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心理學

精神分析理論技術的一種,源自海因茲·科胡特對自戀型人格疾患的研究,關注的是自體的發展及自體客體轉移關係。自體心理學主張三極自體結構,以及正常自體是鏡映、理想化和孿生需求的平衡。

自體心理學與客體關係理論兩者同為自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以來,擅長且詳細描述關於前語言現象的問題與處理的兩個精神分析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體心理學
  • 外文名:self psychology
  • 套用學科:心理學
簡介,重要概念,自體,自體客體,三極自體,共情,恰到好處的挫折,理想化,另我/孿生需要,鏡映需要,治療,與主體間理論區分,評價,

簡介

1970 年代初,海因茨.科胡特發表其現已聞名於世的專題論文《自體的分析》,首次提出“自體心理學”理論。弗洛伊德最先於20世紀早期向科學界引入精神分析,自體心理學自出現後,迅速成長為最重要的精神分析理論。
科胡特接受的訓練屬於美國自我心理學理論,他贏得了堅定保守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師之聲譽,於1964年成為美國精神分析協會的主席。
但最終促使他質疑精神分析理論(他曾以此做為科學依據)並藉以獲得聲譽的,並非他的治療策略,而是他的正直、以及他對許多患者的治療僵局及過早終止治療的深切關注。當一位同事問他為什麼會改變自己的想法時,他坦然承認,他“越來越感到我[向患者]做出的解釋很勉強,而患者的、有關我不理解他們之抱怨 ... 是有理由的”。在揭示他的自體理論時,科胡特撇開自己的經典理論,轉而從患者身上尋找線索。特別是 25 歲左右的F小姐的個案,她堅持要求科胡特完全聽懂她的每個言詞。
科胡特作出假設:分析師和被分析者之間的共情性關聯的“中斷-修復”序列,必然存在於每個有效的治療中;同時他還提出,如果這些共情中斷被保持在某個“最佳”(而非“心理創傷性”)水平,則它們是無害的、而且實際上是心理建構的形成和分析治療中的基本成分。

重要概念

自體

在精神分析過程中,藉助他的貼近體驗式共情性觀察模式,科胡特追蹤“自體”的發展——但不是做為一個“概念”或心理表征(如客體關係理論那樣),而是做為一個囊括整個心理結構的“主導”性建構,即具有時空連續性的內在體驗。他觀察到,個別患者如前述的F小姐,被說成患有自戀型人格障礙——後來又被稱為“自體障礙”——他們表現出明確的綜合症。
這些患者的特徵包括極不穩定的心境,以及極為敏感於失敗、失望、冷落,對這些患者的最終診斷,主要不是依據這些症狀、而是依據出現在治療中的某些未解決需要,他稱之為“自體客體移情”。

自體客體

科胡特用“自體客體”術語,來表達對另一人的體驗——更精確地說,是對另一人所提供的、非個人機能的體驗——體驗為“自體”的一部分。因而,自體客體移情就是患者把分析師體驗為[自身]“自體”的擴展或延續,即:體驗為對某些重要機能的實現,這些機能在年幼時未得到充分開發、未被足夠地轉化為可靠的自體建構。
他終於發現,在共情性的治療環境中,未獲滿足的、對承認、理想化、以及雙生的早年需要,以鏡映、理想化、及雙生自體客體移情的形式,再度出現。

三極自體

三極自體(tripolar self)與雙相障礙(bipolar disorder)無關,它由三個極組成:
誇大-暴露”需要
對理想全能意象的需要
另我需要
科胡特認為,“在分析當中,誇大自體會以三種形式復甦,這些形式分別對應發展的不同階段:(1)經由誇大自體的擴張而融合。(2)比前者成熟的另我或孿生移情。(3)最成熟的鏡映移情。
與之相應,自體心理學家把自體客體移情分為三組:(1)受損的抱負這一極會企圖引出自體客體的肯定-贊同回應。(鏡映移情)(2)受損的理想化這一極,會試圖尋求可以接受其理想化的自體客體。(理想化移情)(3)受損的才能與技能這一中間地帶會去尋找一個能夠為其提供本質上相似的安慰體驗的自體客體。(另我移情)
在生活中與重要他人的互動時,這些需要可能會被喚醒或抑制、滿足或受挫,這些結果影響著三極自體的構成。

共情

科胡特認為,父母無法對孩子共情,以及孩子對這種失敗的反應是幾乎所有心理問題的根源。失去重要他人以及這個人提供的“自體-客體”(self-object,後來去掉了橫槓,變成selfobject,自體客體)功能,會令個體變得情感淡漠、嗜睡、對生活感到空虛和失去活力,簡而言之,就是抑鬱
對嬰兒而言,自體從“誇大自體(grandiose self)”成長為“內聚性自體(cohesive self)”的過程,是一個讓全能幻想逐漸破滅的緩慢過程(a slow process of disillusionment with phantasies of omnipotence),而父母在這個過程中起著媒介的作用:逐點累積失望的過程需要嬰兒的照護者對嬰兒需求的共情同調(empathetically attune)。
相應地,為了在心理諮詢與治療中處理先前失敗的幻滅過程,科胡特強調共情,認為它是心理諮詢與治療中最好的工具,能夠在來訪者和諮詢師之間創造一種能夠緩解早期自體問題的關係。
被科胡特稱為“替代性內省”的共情讓諮詢師能夠更快地與來訪者達成共識,兩人之間會有更強的聯結,來訪者會更多地感到自己從根本上被理解。科胡特認為,共情本身就具有潛在的療效,但他同時告誡道:“精神分析師……應該能夠對共情的態度收放自如,不損傷自己的智慧型和專業性;共情可能棲息於分析師自身未解決的全能幻想上,當它被對“立馬見效”的期待所包圍時要尤其注意。
對共情概念的引進並不是一個“創舉”。心理學中共情時刻(empathic moments)的概念在科胡特提出前早已存在。然而,科胡特認為共情應該成為一種強大的診療工具,他拓展了共情的涵義,使之不再僅是若有若無的“感覺”和含糊其辭的“猜想”……他使共情現象得以被科學描述、傳授,並積極使用。

恰到好處的挫折

當自體客體被需要卻又不可得時,就會造成自體的潛在問題,這被稱為“挫折(frustration)”——也即“在希望和需要父母親接納的正常階段,遭受到創傷性的挫折(traumatic frustration)……這讓自戀強烈受挫”。
作為對比,科胡特提出了“恰到好處的挫折(optimal frustration)”。他如此考慮:“就像兒童在之後要接觸的社會環境一樣,在早期母嬰關係中最重要的方面是‘恰到好處的挫折’這一原則。可以忍受的失望……促使內在心理結構的建立,為自我安撫提供基礎。
與此同時,科胡特認為有技術的分析師可以依據恰到好處的挫折這一原則來進行分析。
並非恰當的挫折,以及隨之而來的適應不良,可以與弗洛伊德的創傷(trauma)概念以及他提出的解決俄狄浦斯情結的方法相對比。然而,恰到好處的挫折的作用是使自體得以重塑,而非解決戲劇性的衝突。

理想化

科胡特把理想化看作早期自戀中最重要的方面。“全能客體(omnipotent object,或者說‘理想的父母形象’,idealized parent image)的治療性激活……也被稱為理想化移情(idealizing transference),是在精神分析過程中發生的,和理想化客體建立聯結這個早期願望的復甦。
“理想化移情這一術語可能和克萊因學派(kleinian school)中的‘投射性認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有重疊之處……”
對年幼的孩子而言,“理想自體客體(idealized selfobjects)”提供了一種體驗,這種體驗中包含了來自理想他人的冷靜、力量、智慧和美德。

另我/孿生需要

另我/孿生需要(Alter ego/twinship needs)是在早期發展階段中感到與他人相似的需要。弗洛伊德在早期提出,“成雙的念頭……萌芽於無儘自愛的土壤,這種自愛來自統治著孩童心智的原初自戀(primary narcissism)。”拉康強調道:“普通互動情景中鏡像時刻(mirror stage of a normal transitivism),攻擊他人的孩童說他自己受到了攻擊,看到他人跌倒的孩童自己也會哭“在1960年,“亞羅(Arlow)注意到,’根據成雙心理學(psychology of the double),能夠反映自體的他人為我們帶來了一種孿生、被鏡映和成雙的體驗。”
科胡特指出,“對另我或者孿生兄弟姐妹的幻想(或者對類似關係的有意識的願望)經常能在對自戀型人格的來訪者的分析中遇到”,並把這種移情激活稱為“另我移情”或“孿生移情”。
個人成長後,會變得能夠接受與他人之間存在巨大差異這件事。

鏡映需要

在自體心理學中,父母對子女的正向反應,反映了自體價值的感受,並逐漸灌輸內在的自體尊重。父母對於兒童的活動的欣喜對於兒童的發展是基本的。這樣鏡映反應的結果,兒童能發展並維持自尊和自我肯定的抱負。鏡映需要被稱為誇大表現癖的需求,因為它們支持嬰孩關於"我是完美的,且你愛我"的概念。鏡映的自體客體是一種回應並確認兒童在活力、偉大與完美上的天生意識。

治療

這是個共情性的理解和解釋過程——相應於傳統精神分析的治療過程——它經由一個科胡特所描述的三步變化,使得治療取得進展、自體獲得所缺失的建構。
第一步,是分析當新版本的自體客體移情出現時,所遇到的防禦和阻抗。
第二步,是展開各種自體客體移情、並修通它們。
第三步,是在更成熟的成人層次上,在自體和自體客體之間建立一種共情性的諧調。
也就是說,自體心理學不把成熟自體視為實現“分離-個體化”之理想狀態,這是某些客體關係理論所提出的,自體心理學主張:即使成熟自體也繼續需要鏡映、理想化、及雙生自體客體體驗。

與主體間理論區分

自體心理學和主體間理論,常被認為是相關、相似的理論。它們都反對把驅力看作主要的動力源,而把共情與內省作為其中心的引導性的原則。當然,這兩個理論有其不同處,尤其是在臨床套用方面。
自體心理學理論的核心概念是自體客體,如巴史克1984所描述,科胡特發現了自體客體移情,“他稱之為自體客體移情,區別於客體的本能的移情,它代表著自體發展的各個方面……他發現對自體客體移情的闡釋和堅定,不會導致依戀(戀母)的形成,而是使來訪者放鬆並促進了其雄心和理想的成熟……會引導其走向更滿意更有意義的人生。”自體客體所提供的鏡像移情和理想化移情可促使病人激發和找出自體客體經驗,來補償發展中的缺失。
主體間的理論則是以“更廣泛地努力去建構經驗”為核心。Atwood and Stolorow如此描述:“我們框架的進展引領我們更進一步,可以假設有另一個更一般更普遍的原則,即維持經驗組織的需要,這是人類行為的中心動機。”主體間建構理論認為每個人都建構了他獨一無二的組織原則,這些原則自動化地、無意識地操控了他的行為。每個人都自動化根據其獨特的心理法則來建構他的經驗。
主體間理論承認自體客體的重要性,但認為自體客體移情也是一組不變的建構法則。共情可以是了解和詮釋病人經驗建構的一個工具。
Wolf如是描述自體心理學理論的治療過程:“病人出於對自體客體的需要,而很自然地投注於治療師,即自體客體移情發生了。這種移情經常地被很痛苦地打斷——當治療師不可避免地沒有按照病人所需去準確地回應時。然後,治療師會面向各個維度進行詮釋,尤其和其過去的某個重要人物(造成創傷性情境)相聯繫。這些解釋和交談會使雙方的移情關係恢復,這將促成病人自體客體經驗的更新,即有回應的治療師所帶來的自體客體經驗會取代舊的挫敗的自體客體經驗,這強化了自體。病人把此經驗整合進其社會性的自體客體方陣之中,學習無防衛地在社會環境中去尋找有回應的自體客體經驗。”
這一解釋的危險在於,它對病人“反思的自我意識的獲得”重視不夠,而那與其在現實生活中的角色有關。
主體間理論對治療過程則有不同的描述。它把治療進程定義為“出自於對病人獨特而無意識的建構原則的闡明和理解的結果,那些建構原則造就了病人與治療師移情關係的中斷。”這裡不僅強調那移情關係的修復,更強調——且以此為中心,去理解那些原則,是那些原則造成移情的中斷。
因此主體間理論與自體心理學理論在治療性的改變上有不同的概念。Stolorow和他的同事們描述了治療進程中的一種擺動:存在於自體客體移情維度上和反覆移情維度上。在自體客體維度上,病人渴望著治療師為他提供其過去沒有得到的自體客體經驗,然而,在反覆維度上,病人又害怕重複經歷童年創傷。這兩個維度都有其獨特的意義,都可為解釋病人無意識的建構原則提供良機。
Stolorow和他的同事如此總結主體間理論的治療進程如下:“最重要的,精神分析是一條照亮病人無意識的途徑,它通過了解病人如何無意識地、反覆地呈現其經驗和活動——這種呈現是依據其發展中的固定模式表現的。這樣的分析,從病人主體結構的一個位置,始終關注著那個共同決定的影響——分析家所帶給病人的經驗建構上的影響,包括促進病人自我反省能力的運用和擴展,同時,逐漸地,分析師成為理解病人這樣一個存在,使得病人過去的一成不變的那些建構模式需要適應他,這樣帶來整體上變化的可能性,自己和別人。

評價

自體心理學出現以後, 精神分析內部產生了兩種不同的評價, 一種評價認為自體心理學是繼驅力模式、自我模式、客體關係模式之後精神分析發展中又一新的理論模式;另一種評價則認為自體心理學幾乎否定了傳統精神分析的所有核心概念, 同精神分析理論已無本質的聯繫, 因此它不屬於精神分析陣營。我們認為科赫特對自體的強調是在客體關係理論的基礎上對傳統精神分析模式的揚棄, 用自體模式取代了驅力模式並通過客體關係建構自體,是精神分析的內部發展中又一新的理論模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