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玉壁

良渚玉壁

玉璧作為中國玉文化中重要器型之一,出現早,沿用時間也很長,有著不可忽略的研究價值。 良渚玉璧在形制上,除了大小和對鑽孔的正偏上存在區別之外,細微處還有兩點;一為邊沿內凹或直平,二為中孔璧面上凸脊線的有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良渚玉壁
  • 外文名:Liangzhu jade
  • 年代:良渚文化時期
  • 展示地點:九洲國際
玉璧信息,歷史背景,

玉璧信息

良渚玉器的質地,從色澤上看,基本為藍綠色隱晶狀和綠褐色斑紋狀,少見淺藍色與雞骨白色,礦物學鑑定基本為陽起石——透閃石軟玉。目前主要傾向是就地,就近取材。 良渚玉璧形制,比較合理地說可能源自崧澤文化,即有權力象徵的意義璧形石斧和有屍體不朽等神秘色彩的璧形玉晗。從這個意義上講,玉璧是一種更趨神化了的權力的象徵物,做成圓形,所謂“禮神者,必象其類,璧圜,象天”。當然表示其權力是上承天意。
玉璧是一種中央有穿孔的玉器,為我國傳統的玉禮器之一,也是“六瑞”之一。《爾雅·釋器》載:“肉(周圍的邊)倍好(中間的孔)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根據中央孔徑的大小把這種片狀圓形玉器分為玉璧、玉瑗玉環3種。
從考古出土的實物看,古人在製作玉器時,對於玉璧的孔徑與器體的比例並沒有嚴格的規定,因此今天我們習慣上把寬邊小孔徑的圓狀器統稱作璧,而窄邊大孔徑的稱為環,一般不再用“瑗”這一名稱。
玉璧是中國玉器中出現最早並一直延續不斷的品種,是很重要的瑞玉戰國兩漢是玉璧的鼎盛時期,,花紋形式多變,飾紋種類極為豐富,使用範圍大增,數量也屬歷代之冠。
我國8000多年的玉文化沉積蘊涵了深厚的炎黃傳統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玉器為載體的玉文化,深刻地反映和影響了中國人傳統的思想觀念並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收藏和鑑別古玉璧,一定要切實掌握其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風格特徵。新石器時代的玉璧因受切割工具的限制,形制不太規整,或外周不圓,或厚薄不均勻,壁面不平,或留有切割痕,或兩面寬度不一致,或穿孔打偏,孔邊有斜坡。紅山文化玉璧肉的邊緣呈薄刃狀,天然沁較輕,沁色也較少,僅有紅褐色、水銹和灰黑等色;良渚文化玉璧外緣薄,內緣厚,沁色多為霧狀的灰白色。這一時期的玉質一般是青玉綠玉、灰白玉、淡黃玉,特徵大多是素麵無紋,打磨較光亮。
良渚玉壁
玉璧中應引起重視的是素璧、谷紋璧、蒲紋璧。素璧最早出現於新石器時代,最引人注目的有三個出土地。一是良渚文化遺址;二是廣漢地區早期文化遺址;三是齊家文化遺址

歷史背景

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中國東南地區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文化類型,代表遺址為良渚遺址,距今5300-4500年左右。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區在太湖流域,而遺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區則在太湖流域的東北部、東部和東南部。該文化遺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鉞、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鐲、玉管玉珠玉墜、柱形玉器、錐形玉器、玉帶及環等;另外,陶器也相當細緻。
良渚文化遺址位於杭州城北18公里處餘杭區良渚鎮。1936年發現的良渚遺址,實際上是餘杭縣的良渚瓶窯安溪三鎮之間許多遺址的總稱。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聚居的地方。年代為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是長江下游良渚文化的代表性遺址,1959年依照考古慣例按發現地點良渚命名,是為良渚文化。遺址總面積約34平方公里。2012年良渚遺址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6年,將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良渚文化是環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因1936年首先發現於良渚而命名,距今5300—4000年。對“良渚遺址”出土的人物,經基因鑑定確認,良諸人是駱越後裔。
中國文明的曙光是從良渚升起的,良渚是中華民族和東方文明的聖地,國家文物局已正式將良渚遺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預備清單。
良渚玉壁
良渚文化是分布於環太湖地區一支著名的史前考古學文化,距今5300~4000年。良渚遺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遺址和文化命名地,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良渚、瓶窯兩鎮。
1986年,良渚反山遺址先被發現,發掘出11座大型墓葬,有陶器、石器、象牙及嵌玉漆器1200多件。這幾年,良渚文化遺址從40多處增加到135處,有村落、墓地祭壇等各種遺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