行菩薩道,幫助眾生、利益大眾,莊嚴國土、利樂有情,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在“下化眾生”的過程之中“上求佛道”。
以上兩個方面,構成了佛教般若-中觀哲學乃至整個大乘佛教哲學的基本點。

附錄

附:大乘佛教中“空”、“有”的兩類對象、語境與其合法性
--對象--語境--含義--性質
有-自性有-勝義有-畢竟有-邪見(常見)
|-緣起有-世俗有-相對有-正見
空-自性空-勝義空-相對空-正見
|-緣起空-世俗空-畢竟空-邪見(斷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