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心理學名詞)

自戀(narcissism)是由精神病學家、性學家靄理士和納克引入大臨床上的,是指個體將過多的精力和興趣投放到自己身上,當對自我價值感的誇大和缺乏對他人的公感性時,便會導致自戀型人格障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戀
  • 外文名:narcissism
  • 套用學科:心理學
發展過程,類型,原發自戀,次發自戀,Klein主義的觀點,Kohut的觀點,自戀的發展軸線,自戀和自體疾患,分辨自戀和其它疾患,人格障礙,

發展過程

自戀首次由文學概念而引申入臨床描述,功勞分別歸於精神病學家、性學家靄理士和納克,他們分別於1898年和1899年在各自的論文裡描述過自戀的病理現象,描述了個體像對待性對象一樣對待自己的一種態度。自戀者自我欣賞、自我撫摸、自我玩弄,直至獲得徹底的滿足。
隨後, 在1914年,精神病學大師和精神分析學始祖Freud首次較系統地論述了自戀的問題Freud認為,自戀是一種未區分的精神能量,來源於力比多(Libido),最初是用於自我及養育自己的女人,這被他稱之為原始的自戀。弗氏同時認為,這首次的愛是種自體性慾的性滿足,它是被當作一種活命的功能來體驗的,其目的在於自我保護,原始的自戀,被他假定為見於每一個人。在原始的自戀里,孩子愛養育自己的女人是將其當作自己的一體來愛的,孩子尚沒有能力將養育自己的女人獨立開來,但這也為以後,愛一個獨立於自己的個體打下了基礎。
Freud認為,人首先將愛的力必多投向自己,隨後健康發展,將其投向客體,母親作為孩子的第一個養育者,總是被當成是最初的投注者.母親或母親替代者,因而成了最早的愛的客體, 但此處是將母親作為一個有別於自己的客體來愛的。如果投向客體的愛遭受挫折,這種朝向外的愛會折返回自我,這種現象被稱之為繼發性自戀,亦即臨床上的病理性自戀。這類人在以後愛的選擇中,不是以母親為模型--即不是以他者為模型,而是以自我為模型,他們明顯地將自我或自我理想作為愛的對象,這其中極端的例子為同性戀者。
自Freud一直到20世紀60-70年代,自戀這個領域幾乎由弗氏獨領風騷, 其中, 雖有多個分析家提到此事, 但無人能與弗氏匹敵.這個領域的逐漸活躍是近三十年來的事情。
1967年,Joffe和Sandler率先明確指出了自戀和自戀障礙的研究方向,他們認為“床上認識自戀和自戀障礙必須要考慮到社會文化對其的影響,情感、態度、價值和理想是後現代心理學很重要的部分,因而研究自戀必須考慮上述因素,而不單單是內驅力或假設力比多的問題。”
Pulve( 1968)認為自戀是“一種廣闊的、非特殊的概念,描述了許多現象,所有這些現象歸因於對自我的評價。”
1968年,美國心理分析學會定義自戀為:“一種心理的興趣集中在在自身的注意力”。

類型

原發自戀

這是來自經驗上的觀察,指嬰孩的心理狀態,嬰孩對母親及其輔育經驗的我、你未分化。終生保留瀰漫人格所有層面的基本自戀張力的直接遺蹟,而分化出兩種形式 (自戀的自體(誇大自體)和理想化的雙親影像)。 表現癖可廣義的被視為所有驅力共有的一個主要的自戀方面,是對於做為驅力的執行者的自體(而非驅力的客體)的自戀強調(即客體被邀請參與孩童的自戀樂趣,並為孩童確認此樂趣時,客體才會是重要的)。心理上的分離,不同的成熟階段,依序關注其中主要的功能與行動,必須逐漸的去性化(最好透過逐漸的挫折,同時伴隨愛的支持來達成)。 表現癖若是自戀自體的驅力層面,誇大幻想就是自戀自體的概念上的內容。在去本能化與被整合以符合自我現實目標上所達的程度,決定了對個體是利或弊。

次發自戀

自戀一度依附到外在客體,但在次發自戀里則由那些客體撤回,並放於服務自我的位置(且不是在潛意識幻想里朝向客體)。這意思是 ,客體原欲被轉化成自我原欲。例如當一個精神分裂病患退化時,其由現實撤回原欲,原欲依附到其病態宏偉的意念上,並被稱為次發的自戀。如同佛洛伊德所說的,它與嬰兒化的誇大狂顯現密切相關。

Klein主義的觀點

Klein 主義者將Freud的自戀是自戀或客體力必多的差異轉化為是內在或外在客體關係的差異。
Klein理論的忠實追隨者Herbert.Rosenfeld在Abraham’s(1919)對移情中自戀性阻抗的描述,詳細闡述了自戀性人格的結構特徵和在分析過程中移情的發展。他發展了第一個關於病態自戀的現代理論。歸納其理論的核心大致為如下幾點:
1、自戀者將自己的自身完全投射到他所關注的客體,否認自己與客體有任何區別,或完全不將自己和客體分開,當作一個人。如此的自身與客體不分,導致病人否認自己有任何對外在客體依賴的需要,因為依賴對方,也是依賴自己,依賴對於他們來說,意味著對愛的,但傷害過自己的,自己非常“痛恨的”客體的需要。
2、自戀者非常高的理想化自身形象,完全否認任何有礙於這種完美自身形象的人或物。這樣的人格結構來自於患者將自己並不認同的部分自身潛意識地理想化,在這些前提下,患者潛意識地痛恨一切好的,有價值的,不僅是外在客體,而且也包括內在正常的那部分自身對客體依賴的需要。
3、如此的自身與客體不分,可能表明患者潛意識地將他們內在的和外在客體的男性和女性氣質合併,以致於他們能對依賴產生免疫。事實上,在治療中,當上述這些被解釋所克服時,患者可表現出深深的、真實的依賴,進入一種抑鬱狀態和體驗到俄低普斯衝突。
4、自戀是死亡本能的最初內在精神的表達。這種提法是自Freud始,最早認為自戀與攻擊性有關的客體關係論點。自戀的客體關係能逃避導致挫敗的攻擊性情感和任何嫉妒的覺醒。能非常快地同化其他人的價值、主見,並將這些看成是自己的,或者可能潛意識的降低他人的價值,並貶低從他人那得到的。
Klein理論的追隨者們自Freud後,首次描述了自戀性人格的結構特徵,並首次提出了自戀與攻擊性有關,但最明顯的失誤是:自戀人格否認與客體分開。隨後的發展認為,自戀人格不是否認自身與客體分開,而是否認自身與客體有差異,這與分裂症不能區分他們與客體之間身體、思想的體驗有著明顯的不同。

Kohut的觀點

科胡特( Kohut)修正了之前弗洛伊德這個“自戀”的定義,而提出自戀其實就是里比多的本質,或者更直接說自戀其實就是人類的一般本質,每個人本質上都是自戀的。自戀是一種藉著勝任的經驗而產生的真正的自我價值感,是一種認為自己值得珍惜、保護的真實感覺。也就是說一般個體的自戀並不是不健康的,而且我們整個社會也是允許適度自戀的,而只有個體過度自戀並超出了社會對與自戀允可的範圍那才是不健康的。

自戀的發展軸線

科胡特主張有一發展軸線是和弗洛依德力比多的發展概念分別開來。弗洛依德所理解的力比多是從自體色慾 到自戀到客體愛一路發展來的。科胡特的獨立發展軸線則從自體色慾到自戀到較高形式的自戀轉化。這在基本上改變了弗洛依德自 戀的理念,即以不同的成熟度來看待自戀。
正常成人有自戀需求,並終其一生透過自體客體繼續其對自體鏡射的需求。自體客體其始終不斷的重要性可以從其處理某一不具回響性的人的困難上簡短呈現出來。 如果我們努力地想代表某位對我們漠不關心及不給回應的人,我們會感覺到無助及空虛,並帶著低的自我價值感及自戀性憤怒。我們也可以以一位作為自體客體的人的方式來概念化成人的愛,因為愛牽連到相互的鏡射和理想化,這可增強所涉及雙方 人們的自我價值感。
然後,自戀會終其一生繼續不斷地被轉化為各種不同形式。成年期所顯現的健康自戀有下面各種形式,如創造力、幽默及同理心。決定一個人的人格特質風格的是自戀自體(即誇大-表現性自體)、自我和超我(帶著其內化的種種理想) 三者之間的互相運作。
以科胡特的觀點,發展遠不只是驅力而已。科胡特的發展模式把重點從強調驅力轉換到強調自體。傳統精神分析對驅力的著重並不足以解說為何一位小孩可能在口欲 期及肛門期被固著,舉例來說。科胡特相信當脆弱自體並未被適度回響且開始失去其連貫性並斷裂時,驅力會浮現。只要考慮到孩童口欲期及肛門期的自體就好了。 對食物的需求及對大便的興致並非原初性的。孩童所需要的是一個能給食物的自體客體,一個能接受大便禮物的自體客體。母親對孩童驅力的回應並沒有像對自體的 回響那么多,該自體是透過從鏡射自體客體的施與受中形成並尋求確證的一個自體。孩童會把對母親的引以為傲或排斥會將之體驗為對他或她的主動積極自體的接納 或排斥──而不僅只是對某一驅力的接納或排斥。

自戀和自體疾患

通常有自戀人格障礙的病人一開始所呈現的是難以界定的症狀。他們可能模模糊糊地抱怨有工作上的困難、錯置變態的性幻想或缺乏性興趣。其它呈現的症狀包括形 成關係的困難、慮病症的抱怨以及暴怒發作的傾向。
然而,當進行分析時,意義最重大的診斷特徵是以自戀轉移作用 之形式浮現。是這個自戀轉移作用的呈現確定其診斷為自戀疾患或自體疾患。自戀轉移作用可以是一種鏡射轉移作用或理想化轉移作用。這些轉移作用是孩童期的治療性重生或孩童期的關鍵性發展階段。鏡射轉移作用會動用到誇大自體。也就 是說,病患重現那個早期發展階段,在那階段中,孩童試圖藉集中完美於誇大自體上並把所有不完美配送到外在(世界)以堅守一部分的原初自戀。
鏡射轉移作用會以各種不同方式來顯現。在最原始的顯現上,病人的自體經驗將包括治療師,幾乎就好像治療師並沒有一各別分開的存在。科胡特稱此為透過誇大自 體的擴展而來的融合者。在比較不那么嚴重的轉移作用形式中,病人假定治療師就像是病人本身一樣──此過程科胡特稱之為“雙生或另類自我轉移作用”。科胡特以狹義方式使用“鏡射轉移作用”這個詞來代表第三種轉移作用的形式,病人在認知知道治療師是各別分開的,但治療師只在病人需求的脈絡情境下有其重要性──也就 是說,只有此時治療師方應驗了病人對稱許及確認其誇大及表現性等的個體需求。
另一種自戀轉移作用,即理想化轉移作用,也動員了被理想化的父母意象。亦即,病人把早期階段重現了,而該階段孩童試圖借著一古老客體,即理想化父母意象,且力求和該客體保持融合而堅守住它那全面性的自戀完美性。和完美客體分開意味著大權旁落與空虛。
理想化轉移作用在發展上可以是較原始古老的或較成熟的,端賴其固著作用在發展上所據的位置。一旦理想化轉移作用建立了 (亦即,當個體的自體經驗把被理想化的治療師包括進來時),病人會感受到有力量、有能力及我是好的。任何(心理)障礙 致掠奪掉這類病人的理想化治療師將會減低他們的自我價值感且讓他們感覺不值得。
自戀性自體疾患其基本特徵是自體結構上的缺陷,是沒有完成整合誇大自體及理想化客體的過程以進入現實取向自我結構的結果。當然病人並未自覺或充分覺察到他 或她自己的病理,這也是為何他或她在開始時只呈現出模糊的空虛感或沒有充滿生氣感。此疾患的前意識中心最重要的是自體的不完全現實感,其次則是外在世界的 不完全現實感(Kohut,1971,p.210)。還有一種原始古老的、未鏡射過的、誇大的自體以及一經自戀性地投注的理想化客體。這些索求可以在某一 關係中或以不符合受創程度的暴怒表達方式中顯示出來。只有富同理心的觀察者會從似乎是很小的刺激中理解傷口的深度。

分辨自戀和其它疾患

自戀人格疾患可能和其它心理障礙共有某些特徵,但自戀和轉移現象精神官能症、邊緣疾患及精神病之間卻有重大的差異。
轉移現象精神官能症所涉及的人格通常是具有一連貫自體以及完整心理結構。其障礙集中於某一衝突上,即其力比多和攻擊力爭是從小孩時期即朝向客體。這些客體 和自體是區分開來的。該人在面對精神官能性的危險時感覺焦慮不安──亦即對本能力爭的害怕會進到意識層面上來。
對照而言,自戀人格疾患集中在自體及原始古老自體客體上(依定義這是和自體並不分別開來的)。這些原始古老的誇大自體和理想化客體形態結構並未被整合到人 格的其餘部分中,所以人格乃被剝奪掉自我價值感以及健康的自戀活力。自體疾患的焦慮從覺察到自體脆弱性處開始進展;該不舒服來自其無能調節自我價值感 。
邊緣及精神病的人格並未發展出一穩定、自戀的形態架構;也就是說,一個具有連貫、理想化客體的連貫自體。他們有困難把本身護持在一塊兒,他們甚至使用妄想 及幻覺來保護自己免於令人無法承受的斷裂及理想化客體的喪失。他們的內在客體常是嚴厲而帶迫害性的。此一內在崩解及嚴苛常造成邊緣性及精神病性患者嚴重的 關係問題以及之後和治療師建立關係上的問題。要呈現邊緣及精神病人格的症狀通常是一目了然且富戲劇性的,而那些自戀人格違常的病人則開始都是模糊不清的症 狀。
對照於邊緣性人格疾患,自戀人格具備著一讓病人和治療師建立關係的連貫自體和連貫原始古老客體,並且在治療情境下(科胡特毫不含糊地稱之為精神分析)建立 起穩定的自戀性轉移現象。該轉移現象容許早期自戀結構的重新激活以及在治療中修通那些結構的過程。理想化客體比 較是全能的、令人慰藉的父母意象,在轉移現象中被激活起來,有助於緩解自戀病人一開始呈現出來的空虛及憂鬱感覺。這點和邊緣疾患的治療經驗可相對照,後者 通常是一種嚴重的情緒擺盪經驗。

人格障礙

當一個人過度自戀時,便會形成自戀型人格障礙,基本特徵是對自我價值感的誇大和缺乏對他人的公感性。這類人就是認為自己比周邊的人都完美,也強迫被別人認可自己,無根據地誇大自己的成就和才幹,認為自己應當被視作“特殊人才”,認為自己的想法是獨特的,只有特殊人物才能理解。
關於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成因,經典精神分析理論的解釋是這樣的:患者無法把自己本能的心理力量投注到外界的某一客體上,該力量滯留在內部,便形成了自戀。現代客體關係理論認為,自戀性人格障礙者的特點是“以自我為客體”,通俗地說,就是“你我不分、他我不分”。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患者在早年的經歷中體驗過人際關係上的創傷,如與父母長期分離、父母關係不和或者父母對其態度過於粗暴或過於溺愛等等。有這樣一些經歷,使得患者覺得自己愛自己才是安全的、理所應當的。
在科胡特看來,可以追溯到童年的嬰兒時期,按照客體關係理論家馬勒等的研究,這一障礙大約形成於一歲半到三歲之間。科胡特認為,每一個個體在其嬰兒期都是有自體自大、誇大傾向的,例如嬰兒稍稍不得到滿足就會大哭等等,在嬰兒的心理世界中,他或她是全能的上帝。當這一上帝由於被養育者(自體客體)所滿足時,則獲得快樂。如果不滿足,則因為自己的全能感遭受挫折無法實現而暴怒。這一不被滿足的情況其實是在嬰兒養育中經常偶然發生的,但如果養育嬰兒者是長期的如此對待嬰兒的,也就是說嬰兒是長期無法得到誇大的自體自戀滿足的。不能與內部期待配對成功,則嬰兒將失望於外在,大腦則據實際情況放棄這一正常的養育被養育的循環迴路構成,而以自體幻想性循環迴路來替代補償這一自戀之需要。這樣的幻想往往是阻礙了自體了解正常自戀的現實性,而超出常人所能接受的範圍而形成自己獨有和過分的自戀,於是就會有以上自戀性人格障礙的類似誇大性格的表現。
同時養育者如果是情緒經常有問題的,則早期也同時會把自己的自戀失敗的暴怒反映出來,而在與嬰兒的互動中之間內化到嬰兒的心理信息處理系統中,成為嬰兒今後無意識判斷人際關係的某些基礎感情。所以在英國客體關係學家溫尼科特著名的錄像實驗中,一個快樂的嬰兒由於和一位表現抑鬱的母親一直在一起一個多小時,這嬰兒的臉也變得和母親一樣抑鬱了。這就是科胡特所提及的著名觀點:轉變的內化作用。長期如此,則對於嬰兒成人時候的人際感情能力直接產生影響。這也就是影響了嬰兒今後發展中的內部期待的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