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實現傾向

自我實現傾向(Self-realization tendency)最早是由馬斯洛提出的,後來羅傑斯將其定義為“內在於有機體的固有傾向,其目的是為有機體生存或提升而發展各種能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我實現傾向
  • 套用學科:心理學
概念,特徵,自我實現傾向的人格特徵,

概念

馬斯洛在《超越性動機論》一文中,“自我實現的人的定義是:在他們的基本需要已得到適當滿足以後,又受到更高層次的動機—超越性動機的驅動。所謂超越性動機,主要是指人的友愛、合作、認知、審美、創造等特質和潛能,這些潛能的充分實現,成為自我實現。
羅傑斯將自我實現傾向(atualizing tendency)定義為“內在於有機體的固有傾向,其目的是為有機體生存或提升而發展各種能力”這個定義意味著人們會自然地朝向分化、成長、整全、整合、自主和自我約束以及高效能。自我實現傾向被看做是一個基於生物性的主要動機,即個體具有學習和變得有創造性的傾向,它還包含了其他一些動機,如降低需求、緊張和驅力。

特徵

1、自我實現傾向是人類的一種自我完善的動機和需要。人類有機體不僅依靠自我實現傾向來維持生存,而且也由它促進成長,充分實現在遺傳限度內發展自己的潛能。
2、個人可以順著自我傾向適當地自由選擇,因此,即使自我概念與現實經驗不一致而導致適應困難時,個人也能自我調整並恢復一致或協調狀態。
3、人類除了天生的自我實現傾向動機之外,還有兩種習得的需要:關懷需要和自尊需要。來訪者中心療法就是以無條件的關懷和無條件滿足來訪者的自尊需要為基礎。

自我實現傾向的人格特徵

1、他們能對現實採取客觀態度,不是從主觀願望出發看外界,能洞察現實的本來面目。
2、他們知道自己的長處,也承認自己的缺點。他們能理解他人,也能寬容地對待他人的缺點。但對於妨礙人格發展的缺點,如:懶惰、無思想、嫉妒和偏見等十分敏感,如果發現自己有這一類缺點,總是引以為羞恥,力求改正。
3、他們言行坦率而不造作。一切發自他們的自然本性。他們不故意違反社會常規,但在重要問題上在必要時也毫不遲疑的抗拒習俗。
4、他們熱愛自己的事業,能獻身於事業,而不是追逐金錢,名望和權勢。
5、有獨處和獨立的需要。他們不迴避與人接觸,但不依賴他人,能自己拿主意,做決斷。
6、他們不再受缺失性動機的支配,和環境的關係能由被動轉為主動。不幸的境遇能毀傷不健康的人,自我實現者能處之。
7、能欣賞聖生活,有持續新鮮感。
8、自我實現者有內部生活的幸福感和豐富感,他們較一般人有較經常的”高峰體驗”—一種達到完美境界時的極度歡欣感受。
9、對人有強烈的同情,能關心他人,幫助他人。
10、能發展與他人的深刻關係,能和他人打成一片,但這種深刻關係是以共同的價值觀念為基礎,因此,他們與人交往又是有選擇的,深刻關係的交往在數量上是有限的。
11、他們有民主的思想傾向,能以平等態度待人,隨時準備聽取他人的意見,虛心向任何有見識的人學習。
12、能分辨手段和目的,在他們看來,目的比手段重要,不健康的人認為是手段的某些活動,自我實現會認為是目的本身,他們有明確的倫理道德標準,並能信守不渝。
13、非敵意的幽默感,他們的幽默不是嘲笑他人,而是針對一般人性的富有哲理的幽默。
14、他們是富有創造力的。自我實現者的創造性是心理健康的一種表現,不是專指科學藝術的創作。
15、不隨波逐流。他們能保持內在的超越,不受現實的束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