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街道名稱)

良渚(街道名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良渚街道位於杭州市區西北,“良”意為“拖尾”,即狼尾或半個波浪之形。“渚”是可供一戶人家居住的小洲。“良渚”字面含義是“側面形狀如半個波浪的小洲”。良渚秦至清屬於錢塘縣管轄,民國屬於杭縣,解放後因杭縣和餘杭縣合併成新餘杭縣改屬餘杭縣,現屬杭州餘杭區。良渚地區是被謄為“中華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發祥地。

良渚文化是環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石器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1936年首先發現於良渚鎮(良渚街道),1959年命名,其存在年代距今5300—4300年。良渚是中華民族和東方文明的聖地,國家文物局已正式將良渚遺址群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清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良渚街道
  • 外文名稱:liangzhu
  • 別名:良渚鎮
  • 行政區類別:鄉鎮、街道
  • 所屬地區:杭州市餘杭區
  • 下轄地區:良渚村、杜甫村、勾莊村、安溪村、石橋村、吳家厙村、東蓮村
  • 政府駐地:莫乾山路
  • 電話區號:0571
  • 郵政區碼:311113
  • 地理位置:杭州市區西北
  • 面積:103.1平方公里
  • 人口:9.4萬
  • 方言:吳語-太湖片-苕溪小片-餘杭話
  • 著名景點:良渚博物院,安溪瑤山遺址,農夫樂園
  • 車牌代碼:浙A
概況,經濟建設,良渚文化發展,良渚古城,發現始末,良渚古玉,良渚水壩,發現過程,發現意義,影響,良渚文化的影響,良渚文化的分布,媒體報導,評價,意義,良渚文字,良渚未來,

概況

良渚,是被譽為“中華文明之光”——“良渚文化” 的發祥地。良渚文化是環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石器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1936年首先發現於良渚鎮,1959年命名,存在年代距今5300—4300年。良渚遺址是實證中國5000年文明史的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大遺址,具有唯一性和獨特性。良渚遺址群所反映出來的以原創、首創、獨創和外拓為特徵的“良渚精神”,是中國文明傳統中最有價值的部分之一。先後榮獲“浙江省中心鎮”、“浙江省森林城鎮”、“浙江省生態鎮”、“浙江省文明鎮”、“浙江省農村基層組織先鋒工程建設五好鄉鎮黨委”、“浙江省平安鎮”、“浙江省教育強鎮”、“浙江省體育強鎮”、“浙江省東海文化明珠”、“浙江省旅遊強鎮”、 “杭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杭州市農村經濟發展十佳鄉鎮”等榮譽稱號。 
良渚新貌良渚新貌
良渚街道(原良渚鎮,今已撤銷,由余杭區政府直轄)位於杭州西北郊,距杭州主城區約十五公里,距餘杭城區(杭州臨平副城)約二十五公里,是杭州市“一主三副六組團”總體規劃中“良渚組團”的中心。境內有安溪瑤山遺址,良渚博物院、杜甫橋、沈括墓、東明山森林公園等風景名勝。全鎮區域面積103.1平方公里,轄23個行政村、10個社區,戶籍人口9.4萬,流動人口12.9萬。杭州繞城高速在良渚街道境內設有南莊兜互通和勾莊互通,通益路(上塘高架)直通杭州主城中心,莫乾山路直通西湖,古墩路直通城西三墩鎮、蔣村街道、古盪街道,G104和餘杭東西大道穿境而過,形成華東地區最大的多元公路立交,三縱三橫的交通格局,使良渚成為杭州北部的交通樞紐。宣杭鐵路,東苕溪航道東西橫貫全境;京杭大運河沿鎮東部邊界南北穿行。形成了鐵路、公路、水路綜合運輸體系

經濟建設

隨著改革不斷深入,產業結構大力調整,良渚鎮經濟突飛猛進,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2010年全鎮上下以加快轉型升級,改善產業結構為導向,著力提升經濟效益。全年完成工農業總產值118.5億元,比上年增長18%;三產增加值17億元,增長20%;農村經濟總收入198億元,增長13.9%;村級集體可分配收入4272萬元,增長17.4%;農民人均純收入14922元,增長10%;全鎮實現財政總收入11.07億元,其中地方性收入7.02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7.8%、20.6%。農業以穩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確保糧食生產,促進人民增收為重點,科技興農為宗旨,形成了以“農產品加工,特色水產養殖,花卉種植”等優勢產業,完成國家級土地整理和改造工程,進一步改善生產條件;堅持“以適度開發實現真正保護”的基本思路,處理好良渚文化遺址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係,大力發展以倉儲、物流、商貿、房產、旅遊為主的第三產業,現有中國良渚文化村,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金恆德汽車廣場,浙江物產集團,杭州港大松樹貨櫃碼頭作業區,浙江億豐建材裝飾廣場,商貿區塊等省、市、區等二十餘個重點項目落戶良渚,將把良渚這塊古老的土地真正熱起來,成為名副其實的“夜杭州”。
杭州市第九次黨代會提出的“一主三副六組團”的城市總體規劃,良渚系良渚組團的核心之一,更賦予了“北秀”的內涵。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良渚以“傳承良渚文明,創造北秀明珠”為戰略目標,全力建設“商貿良渚、實力良渚、文化良渚、和諧良渚”,以工業經濟為支撐,城市化建設為龍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加快城市一體化建設,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把良渚建設成為集經濟、文化、旅遊、居住為一體的現代化衛星城鎮

良渚文化發展

長江流域新石器文化遺存非常豐富。寧紹地區-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文化是江南最具特色的一個文化系列。在錢塘江南岸浙江寧紹地區有著名的“河姆渡文化”遺存。在錢塘江北岸的杭嘉湖地區有馬家浜文化遺存分布。已發掘的典型遺址有嘉興馬家浜、吳縣草鞋山等。馬家浜文化的存在年代在距今七千至六千年左右,隨後發展成崧澤文化(公元前3900年-前3300年)。崧澤文化在距今5300年時發展成良渚文化。
2007年,在面積為30多平方公里的良渚遺址群內發現一座面積為290萬平方米的古城,其存在年代在良渚文化晚期,其廢棄年代已經明確公布,是公元前2300年;其始築年代還沒有正式作官方宣布,但已經有了眉目:2009年10月在北京首都博物館舉行的新中國考古60周年獻禮展上,對良渚古城的存在年代的說明詞是“公元前2400年”,對從良渚古城內的反山墓地12號大墓出土的“琮王”(參見下圖)的年代,則介紹為“公元前2600年”。2011年3月19日新華網記者馮源發的電訊稿稱:“浙江省考古研究所還與北京大學碳14實驗室合作,對從良渚古城疊壓城牆中發掘出的一系列樣本進行碳14測年。十幾組數據顯示,良渚古城城牆的年代大致在距今4300年至4500年之間。”2011年3月23日浙江文化信息網發表的《良渚古城考古的新進展》一文稱:“通過對四面城壕出土陶片的初步整理,我們可以看出各地點出土陶器的特徵基本一致,屬於良渚文化晚期。以鼎、豆、圈足盤、實足鬹、袋足鬹、寬把杯、罐、大口缸等為主要陶器組合,大致可以分為早晚兩個階段。”按照以往的田野考古實踐經驗,陶器的一期相當於絕對年代100年,兩期相當於200年。從已公布的古城廢棄年代2300 BC往上推200年就是2500 BC,這與新華網電訊報導的良渚古城牆測年數據吻合。或依照文中公布的考古事實,即陶片的年代都在良渚文化晚期,而學術界對“良渚文化晚期”存在共識:其所當的絕對年代是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2300年。綜上所述,良渚古城的絕對年代上限雖然還沒有正式宣布,但已經傾向於是公元前2600年或公元前2500年。
考古學家指出,這是長江中下游地區首次發現的良渚文化時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發現的同時代中國最大的城址。在良渚遺址中出土的物件和人骨,經分子鑑定確認,良渚人是駱越後裔。當時“良渚”勢力占據了半箇中國,新發現的這座古城,相當於良渚時的首都。
有專家認為中國朝代的斷代應從此改寫:由現在認為的最早朝代為夏、商、周,改成良渚。亦有人認為,良渚古城的主人就是三皇五帝時代的三皇。

良渚古城

在省文物局良渚管委會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位於瓶窯鎮上的古城遺址。東西南北四個城牆門,如今安安靜靜地躺在農田裡,四周有少量的住家。城牆上留下原始居民生活垃圾痕跡。
良渚古城良渚古城
北城牆同樣也挖出了一個坑,同樣的黃土和石頭,唯一不同的是“這座城牆坑比較考究,底部到地表的夯土層是泥和沙相間,而且很有規律,從上到下沙層逐漸加厚,泥層逐漸變薄,做工非常考究”,據劉斌推測,土牆上的那些黑色雜物,應該是原始居民殘留下的生活垃圾。
良渚古城的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脈的支脈,南北與山的距離大致相等,東苕溪和良渚港分別由城的南北兩側向東流過,鳳山和雉山兩個自然的小山,分別被利用到城牆的西南角和東北角,因此,專家推斷,古人在建城時顯然對地理位置經過精心勘察和規劃。

發現始末

良渚古城遺址的發現非常意外,一次保護區域內農民住宅外遷安置點的基建項目。
當時,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瓶窯葡萄畈遺址高地西側挖掘時,發現了一條良渚時期的南北向河溝。這讓劉斌感覺到有戲、隨後,他帶領考古隊員深入挖掘。洛陽鏟一把鏟下去(洛陽鏟,長柄,剷頭為半圓筒狀,打入地下再提起來時,剷頭就能帶出一筒土,對土壤結構、顏色、密度和包含物的辨別),在4米多深的地方,剷頭碰到了石塊,換個地方再鏟,在差不多的深度再次碰到了石塊。當泥土一層層挖去,一大片石塊露出來,經過局部解剖發現,這一高地是由人工堆築而成,寬60多米,深近4米。結果考古人員發現整塊土地其實都是人工夯築而成——土質為黃土,不同於良渚一帶灰黑色淤泥,明顯是人工從外面搬運而來。在黃土下面,鋪著一層石塊,石塊比較圓滑,應該是從周邊現成揀來的。之後的挖掘證明,這大堆的黃土就是良渚古城的西城牆,稻田下的那條溝渠是護城河。
良渚石魚良渚石魚
西城牆全長約1000米,寬約40~60米,南連鳳山,北接東苕溪;接下來,南城牆、北城牆和東城牆依次被發現,同樣是底部鋪墊石頭、大量黃土夯築;城牆環繞著中間的莫角山遺址。與西城牆相比,其他三面城牆相對更考究:鋪墊的石頭尖銳很多,明顯是人工開鑿;城牆外側石頭相對大點,越往裡越小;堆築的黃土層中,有時會摻加一層黑色的黏土層,增加了城牆防水能力。
考古人員推測,這些痕跡說明古人最先造的是西城牆,等到建其他三面城牆,經驗更豐富了。

良渚古玉

良渚古玉被命名為“中華玉”。
良渚博物館良渚博物館
5000年前的王者之器,良渚文化玉器中最具代表性與原創性的玉琮玉璧和玉三叉形器等三件玉器,在良渚玉文化產業園開園日正式被命名為“中華玉”。
玉琮是良渚文化玉器中最具形體原創意義的器物,是同時代輻射面最寬、影響力最大的玉器;玉璧是良渚文化玉器中單位面積最大的器類,《爾雅》記載“璧圓象天”,其形制涵括了“天”與“日”兩個概念,是日、月在天上繞行軌跡的物化表現。玉三叉形器也為良渚文化獨創的玉器器形,是男性顯貴者頭部冠帽上特有的禮儀性裝飾,其獨特的造型,以及神人獸面圖像的琢刻,充分顯示出其別具一格的抽象化與象徵性意義。
基於良渚文化玉器在中華玉文化發展史上的輝煌地位,中華玉文化中心和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委會選擇了其中最具代表性與原創性的玉琮、玉璧和玉三叉型器三種器類,將其組合在一起,作為“中華玉”代表器型,以昭示“禮、德、和”的中華傳統文化核心,彰顯“文明之光,和諧之器”的象徵意義。

良渚水壩

發現過程

80年前,杭州城郊的良渚遺址被發現,從那時開始,良渚就不斷地帶給世人驚喜,大量玉禮器被發掘、巨型建築基址被發現,再到後來的良渚古城,水壩遺址出土。就在昨天,記者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良渚遺址又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新的奇蹟。
被當地人稱作石塢的土坡,實際是水壩遺址被當地人稱作石塢的土坡,實際是水壩遺址
經專家實地考察確證:杭州良渚古城外圍發現的水利系統,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壩,距今已經有4700至5100年,比傳說中的“大禹治水”還要早1000年。專家建議,儘快把水利系統列入良渚遺址保護範圍,並納入良渚古城申遺價值研究範圍。
1、良渚發現世界最早水壩
碳14檢測結果顯示,距今4700-5100年之間,屬於良渚文化早中期
杭州驚現世界最早水壩杭州驚現世界最早水壩
在介紹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之前,必須要說一下該工程所在的地理位置。良渚古城,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內,此次確證的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位於良渚古城的北面和西面,共由11條堤壩組成,這些堤壩根據形態和位置的不同可分為長堤和連線兩山的短壩,其中短壩又可分為建於山谷的高壩和連線平原孤丘的低壩。
早在上世紀90年代,考古人員就曾發現其中最長的一條水壩遺址——塘山遺址。2009年開始,10條水壩遺址陸續出土,它們與古城北面的塘山遺址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水利系統。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織對遺址範圍內的老虎嶺、鯉魚山、獅子山等水壩進行正式發掘。同時,省考古所還與山東大學、南京大學聯合對壩體和庫區進行了勘探調查。
“我們把7條壩體的樣本送去北京大學實驗室里進行碳14檢測,結果顯示,時間都在距今4700-5100年之間,屬於良渚文化早中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考古領隊王寧遠介紹。
這一考古界的重大發現,將改寫都江堰“世界迄今僅存的嘆為觀止的生態工程”之說,同時也開啟了史前水利考古研究的新領域。
2、良渚社會進入王國階段
宮城、王城、外郭城和外圍水利系統,其價值可與同時期的其他世界文明媲美
工作人員在考古現場挖掘探溝工作人員在考古現場挖掘探溝
王寧遠介紹,古代埃及、兩河流域的水利系統,多以渠道、水窖進行引水,而作為世界上最早的“攔洪水壩”系統——良渚水利工程與埃及、兩河流域形成鮮明對照,體現了東西方古文明在不同環境氣候下,“稻作文明”和“麥作文明”的不同特徵。
“這也讓華夏文明有了同時期堪比埃及、兩河文明的水利系統。”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趙輝等專家認為,良渚古城外圍水利工程的發現,是良渚文明的重要標誌,為中華文明的進程研究提供了新資料。同時進一步證實,良渚社會已經出現早期的國家形態,可與同時期的其他世界文明媲美。
該水利系統的確認證實良渚古城具有完整的都城結構,由內而外依次為宮城、王城、外郭城和外圍水利系統,其價值可與同時期的其他世界文明媲美。王寧遠說,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龐大的規模和先進的技術更進一步證實了良渚社會已進入王國階段。良渚水利工程的規劃視野之闊、技術水平之高,動員能力之強令人刮目相看。也為認識良渚古國的管理機構和社會複雜化程度開闢了重要的觀察視角。
3、工藝技術讓眾多專家驚訝
遺址中的高壩可阻擋短期連續降水,甚至可抵禦本地區百年一遇的洪水
“草裹泥”(黑色細條為草碳化後的痕跡)“草裹泥”(黑色細條為草碳化後的痕跡)
5000年前的古人,為何就會致力於治水工程?這還得從良渚古城的自身地勢說起。天目山系是浙江省的暴雨中心之一,夏季極易形成山洪,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良渚古城的水利工程通過高、低兩級水壩,將水蓄留在山谷和低地內,解除了洪水威脅。
分析顯示,遺址中的高壩大致可以阻擋短期內870毫米的連續降水,通俗地說,就是可抵禦本地區百年一遇的洪水。低壩內則是一個倒三角形的低洼地,根據現存的10米壩高推測,可形成面積達8.5平方公里的蓄水庫區。
在良渚古城水利系統的部分壩體關鍵位置,通過“草裹泥包”堆壘加固,即用茅草包裹泥土形成長圓形的泥包,再將泥包橫豎堆砌而成,“草裹泥包”的作用與現代堤壩使用的草袋裝土類似,可大幅增加壩體強度,是後世水利工程建設中廣泛套用的工藝。
考古和水利專家都驚訝,在年代如此久遠的古遺址中發現這樣現代的工藝技術。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專家於冰說,良渚水利工程年代早、分布廣、規模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築技術先進,體現了良渚社會高超的規劃、組織和管理能力。
4、中國水利史開卷
不再是“大禹治水”
翻開現今的中國水利史志,幾乎無不以“大禹治水”作為中國人水利建設活動的先驅,但當時的水利設施卻早已無法尋覓蹤跡。其實,這僅僅只是一個傳說故事。2007年,良渚古城被發現,研究人員通過長期的研究調查,發現古城外圍存在著一個由10餘條堤壩連線山體構成的龐大水利系統,為世人了解古代水利發展乃至文明演進提供了嶄新的視野。
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
2016年3月11日那天,杭州來了一群神秘的、又是重量級的人物,他們是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等19家科研單位的考古學、水利史及水利工程研究的專家,整整三天,專家們都在實地走訪與研究討論,而中國水利史的開卷,也從“大禹治水”提前到了“良渚文明”。

發現意義

這比海昏侯還有更大的科技意義
●李伯謙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北京大學教授
良渚發掘80年以來,不斷進展,這次水利工程的發現讓我們對華夏文明的認識又大大向前了一步。300萬平方米的王城,800萬平方米的外郭城面積,龐大複雜的水利系統,這是全世界已知的距今5000年前後的功能系統保存最完整的都城之一。在世界範圍也是不多見的發現,從某種意義來說,這比海昏侯還有更大的科技意義。
開啟了全新的研究領域
●於冰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文物研究所所長
以往被發掘的古文明水利系統,比如埃及和兩河流域,都是修築在乾旱地區的,在中國江南地帶這樣的潮濕地區發現這樣的水利工程可能還是第一次。這個系統,從測繪到規劃以及建造都是極有技術含量的。對於中華文明的研究,又開啟了全新的領域。
對這個“最早”要加強保護
●高蒙河復旦大學文博學院教授
從表述上來說,這個水利工程代表了大型堆築結構水利工程的最高峰,也堪稱巧妙利用天然條件修建水利工程的典範。比大禹治水還早了1000年,讓我們對那個時候的歷史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對於這個系統,一定要增加保護,為未來發掘做準備。
有很多細節還要再發掘研究
●欒豐實山東大學教授
這個水利系統修築時間是沒有異議的,但在功能性問題上,專家們大致覺得灌溉的可能性不大,最大的可能性是防洪和蓄水運輸,但在細節上我們還是要進一步考慮。比如發掘中發現的戰國墓的建造,比如建造、使用、廢棄這三個過程中,有很多問題現在還是問號。在未來要就這些細節進一步徹底發掘。

影響

良渚文化的影響

古城文明勢力曾影響半箇中國,據戰國古籍《鶡冠子》記載“成鳩氏之國……兵強,世不可奪”,按照宋代著名學者陸佃的注釋,“成鳩氏”就是天皇氏。實際上就是說良渚文化集團的武力強大,天下無敵,《鶡冠子》講的“成鳩氏之國”,位於楚國的領土上,而吳越之地,在戰國晚期已經是楚國領土的一部分。《鶡冠子》講到“成鳩氏”手握“王鈇”。“王鈇”就是斧鉞。而良渚古城內的反山墓地12號大墓主人左手邊確實有一件舉世無雙的玉鉞。《鶡冠子》還提到成鳩氏之族“兵強,世不可奪”。而田野考古學結果顯示,從公元前3000年到2500年這500年裡,良渚文化集團進行了“北征”,即大規模對黃河下游地區用兵。另據《說文解字》介紹,吳越之地的古代民族以蛇為族屬標誌。《路史》記載天皇氏“鱗身”。“鱗身”就是蛇身。可見,古文獻里的天皇氏從族屬標誌來看,應該是吳越之地的人氏。從天文考古學角度看,吳越之地是木星十二次之首“星紀”對應的土地,而星紀之次乃木星12年一周天巡天之旅的起程之地。文獻記述說“天皇氏以木德王天下”。《春秋命歷序》:“天地開闢,……日月五緯俱起牽牛。天皇出焉,號曰‘防五’,兄弟十三人……乘風雨,夾日月以行。”從引文我們看到,前面講到日月五星,包括木星,都啟程於牽牛星宿,後面講到木德之人天皇和他的諸多兄弟“夾日月以行”,那么這段引文實際上告訴我們天皇氏是從牽牛星(也就是“星紀之次”)對應的吳越之地啟程,開始治理國家的。所以說,良渚古城很可能就是成鳩氏之國,天皇氏之都。
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說,說明良渚古城的意義,得站在“良渚文化對中國的影響”這個高度著手。已經發現的良渚遺址,從其位置、布局和構造來看,專家認為當時有宮殿,生活著王和貴族,如今又找到了城牆,相當於良渚時的首都。

良渚文化的分布

良渚文化的分布主要在太湖流域,包括餘杭良渚這裡,還有嘉興南、上海東、蘇州、常州、南京一帶。再往外,還有擴張區,西到安徽、江西,往北一直到江蘇北部,接近山東,曾經良渚人為了占領這裡,還打了一仗。再往外,還有影響區,一直到山西南部地帶。可以看出,當時“良渚”勢力占據了半箇中國,如果沒有較高的經濟文化水平,是不可能做到的。
良渚鏡面陶良渚鏡面陶
有的考古專家,認為良渚古城其實就是“良渚古國”。良渚古城的發現,有人認為中國的朝代的斷代應從此改寫——由現在認為的最早朝代為夏、商、周,改成良渚。
古城面積與頤和園差不多
城牆比西安城牆寬2~4倍

媒體報導

本報訊浙江省考古所發布重大考古成果——歷經18個月,在良渚遺址區內發現一座面積290萬平方米的古城,面積和北京頤和園差不多。根據城牆中出土的陶瓷碎片,這座古城的年代不晚於良渚文化晚期,具體的建築年代,還有待於在進一步考古工作後才能確定。在發現的代表中國早期文明的大遺址中,良渚遺址的規模最大,水平最高,是實證中華5000年文明史的最具規模和水平的地區之一。
這座古城東西長約1500~1700米,南北長約1800~1900米,略呈圓角長方形,正南北方向。城牆部分地段殘高4米多,做法考究:底部先墊石塊,寬度達40~60米(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明朝洪武年間建造的西安古城牆,底寬18米,頂寬15米),上面堆築純淨的黃土,夯實。

評價

專程趕來的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這樣評價古城:這是目前中國所發現同時代古城中最大的一座,稱得上“中華第一城”;它改變了原本以為良渚文化只是一抹文明曙光的認識,標誌著良渚文化其實已經進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發展階段;是繼上世紀河南安陽殷墟發現之後,中國考古界的又一重大發現,將極大推動中國文明史研究進程和考古學發展。
良渚文化是分布於環太湖地區一支著名的史前考古學文化,距今5300~4000年。良渚遺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遺址和文化命名地,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良渚、瓶窯兩鎮。1986年,良渚反山遺址先被發現,發掘出11座大型墓葬,有陶器、石器、象牙及嵌玉漆器1200多件。這幾年,良渚文化遺址從40多處增加到135處,有村落、墓地、祭壇等各種遺存。

意義

良渚,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被譽為中華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的發祥地。良渚文化是環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因1936年首先發現於良渚而命名,距今5300-4000年。中國文明的曙光是從良渚升起的,良渚是中華民族和東方文明的聖地,國家文物局已正式將良渚遺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清單。

良渚文字

距今約5000多年,比甲骨文早1000多年,是中國最早原始文字,難定為甲骨文前身。位於平湖市出土。

良渚未來

目前良渚文化正在準備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