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昨夜個人曾有約

臨江仙·昨夜個人曾有約

臨江仙·昨夜個人曾有約》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所作的一首詞。此詞寫與情人相約而又未能踐約的且喜且怨的情懷,詞用女子口吻表現了主人公先是怨恨對方後又原諒對方的情感變化。上片說曾是相約黃昏後,然而遲遲未能成行;下片寫不能如約,“原是瞿唐風間阻”的緣故。全詞言辭真切,哀感動人,借用典故,情韻深長。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臨江仙·昨夜個人曾有約
  • 作品別名:臨江仙·憶友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納蘭性德全集
  • 文學體裁
  • 作者:納蘭性德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臨江仙1
昨夜個人曾有約2,嚴城玉漏三更3。一鉤新月兒疏星4。夜闌猶未寢,人靜鼠窺燈5
原是瞿唐風間阻6。錯教人恨無情。小闌乾外寂無聲7。幾迴腸斷處,風動護花鈴8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臨江仙: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名。此詞雙調六十字,平韻格
  2. 個人:那人。
  3. 嚴城:戒備森嚴的城池。
  4. 新月:農曆每月初出現的彎形的月亮。
  5. 鼠窺燈;形容環境寂靜荒僻。用秦觀《如夢令·遙夜沈沈如水》“夢破鼠窺燈”詞意。
  6. 瞿唐:即瞿塘,峽名,為長江三峽之首,也稱夔峽,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東至巫山大溪,兩岸懸崖壁立,江流湍急,山勢險峻。號稱西蜀門戶,峽口有夔門和灩澦堆。
  7. 闌乾:即欄桿。
  8. 護花鈴:為保護花朵驅趕鳥雀而設定的鈴。

白話譯文

昨夜與情郎相約定,在三更時分相會。城樓上漏壺顯示,已到三更。天際一彎新月,伴著幾顆星。夜將盡,她還在等待中未眠。一片靜謐,只有老鼠在燈下張望不停。
他定是被什麼事情耽擱了吧,剛才真不該暗恨他無情爽約。小欄桿外寂靜無聲,沒有人來,只有幾次輕風吹響了護花鈴,提醒獨自等待的她現在多么寂寞,徒增傷悲。

創作背景

此詞為代人設辭,假託女子與人相約而成空。或以為作者與人相約,已經深夜,期客不至,令其無寐,因作此詞。相約之人,有可能是作者戀人。陳淏《精選國朝詩餘》中此詞有副題“憶友”,而此“友”不詳其人。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昨夜個人曾有約,嚴城玉漏三更。”報時的沙漏中,細沙滑下,標誌著時間無情流逝。戒備森嚴的城內街道空無一人,主人公獨自等待了大半個夜晚,“嚴城”二字更增添了這孤獨淒涼的色彩。相思與等待之苦,確是不堪忍受。“一鉤新月幾疏星。”天上的一鉤新月,點點疏星,這樣的景色在主人公看來,不過是一番別樣的孤寂淒清,人一生又遇上多少個一鉤新月天如水的夜晚?若所等之人如約來到,那此情此景,二人可能會在月下對酌,可能會聯詞唱和,也可能只是並肩漫步在如水月色中,任低聲耳語驚起了宿鳥剪碎了花影。然而,這樣心心念念等待之人終究沒有到來,面對新月疏星,只能聽憑思念和寂寞在惘然中糾纏不休。
三更時分,風定夜靜,相約之人卻遲遲不來,主人公的心情處於猶疑不定之中。“夜闌猶未寢”,縱夜闌燈昏,也難以安然好眠。“人靜鼠窺燈”,四周寂靜無聲,連小鼠也出來窺探。而無果的等待,一室的悄然,早已讓人心內冷涼一片。言語至此,已是沉沉無半點生氣,寂寞至極。
過片寫主人公久待不見人來,開始主動為對方尋找爽約原因。“原是瞿唐風問阻”,主人公在這裡構想,戀人一定遭遇了像瞿塘峽的風一樣的意外變故,才沒來赴約。這裡所謂的“瞿塘風間阻”是借喻人間別有難言的風險,顯然非單指自然界的險阻。此處借典故示之,意含深婉,情韻深長。想必此刻伊人正在獨倚高樓,拍遍欄桿,苦無良計。繼而強自解嘲道:“錯教人恨無情。”這讓人誤以為對方無情。既未踐約,則一面是遺憾,一面是加倍地思念。橫亘在他們之間的是一條何其難逾的鴻溝,主人公不禁黯然神傷之至,卻也無計可施,只得任那情緒陷入長久痛苦的相思之中。
“小闌乾外寂無聲”,深夜難眠容易讓人產生回憶,昔日與戀人在迴廊約會的場面歷歷在目。“幾迴腸斷處,風動護花鈴。”此時此刻,只剩下護花鈴聲顫動,空留斷腸人。結尾兩句更是清新含婉,餘味悠長。

名家點評

陳淏《精選國朝詩餘》:情至語還自解。嘆妙。
張秉戍《納蘭詞箋注》:此篇寫與情人相約又未能踐約的且喜且怨的情懷。上片說曾是相約黃昏後,然而遲遲未能成行。下片說不能如約“原是瞿唐風向阻”,這裡所謂瞿唐風向阻,是借喻人間別有難言的風險,顯然非單指自然的險阻。此處借典示之,意含深婉,情韻深長。既未能踐約,則一面是恨憾,一面是加倍地思念了。其結句更是清新含婉,餘味悠長了。”
盛冬鈴《納蘭性德詞選》:這闋《臨江仙》也是用女子口吻填寫的:情人晚間失約未來,心中頓生怨恨之情,轉而想到對方必是因故被阻,也就原諒他了,但畢竟不免仍因失望而暗自傷心。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清代詞人,與朱彝尊陳維崧並稱“清詞三大家”。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大學士明珠長子。出生於滿州正黃旗。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諱,改名性德。自幼天資聰穎,18歲考中舉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中進士,授乾清門三等侍衛,後循遷至一等。隨扈出巡南北,並曾出使梭龍(黑龍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擾東北情況。詩文均很出色,尤以詞作傑出,著稱於世。曾把自己的詞作編選成集,名為《側帽集》,後更名為《飲水詞》,後人將兩部詞集增遺補缺,共342首,輯為《納蘭詞》。
納蘭性德像納蘭性德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