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唐代杜甫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舟中》是唐代大詩人杜甫晚年漂泊途中的作品。此詩寫的不是眼下情景,而是概括舟中幾天來的生活。全詩表現舟中生活的“俗”的一面:艱苦、簡陋,也不清淨,自有一份苦澀和無奈,只能靠自我解嘲來排解。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舟中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舟中
風餐江柳下,雨臥驛樓邊。
結纜排魚網,連檣並米船。
今朝雲細薄,昨夜月清圓。
飄泊南庭老,只應學水仙。

白話譯文

一家人吃飯只能是在江邊柳樹下湊合,下雨了,只能停靠在這驛樓邊等待天晴。整理船纜,先要排開漁夫灑下的漁網,緊靠著自己的船,還有運米的商船。昨天夜裡天晴了,月亮又圓又亮,今天也是個好天氣,天上有些微雲。我這個漂泊在江南的老翁只好學著做一個水神吧。

創作背景

大曆三年(公元768年),57歲的杜甫出峽東下,開始了他人生最後一次,長達三年的漂泊旅程。三年里,在江陵、公安、岳州、潭州、衡州都嘗試落下腳來,找一塊安度晚年的土地,自然也沒有放棄返回河南故鄉,或重回長安的願望。但是實在說,這三年他主要過的還是是船上的生活。船,是他這三年里真正的家。他這一時期的詩歌,多數都可以看做是“舟中詩”。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